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3200000059

第59章 意志的动力

行动的道德价值中那本质的东西便是:道德法则必须直接地决定意志。如果意志的决定依照道德法则而发生,一种情感,不管是哪一种,才能这样(要想法则可足够去决定意志,这种情感须被预设),也就是说,不是为法则的原因而如此,则这行动将只有合法性,但无道德性。

现在,如果动力(或与发力),我们理解为一存有的意志的决定之主观根据,那么则随之而来者便是:第一,没有动力能够被归属给神圣的意志;第二,人的意志的动力(以及每一被造的理性存有的动力)除道德法则外,不能是任何别的东西;第三,决定的客观原则必须同时也总是而且独是行动的决定原则,如果这行动并非“去满足这法则的文貌而并未含有法则的精神”。

因为在“给予道德法则以影响力——影响于意志之影响力”的目的上,我们必须去寻求那“可以能够使我们去废弃法则本身的动力”,因为那些其他动力只产生伪善,而无表里一致的坚实性;而“去允许其他动力(例如兴趣利益之动力),甚至允许以与道德法则相合作”,这甚至是危险的;因此除小心地去决定:按什么路数道德法则变成一种动力,以及这动力在意欲机能上,所有的结果是什么以外,便没有什么东西遗留给我们。因为关于“一个法则如何直接地而且即以其自身即能是意志之一决定原则”这问题,这对于人类的理性而言是一不可解决的问题,而且与“一自由意志如何是可能的”这问题为同一。因此,我们所要先验地去表示的是:道德法则为什么其自身即如其为一动力,它在心灵上所产生的结果是什么。

在通过道德法则而作成的意志的每一决定中,那本质的一点便是:由于是一自由的意志,所以它只是为道德法则所决定,不是没有感性的冲动的合作,甚至拒绝一切感性的冲动,以及抑制一切爱好,当这爱好相反于那法则时。当作一动力看的道德法则,所有的结果只是消极的,而此动力能够先验地被知道是这样的。因为一切爱好及每一感性的冲动都基于情感,而所产生于情感上的这消极的结果其本身也是一情感,因此,我们能先验地看到:道德法则,作为意志的一决定原则,它必须通过抑制一切我们的爱好而产生一种情感,此情感可被称为痛苦;在此事例中,我们能从先验的考虑去决定一个认知对于苦乐之情的关系。一切爱好总起来构成“自我顾念”。这自我顾念或是“自我贪婪”,即存于一过度的溺爱自己的那自我贪婪(我爱),或是满足于自己。前者更严格一点说,是“自私”,后者则是“自满”(自大)。纯粹实践理性只抑制自私,由于视这为在我们生命中,甚至是先于道德法则的东西而抑制,只要去把它限制于“与此法则相契合”这个条件时,就可抑制它,象这样抑制,它即可被名为“合理的自我贪婪”(合理的我爱)。但是“自满”(自大),则理性必全部击灭它,因为先于“与道德法则相契合”的一切对于“自我尊重或尊大”的要求都是徒然而不可证成的,因为“与这法则相一致”的一种心灵状态的确定是人格价值的第一条件,要是先与这种一致,那么任何对于价值的虚伪要求或假定都是虚假而不合法的。现在,倾向于“自我珍贵或尊大”的脾性,就是道德法则所要抑制的爱好的一种,只要当这珍贵或尊大是只基于“感性”时,道德法则必击灭自满自大。但是,因为这法则是某种自身,是积极的东西,就是说,是一理智因果的形式,即自由的形式,所以它必须是尊敬的一个对象;因为,通过与爱好的主观对抗相抵触,它减弱了自大;又因为它甚至击灭了自大,即贬抑了自大,所以它是最高尊敬的一个对象,结果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积极情感的基础,积极情感不是属于“经验的起源”的,是先验地被知的。因此,尊敬道德法则是一种为一理智原因所产生的情感,而此情感是惟一“我们完全先验地知之”的一种情感,而此种情感的必然性,我们也能觉察之(辨识之)。

