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4200000007

第7章 古瓷(2)

当然,对于初涉收藏的人来说,要熟悉历朝历代各个时期器物的造型和纹饰特征自非易事,尤其没有多少接触实物的机会,好在现在文物图书出版越来越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困难。

三、关于“火石红”初涉瓷器鉴别的人,常听人讲起“火石红”一词,或曰“窑红”,古董摊俗称“黄溢子”、“黄衣子”或“火石釉”。似乎只要懂得识别“火石红”,则瓷器鉴别之把握便有了七八层,而一些似懂非懂的文物贩子谈起来更是讳莫如深。其实,并非所有瓷器都有“火石红”,也不是所有的胎底红都叫作“火石红”。据专家总结,元明清以来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露胎处多显现橘红色或橘黄色现象,在写这段文字前,笔者特意到学校博物馆的瓷器厅去翻了个“底朝天”,发现并非只是元以后某些瓷器才有“火石红”,元以前个别瓷器也有,在各时代各窑瓷器中,又以民窑“火石红”现象居多,而凡是加“垫饼”形式烧制的瓷器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想可能跟各窑瓷器的胎釉用料和烧制工艺有关联。

自然形成的“火石红”,主要有“胎红”、“窑红”两种。所谓“胎红”,是瓷胎内因作用造成的。“火石红是由于胎中的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在露胎的器底富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出现这种色调”。这种类型的火石红结晶都有一个共同的分布特点,甚至是一种规律,即形成一种平行圈状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结合线,颜色就越浓重,可称之为“散场效应”。当然,不同瓷器因为反应条件不一样而会有浓淡深浅和宽窄的差异。而在有些瓷器施白釉的圈足内,往往出现一种胎红的特殊表现形式,就是在瓷器露胎部位没有明显的胎红痕迹,但在接近胎釉结合线的釉下面却出现一圈浅淡的橘红色,这种现象可称之为“釉下胎红”。

火石红现象的第二种形态就是瓷器在窑炉内烧制过程中外因作用造成的结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窑红”。古瓷器上窑红的表现特征是:第一,窑红的色彩分布不像胎红那样围绕胎釉结合圈出现,而是在器物内所有露胎处甚至大小缩釉处都可能出现。第二,窑红的分布不表现“散场效应”,而是呈不规则的片状分布。形成窑红的原因可能跟瓷器同烧的匣钵和垫饼有关,因为它们可能是含有较高的氧化亚铁,直接作用于该瓷器,形成窑红,也可能与含铁量高的窑床散发出的铁离子有关。

火石红现象虽然不能帮助我们对瓷器进行断代或作为判断官民窑的依据,但却能帮助我们对古瓷器的真伪进行判断。一些做伪古瓷的人也深知其重要,但因为不了解火石红形成的原因和规律,见的真器又少,加之以讹传讹,将火石红的现象扩大化,每做一器,必加火石红,反而此地无银,画蛇添足,为我们鉴别真伪捉住尾巴。

伪古瓷做假火石红的方法一般有“刷红”、“描红”、“烧红”等几种。其一是在瓷器烧成之前在露胎的底部刷一层含铁量较高的浆水,入窑烧制后成铁红色,烧成后的物质与器底融为一体,不易识别。其二是在烧成后以红泥浆或颜料直接刷染其露胎部,一般多用于砂底器上,因砂底器毛孔粗,吸水率高,红泥浆中的微粒渗入后紧密附着,极难洗掉,但显得漂浮,容易识别。其三是在烧制过程中以含铁较多的浆水或近似火石红色的颜料,在器物圈足胎釉结合处用笔细细地涂上一圈,烧成后有类似淡火石红的效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上当。还有一种是在伪器入窑时,用含铁较多的细砂或谷壳垫在器底,器物烧成后就会在底部露胎处出现深浅不一的火石红。

四、关于残器和假身真底器评价一件瓷器价值的高低,除了“出身”(主要指官民窑的差别)、器形和纹饰外,品相也很重要,一件古瓷流传下来,有的要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在流传过程中,或因天灾,或因人祸,可能有些瓷器保存得就不那么完整了,小的损坏曰“冲”、曰“裂”,对古瓷的价值影响还不算太大,照样可以卖钱。大的损坏就叫“残”了,其价值就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卖不到完整器价钱的百分之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古董商们就会大动手脚了。

瓷器极易损坏之部位,无外乎“口”和“耳”,若是口有大的缺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残损之部位锯掉,成为一件芒口器,如我馆所藏缠枝莲瓣纹高颈瓶。反正很多古窑都有这种芒口器,有的还会在口沿上镶一圈铜边什么的,就如定窑的芒口器一般。若是器物耳朵残了,则有两种补救方式:其一是干脆将耳根锯掉,磨平,然后在磨掉的素胎部位添加釉彩或纹饰,变成一件无耳器,原来的壶可能就要被称为瓶了,这样的作假最容易在低温釉上彩的器身上实现。第二种方法比较费事一些,就是比照同类器物或干脆凭想象重新做一耳朵拼接上去,而古瓷器中耳朵与器身不同釉色纹饰的也不乏其例,尤其在乾隆朝的粉彩和珐琅器中比较多见。

