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7400000003

第3章 废墟里的辉煌(3)

1977年9月,在随州西北两公里处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小山包斗——东团包,挥汗如雨的解放军某部正在扩建营房。当他们平整土地的时候,在满是红色砂岩的山岗上,发现了一大片青灰色的泥土,随后又陆续发现了成片摆放整齐的不同形状的石块,于是有人怀疑这是古墓,并向上级汇报,引起了重视。1978年2月,湖北省博物馆组成专家到实地进行考查,最后确定,这是一座开凿于山岩之中的古代大型墓葬,考古学称之为岩坑竖穴木槨墓。接下来的事便是在多方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地层开,首先是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正式发掘的申请,接着一个由专家、考古人员、文保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奔赴现场,开始工作。

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从1978年5月1日开始,至6月28日全部结束,一共历时近60天。这是60个绞尽脑汁、忘我工作的日日夜夜,因为你必须想尽办法使文物在不受损的情况下被取出来并保护好;这又是60个充满着希望的日日夜夜,因为你一觉睡来,就可能传来工地上有重大发现的消息;这更是60个注定要轰动世界的日日夜夜,因为当墓中文物得以公之于众的时候,用价值连城这个词语来形容它已显得太过平淡。

这座墓是在砂质岩石当中,用人工一点一点开凿出来的,形状不太规财,基的东西长达21米,南北最宽16.5米,总面积有220平方米,墓葬残存的深度仍达11米。在竖穴中,从上到下,交替填塞着夯实的黄土和一种青灰色的粘土,这种粘土在考古上称为青膏泥,质地非常细腻,到距棺椁只有几十厘米的时候,在椁顶和四周填塞了一层厚20~70厘米不等的木炭,据有关专家估算,这座墓里填塞的木炭多达60吨以上。在墓中填塞青膏泥和木炭,这是战国时期在埋葬制度上的一大进步,是贵族们才能拥有的特权,其目的主要是防潮,以达到保持墓室,也即达到保护墓主在阴间继续舒适生活的最终目的。

这座墓大约在秦汉时期就曾被盗墓贼光顾过,所幸只有极小的面积(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到的中室)遭到了破坏,而墓的大部分保存完好,使得这批瑰丽的国宝得以保存到今天。这是值得我们举额相庆的事情。

这座墓的葬具,它是先用50根长约5.5~5.95米,宽约0.5米的木板铺在墓底地面上,然后在这上面由74块木板组成几道木板墙,分隔出4个彼此独立的空间,构成了发掘报告所称的东室、中室、西室、北室,各个室之间,在墙板的底部都有门洞可以相通。然后再在这些空间的顶部又铺上50块木板。这样,总共171块木板就构成了墓葬的“椁”,古人也称“井椁”。而构筑结构如此复杂的木椁的目的,无非是要尽力模仿死者生前的居址,从而达到为死者在阴间建造出一个类似于阳世的生活空间的目的。那么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耗费的梓木便近400立方米。装殓墓主尸体的棺木放在东室,它是由内外两重木棺套合而成。其中外棺是先用青铜做成框架,然后再嵌上木头,其重量达到了7吨多,再加上它重达约2吨的内棺,当年使用的能启动8吨重的大吊车硬是没能将它们一起吊起来,最后只能一个一个起吊,才算把它们请了出来。在清理木棺的时候,了解到外棺是以黑漆为底,在上面以朱、黄两色绘制了十分复杂华丽的花纹。内棺则以红漆为底色,以金、黑两色勾画出繁缛的纹饰。

这座墓的主人,根据出土铜器的铭文,可以知道是一个叫“乙”的一代曾国君主,所以墓便被冠以“曾侯乙墓”的名称。在曾侯乙的周围,陪伴有21具棺木,经专家鉴定,棺中的尸骨均为女性,年龄在13~26岁之间,身高1.43~1.60米。显然她们生前应是曾侯乙的姬妾宠婢。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精美,总数达15404件。以质地而论,有青铜、漆木、铅锡、皮革、金、玉、竹、丝、麻、陶等不同种类之分;以用途而论,又有代表礼法制度,显示身份地位的礼器、乐器、车马器,以及其他生活用具、兵器、甲胄及竹简等不同性质之别。在这个庞大的器物群中,又以青铜器皿和乐器最能代表当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曾侯己墓出土的乐器共有8种125件,包括钟、磬、鼓、瑟、琴、笙、箫、篪等。