在前面,我们已见到:任何东西,它若先于道德法则,而把自己的呈现为意志的一个对象,它就必须依该法则本身,无条件地排除善的意志的决定原则中;并且也见到:那“存于格言的适宜于普遍立法”的纯然实践形式,它首先决定自身是善而且绝对地是善者,并且也是一纯粹意志的格言的基础。但是,我们现在见到:我们之作为感性的存有的本性是这样的,即:意欲的材料,首先把它自己呈现于(烙印于)我们身上;而被感性被影响的自我,虽然在它的格言方面它是完全不适宜于普遍的立法的,可是,恰像是它构成我们的全部自我,它力求把它的各种要求置于首位,并且去使它们被承认为是首要的而且是根源的。倾向于去使我们自己在我们的选择的主观的决定原则中,充作意志一般的客观的决定原则,这种脾性可以叫做“自我贪婪”,而如果这种脾性假装做立法的,则它即可叫做“自满自大”。现在,道德法则最高的实践原则,完全排除了自我贪婪的影响,并且无限定地抑制了这自满自大。现在,不管是什么,它如果在我们自己的判断中抑制了我们的自满自大,它即以这自满自大为可耻。因此,道德法则不可避免地谦卑了每个人,当一个人把他的本性的感性脾性与这法则相比较时,其观念作为我们的意志之一决定原则,在我们的自觉中谦卑了我们,它即唤醒了对于它自己的尊敬,只要当它本身是积极的,而且是一决定原则时。因此,道德法则主观地说甚至是尊敬的一个原因。每一东西若进入自我贪婪中,它即属于爱好,而一切爱好都基于情感,结果,不管什么东西,它如果抑制了自我贪婪中的一切情感,它就因此事实必然地在情感上有一影响;因此,我们了解了:“先验地去觉知道德法则能够在情感上产生一种结果”可能性,因为它从一切参与于最高立法者中排除了性好,以及排除了“去使爱好成为最高的实践条件”的脾性。(即排除了自我贪婪)。这个结果一方面只是消极的,但是另一方面,就纯粹实践理性的限制原则说,它是积极的。对于这种结果,不需要在一种实践的或道德的情感名称下,以先于道德法则而充作道德法则的基础。

影响于情感上的消极结果(不愉快)是感性的,但是,当作道德法则的意识这一结果看,在关联于一超感触的原因中,一个“被爱好所影响”的理性存有的这种情感即叫做愧耻(理智的自贬);但是在涉及此种情感的积极根源即法则时,这种情感即是对于法则的尊敬。对于这种法则,实无情感可言;但是因为这法则排除了这抵阻,在理性的判断中,即被估计为等值于对于这法则的因果性的积极帮助。因此,这种情感也可被叫做“尊敬道德法则”之情,而基于那两层理由(即愧耻与尊敬两理由)总而言之,它便可被叫做道德的情感。

因此,根据道德法则使实践的纯粹理性变为行动,然而却又只是客观的决定原则,然而它同时却也是一主观的决定原则,就是说,是对于这行动而为一种动力,因为它于这主体的“感性”有一种影响力,并且产生了一种情感。在这里,主体中并没有先在的情感倾向于道德。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因每一情感都是感触性的,而道德意向的动力却必须是解脱一切感触性的条件的束缚的。反之,虽感触性的情感是“我们所叫做尊敬”的那种感觉之条件,然而那“决定这特殊情感”的原因却是处于纯粹的实践理性中;因此,这种特殊的情感,因为它的根源的原因,它必不可被称为感性的结果,只可被称为实践的结果,其所以是实践的结果,因为通过这事实,即“道德法则的观念剥夺我爱(自私)是剥夺了我爱自私的影响,其剥夺自大是剥夺了自大的幻想”,通过这事实,道德法则的观念减少了纯粹实践理性的障碍,并产生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客观法则优越于感性的冲动”这优越性的观念;排除了均衡对抗的势力,这道德法则的观念又在理性的判断中相对地把较大的重量给与于这法则。尊敬法则并不是对于道德性的一个动力,只是这道德性本身才是主观地被视为是一动力,只要当纯粹实践理性,通过拒绝自我贪婪(我爱)的一切敌对要求,它把权威性与绝对主观性给与于法则时(法则即是“现在单是它才有影响力”的那法则)。必须注意的便是:因为“尊敬”是一理性存有在情感上,所以“尊敬”预设这样的存有的这种感性,也就是说,预设这样的存有的有限性,所谓这样的存有即是“道德法则把尊敬置派于其上”者;而且这也必须被注意,即:尊敬法则不能被归属于一最高的存有,或被归属于任何“不受一切感性的束缚”的存有,因此,在这类存有身上,这种感性不能对于实践理性而为一障碍。

因此,这种情感简单地说只是为理性所产生。它不是用来为行动的估价而服务,也不是用来充作客观的道德法则本身的基础,只是用来充作一种动力去使这道德法则即以其自己而为一格言。但是,有什么样的名字我们可更恰当地用于这独特的情感上,即不能与任何感性的情感相比较的这独特的情感?实在说来,只是纯粹的实践理性之所有事。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热门推荐
  • 虚拟之此生不悔

