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成功的演说家都善于利用身体语言的力量,借以把自己的演讲演绎的更为完美。林肯在演讲的时候,会做出用力甩动头部的动作,有时候,他的动作会突然停住,仿佛将火花飞溅到易燃物上一样。随着演讲的进行,他的动作会越来越自由而且安然自在,最后具有完全的自然感。假如他要表现的是厌恶的情绪,如指责奴隶制度,他则会高举双臂,握紧双拳,在空中挥舞,仿佛真的让人看到了“厌恶感”。
身体语言的展示都是发乎自然的情感流露,如果你投入自己的情感在演讲中,就不要掩饰自己的身体,用身体来感染现场的观众,让气氛都火爆起来——因为身体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精彩案例
20世纪20年代,希特勒的身边出现了一位叫保罗·德弗理特的人。保罗原来是个歌剧演员,为什么让他常伴在希特勒左右,几乎形影不离呢?原来,宣传部长戈培尔认为“必须建立一个帝国独裁者的形象”。保罗对希特勒原有的夸张和可笑的手势进行了彻底的戒除,他为希特勒设计了独特的身体语言和公众形象。在他的训练下,希特勒在演讲中那疯狂的手势和语气震撼了当时的德国人,成为第三帝国获取人心的领袖的形象。
气势法则:用排比加强语言的节奏
清代袁枚的《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文章要像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点波澜,有曲折起伏,那才吸引人。清代学者章学诚说:“文非气不立。”演讲犹然。演讲是一个整体的流动过程,只有让语言产生节奏感才能生动,有气势;语言要产生气势,常用的方法就是排比!语言节奏会呈现出一种快速流动的美。
经久不衰的如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发布的《我有一个梦想》,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通过重复式的排比句,营造了一种不吐不快、酣畅淋漓、水银泻地、风卷残云的感觉。这种感觉更深入骨髓、深入心底,要比语言来得更为畅快。
好的演讲要走进听众的心,宛如长江叠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气势蓄之愈久,发之愈猛。排比的修辞方法所造成的语言气势和力度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你可以用否定之否定,如“爱我中华”的演讲: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名,有人说是为了利,有人说是为了权,我说这些都不是,只为两个字:爱国。
当年,拿破仑豪迈的演讲曾激发起士兵们无畏的精神和战斗力,使士兵们的疲劳一扫而空。这场演讲曾使士兵们的勇气和力量顿增数倍,使士兵们没有大炮而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没有桥却渡过了大河,没有鞋可以进行急行军……总之,他极富气势的演讲,是他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1980年里根总统竞选演讲时也同样运用了排比句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他是这么说的:“你的邻居失业了,是经济衰退;你失业了,是经济萧条;卡特失业了,是经济复兴。”这种排比句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即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不只是名人才可以驾驭语言,我们平常人也一样可以。例如,当我们谈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来加强语言的气势:“风筝要逆风才能飞扬;花儿要浇冷水才会长大;桌子不擦就会有灰尘。”
在一则巧克力广告中,广告文案也同样运用了排比修辞:“我们常说因为视觉我们发明了电影;因为听觉我们创造了音乐;那么,巧克力就是为味觉而研制的。”
排比句是演讲家口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方法,是有力的武器,一连串的排比句会让人感觉到非常有深度。如,高希均先生在演讲中谈及理念和抱负时说:“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人在同一时空中兼有‘经济人’的理念、‘社会人’的胸怀、‘文化人’的气质与‘企业人’的抱负。”
排比的独特优点还在于它对任何话题都适用。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你总能用上这种修辞方法。让我们感受下排比修辞的魅力所在,下面这则文章就通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戛然而止,让人印象深刻。
何以为报
你1岁的时候,她喂养你,给你洗澡。你何以为报?哦,你整夜哭闹;
你2岁的时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为报?哦,你不理睬她的叮咛呼唤,踉踉跄跄地乱跑;
你3岁的时候,她精心为你制作每一餐。你何以为报?哦,你把餐具往地上抛;
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蜡笔。你何以为报?哦,你在家里雪白的墙上画了狗狗和猫猫;
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穿上新衣服过节。你何以为报?哦,你滚在泥地上和小朋友们嬉戏玩闹;
你6岁的时候,她送你去读书。你何以为报?哦,你哭喊着说不愿意上学校;
