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我们所说的为下属犯的错“买单”绝对不是让领导吃哑巴亏。等“战火”略息后,领导要找到当事人仔细详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让下属认识到错误所在,正视问题,并保证不再犯,或是及时补救。假如下属犯的错误很大,应该受到处罚,那么你也不要手软。不然,他就会不长记性,还琢磨着下次再犯时有你当“替罪羊”呢。
处于领导层的人一定要从大局的利益出发。假如一个人待人处世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那他永远不可能得到团体的认可,更谈不上在他人心目中树立权威形象了。在职场上,大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和处理工作,假如你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你自然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并成功地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有沟通才能有进步
不管是谁,在职场中都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这种关注,这种重视,领导要如何传达给员工呢?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初级管理人员,面对的是小团队的带领,需要更细致、更全面地跟基层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以便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有团队意识,并且自动自发地工作。做到这一点,才算是成功的管理者,不然就会置身麻烦的旋涡。
郝明月的团队现在是老中青三结合,年龄大的三十出头,主体队员二十七八,新招聘人员以85后为主,还掺杂着几个90后。学历分布也是错综复杂,从职高到本科应有尽有。总共20个销售专员,就这么复杂的结构,郝明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以前就十来个人,一声令下,大家“冲锋”,一声招呼晚上聚会便OK。如今不行了,一会儿张三闹情绪,一会儿李四和王五顶上了,一会儿赵六要请俩月婚假,一会儿周七对薪水不满。
郝明月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有哪个人跑来告状,也想不到什么时间哪位员工就情绪泛滥了。管严了,人家就撂挑子,管松了,他就敢出洋相。郝明月是抓制度讲道理,瞪眼睛发脾气,招数用尽,却还是一天到晚焦头烂额。她觉得,怎么领导就这么不好当呢?
最后郝明月实在吃不消了,她找到了顶头上司赵月:“领导,教教我,你是怎么管理的呢?”“管理不是成天管着别人,要先了解你的下属。假如愿意听我的,你就把人分成组,定期跟他们谈话。重点人物多谈,关键人物深谈,尝试一下吧,可能会有帮助。”
郝明月回去以后,把几个最难管的分出来,三个人每周每人谈一个小时。可是,谈了两周不但没成效,人家还不爱理她了。谈话从开始到结束,就郝明月一人唱独角戏,对面的人哑巴一样不张嘴。
苦恼的郝明月只得再找领导,赵月摇着头说:“这不行,让你谈不是教育人家,是拉近距离。你要想了解别人,就要让他们谈出自己的心声。”郝明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谈的方向不对。
再回去,郝明月改变了谈话方式,每周找一个人聊天,不一定是表现差的,哪个层次的都有。谈话内容也是从生活到爱好,没有固定的方向,反正不再进行批评教育。两个月后,郝明月感觉压力明显减小,尽管还存在问题,但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领导要时刻记住,只有团队整体进步了,部门才会成为强有力的部门。团队中有一个人存在问题,都可能导致团队业绩的下滑,也会凸显出管理者的不足。在团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和团队成员进行深度沟通,以便及时了解下属的所思所想,进而调整团队的战略和员工职业生涯。
对于一个人数不是很多,管理半径不是很大的团队,管理者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员工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1.沟通出信任
跟下属进行交流,不要指望一开始他就能倾心而谈,要让下属真正打开心扉,需要一个真诚交流的过程。在一对一沟通的时候,最好不要弄得像领导考评员工,也不要由领导主导话题,要么不断地批评教育。这种一对一定期沟通,有很多内容可以谈,如个人爱好、特长天赋、学校经历、既往工作感想、家庭情况、人生理想等。
领导要做的是引导出谈话主题,然后把讲话权交给下属,让对方成为讲话的主角,同时要让他们知道,就算错了也不会受到打击,就算有点不着边际也不会被批评。当下属确信了你的坦诚后,才会用心跟你交流。随着谈话的深入,领导就可以逐步走近下属的内心,了解那些从表面上无法得知的心理动态。每个人都有优秀的一面,有自己擅长的一面,了解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你的管理就变得容易了,你的团队成员就能以一当十。
2.沟通出团队归属感
虽然团队讲求整合效应,但是,绝不是谁干的好就留下,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努力;也不是谁不好就离开,可能你认为不好的那个,未来也会变成优秀的人才。作为团队管理者,无论是部门里的培养对象,或是管理困难的成员,都应该一视同仁,安排时间跟其进行深度谈话,努力培养对方的团队归属感。
这类谈话往往从下属的家庭背景、生长过程中遇到过的事情入手,因为某些员工的问题往往是由在自身发展中挫折较多,或是对管理者不服气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个时候,假如你能通过帮助下属处理一些他无法解决的问题,理解他所面临的困难,长期关注他的成长,并走近他,那些所谓的落后分子就有可能迅速进步,最终可能成为企业的精英。
