登陆注册
7158000000017

第17章 文·谈(1)

《水浒》人物的绰号

鼓上蚤和拼命三郎

由“旱地忽律”想到《水浒》一百零八将的绰号。

有的绰号是起得很精彩的,很能写出人物的气质风度,很传神,耐人寻味。

如“鼓上蚤时迁”。曾看过一则小资料,跳蚤是世界动物中跳高的绝对冠军,以它的个头和能跳的高度为比例,没有任何动物能赶得上,这是有数据的。当时想把这则资料剪下来,忙乱中丢失了,很可惜。我所以对这则资料感兴趣,是因为当时就想到“鼓上蚤”。跳蚤本来跳得就高,于鼓上跳,鼓有弹性,其高可知。话说回来,谁见过鼓上的跳蚤?给时迁起这个绰号的人的想象力实在令人佩服。

时迁在《水浒》里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偷鸡,二盗甲,三火烧翠云楼。偷鸡无足称,虽然这是武丑的开门戏。写得最精彩的是盗甲。

时迁是“神偷”型的人物。中国的市民对于神偷是很崇拜的。凡神偷都有共同的特点,除了身轻、手快,一双锐利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举重若轻,履险如夷,于间不容发之际能从容不迫。《水浒》写盗甲,一步一步,层次分明,交代清楚。甲到手,时迁“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儿地背着皮匣,下得扶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面来,真是神不知鬼不觉”。“款款地”是不慌不忙的意思,现在山西、张家口还这么说。“款款”下加一“儿”字“款款儿地”,更有韵味。火烧翠云楼是打北京城的一大关目。这两回书都写得不精彩,李卓吾评之曰“不济不济”。时迁放火,写得很马虎。不过我小时看石印本绣像《水浒》,时迁在烈焰腾腾的翠云楼最高一层的檐角倒立着——拿起一把顶,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时迁在《水浒》里要算个人物,但石碣天书却把他排在地煞星的倒数第二,连“白日鼠”白胜都在他的前面,后面是毫无作为的“金毛犬”段景柱,这实在是委屈了他。

如“拼命三郎石秀”。“拼命”和“三郎”放在一起,便产生一种特殊的意境,产生一种美感。大郎、二郎都不成,就得是三郎。这有什么道理可说呢?大哥笨、二哥憨,只有老三往往是聪明伶俐的。

中国语言往往反映出只可意会的、潜在复杂的社会心理。

拼命三郎不只是不怕死,敢拼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更重要的是说他办事爽快,凡事不干则已,干,就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这是个工于心计的人,绝不是莽莽撞撞。看他杀胡道,杀海阇黎、杀潘巧云、杀迎儿,莫不经过翔实的调查,周密的安排,刀刀见血,下手无情。这个人给人的印象是未免太狠了一点。

石秀上山后无大作为,只是三打祝家庄探路有功,但《水浒》写得也较平淡,倒是昆曲《探庄》给他一个“单出头”的机会。曾见过侯永奎的《探庄》,黑罗帽、黑箭衣,英气勃勃。侯永奎的嗓子奇高而亮,只是有点左,不大挂味,但演石秀,却很对工。

浪子燕青及其他

“浪子燕青”的“浪子”是一个特定概念,指的是风流浪子。张国宝《罗李郎》杂剧:“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长街百十样风流事”。

此人一出场,但见:

“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三牙掩口细髯,十分腰细膀阔。……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

这个“人物赞”描写如画,在《水浒》诸“赞”之中是上乘。

“这人是北京土居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

为见他一身雪练也是白肉,卢俊义叫一个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不则一身好花绣,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的。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牲,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个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青字,京城里人口顺,都叫他做‘浪子燕青’”。

《水浒》里文身绣体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史进,一个是燕青。

史进刺的是九纹龙,燕青刺的大概是花鸟。“凤凰踏碎玉玲珑,孔雀斜穿花错落。”“玉玲珑”是什么,曾有人考证过,结论勉强。一说玉玲珑是复瓣水仙。总之燕青刺的花是相当复杂的。史进的绣体因为后来不常脱膊,再没有展示的机会。燕青在东岳庙和任原相扑,脱得只剩一条熟绢水裤儿,浑身花绣毕露,赢得众人喝彩,着实地出了风头。