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只皮球。你何以为报?哦,你砸坏邻居的窗玻璃惹得人家上门来告;
你24岁的时候,她见到了你的对象,询问你们将来的计划。你何以为报?哦,你瞪着眼冲着她喊,妈妈,不要瞎操心,好不好;
你50岁的时候,她病了,需要你的照料。你何以为报?哦,你觉得她成了负担让你受不了;
接着,有一天,她静静地走了,你忽然想起你还有许多话没有对她说,还有许多事没有为她做到。为什么要到这一天,才想到何以为报?别等到她离我们而去时才懂得母亲是那么重要。
这篇文章以孩子成长的时间为序,每段都写下了母亲的付出和孩子不懂得珍惜母爱的态度。语言简洁、传神,令人深思,催人自省。末段点题,升华中心,收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精彩案例
通过排比,这则叫《人生的意义》的美文营造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感觉:
人生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你所买到的,而是你所创造的;
重要的不是你所得到的,而是你所付出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而是你传授的;
重要的是你的每一次正直、怜悯、勇敢和牺牲之行为能够使人充实,让人强大或是能够激励他人,让他们以你为榜样;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时,有多少人感到这是永久的损失;
重要的不是你的记忆,而是爱你的人的记忆;
重要的不是你为人们怀念的时间有多长,而是谁在怀念你;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幽默法则:幽默是智慧的火花
演讲幽默、风趣则引人入胜。幽默,源于拉丁文humour(体液),是从英文单词音译过来的,含有“诙谐、调侃、有趣而意味深长”等意义。
幽默会使双方放松。没有一个顶尖的演说高手不会使用幽默,一个顶尖的演说高手会随时搜集幽默的故事,会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诠释演讲的内容。听众们眉头舒展而生动的表情,表明了您的观点是如何被他们所认同。
1974年,杰拉尔德·福特因尼克松的垮台而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紧迫的”副总统;不久,他又成了第一个“紧迫的”总统。
当这些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发生后,福特的助手们为了改变福特在人们心目中的呆板、正统形象,于是,首席剧作家鲍勃·奥尔班被请进了白宫庄严的西厅。
最初处理的一次演讲是在州立大学的运动场上,在1.5万名观众面前卖弄幽默可真难啦!剧场的第一排与演讲的舞台之间隔着一大段距离,这段距离是心理也是现实差距,但幽默可缩短它。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福特总统完全是个难以预测的人。他是这样开始演讲的:“自从接到你们的邀请后,发生了许多事。那时我是美国第一位速溶副总统,今天我又成了美国第一位速溶总统。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乐团简直弄糊涂了,他们不知道该演奏‘祝福我们的领袖’还是‘你真不容易啊,宝贝’!”
当时听众的反应很有趣,开始是一片沉寂,接着是一片喧闹。似乎每个人都在说:“喂,听见了吗?总统自己在说,他是因为环境特殊才使他进入椭圆形办公室。他很自信,他敢于用玩笑的方式提起这事呢!”笑声在运动场上回荡,福特对于笑声里的爱意感到心满意足。
福特班子的一些成员认为,奥尔班不仅干得聪明,而且太棒了。甚至福特在圣母院讲的一个笑话,赢得了观众27秒钟的反应。到里根任美国总统时,鲍勃·奥尔班再度成为总统幽默作家班子的头目。
美国作家普里兹文曾经说过:“生活中没有哲学还可以应付过去,但是没有幽默则只有愚蠢的人才能生存。”但是幽默如同情感、艺术、音乐一样,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精神“软弱”的表现。其实,幽默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前面福特总统对待自己首席幽默作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幽默艺术的重视程度。
幽默可以化解尴尬,调节现场的气氛。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非常暴躁,而且常常不给苏格拉底面子。
一天,苏格拉底正在与学生讨论美术问题,忽然,妻子跑进来,对着苏格拉底破口大骂,声震课堂,继而,她拿着一桶水向苏格拉底泼去,苏格拉底被淋得全身湿透。当学生感到尴尬万分时,苏格拉底笑了,幽默地说:“瞧!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必有暴雨,这不,我成了落汤鸡了。”大家被逗笑了。
苏格拉底的幽默和机智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上。苏格拉底婚前并不知道他的新婚妻子脾气很坏。结婚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娶了一位“恶妻”。虽然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婚姻不是很完美,但认为还是幸福的,还常常鼓励别人结婚。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娶到一位好脾气的太太,你会终身幸福,但如果你娶到一位坏脾气的太太,则恭喜你,你就可以成为‘哲学家’了!”