其中钟为一套共65件,因其以大小相次排列故古称“编钟”。从出土的情形来看,在当初埋葬的时候是挂在钟架上的,其总重量在2.5吨左右;这组编钟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要求亦相当高,因为钟作为一种乐器使用,整个器物必须一次性铸成,如果像铸造其他青铜器那样,采用先铸各个部件再焊接或合铸在一起,就无法保证其音质的纯正与准确了。所以每铸成一件钟,它所使用的泥范便常常要达到l00多块,而且必须要保证拼合在一起严丝合缝,并且还要求一定要铸成规定的厚度,否则音调就会出现偏差。这样高的要求,确实体现出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这套编钟经过现代科技手段测音以及实际演奏,证实它的音域相当宽广,音色优美,音律也相当准。其音响构成分为低、低、中、高4个色彩区。音域包括5十八度(c—d),每件钟体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节,这种双音现象是有意识使用的,十分有规律,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这组编钟相互配合,能演奏采用和声、复调及转调手法的现代乐曲。公元前5世纪的乐器,能表现出如此高的水准,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类的奇迹。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对于音乐史的另一大贡献,便在于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中,有几件是在我国早已失传的,其有的还能在文献中看到名称,而有的则已是一无所知了。像墓中所出的十弦琴、五弦琴,与我们所知的古琴种类均有不同;而该墓中出土的排箫,其排列方式是以长短顺序并列相排的,与清代以后的仿古排箫将长管列于两侧,短管排在中间的作法迥然不同,由此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再看那种叫“篪”的乐器,以前人们只能在古籍中看到关于它的描述,这一次的出土才使人们第一次看到实物。原来“篪”形似笛,器身有吹孔广,出音孔一,另有指孔五,不似笛之指孔有六,且指孔与吹孔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在与指孔成90°的另一个侧面,故吹奏时掌心向里,不似笛之掌心向下。

从曾侯乙墓出土的所有乐器来观察,至迟到战国早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而通过曾侯乙编钟铭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近代乐理中的所有大、小、增、减各种音程和八度位置的概念,铭文中都已提到,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总重量达到10.5吨,器类包括乐器、礼器、车马零件及其他生活用器。其中的礼器不是指一种器物,而是一定种类的器物(其种类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所组成的器物群,因为它们在一个墓中出现的种类与数量的不同,能够反映出墓主在阶级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反映着礼法制度的条条框框,所以被称之为礼器,它也叫做彝器。例如按周代的礼制,周天子死后用九鼎配八簋(一种食器),各地诸侯用七鼎配六簋,以下据不同等级依次还有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以及一鼎等级别。当时依礼制还有其他许多严格规定,即使用青铜礼器也还有其他内容,但使用鼎的制度是一个中心。那么曾侯乙墓使用的是九鼎配八簋的葬制,是天子的规格。这主要是因为到战国这个时期以后,周天子的权势越来越小,各地诸侯则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及传统礼法制度的规定放在眼里。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礼器当中,有许多是相当能够反映当前的工艺水平的。

例如酒器当中有两件叫“尊缶”的器物,其重量最大的达到子“327.5公斤,是现在已经知道的东周时期两件最大最重的酒器。

酒器中还有一件称为“尊盘”的器物,通体均有十分繁杂精细的楼刻花纹和附件。其中尤其是器物口沿部分的花纹,它是高低两层透空附饰组成,内外两圈,错落相伺。每圈有16个花纹单位,每一个单位又由形态不一的四对变形虺纹组成,虺构各自独逝,互不依附,每条虺龙的下端由弯曲不规则的小钢梗支撑,这些小铜梗立于外层器壁的铜梗之上。于是整个口沿和唇面就形成了既极为复杂又错落有致,既玲珑剔透又节奏分明的主体花纹艺术形象。面对如此高超的工艺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曾就此专门召开了传统精铸工艺鉴定会,认为这种花纹铸造的方法,是采用了失蜡法。据50位专家学者的鉴定认为:“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青铜盘,造型端庄优美,纹饰精巧复杂,尤以口沿附饰的蟠虺云彩状透空花纹,盘旋重叠,于繁杂中见条理,有相当的工艺水平,是现已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复杂、精美的珍品……据此我们认为青铜尊、盘之附饰透空花纹系用熔模铸造法成形。”鉴定书还说:“战国早期……熔模用料有可能就是某种混合蜡料,但其成分配制方法均有待继续探索考证。”