《水浒传》对燕青真是不惜笔墨,前后共用了一篇赋体的赞,一段散文的叙述,一首“沁园春”,一篇七言古风,不厌其烦。如此调动一切手段赞美一个人物,在全书中绝无仅有。看来作者对燕青是特别钟爱的。

写相扑一回,章法奇特。前面写得很铺张,从燕青与宋江谈话,到燕青装作货郎担儿,唱山东货郎转调歌,到和李逵投宿住店,到用扁担劈了任原夸口的粉牌,一路写来,曲折详尽,及至正面写到相扑交手,只几句话就交代了。起得铺张,收得干净,确是文章高手。相扑原是“说时迟,那时快”的事,动作本身,没有多少好写。但是《水浒》的寥寥数语却写得十分精彩。

“……任原看看逼将入来,虚将左脚卖个破绽,燕青叫一声‘不要来!’任原却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肋下穿将过去。任原性起,急转身又来拿燕青,被燕青虚跃一跃,又在右肋下钻过去。大汉转身,终是不便,三换换得脚步乱了。燕青却抢将入去,左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膀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五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蹿下献台来,这一扑名叫‘鹁鸽旋’,数万香官看了,齐声喝彩。”

《容与堂刻本水浒传》于此处行边加了一路密圈,看来李卓吾对这段文字也是很欣赏的。这一段描写实可作为体育记者的范本。

燕青不愧是“浪子”

《水浒》一百零八人多数的绰号并不是很精彩。宋江绰号“呼保义”,不知是什么意思。龚开的画赞称之曰“呼群保义”,近是“增字解经”。他另有个绰号“及时雨”是个比喻,只是名实不符。宋江并没有在谁遇到困难时给人什么帮助,倒是他老是在危难之际得到别人的解救。“黑旋风李逵”的绰号大概起得较早,元杂剧里就有几出以“黑旋风”为题目的,这个绰号只是说他爱向人多处排头砍去,又生得黑,也形象,但了无余韵。“霹雳火”只是说这个人性情急躁。

“豹子头”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倒是“菜园子张青”虽看不出此人有多大能耐,却颇潇洒。

不过《水浒》能把一百零八人都安上一个绰号,配备齐全,也不容易。

绰号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其盛行大概在宋以后、明以前,即《水浒传》成书之时。宋以前很少听到。明以后不绝如缕。如《七侠五义》里的“黑狐狸智化”,窦尔墩人称“铁罗汉”,但在演义小说中不那么普遍。从文学表现手段(虽然这是末技)和社会心理,主要是市民心理的角度研究一下绰号,是有意义的。

一九九○年八月十四日

美在众人反映中

用文字来为人物画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中外小说里的人物肖像都不精彩。中国通俗演义的“美人赞”都是套话。即《红楼梦》

亦不能免。《红楼梦》写凤姐,极生动,但写其出场时之相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实在不美。一种办法是写其神情意态。《古诗为焦仲卿作》具体地写了焦仲卿妻的容貌装饰,给人印象不深,但“珊珊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却使人不忘。“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不写容貌如何,而其人之美自见。另一种办法,是不直接写本人,而写别人看到后的反映,使观者产生无边的想象。希腊史诗《伊里亚特》里的海伦王后是一个绝世的美人,她的美貌甚至引起一场战争,但这样的绝色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荷马在叙述时没有形容她的面貌肢体,只是用相当多的篇幅描述了看到海伦的几位老人的惊愕。用的就是这种办法。汉代乐府《陌上桑》写罗敷之美: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者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用的也是这种办法,虽然这不免有点喜剧化,不那么诚实(《陌上桑》本身是一个喜剧,是娱乐性的唱段)。

释迦牟尼是一个美男子,威仪具足,非常能摄人。诸经都载他具三十二“相”,七十“种”好,《释迦谱》对三十二“相”有详细具体的记载,从他的脚后跟一直写到眼睛的颜色。但是只觉其烦琐,不让人产生美感。七十“种”好我还未见到都是什么,如有,只有更加烦琐。《佛本行经·瓶沙王问事品》(朱凉州沙门释宝云译),写释迦牟尼入王舍城,写得很铺张(佛经描叙往往不厌其烦),没有用这种开清单的办法,正是从众人的反映中写出释迦牟尼之美,摘引如下:

