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8600000013

第13章 增强记忆法(2)

所谓“挂钩法”就是把1、2、3、4、5等等数字“拟事化”为某些记忆深刻的事物,作为“挂钩”,然后再把需要记住顺序的事物逐个对号入座,挂在“挂钩”上,回忆时只要一想起是什么事物,立即能想起挂在第几号“挂钩”上。

在第四章有关数字串“拟人化”和“拟事化”一节中介绍了很多与数字相像的事物,为了不混淆和能很快地回想起来,可以采用下列最直观和最形似的“事物”:

1像棍棒、铅笔

2像小鸭子、木工折叠尺

3像耳朵、花生壳

4像尖刀、帆船

5像秤钩、镰刀

6像勺、铁铣

7像锄头

8像眼镜、带壳花生

9像锤子

0像花生米、眼镜片下面是一个应用实例。需要记忆的有序事物和“挂钩”的对应关系如下:

序号事物对应的“挂钩”

1轮胎棍棒

2水龙头小鸭子

3桥墩耳朵

4帆船饭勺

5雨伞秤钩

6铁铣水泥

7锄头木板

8眼镜名片

9锤子苹果

0日记本花生米

怎样把需要记忆的事物往“挂钩”上挂呢?可以采用前面介绍过的“联想记忆”。当然有的联想可能是合乎逻辑的,有的则可能是荒谬的,例如:

1两个人用一根“棍棒”抬着一个“轮胎”或一个人用一根“棍棒”挑着一对“轮胎”

2打开“水龙头”放水到一个盆里供“小鸭子”游泳3把“耳朵”贴在铁路桥的“桥墩”上,听听有没有火车开过来4用一个巨大的“饭勺”做“帆船”的桅杆

5用“雨伞”的弯把代替“秤钩”

6用“铁铣”装“水泥”

7用“锄头”挖地基,准备盖一个“木板”房

8戴着“眼镜”看“名片”

9用“锤子”把“苹果”砸成“苹果泥”

0嘴里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往“日记本”上写日记把这样的对应关系在脑子里重复几遍以后,应用时能很快说出某一件事物的序号。

如果需要记忆顺序的内容多于10个,可以采用“异地”挂钩法,即所用的带有序号的“挂钩”名称不变,但是把它们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假定需要20个挂钩,可以把前10个挂钩设置在国内,后20个挂钩设置在国外。由于一般人的口头语都说“国内外”,也即都是先国内后国外,因此不会混淆。如果需要的挂钩超过20个,则可以把第1到第10个设置在国内,第11到第20个设置在亚洲(比方说在日本),第21到第30个设置在非洲(比方说在埃及),第31到第40个设置在拉丁美洲(比方说在巴拿马),第41到第50个设置在欧洲(比方说在英国),第51到第60个设置在北美洲(比方说在美国),如此等等。这个顺序符合人们的口头语“亚、非、拉、欧、美”的顺序,所以也不会混淆。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有了像电脑这样神奇的“烂”笔头,需要记忆的事情再多,互相之间再没有联想,只要把它们用“烂”笔头记载下来就行了,何必费这么大的劲去学习“记忆链”等一类方法呢?是的,正如“充分发挥‘烂’笔头的作用”一章所要讨论的,作者是主张记事本随身带的,即使只有一件要办的事,也要清清楚楚地写在记事本上。这样,记忆力再差的人也能把该办的事情办了。

既然这样,还有必要学习“记忆链”等一类方法吗?有必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像体育锻炼时练长跑,而实际办事时却乘现代化交通工具。通过练长跑,增强了体质,才能精神饱满地进行工作和学习;通过练长跑,具备了长距离行走的能力,必要时(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地方,或者现代化交通工具有了故障不能运转等)才能到达目的地。练习“记忆链”一类记忆方法,有利于人脑智力的开发和锻炼,其作用会在别的脑力活动中表现出来,在不能用“烂”笔头的时候(身边没有“烂”笔头和虽有但来不及记载等),也能把需要记忆的事情记住。

有的人对应用联想记忆法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知识面窄,生活阅历少,没有足够的联想余地。其实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的联想余地都是无穷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掌握了联想的方法与开动了脑筋。例如笔者辅导过一些学前儿童背记圆周率,他们创造出了一些以儿童生活与语言为基础的顺口溜,很快记住了500位。

归纳和总结

归纳与总结的过程就是寻找记忆对象规律的过程。规律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找到了规律,就把干扰记忆的“垃圾”都去掉了,从而减少需要记忆的数量。人们在记忆的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刚开始接触某一需要记忆的内容时,觉得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很大,一旦把本质抓住以后,似乎很简单,就是那么几条。

