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0000000017

第17章 个性升华(2)

荣格博士研究了许多人做梦的情形后,发现所有梦与做梦者的生活密切相关。他觉得这是一种安排或模式。荣格称这种模式为“个性化的过程”,因为梦每晚产生互相不同的景象和意念,如果我们不细心地观察,就不会觉察出任何模式。我们的梦生活出现曲折的模式,此模式中个性的要素或趋势逐渐少见,然后没有痕迹,不久后又重新出现。认真观察这一过程,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极其缓慢而不可知的心灵发展过程——个性化过程。

纵观每个年代人类曾本能地关注这种内在的存在,希腊人称之为人的内在“魔鬼”;在埃及,则把它看作为“附鬼”的概念;而罗马人把它当作与生俱来的“天赋”来加以崇敬。在更原始的社会,它通常被当作一个保护部落的神灵,这些在动物或物神中具体表现出来。一直住在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东北部半岛之一)森林的拿柏印第安人,则以异常纯洁、纯天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单纯朴素的土著人以打猎为生,每个家庭彼此距离很远,彼此独立,“老死不相往来”,以致大家彼此不涉及部落的习俗或集体宗教信仰和典礼。在这些土著人一生的孤独岁月里,拿柏的猎人仅仅依靠自己内在的“声音”和潜意识行事,他们没有宗教的导师指导他们该信什么教,而且也没有祭祀仪式,宴会或习俗帮助他们获得准则。在他们基本的内在意识里,人类的灵魂被当作是个“内在朋友”,他们称之为“我的朋友”,意思是“伟大的人”。它寄住在人心之中,而且不仅在死亡那一刻,它会离开人的肉体,然后投胎,变成另一种生物,存在于他们身边。

这段文字看来很像“世外桃源”,却又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里表达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是完全独立个体的心灵。强调个人心灵的自我模式,而“世外桃源”呈现的则是一幅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协调画面,不体现人的内心与个性,而是个体与个性之间的合作。或许这便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区别。但强调个性心灵或个体协作只是重视各自的文化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自我并非天生地随着个人主观意愿随意的冲突而产生,而是帮助制造真正的整体——整个心灵。自我把整个系统弄得顺畅起来,让它变得有意识,因而可以被明显识别。

从某个观点来看,这个过程单独在人类的潜意识中进行,依靠这个过程,人类从天生的个性中超越出来。确切地说,只有当个体对个性化有所感知,以及有意识地和它结合,个性化的过程才是实际的。狭义地说,这种合作属于个性化的过程。

心灵核心具有积极创造力,只有我们放弃所有的意图和欲求,以达到较深刻的存在,我们的心灵才可以充实。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比较难了解为了使人格发展而必须放弃追求功利主义的道理。有次荣格博士遇到一个安祥的老妇人,她一生都没什么让人称道的成就,不过她和一个难以取悦的丈夫相处得不错,婚姻也算是美满,而且人格发展比较成熟。她曾向荣格博士埋怨过,说他一生都没什么“建树”。于是荣格博士微笑着告诉她一个有关中国哲人庄子的故事。她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感到安心不少。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姓鲁的木匠到赵国去,经过邯郸,看见一株用作祭社稷的大栎树。这个木匠对很羡慕这株大栎树的弟子们说:“它是没用的散木。用它做船会沉,用它做棺椁会很快腐烂,用它做器具会很快毁坏,可说是一株不材的树木。正是因为没有一点用处,它才能这样长寿。”

木匠当天回家以后,夜里梦见栎树对他说:“你将要用什么东西和我相比呢?你要把我比作有用的木头吗?那结出梨、橘、柚等果实的树木,果实熟了就要遭受敲打,大枝被折断,小枝被扭烂,这都是因为它们有用而苦了自己一生。所以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而中道夭折,这是它们自己招来的打击。一切有用的东西没有不是这样子。我求做到无用的地步很久了,曾有好几次几乎被砍伐而死。而且你和我都是物,为什么要互相利用呢?你是将要死的散人,又如何能够知道散木呢?”

那木匠明显地了解自己的梦,他完全看出完成一个人的命运,就是最大的成就,而我们功利主义的观念却在面对潜意识心灵的需求时让步。如果我们以心理学的语言翻译这个暗喻,那么,栎树就象征个性化的过程给我们短视的自我一场教训。我们似乎并不能完整明白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但有一点很震撼我们的内心——“无为亦是道”。

庄子的故事中,社稷是人们拜祭的土地神。社稷的象征指出一个事实:为了令个性化的过程成为事实,不应以为常理就是真理。我们必须聆听,以学习内在全体——“自己”——希望我们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做事。这点倒是可能解释老妇人的“无为而为”了,为什么非得都是对社会做出明显贡献的人才算是成功?她的成功是一种社会形态要求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介绍一些荣格博士在人类心灵研究上的一些事实成果,这些事实展示的是我们存在但并不熟知的心灵内在。