见太子体相,功德耀巍巍。

所服寂灭衣,色应清净行。

人民皆愕然,扰动怀欢喜。

熟视菩萨行,眼睛如系着。

聚观是菩萨,其心无厌极。

宿界功德备,众相悉具足。

犹如妙芙蓉,杂色千种藕。

众人往自观,如蜂集莲花。

抱上婴孩儿,口皆放母乳。

熟视观菩萨,忘不还求乳。

举城中人民,皆共竞叹誉。

这写得实在很生动。“众人往自观,如蜂集莲花”,比喻极新鲜。尤其动人的是:“抱上婴孩儿,口皆放母乳,熟视观菩萨,忘不还求乳”,真是亏他想得出!这不但是美,而且有神秘感。在世界文学中,我还没见到过写婴孩对于美的感应有如此者!

这种方法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一个老方法了。但是方法无新旧,问题是一要运用得巧妙自然,不落痕迹,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二是方法,要以生活和想象做基础的。上述婴儿为美所吸引,没有生活中得来的印象和活泼的想象,是写不出来的。我们在当代作品中还时常可以看到这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不绝如缕。

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徐文长的婚事

偶读徐文长的杂剧《歌代啸》,顺便把《徐渭集》(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翻了一遍,对徐文长的生平略有了解。文长是一大奇人。奇事之一是杀妻。把自己的老婆杀了,这在中国文人里还没听说过有第二人。徐文长杀的是其继室张氏,不是原配夫人。

徐文长的原配姓潘。徐文长二十岁订婚,二十一岁结婚。文长自订《畸谱》云:

二十岁。庚子,渭进山阴学诸生,得应乡科,归聘潘女。

二十一岁。寓阳江,夏六月,婚。

文长和潘氏夫人是感情很好的。《徐渭集》卷十一:嘉靖辛丑之夏,妇翁潘公即阳江官舍,将令予合婚,其乡刘寺丞公代为之媒,先以三绝见遗。后六年而细子弃帷。又三年闻刘公亦谢世。癸丑冬,徙书室,检旧札见之,不胜凄婉,因赋《七绝》:

十年前与一相逢,

光景犹疑在梦中。

记得当时官舍里,

熏风已过荔枝红。

华堂日晏绮罗开,

伐鼓吹箫一两回。

帐底画眉犹未了,

寺丞亲着绛纱来。

筵前半醉起逡巡,

窄袖长袍妥着身。

若使吹箫人尚在,

今宵应解说伊人。

闻君弃世去乘云,

但见缄书不见君。

细子空帷知几度,

争教君不掩荒坟。

掩映双鬟绣扇新,

当时相见各青春。

傍人细语亲听得,

道是神仙会里人。

翠幌流尘着地垂,

重论旧事不胜悲。

可怜唯有妆台镜,

曾照朱颜与画眉。

箧里残花色尚明,

分明世事隔前生。

坐来不觉西窗暗,

飞尽寒梅雪未晴。

这七首诗除了第四首主要是写刘寺丞的旧札的外,其余六首都是有关潘氏夫人的。癸丑那年,徐文长三十三岁,距离与潘氏结婚已经十二年,离潘之死,也八年了。当时情景,历历在目,文长盖无一日忘之,诗的感情的确是很凄婉的。从诗里看,潘夫人是相当漂亮的。

紧挨着第七首诗后面的是“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汗尚泚,余为泣数行下,时夜天大雨雪”:

黄金小纽茜衫温,

袖折犹存举案痕。

开匣不知双泪下,

满庭积雪一灯昏。

诗写得很朴实,睹物思人,只是几句家常话,但是感情很真挚,是悼亡诗里的上品。

卷五有《述梦二首》:

伯劳打始开,

燕子留不住,

今夕梦中来,

何似当初不飞去?