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精美文物当中,还有许多颇能冠绝一时。例如在金器当中,有一件重达2156克的金盏,就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金器。

528件玉石佩饰当中,有一件16节龙风玉挂饰也至为精妙绝伦。挂饰玉色青白,全器以5块玉料分雕成16节,然后用3个活环和1根玉梢钉连成一串,整体成一条龙形,另在每一节上又分别刻以龙凤纹,其手法融透雕、平雕、阴刻于一体,一共有龙37条,凤7只,蛇10条,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堪称绝品。

曾侯乙墓出土的数量庞大,制作精美的文物,向我们展现了2000多年以前劳动人民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兵马俑

在历史书上,你想必已领略过秦王朝短暂的辉煌:从文学作品中,你也拜识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飞扬的风采;今天,在考古学家们的双手下,你却能亲眼目睹曾经支撑着那辉煌与跋扈的赫赫军威。让我们在享受过曾侯乙钟鸣鼓应,笙歌琴韵的盛情款待以后,再来欣赏秦始皇一阙雄浑威武的军队进行曲吧。

陕西省临潼县,一个履历显赫的名城,在她众多的点缀当中,无疑以骊山最为令世人瞩目。她曾因始皇陵构筑于此而惨遭蹂躏;却也以杨贵妃温泉一浴而名躁于时;当公元1974年一批秦代兵马俑得以重见天日的时候,她的辉煌便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既然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那么自然是观者如堵,人海如潮了。

兵马俑坑位于已经探明的秦始皇陵的东侧约1300米,属于秦始皇用来陪葬的京师卫队的模拟。秦始皇的陵墓布局设计为城池模样。墓本身为底边长350米,高约43米的方形经窍筑过的封土堆,在封土堆的外围,有周长分别为3870米及6294米的内外两道城垣。历年来在内外城垣之间及城垣以外,不断有各种文物出土。其中1980年发现的两乘彩绘铜车马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1974年3月,当时农民在距上述外城垣一公里处打机井,结果在掘井过程中不断有红烧土出现,到4米深时,便发现了铺列整齐的青砖及铜兵器,人们不敢再动,立即报告了有关部门。7月,由国家文物局、中科院考古所、陕西省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考察了现场,随后组织了专门的考古队,作了进一步的试探性发掘,最终确认: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代大型兵马俑坑。钻探及试掘结果表明,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端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编为一号兵马俑坑。

1976年5月,在一号兵马俑坑东端的北侧约20米处,又发现了一座兵马俑坑,编为二号兵马俑坑。经钻探及试掘,了解到它的面积纣有6000平方米,是一个坐西朝东的以战车、骑兵和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兵马俑坑。俑坑曾经被焚烧过,想必正是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杰作了。

接着在6月份,在一号兵马俑坑西偏北侧约25米处也发现了一处兵马桶坑,编为三号兵马俑坑。该俑坑已经全部发掘完毕。其平面布局成“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共出土了木车一乘,陶马4匹,陶武士俑64件,铜兵器34件。此坑亦遭受过人为的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在二、三号兵马俑坑之间,又发现了一个未建成的空坑。估计正如史载,因当时农民起义军逼近咸阳,秦王朝已无兵可调,只好将正修筑骊山陵园的刑徒们驱赶上阵,工程因此停顿了下来。

至此,这一组兵马俑坑的整体已被全部找到。总括起来看,这一组兵马俑坑总面积约近20000平方米,土方量约100000立方米,所用木料8000余立方米,竹、苇席18000平方米,铺地砖250000余块。尽管目前兵马俑坑的发掘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根据已经发掘的情形推测:3个兵马俑坑内应共有战车130余乘,驾车马500余匹,骑兵鞍马116匹,各类兵士俑7000余件。其车、马、人的大小高矮与真人真马相同。如此庞大的工程量,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都必定是十分惊人的。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结合秦始皇兵马俑坑的排列位置及出土物加以对照分析,可以推断、二号俑坑、废弃的空坑、一号俑坑,大体上代表了古代左、中、右三军的配置,三号俑坑代表着三军统帅部。