鉴别这两种“伪器”的关键在“望”和“嗅”。比如说第一种锯掉口沿的残器,与原器之比例发生了改变,远望之即会感觉到比例失调,而且有纹饰的瓷器,口沿大多有一圈收口纹,最简单也会有两道弦纹,而图中所示残器,颈部向上升展之纹饰突然断掉没有任何交代,显然不妥。同样原理,有耳朵的壶和无耳朵的瓶,其造型各有其道,断耳之壶变作无耳之瓶,望之始终不合其理,而且后加之彩纹也难与原器融为一体。新做之耳虽可烧制,但拼接之处必有痕迹可寻,作假之人因为害怕真器重新入火烧损,大多采用粘接之法,粘接处必会留下破绽,时间不长甚至可嗅到刺鼻的胶水味。

自古作假古瓷之人,都深知古瓷之底难做,胎色、款识都很容易露出破绽,所以精明的仿古高手便打起了古瓷标本的主意,尤其是带底的古瓷标本,往往价值不菲,利用真古瓷的底加上新作旧的器身,经常使行家里手大跌眼镜,害苦了不少收藏者。

数年前,某拍卖行征集到一件“元青花龙纹玉壶春瓶”,专家在鉴定时形成两种意见,正方观点认为该瓶造型具有典型元代玉壶春瓶特征,青花成色艳丽沉稳,有苏泥勃青积聚处的黑褐色斑点现象,尤其是底胎有元器特征和火石红现象,因此可以判断为元青花真品。反方观点认为,该瓶虽然造型和底胎都符合元青花的某些特征,但釉色与元苏泥勃青还是有一定区别,釉面的老化光泽也不够莹润。

但拍卖行为利益所趋,在该瓶的真假没有取得一致的情况下以真器推出,最后此瓶以230多万元的高价拍出。后来有一位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写了一篇文章,将此瓶几点明显可疑之处揭示出来:除前面提到的两点问题之外,另有两点致命的破绽:其一,该瓶靠近腹底部分的釉色有一明显的分界线,瓶身和器腹低圈足部釉色不太一致。其二,该器胎底有裂缝,裂缝中有黑色硫胶物质溢出,似有粘接的痕迹。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此玉壶春瓶为一真底假身的赝品,理由如下:众所周知,陶瓷器的接胎,多为腹部和颈部,从来没有在底足部分接胎的,而瓶内的深色胶状物正是用来遮盖拼接痕迹的;再者,元青花为一次烧成之高温釉下彩瓷,釉面虽先后有影青、白、卵白三种釉,但却不会在一件器物上施两种面釉。遇到这样的可疑瓷器,还有两种比较简单的识别方法:一是听声音,轻轻敲击该瓷器,拼接不好的瓷器会发出破哑的杂音,而一次成型的完整之器则声音清脆悠扬。

再一种方法是观察法,用强光由器物内壁照射,粘接不严的部位可能会显现透光不均匀的现象,而像上件伪元青花由于在器壁内涂了一层深色胶状物质,如果用强光从内壁照射不透,则可照射可疑部分的外部,再以放大镜观察之,细心的人就会看出破绽。现在因为古玩市场上有了专门出售瓷器残片和标本的地方,一方面为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研究材料,同时也为专门制作真底假身赝品的伪造者提供了便宜,所以敬告各位古瓷收藏者,不要以为器物的底胎部分是真的就认为万无一失了,还要仔细分析该器的造型是否协调,釉色老化是否自然,纹饰是否符合时代精神等等特征来作出一个综合的判断,也不要片面的以为拍卖行推出的东西就一定万无一失,由于我国目前古玩交易和拍卖法规还不够完善,拍卖行为利益所驱动,尤其是一些中小拍卖经济公司故意售假贩假的事常有发生,各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加斟酌,不然下一个冤大头就是你了。

参照马广彦、马平先生:《古瓷“火石红”辨》,《收藏》杂志2002年第4期。

张富康:《中国古陶瓷的科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22页。

同类推荐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教你学习曲艺

    教你学习曲艺

    分3章:演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各类演讲妙语译析、有关演讲的名言集锦。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

    华语电影的全球传播与形象建构

    新世纪以来,影像、资本与文化的跨界流动构成了华语电影最为显著的存在生态。本书立足华语电影跨地域传播与形象建构这一主题,围绕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跨界传播与理论建构、合拍片、全球视野与产业实践等分支,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在场观察与理论思考,希冀探索华语电影未来发展新图景。
热门推荐
  • 龙缈录