怜羁雄,

嗤恶侣,

两意茫茫坠晚烟,

门外鸟啼泪如雨。

跣而濯,

宛如昨,

罗鞋四钩闲不着。

棠梨花下踏黄泥,

行踪不到栖鸳阁。

这两首诗第二首很空灵,第一首则颇质实。看诗意,也是写潘夫人的。诗里写的女人洗脚,不是夫妻咋行?从“怜羁雄,嗤恶侣”

看,诗是在文长再娶之后写的,做这个梦时,文长已是四十岁以后了。

徐和潘不但感情好,脾气性格也相投。这位潘夫人生前竟没有名字,她的名字是她死后徐文长给她起的。《亡妻潘墓志铭》曰:

“君姓潘氏,生无名字,死而渭追有之。以其介似渭也,名似,字介君。”给夫人起这样一个名字,称得起是知己了。潘夫人地下有知,想也是感激的。《墓志铭》称“介君彗而朴廉,不嫉疾。”徐文长容易生气,爱多心,潘夫人是知道的,每当要跟文长说点正经事,一定先考虑考虑,别说出什么叫徐文长不爱听的话。“与渭正言,必择而后发,恐渭猜,蹈所讳。”看来潘夫人对徐文长迁就的时候多。因此,闺中相处六年,生活是美满的。

文长再婚后,对原先的夫人更加怀念不置。

徐文长共结过三次婚。第二个夫人姓王,只共同生活了三个月左右。《畸谱》:

三十九岁。徙师子街。夏,入赘杭之王,劣甚。始被诒而误,秋,绝之,至今恨不已。

四十岁时与张氏订婚,四十一岁与张结婚。四十六岁时杀了张氏。《畸谱》:

四十六岁。易复,杀张下狱。隆庆元年丁卯。

徐文长到底为什么要杀妻,这是个弄不清楚的问题。

他和张氏的感情是不好的,甚至很坏,文长对张氏虽不像对王氏那样,认为“劣甚”,“至今恨不已”,但是“怜羁雄,嗤恶侣”的“恶侣”似乎说的是张氏,不是王氏。因为文长入赘王家时间甚短,《述梦》不会是恰恰写于这段时间。文长集中对张只字不提,——他为潘夫人写了多少好诗!《畸谱》中只记了一笔:“杀张下狱”,在监狱里所写的诗也只写了对关心他的人、营救他的人表示感谢,对杀妻这件事没有态度,看不出他有什么后悔、内疚。

徐文长杀妻,都说是出于猜疑嫉妒。袁宏道谓“以疑杀其继室”,陶望龄谓“渭为人猜而妒,妻死后有所娶,辄以嫌弃(按,此指王氏),至是又击杀其后妇,遂坐法系狱中”。猜疑什么?是疑其不贞?以无据可查,不能妄测。

比较站得住的原因,是文长这时已经得了精神病,他已经疯了。

他曾用锥子锥进自己的耳朵。袁宏道《徐文长传》谓“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陶望龄《徐文长传》谓:“……遂发狂,引巨锥刺剚耳,刺深数寸,流血几殆。”这是文长四十五岁时的事。《畸谱》:

四十五岁。病易。丁剚其耳,冬稍瘳。

杀妻是四十六岁,相隔不到一年,他的疯病本没有好,这年又复发了。

一个人干得出用锥子锥自己的耳朵,干出像杀妻这样的事,就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了。

一个人为什么要发疯?因为他是天才。

梵高为什么要发疯,你能解释清楚吗?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三日

读诗抬杠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人说:“鸭先知,鹅不先知耶?”鹅亦当先知,但改成“春江水暖鹅先知”,就很可笑。“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有人说:“为什么是五月?应是六月,六月荷花始盛。”有人和他辩论,说:“五月好”。他说:“有何好!你只是读得惯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人说:

同类推荐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三边情愫

    三边情愫

    本书是革命老区三边的风土人情及作者对三边人民的深切情感的散文集。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热门推荐
  • 魅惑妖姬之倾世挽歌