对荣格来讲,真正有效的治疗必须由彻底全部了解病人最隐私的这个故事开始。这是病人本身的秘密,也是他的致命伤。如果能了解到这个秘密的话就不难掌握治疗的关键。

举一个催眠治疗的例子:

在有关催眠的课堂上,医生通常会引个病人到学生面前,并且对病人的个人背景资料向学生作详细的说明。其中一个病例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一个显然具有强烈宗教倾向的中年妇女在女仆陪伴下柱着拐杖出现在我的诊室。她看上去大约五十八岁左右,左脚罹患麻痹症长达十七年之久。我让她坐在一张很舒适的椅子上,然后请她将一切告知我。她开始一五一十地叙述整个生病的经过以及所受的痛苦与折磨。最后,我打断她:“好了,现在没有时间再多说了,我马上要将你催眠。”

当我说完这几个字,她竟然自己立即闭上双眼进入非常之睡眠状态,这点倒是有些意外。半个小时后待她醒过来,我发觉她显得相当迷惑。我告诉她:“我是医生,你没有什么大碍了!”结果她竟然大叫:“我好了!”接着把拐杖丢掉,在我们面前一步步走起来,看来真的好了。

事实上,帮我建立我在当地医生中的名气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女士。自从她将这件奇怪的事情宣扬开了之后,我私下收了许多病人。而我的医学心理治疗,竟然是由一个把我认成她儿子的误会事件的女人开始。当然,后来我将这件事耐心细致地分析给她听,她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她的病也不再复发过,这是我的愿望,也成了事实。

这就是我第一次治疗的经验——应该说,是我的第一次心理分析。我的头脑仍清晰地记得和这位女士我交谈所说的话,她是个非常有智慧而且宽宏的女人,对于我慎重地处理她的病情以及在其中对她们母子所表现出的我作为朋友的关怀,她表示非常感激。这对我以后工作的坚持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你永远不知道病人病况的进步和进展,而且在这种没有把握的不确定的情形下,我也常感到良心不安,也不喜欢单独决定病人应该怎么做。我作为医生,真正关心的是如何从病人最自然的发展里获取更多资料,这对一个医生作好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更小心地分析他们的梦,以及由潜意识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如果心理生活只是由表面的事件构成的话,正如原始水平,我们可以满足于现在的经验主义了,但是,现代的文明仍然充满了心理生活的问题,我们必须带着问题去思考它,简直就不能用其他办法了。它们是现代文明送给我们充满问题的礼物,因为我们需要意识来做现在我们做的一切,也就是要做出一个肯定的、能够接受的决定。只要我们仍然在自然中,我们就是生活在自身本能的安全保护状态下,因为本能是不存在问题的。这就把我们引入一种孤独的境地,我们为自然所抛弃,只能到意识那里避难。每一个问题都要求我们需要更多;童年乐园离我们越来越远。每一个人都不想自己有问题,有人根本就不愿想到它,更甚者根本否认它的存在。但是这种否认做法并不能带来信念,相反,只能要求意识更多地给予我们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确定性和清晰性。

由识别所构成的意识的第一层是一种无秩序的或者说混乱的状态,第二层是自我情结得到发展的阶段,是一种单一化的或者说一元化的阶段;第三层意识又发展至更深层次,它进化到人对自己分裂状态的认识构成,它是一个双层面的阶段。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人生阶段的青年期,按照荣格的说法,它的包含范围是从青春期到中年。

为什么我们选择人生的第二阶段作为讨论的开始?最大原因是青年阶段各种问题我们都比较熟悉,相对大多数人来说,讨论我们所熟悉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让我们开心的,问题也可以更深入地被解决。

(3)性格成熟

性格是怎样发展成熟的呢?它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或者它有无变化?这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学爱好者所关心的问题。

荣格认为,性格的发展、形成及变化,和人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因素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人的性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争议颇大的问题。一般理论都倾向认为,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而影响人的性格。在遗传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气质,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动作敏捷、热情溢于言表,而粘液质的人则沉着冷静,情感蕴含在心。气质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所以,一开始气质就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不论儿童是由生身父母还是由收养或寄养家庭抚养,他们和生身父母之间在智商上总有显著的相关。荣格把此归因于遗传对智力的影响。进而言之,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的影响,而智力对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这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在艰难险阻中表现出自觉、大胆、果断和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大凡政治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兼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创造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

性格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是性格发展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但是,除非较大刺激(比如失恋、对自己重要的人发生意外、重大失败或挫折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

人格培养

按语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但是,除非较大刺激(比如失恋、对自己重要的人发生意外、重大失败或挫折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

从荣格的理论上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特别强调无意识,特别是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心理学家。但这并不是表明他不重视意识,事实并非如此。在荣格理论中,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心灵和无意识内容合而为一的过程。荣格认为这是“个性化”

或“自性实现”的漫长过程。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有达到个性化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才是一个具有完全的平衡和统一人格的人。