    龙缈录

    万年的骗局,即将终于今日,怀揣着所谓的勇敢与理想,愤然奔向大海星辰。万年间,我,欺骗灵魂,欺骗死亡。我,欺骗轮回,欺骗命运!今天,我又回到这里,被我欺骗的一切都将进入永恒的长眠!为你,跌入地狱在所不惜,为你,漫步奈何桥头依旧不悔。即使,沾染浊世红尘,即使,苦寻于茫茫人海,即使,你不会再记起曾经的一切。来世,我依旧会找到你,许你美好。愿你我,来世共逍遥!
  • 恋恋箐瑶

    恋恋箐瑶

    历过艰辛,经过万苦,生死一别,才知情重。回不回,又有何妨?得益于皇上的权衡之术,朝中已不再是唯太子为首。我问他,“你想坐上那位置吗?”他答道,“有你便足矣。”有夫如此,何所求。一日春光明媚,我跟他说,“你知道吗,我不是你这个时代的。”他目光浅浅,温柔醉意,“我知道,你的一言一行,早就表明了。”
  • 嫡女重生:复仇毒妃

    嫡女重生:复仇毒妃

    前世,顾卿颜痴心错付五年,换来的是姐姐背叛父母惨死,株连九族,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不放过,却留她痛不欲生的活着。父母头七日却是他迎娶姐姐入宫时,顾卿颜得知一切事情的真相,怨怒的立下毒誓,“就算是死,我要化为厉鬼夜夜缠着你们,搅你们不得安宁。”一纵身她从万丈高墙上跳下,满心的不甘。幸得老天开眼,一朝重生,她抛掉善良,化为恶魂强势回归。踢渣男虐渣女,誓要将前世的债一一讨回。然而,这甩也甩不开一直死皮赖脸缠着她不放的妖孽是怎么回事?
  • 妃无情王有意:绝色腹黑妃

    妃无情王有意:绝色腹黑妃

    嗯?穿越过来就家族灭亡?然后被青楼养了几天又给赶出去?这算怎么回事?不过没关系,她是谁,人呗!尊”有本领饿不死“的人生信条,开始去青楼打拼。长得好又怎样?没关系,虽然姐有一副好皮囊,但姐是清白的,一不做花魁,而不做大家闺秀,她只做她自己!再者,这突然冒出来的一个男的又算怎么回事???
  • 比起遗憾我跟害怕失败

    比起遗憾我跟害怕失败

    一个平凡无奇的屌丝,遇见古典女。自卑屌丝!为爱疯狂!
  • 王朗的高中生活

    王朗的高中生活

    高中三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刻。这三年之中,有一些东西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也会有一些东西是人们希望永远忘记不再想起的。青春年少,虽然青涩懵懂,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 葫芦境之鲤鱼报恩

    葫芦境之鲤鱼报恩

    一段救鱼之情,他或许早已忘记,但她却始终铭记于心!鱼小柔花费数百年苦心修炼,只为一个自己许出的诺言!然,待自己终于修炼成人之人,那个他早已被心爱之人伤的体无完肤!终日只知借酒消愁!没关系,我——鱼小柔会让你重新站起来的!且看一个不喑世事的小精灵如何拯救碎心男的故事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陌上花开,浮生一梦

    陌上花开,浮生一梦

    “王妃,王爷不上朝!”“不上就不上吧。“某女淡淡道。“王妃,王爷生病了!”“找御医。”“王妃,王爷逛窑子了。”“看上哪个就赎回来。”晚上……“不上朝?生病了?逛窑子?”某女躺在床上看着正在跪搓衣板的某人。“我错了,不敢了!”某男可怜巴巴地说。“晚了,跪到明天上朝!”
  • 重生校园:国民男神纯纯爱

    重生校园:国民男神纯纯爱

    采凉东篱下,悠然见男神~安凉曰:唧唧复唧唧,男神当户织,不闻男神为所叹,只闻男神上战场!男神曰:仗打归来日,磨刀霍霍向安凉。蠢笨安凉摇头曰:不不,男神我不收!腹黑面瘫男神曰:要要,蠢凉我回收!安凉掀桌:世界没爱,我对你也没爱。男神踢蹬:世界没爱,我对你很有爱。这是一个闷骚腹黑男甩坑一步一步钓蠢笨女神经的漫漫长路~(绝壁宠文,偶尔小虐~群号:112830341)
  • 道天歌

    道天歌

    一个可以倾听万物之声的少年,踏上艰苦求真路。当拨开云雾,或许他就是唯一看到真相的人。第一卷是凡人卷,剧情很缓慢,请您一定慢慢看,如果觉得可以,请麻烦推荐下朋友,谢谢各位。第二卷开始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