    魅惑妖姬之倾世挽歌

    她决绝的站起身子,笑的凄美,“湖边相遇,山上戏弄,离别定情,性命堪忧,都是你精心布下的陷阱。”不是问,而是肯定的道。“是。”没有多余的回答,依旧只那淡淡的一字。“你挡不住我的。”“你想看到他死在你面前?”看到他手中的东西,身子再一次僵住,全身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动。“噗……”一口血猝然喷出,刚好吐在陌子轩的身上。“我换血,你便放了他。”“不可能。”“那你还想怎么样?”歇斯底里的怒吼。她愤怒,她可以任由他伤害自己,可是身边的人是由不得别人动一根毫毛。
  • 万古天罗

    万古天罗

    风无相,云无常,云起龙翔,风御凤舞,风云一遇·····千年前,云帝之子李云逸得龙源,更助风婉清得凤源,本就是龙凤配,李云逸却被指腹为婚的未婚妻风婉清亲手杀死。千年后,李云逸借体重生,却发现杀死自己的未婚妻,已经一统昊天世界,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女帝,号令众生万物,威视四面八方,绝世青春永驻,不死不灭。
  • 机器人餐厅

    机器人餐厅

    自信乐观但缺乏工作经验的姚强,邂逅真人美女俞嘉和美女机器人Yumi,开始了波澜起伏又妙趣横生的职业生涯。
  • 沧月神话

    沧月神话

    覆巢之下的爱情,烈火之中的大陆。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他无法挽回过去的悲痛。仰望着现在的自己,却又要在亲情与复仇之间选择;让这位持箫的白袍少年,只能在心中默默的问着自己:“世间真的有完美么?真的有么?”
  • 禹黄魂

    禹黄魂

    有巢氏构民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八卦,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年少颠沛流离的逃亡,终究逃不开敌人的追杀。痛失双亲,他立誓报仇。从懵懂少年如何一步步蜕变成绝世武者,惊险、奇遇、复仇的同时也逃不开属于他的历史使命……希望喜欢本书的书友能够收藏一下,作者感激不尽!
  • 凌罗大陆

    凌罗大陆

    凌罗大陆,传说是一位凌姓男子和其夫人一手所创,并一步成神,故为凌罗大陆。现世中的天才凌云皓无意穿越,竟一步步登上巅峰!且看凌云皓如何开辟他的绝世之路!
  • 赛尔号之宿命轮回

    赛尔号之宿命轮回

    改编赛尔号动画,以卡修斯布莱克的为主,,,,,,,,,,,,,,,,,,,,,,,,,,,,,,,,,,,
  • 重生之花痴太毒辣

    重生之花痴太毒辣

    她,一个花痴,一见到帅哥就尖叫,不顾别人感受,哪里有帅哥就追到哪里,有一天在公交站等车,碰上无敌宇宙帅哥总裁,她就决定今生要定他了,故意天天跟他坐同一班车,到他们公司上班,,天天不是缠着他,总裁的日子不好过了,不断有总裁粉丝找她麻烦……说得太多了,请期待吧!!
  • 江山几多情

    江山几多情

    美人如诗,血染的江山如画怎敌你眉间的半点朱砂。情深似海,再美的画轴成真怎及你万分之一情。多情江山,几多心酸,几多泪,几份真情,又有几分痴。那诗句、那情歌、那只愿对你说的话、那只为你流过的泪。那书中人轴里画有你翩翩起舞的倩影,有我轻轻吻你的画面,更有我泪洒当场情不能给的无奈。
  • 弃妃别想逃

    弃妃别想逃

    从青楼被带回皇宫后,宋华橙对南柯百般折磨,让她沦为下堂妃,住进冷宫后连奴婢都敢在南柯的头上放肆,只要南柯过的不好,宋华橙就会唇角上扬,他像是圈养宠物的主人,高高在上。南柯觉得自己简直倒霉透了,人家穿越都是吃香喝辣的,自己怎么就被一个疯子天天折磨?更要命的是,她竟然对这个疯子有感情!南柯小产的时候,宋华橙让她亲眼看着自己和别的女人欢爱,羞辱的字眼令人难堪“南柯,你肚子里的野种活该没了,朕这辈子都不想看到你,滚回南国去吧!”一年后,宋华橙高高在上的对南非墨开口“三十座城池你拿走,朕只要南柯!”带着面纱的女人轻笑道“宋华橙,除非你放弃你的江山,否则我死都不会和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