沟通对提高团队竞争力是很重要,但不宜经常进行,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能力、成绩优异的员工,不要一谈话就许愿,这种沟通很容易误导对方,假如短期没涨工资或是没得到提升,对方会陷入失望,极易造成人才流失。更不能因为担心被挖墙脚,害怕员工不被重视就辞职,便随意许诺,然后又因无法兑现而指责下属、抱怨公司,这样的沟通只会制造出业绩优秀但却不服管理的团队,最后头疼的还是你自己。
让独立大队变成过去式
没有人是天生的将军,只有经过战争的不断磨炼,在磨炼中持续地总结,才会有将军诞生。同样的,在职场上,从兵到帅也需要一段漫长的学习过程,还要确保不要阵亡(中途放弃或被放弃)。这个蜕变过程很艰辛,不能期望外部给予太多的指导,更多的是需要自己进行思考,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领导团队的方式。
企业中的某些小团队极易形成独立大队的气氛,每个人各行其是,像追求个人业绩的营销形团队,任何人都可以独立操作完成销售步骤,基本不需要团体配合。在这种团队中,管理者很难通过组织营销、数量化管理来营造团队氛围,更难以通过单独沟通,实现对每个下属的深入了解。这种情况下,要想带领好队伍,群体性沟通就成了必用的武器。
业务二组的会议正在进行,经理胡广州路过门口吓了一跳,里面的笑声、加油声直冲门外。他早就有所耳闻:这邢伟伟特别能折腾,每周开会都有花样,而且效果不错。听到里面说“开始进行团队抽签示‘爱’活动”,胡广州来了兴趣,推门走了进去。
见领导来与民同乐,大家兴致更高了。这个团队游戏非常有意思,大家从盒子里抽签,抽到的人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向指定位置上的人说出自己你平时工作中最喜欢对方哪些地方。胡广州这才搞明白,原来这邢伟伟是在搞集体活动,这个形式真是够新颖的。
小张开始抽签,纸条上是:“向你左边第三个座位上的人,表示你对他外貌上的三个欣赏点。”
见领导就坐在一旁,小张稍微有些顾忌,左边第三个座位上是新来的男孩小亮。这同事不熟悉,又是新来的,开玩笑怕过,凑合两句怕不能展示自己的口才。胡广州赶紧缓解紧张局势,笑着说:“好好说,别害羞呀!我可是看表演来的。”
得到了领导的首肯,小张马上找回了状态,大声说:“我欣赏你的眼睛,明亮之中透着智慧;我欣赏你的鼻子,笔直宽阔通气性一定特别好;我欣赏你的脸庞,四方四正没有痘痘。请告诉我你美容的秘诀,我也想过不长痘痘的日子。”
旁边的同事笑倒一片,胡广州也是跟着笑得弯了腰。
散会之后,胡广州把邢伟伟叫进了办公室:“哎,伟伟,你开会真是与众不同啊!是出于什么目的这样组织的呢?”
“胡总,我也是想不出什么好招儿了。团队人员年龄层不均,组织娱乐活动不容易,又不是大团队,也不好搞分组竞赛。我想怎么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激发大家的热情,了解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呢?平时开会老是布置任务,我讲大家听,这样既不能了解新人,又不能发现能人。后来,我想起在大学时,组织不同的活动,然后大家在活动中进行展示。于是,我把周会改成两次,一次是工作总结计划,一次是各类活动,有激发大家互相协助的,有激发大家勇敢说话的,有激发大家竞争力的。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大家踊跃表现,发现团队成员的不同特长,然后再根据成员的情况进行定向培养。就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胡广州心中涌起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他轻轻点着头:“好好尝试,相信你能总结出有价值的带团队经验的。”
群体性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虽然大多以会议形式为主,但也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只要能把会议的主旨与最终达成的效果结合起来即可。基于不同的目的,团队负责人可以组织不同的会议,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营销策划会,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总结会议,可以让每人就一部分内容进行自我评述,或者针对整体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形式都是可以使用的,它们都能为团队成员提供自我发挥的平台。
在群体沟通的各种形式中,营销技巧模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操作方法类似排情景剧,让每个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引起参与者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可以更贴近员工,从表演中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到他们的个性差异,进而做到在管理中因人而异,设计有针对性的部门工作安排,最大限度地开发团队潜能。
小团队在进行群体沟通时,还可以采用2~3人一组的分组竞赛形式,一周或一个月定期举行一次,分组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比赛。借助这种比赛式群体沟通,团队成员的组织能力、表现力、应变力都会集中表现出来,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也会有所提高。当然,进行纯游戏式的沟通也是有益处的,比如电影名称接龙、专业名词速报、抽签一分钟演讲,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团队负责人集中发现团队成员问题、找寻员工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