我们首先来看左军(二号俑坑):左军由弓箭手、骑兵、战车以及上述三类部队混合编组分别组成了4个小阵。弓箭手方阵位于东北角即整个左军方阵的左前方,它以160个蹲跪着的持弓俑组成8列纵队作为阵的核心,再以174个立式持弩的士兵环绕排列于8列纵队的四周形成阵的四表。这种有序的排列,可以使弓弩轮番发射,让敌人无法迫近,威力极大。战车小阵位于左军方阵的南部即右侧,共由战车64乘分列成8行,每乘战车上有带甲士兵3人,御手在中间,一人在其左,一人居其右,正与史籍记载相合。骑兵小阵位于左军方阵北部即左侧,共有战车6乘,骑兵108骑。在这3个小阵的环绕之中,是一个由战车19乘,步兵264人,骑兵8骑组成韵混合方阵,在这个小阵中,有乘坐将军的指挥车一乘,所以这个小阵当是左军的指挥中心。这样,左军以弓弩手为前锋,战车、骑兵为两翼,构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固营垒。而左军又与右军(一号俑坑)、中军(废坑)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坚固的战阵。

同类推荐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古剑外传

    古剑外传

    三国时期的青釭剑流落江湖,亦正亦邪的战神之刃扰乱了本就纷争不断的江湖,一场武林浩劫即将到来......
  • 虚拟情缘

    虚拟情缘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生活是真实的,有时人情却很假。网络是虚假的,但感觉那才是我的天下。
  • TF之十年我等你

    TF之十年我等你

    TFBOYS的到来,给三位女主角带来了欢乐,同时也有人想陷害她们……
  • 我的天,大学生活是这样

    我的天,大学生活是这样

    江珧曦上大学的第一天就迟到了,成为整个学院最后一个报到的学生。“但是来的晚有错吗,好吧是有一点小错,但有必要因为这个原因所有的社团不要我吗?而且为什么我一定要加入‘学生会的特别执行部‘?”江珧曦内心奔溃了,她发现在学校里有两个世界,白天和黑夜,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穿梭在两个世界中。而黑夜的主宰居然是他们的学生会主席,那个冰山男?!“天啊,大学生活是这样,我不要啊~~”柳熙铭是Z大的学生会主席同样也是’夜‘世界的主宰,当那个女生跨进校门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命定之人到了……作者为新人小白,更新目前不定,可养肥了再看~~
  • 黑神

    黑神

    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暂无简介,
  • 边塞风云录

    边塞风云录

    我心永恒10:15:25一个是绝世英雄,对兄弟肝胆相照;一个是盖世枭雄,对兄长视若仇人。一个为了情,宁愿得罪天下人;一个为了钱,哪怕杀尽天下人。当人中龙凤化为苦命鸳鸯;当神仙眷侣化为生死仇敌;一切光鲜亮丽的外表不过是人性泯灭的薄纱。清末民初,发生在中国西北边陲三凤县及其管辖下的李家村,发生了一幕幕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故事。计中计、连环计,谁是幕后真凶?局中局、连环局谁又是罪魁祸首?当设局的枭雄遇到破局的英雄,又会碰撞出多少巅峰对决的火花?当亲情成为棋子;友情成为了遮羞布,爱情成为了导火索,一场充满了血雨腥风、跌宕起伏的人性大剧缓缓拉开了帷幕……
  • EXO之等待着你的爱

    EXO之等待着你的爱

    难道我就不配得到你的爱吗?难道你就要这样一遍又一遍的伤害我吗……
  • 冷酷三王子的傲娇三公主

    冷酷三王子的傲娇三公主

    “慕娅帮”的三位公主,直到那一天遇见了:羽、霖、轩后,才明白谁是世界上她们最最重要的人,对就是三王子!这样的她们!会与三王子们擦出什么爱情火花呢?
  • 无限之大小如意

    无限之大小如意

    如果给你改变身体大小与密度的能力,你能做到什么?每一次的醒来与沉睡都是命运的交汇点,无限的幻想就在下一刻,你还睡啥,起来看书了。无限世界:末日小镇(幻想的),三国战记
  • 凰女归来:逆天七小姐

    凰女归来:逆天七小姐

    被虐待,被凌辱,苦心征战十年沙场,却换得爱人的一杯毒酒!也终于明白原来带给他快乐的只有权利!一次重生,让这些人的一生,一个朝代发生变化,真正的爱人是在背后为你默默付出而不图回报的人,经历了一次次的暴风骤雨,终得花开苦难若风闻,彼岸妖娆诸似开。终究也只剩她一人。一人也可以面临以后的风风雨雨!愿你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