用心寻找记忆对象的规律非常有助于记忆。因为在用心寻找记忆对象的规律过程中不断地与记忆对象接触,这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的复习过程,不知不觉地加深了记忆。一旦找到的规律,就是找到了各种记忆对象之间的联想,便于举一反三,利于记忆。

也许有的人认为花这么多时间去寻找规律,还不如直接去记忆的效果好。其实不然。

要想找出规律,就要对被记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进行归纳和总结。把那些看起来是无序的记忆对象加工改造成有序的,把无理的加工改造成有理的,把无节奏的加工改造成有节奏的,把无形象的加工改造成有形象的。经过整理的信息就好像是成串的葡萄,需要的时候一提就是一大串,而没有经过加工的信息就好像是一盆一粒一粒的葡萄珠,互相之间没有有机的联想,需要用的时候只能一粒粒地提取,不但速度缓慢,而且必然丢三落四。

能不能找出规律的关键在于“多思”,俗话说“多思出智慧”,对于任何一个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寻的内容,只要用心去“多思”,就一定能找到有助于记忆的规律。古今中外此类例子很多,例如门德列也夫找到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王永民在分析成千上万汉字笔划的基础上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等。

人脑记忆事物的方式与电脑不同。在电脑里,各种信息是孤立地存储着的,而在人脑中,记住的各种信息以独特的方式互相联想着,例如往往在记住某一重要信息的同时,有意或无意中也记住了与重要信息同时发生的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信息)。又如谁在场、说了一句什么话和当时当地的一些背景细节等等。而且人们事后回忆重要信息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也往往可能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信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总结归纳和找规律的能力会得到提高,会成为内行,能从外行很难找到记忆规律的信息中很快找到很有道理的记忆规律和记忆窍门。总结和归纳时最好能动笔写,而不要只用脑子想。因为只有写在纸上,才会澄清一些似是而非或互相矛盾的东西。有不少东西,光在脑子里想,似乎觉得头头是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但是一写在纸上,就能发现不严密和不确切之处。写出来以后,要尽量向周围的人讲解并展开讨论。讲解有助于检查归纳出来的东西是否能自圆其说,是否能令别人信服。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别人讲解某一内容,似乎听懂了,但自己却不能把“听懂”的内容复述出来。所以能不能使别人听懂自己的讲解是衡量讲解者是否懂得透彻的一个标志。而不同意见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澄清模糊认识,形成明确的概念。

培养机械记忆能力记忆一些新的信息时能找出规律更好,找不出也不一定非找不可。从记忆的整个过程看,在开始的时候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尤其是运用联想记忆法)记住了,慢慢地记熟了,最后似乎把记忆的方法忘记了,好像是机械记忆一样。例如小学生记忆“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刚开始时会想起老师的解释“乘法是加法的快速运算,九个九加在一起是八十一,所以九九八十一”,后来背熟了,能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而不再去想它是怎么来的,乘法慢慢地脱离加法了。应该说,这种脱离是思维上的一次优化和飞跃,免除了每次思维都要从原点开始的繁琐过程。

培养机械记忆能力的最好途径就是背记圆周率。它是一个无理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数,前后数字串之间没有相似之处,除了用心寻找并人为地赋予一些记忆线索外,不得不依靠机械记忆。因为无限不循环,想背记多少位有多少位,能不断地吸引你去背记。

不要小看机械记忆的威力,据报载,1991年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世界记忆大赛上夺魁的34岁的英国人奥布奈恩用机械记忆和图象记忆的方法,只用了2分29秒便记住了一副扑克牌的顺序。他自己认为他的这种记忆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他说:“我的记性并不好,至今汽车钥匙找不到的事仍时有发生,只不过我在强记扑克牌顺序方面努力锻炼罢了。”

不盲目追求快速记忆与过目不忘各种宣传媒介和记忆书籍里介绍过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和过目不忘的实例:例如有的人走过饭店门口,扫上一眼窗户上贴着的菜单就能记住所有的菜谱名字;能背记一本词典的第几页上第几个词是什么;能立即回答出一首乐曲里有没有某个音符等等。要想做到快速记忆和过目不忘,就要才思敏捷。《三国演义》一书中所说的杨修过马观碑成诵和曹植的七步成诗算是才思敏捷的最好例子,一般人不经过专门训练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从普通人实用的角度出发,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去追求快速记忆和过目不忘。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记忆速度并不是一个关键问题,只要记忆所花去的时间不是长得惊人,为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所能接受的话,都是可以的。例如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单位,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可以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小时之内把上百个的名字记住,不注意记忆方法的普通人可能要用好几个月才能记住。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如果注意记忆的方法,能在一两个星期内记住的话,恐怕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快速记忆和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是刻苦学习和实践的必然结果。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只要你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一个注意学习和总结的人,经过一段时间,你的记忆力一定会有极大的提高。到那时,在那些不刻苦学习和实践的人心目中,说不定你就是一个有快速记忆能力和过目不忘的人呢!