    虚拟之此生不悔

    第三代VR通天中天王殿堂的人物,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回到了八年前。天使艾菲尼亚【Affinia】、伊菲尔【Ephel】,黑龙公主奥妮克希亚【Onyxia】,小人鱼库尔墨【Kulgmer】——昔日的面孔。不知道为什么回到过去的夏尘,选择了精灵族的自然祭祀,却不想卷入了一场灭族危机,而故事,便由此展开。(非种马、非异界、三观正)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不可以嘲笑,一样是梦想,一样是出身。而同样的,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不能践踏,一种是尊严,而另一种,则是信念。努力是最不值得称教的东西,他如果输了我或许不会站出来,因为那是你应得的荣誉。可是如果你的荣誉是建立在将他人踩在脚下,那么对不起,请你走下神坛。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也不相信恶有恶报。如果有的话,我只相信,我可以送你去见上帝——夏尘。非传统网游,汲取H3-H7元素,非艾泽拉斯,剧情开头,如有不适请直接跳至二十七章。
  •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眼里的小妞妞长大了,经常提出一些让人面红耳赤的问题,这些和“性”有关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答,在本书中你可以得到最科学、最生动的解答。女孩的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可掉以轻心。《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0个性常识》一书,结合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给出家长实用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引领我们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成长,给出孩子合理的解释。告诉女孩生命的真相,让孩子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
  • 巫血沸腾

    巫血沸腾

    执脊槊、踏天关,巫血向来耀日光;战边荒、亡东殇,野死不葬乌可食!大荒少年,日月所出,踏乱世、定乾坤,以血发三千,乱天动地,重塑人族大道!
  • 爱love冰斯之恋

    爱love冰斯之恋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爱,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勇敢的在一起。不管狂风暴雨,不管山崩地裂;不管家庭背景怎么样,不管存在着什么血海深仇,曲折?阻挠?逆境?困难?算得了什么?只要遇到真爱,就会一无所有。在一起,就因为我爱你。
  • 帝君殿下:求放过

    帝君殿下:求放过

    当21世纪的女王遇到腹黑的帝君会展开一场怎样的追逐好戏?他说‘婳,你是我一生一世唯一的妻’她道‘言,你是我一生一世唯一的夫’他们的故事千年传承,仅因为他们是世人所羡慕的夫妻——
  • THE GODS OF MARS

    THE GODS OF M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把搜活当回事

    别把搜活当回事

    终于在长达一年的挣扎中我挑了个好日子告别了Z公司,同时订了张去桂林的机票,出发前我看了一眼一年前开始准备一年后才成形的家教网站,我对着电脑说,嘿,等我回来大干一场,现在我等不及要去挥霍自由啦。路上真正是潇洒坦荡,觉得自己成了一股风,然而,我想象中的工作我说了算,休息我说了算,时间我说了算,干嘛都我说了算的SOHO同志,他真如传说中的那么宽容那么慈祥那么神秘么?六十天之后我有了一颗景仰上班族的心。
  • 他说,做我女神可好

    他说,做我女神可好

    七年前。他拿着心中女神的照片看得出神,她讽刺轻笑:“叶慕寒,你天天这么看有意思么,有本事把人家追到手啊。”他冰冷出声:“多管闲事。”后来,他的女神被人追走了,她陪他喝酒。他却将她压在身下,笑得魅惑:“做我女神可好?”他的眸中明显闪着不同于平常的暗光,她却依旧沉沦了下去。一夜疯狂,他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她怀孕,被学校开除。七年后。他是G市最有权势的男人,而她只是一家公司的小小职员。一个小男孩抱着他的手,指着她问:“爸爸,她是谁,怎么跟妈妈长得有点像?”他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她,灼热的视线让她的心跳乱了节拍:“或许,我应该叫你一声婶婶。”
  • 十八层地狱之狱界

    十八层地狱之狱界

    “我紧握住手中的白色玫瑰,离人迟迟不曾回。如果上天非要把我们分成两个世界,那我誓要划破界限,再次来到你的身边,见到你的容颜。”十八岁少年王邪因为“意外”车祸死亡,重生穿越到了十万年前的狱界,为了所爱之人,又能纵横怎样的传奇?
  • 郎在江湖

    郎在江湖

    来到大明,他是一个官二代;在清官老爹的严苛要求下,他的前程一片美好。但权阉当道,一夜之间他家破人亡,奢靡风流的少爷生活顷刻破产。他不得不远遁江湖,踏上复仇之旅。沉冤得雪之后,他又承担起家门崛起的重任,奋威朝堂,文治武功,谱写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侠义之歌和种马一生。惩恶扬善、开疆拓土、乾坤逆转……还有那无尽风流,尽在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