而事实是,荣格的一生都在试着调节着自身的内在矛盾。在童年的时光,他既觉得自己笨拙,又认为自己相当的聪明;学生时代,他尽力找能使自己主观的世界观与客观的科学观相协调的道路;青年时期,他又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看到了同样问题,即病人需要他们幻想的神话,也需要与外部世界保持交流。后来,荣格在理论研究中发现了“内向”和“外向”,这使他明白一个道理: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没有绝对的一面,而应采取一种“中庸”的立场。只有这样,人格才会始终保持一种比较的平衡状态。

对于“早期人格开发”问题,荣格博士写过大量儿童的心路历程和心理问题的研究的文章。

(1)窥视儿童的早期心理

有个叫丽娜的小女孩刚满三岁,她聪明伶俐、健康活泼,而且感情细腻丰富。这天下午,丽娜仰起脸问她的祖母:

“奶奶,你的眼睛为什么看不清东西呢?”“因为我年纪大了!”

“那您还会年轻吗?”

“哦,亲爱的,不会了!我的年龄会一天一天增加,最后我就会去世。”

“去世后你去干什么呢?”

“去世后我会变成天堂里的天使。”“然后您又会变成小孩子,是吗?”

到这里,这孩子很巧妙地使一个心中疑惑的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而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她曾经一直在追问母亲她能否拥有一个真正活着的洋娃娃——一个小弟弟,当这个问题被无意地淡淡提出时,没有引起母亲的注意。因而,有一天,她从妈妈那里听到一个鹳鸟将婴儿带到世上来的有趣故事,从这个故事出发,小女孩便开始了其执着探求的问题。从她与祖母的谈话中可看出,这种说法是在童话中存在的。因为它不仅巧妙地避开有关死亡这种痛苦、讳忌的说法,而且同时也解释了小孩从哪里来的谜语。

同类推荐
  • 庄子品读

    庄子品读

    庄子的哲学让人们追思_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_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道家之老庄,实在是能够关照人的本真、使心灵可以自由遨游的精神家园。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成就了多少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一个女人的梦

    一个女人的梦

    本书是苏菡玲的散文集,作者以审美的眼光、耐心的观察和细腻的感受,叙述女性视角下的现实世界,着力挖掘人性之美。其语言简洁,禅意浓厚,充满哲理。
  • 奔跑吧神人

    奔跑吧神人

    生命在于运动,奔跑吧神人们。固定神人:宇文好,猪八戒,程咬金,申公豹,曹操,时迁,西施。嘉宾神人:姜子牙,广成子,孙悟空,唐僧,苏妲己,赵飞燕,杨贵妃,貂蝉,乔峰,林冲,霍去病,贾宝玉,关二哥,吕布等等等等。且看各路神人奉献一场又一场的精彩篇章!
  • 中山风雨情乱世有佳人

    中山风雨情乱世有佳人

    发生在民国时期的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中山风雨情乱世有佳人!
  • 冥宿体

    冥宿体

    寄生,共生,作为载体,身体叫做宿体,当然有着各种分级。天赋异禀,能不能找到失踪的父母,悬疑重重,能不能拨云见日,真相却是越陷越深。。。
  • 学园都市的金色之闇

    学园都市的金色之闇

    不会简介……总之,基本上介绍都在标题里了小暗在学园都市的生活
  • 破晓律心

    破晓律心

    有一个大陆它的名字叫破曦,这个大陆科技发达,有两个帝国互相争斗,位于东南边的曦阳帝国和位于西北边的破晓帝国,而在曦阳帝国有个普通的小镇,这个小镇培养出帝国元帅,而在这里还有个普通学校,这个学校却有许多不平凡的人——
  • 网游之最强裁决

    网游之最强裁决

    我只是为了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之一每个新的一天都被迷茫所困惑有一天我的上司对我说你必须要放弃现在的生活,去攀登永无止境的高峰于是,我沉默了醒时天下尽握手中,醉时膝下美人承欢陆白说:请不要骚扰我,滚或者——死!
  • 伴卿行

    伴卿行

    通过一个女孩穿越到一个莫名的乱世,从一开始的简单脆弱慢慢成长起来的故事
  • 红楼之水培林秀

    红楼之水培林秀

    深爱红楼,只想给黛玉一份美好的爱情和结局。觉得水溶堪配黛玉,又觉林需依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无意间的一瞥,他的心门从此为她打开;不需要承诺,不需要誓言,甘愿守护她一生一世。认识了他,她的心从此温暖甜蜜;不再孤零无依,不再自嗟自悲,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丽。才知道原来爱是可以这样的;才知道自己也是有能力爱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在那样男尊女卑,三妻四妾的时代,他给她全部的完整的爱。
  • 麻雀变凤凰:恶魔的倔强丫头

    麻雀变凤凰:恶魔的倔强丫头

    【相遇!互撞!】“找死啊!”“眼睛长哪呢!是你撞我!”【麻雀也能跳上枝头当凤凰!这年代,无奇不有!】【冤家路窄,只是转个学,转到一个班!】“是你啊!”“怎滴,想咋地?”【女孩的校园生活,风风火火的开始!】“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小跟班”“凭什么?”“凭我!”“扯蛋。”【妹妹脾气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