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夜半
没过多久,茵儿就书信一封给于乾。说是到凝香阁一聚,聊聊有关凝香阁的事宜。主子都在这了,肯定要通知主子的。见到主子后问他是否去时,主子正在看阅信件,抬眼看了他一眼笑道“去,也是时候去看看了。”便换了套暗纹理图金边紫色衣袍,显得人沉着稳重。再加上一张棱角分明、英俊俊朗的脸,更是气质非凡。
从唐棽住处来到凝香阁也是一段不小的距离。傍晚出发,夕阳西下;骏马奔腾,走马观花。一路上行来,世间百态也不过如此。此时,唐棽心情极好。不知是要去见玲珑还是因为这万生万物。
每次去凝香阁都是南厢‘茹涵轩’。而这次刚下了马便被人引到东厢,早就知道东厢有花中楼阁之称。而看到这幅景象时,也是为之震撼了一把。虽说花的种类不算齐全,但是种植摆放的技巧却让人赏心悦目。走进东厢只有一条宽阔的石子小道,小道两旁种满了茉莉花。一阵花香飘过,香气扑鼻,清新解乏。茉莉从初夏即陆续开花,若管理得当,可出现三期盛花。在此主要过道种植这种花不仅赢得了众人的好评也为凝香阁的开支减少了不小的一笔。再者而言,茉莉花还有食用、入药、制香等作用。所以像这种既能观赏又能实用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走过茉莉花道,放眼看去是一片花的海洋。各式各样的芙蓉花、兰花、菊花、月季花分成四个不同的方位围成一个圆,这个时候正是这些鲜花盛开的季节,中间由走道隔开以便赏花。正中央一块三丈圆形空地上架起了一个不足一米高的一丈圆台,看上去十分像是平常用来表演的舞台,但是形状又不太像是。舞台正对的是一座两层楼高的楼阁。走马观花式的欣赏完这些美丽的花朵后,便被引到这个楼阁——“观花阁”。“观花阁”顾名思义就是观赏花的楼阁。但是也有观赏美人表演之意。为何这样说呢?其实,这跟“观花楼”的地理位置有关。首先,它正立足于我们三丈圆形空地之中,而且正对上我们凝香阁平常表演的地方;其次,众所周知以“花”喻美人者大有人在。所以“观花楼”可谓是整个东厢观赏的最佳位置。
进入观花阁后直接上了二楼,二楼并不是想象中的一个个房间。因为“观花阁”位置特殊,楼层不高,房屋面积也不大。所以被隔成了一个个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都有阳台,阳台之间也被竹帘给隔开,也不怕被人打扰了观赏的雅致。被引到最中间的一个隔间;唐棽刚和于乾在小间阳台上坐定便有人送来壶茶,茶水倾倒而出,一阵茉莉花香扑鼻而来。不用多说一定是采集了小道上的那些茉莉晒制而成的。太阳西落,月影如钩。初秋的傍晚微风习习,喝着这样应景的茶,像这种少有的幽静,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享受了片刻的宁静,便被茵儿的嗓音给打破“唐老板、于公子久等了,这里有些小酒小菜你们先吃着。我们也准备了一些表演,看完表演后再谈正事如何?”说完便见到几名女子上了几道饭菜和酒水。饭菜并无什么特别,只是寻常人家家中所做的家常菜;而酒水就比较特别了,不是一般的高粱酒而是用桂花酿制而成的桂花酒。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在《九歌》中有“惠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也证实了桂花酒在人们心中是一种较高级的酒类。酒配夜色与演出,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