同类推荐
  • 学会说话 懂得礼仪

    学会说话 懂得礼仪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内容简介: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 现代礼仪知识手册

    现代礼仪知识手册

    从仪表礼仪、语言礼仪、公共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餐宴礼仪、涉外礼仪、求职礼仪、电话礼仪等十个方面对现代礼仪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

    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

    《生活的艺术:让内心获得幸福、快乐与宁静》以格言汇集了爱比克泰德一生的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书中处处闪烁着作者独到的智慧,相信这本小册子能让读者在当今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秩序。读者将从中分享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人生、幸福、待人处世的感悟与教诲。
  • 向明星学习

    向明星学习

    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刘德华、成龙、周杰伦、姚明等十几位明星的成长历程,从人生目标、规划、精神、胆识、性格、品格与外在的社会时代环境、机遇等方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感人又不乏趣味性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励志经典中获得深切的感悟,有助于人们自我认知、自我导航,进而自我超越。
  •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本书从习惯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19个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习惯,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暗黑之石

    暗黑之石

    《卡尔卡苏斯战记》前篇。嗜法的北方精灵利用了天陨横扫了北方大陆,巨大的危机正在慢慢笼罩卡尔卡苏斯大陆。但是人类联盟全然不知危险将至,仍享受着他们所认为的和平。当危机真正降临的时候,后知后觉的人类被打了个错手不及乱成了一片。战争无情践踏着卡尔卡苏斯大陆,黑暗与混乱像病毒一样不断繁殖、传播、扩散……一切都陷入了恐慌与绝望中……但是……(有兴趣的看官大大请进群:558036669)
  • 风,把我带走了

    风,把我带走了

    风,是个神秘的人,你总是想不到他在想什么。风的承诺,风的诺言,来自风的一切。总是不忘却……
  • 七魂龙破

    七魂龙破

    重生转世,遇天机巧遇,转世以上古之体下地界上三界,破天机逆命运。手持七魂灵剑,本化龙神之体傲笑七魂大陆。
  • 众生主宰

    众生主宰

    百万年前,瑶池女帝堪破命运,主宰浮沉,创立地皇书。百万年后,九州天才楚云歌意外融合地皇书,推演万千神通,摸索永恒之门,成为众生主宰。修炼一途,乃通神脉,辟神海,炼神通,逆天命,窃阴阳,夺造化。
  • 煲汤熬粥128道

    煲汤熬粥128道

    “现代人”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开创的美食类图书品牌,近年来推出了一本又一本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优秀菜谱书,目前发行量已经突破350万册。2007年4月,《家常菜精选1288例》荣获世界美食图书大奖唯一特别奖——“最佳易操作美食图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轻工出版”的美食类图书已形成的良好社会效益和公众影响力有目共睹。这套“128道”系列美食图书,是“轻工出版”专门针对老百姓而设计的一套家常菜谱书。《炒菜拌菜128道》《河鲜海鲜128道》《炖肉烧肉128道》《煲汤熬粥128道》《炒饭烩饭128道》《面条面点128道》涵盖了家庭烹饪最常见、需求最大的几个方面。
  • 穿越之隋唐错

    穿越之隋唐错

    一个历史盲的主动穿越,却穿越错了年代。这种错误会让他一错到底,还是因错得福呢?错,这是他穿越前的写照,他总是错过。错,一百个人中,只有他穿越错了年代。错,穿越后,他还会错到什么时候?……这是关于隋末唐初的故事……
  • 网游之传奇三国

    网游之传奇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好吧,简介我是真的不会写
  • 至少回忆还在

    至少回忆还在

    这个世界真是可笑,有的人更是可笑。有人心痛刚过,换个人又亲亲我我……
  • 陌上花开非你不爱.

    陌上花开非你不爱.

    what?妈妈不爱爸爸?竟然带个妹妹回来说要离婚?我算什么,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还要生下我?呵,我一定会让你后悔当初丢下我。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妹妹,你们做好觉悟了麽。忙着报复的她是否会被冰山炽热的心所融化......
  • 洪荒仙鬼纪

    洪荒仙鬼纪

    天道之下,生,即是为了死;死,即是为了下一轮回的生。生死间,天地法则。仙,本就是天逆而生;修仙,即更是逆天而行。若天欲降罚于吾,吾更要逆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