幽默是一个人应对危机的最佳态度,是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是化解人与人之间尴尬的“法宝”。幽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宽阔胸襟,当我们遇到一些言语的攻击和伤害,遭遇窘困的状况时,能够用微笑应对,用幽默清洗不快,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自由操控情绪和言语的智者。
朱德庸在《涩女郎》中对爱情与婚姻的表述,同样采用了幽默的调侃手法来加强自己文字的感染力:“身在爱情里的人是仙人,身在婚姻里的人是超人。”
无数次的调查都证实幽默才是最性感的。为什么呢?因为笑打开了人们的内心和情感!
精彩案例
65岁的国际跳棋世界冠军马里恩·廷斯利博士在过去40年时间内只输过5局棋,但是,在1992年世界锦标赛上,他受到一台每秒计算200万次的计算机的强力挑战。赛前,面对所有媒体采访,廷斯利博士神情自若,充满自信。他微笑着,开着关于计算机及其能力的玩笑,尽管所有人都认为计算机是不可战胜的。在接下来10天的40场比赛里,廷斯利博士始终充满自信,谈吐幽默。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巧妙回答让观众与采访者大笑不已。当他最终战胜这个“不可战胜的机器”,赢得这次比赛时,他容光焕发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向空中举起了双手说:“这是人类精神的胜利!”
一个生性幽默、风趣的人是受人欢迎的人,是最有人缘的人。因为人类懂得幽默,所以生活才有了色彩。
数字法则:数字具有非凡的魔力
数字往往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够很好地帮你解决看似很困难的问题。为了消除价格障碍,业务员在洽谈中可以多采用数字比较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商品的价格与日常支付的费用进行比较。由于客户往往不知道在一定时间内日常费用加起来有多大,当你罗织出一个庞大的数字,和眼前商品的数字进行对比时,客户就会觉得这个价格是多么公道了,他们自然就容易购买商品。
一位家庭用具的推销员是这样向客户解释商品价格的:“这件商品的价格是2000元,但它的使用期是10年,这就是说,你每年只花200元,每月只花16元左右,每天还不到6角钱。考虑到它为你节约的工作时间,6角钱算什么呢?”数字是最清晰的说服方式,数字会说话,它可以让干枯抽象的东西变得明朗起来。透过数字会产生惊人的穿透力。
成功的销售者就是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技巧来扞卫价格,而不是一遇到客户施与的压力就试图妥协,降低自己的价格。他们似乎都意识到:降价不一定帮助自己达成最终的交易。谈判的艺术正是考验人们演说的口才艺术的挑战。
我也常常在演讲中运用到数字,使自己的演讲内容变得更清晰、更真实。比如,我在鞭策听众即刻行动、不要拖延时间时,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经常会问他们这么一个问题:“你知道你们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天吗?如果你今天已经30多岁的话,答案是只有1万多天了。”你知道吗?当听众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往往表示非常的惊叹!
如果为了说明大部分的人们在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中浪费时间时,我就这么说:“请问你穿衬衫是习惯从上往下系纽扣,还是从下往上?答案是从上往下比从下往上系纽扣要快四秒钟。那么以此计算,你再算一算,你现在可以发现你的生命浪费了多少时间。”
这是一个看结果的时代,数字的经营意味着很多很多。拉宾先生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感言中说:“我今年已经72岁了,在我生命中曾经有无数个重要的时刻……”“72”这个数字在这里被运用的真是意味深长!
数字对于人们的心灵所产生的震撼力常常是巨大的。你看一下下面的数据就知道数字在文字表达中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你知道资讯爆炸是多少天爆炸一倍吗?27天一倍。”
“你了解未来的竞争吗?你知道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人吗?420万人。”
“你知道在美国,抑郁症已占人口比例20~24%,在急速发展的中国,2006年自杀成功的人有30万,请问你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要访问中国,中国区总裁唐骏发现其来访是在大年初二的时间,无法安排接待,但是比尔先生的行程是一年前就安排好的,根本无法更改。唐骏先生决定给比尔打电话,比尔在电话里说:“唐,你知道的,我的行程是一年前就安排好的。”唐骏说:“是的,总裁,可是我们的春节是在五千年前就安排好的。结果你猜的到。”
数字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巨大反差让人忍俊不禁,不仅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而且还让人欣然地接受。
温家宝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说:“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这是许多外国人不容易理解的。”
同样的,宋楚瑜先生在北大演讲时谈道:“中国将在2015年超越日本,将在2039年超越美国,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式超市沃尔玛有4000多个供货商,其中有3000多个来自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