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见来了机会,赶快要为魏尚说几句公正话,于是大声说道:“陛下就是得了廉颇、李牧,也不一定就会重用他们……”
魏尚的名字未提到,汉文帝就气呼呼地起身回宫。冯唐感到很沮丧,魏尚救不出来,自己的厄运却要降临了。
不一会儿,宫中派来一个侍臣,把冯唐带去了。汉文帝和颜悦色地说:
“刚才听了你说的话,我一时生气回了宫,这是我的不对。不过,你也得说说我为什么就一定不能重用廉颇和李牧呢?”
冯唐刚被带进宫殿的时候,是准备受汉文帝处罚的,现在见皇上那副诚心诚意的样子,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王派遣将帅出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亲自为将帅推车,并授权给将帅,在行军作战中,对军功的奖励和处罚,都由将帅们去决定,再向君王报告。就是以前赵国的李牧,在镇守边塞的时候,赵王命令规定:边关的租税,都由李将军用来奖励战士们,不要向朝廷缴纳。可是陛下现在能不能也像当年的赵王那样信任和器重一个镇守边疆的大将呢?举个例说,云中太守魏尚在守卫边疆的时候,他的忠心和才能并不比李牧差,全军上下都愿意为他效力,可是,陛下却为他报功中敌首相差六个而将他下狱。魏尚的这些过失,同他的功劳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认为陛下即使得了廉颇、李牧,也不一定能重用他们。”
汉文帝听到这里,恳切地说:“我以前这样对待魏尚是错了,你赶快拿了我的命令,到狱中释放魏尚,让他官复原职,立即出镇边疆。”
匈奴畏惧魏尚,不敢冒犯,边陲又安定起来。
一〇、虞延不拘小节
东汉人虞延生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力大无比,能举起做饭的大锅。虞延性情直爽、豪放,不太注意生活小事,但是却敢主持公道,敢作敢为,不怕有权有势的人。虞延年轻时在家乡当亭长,王莽的贵妃魏氏亲戚,倚仗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老百姓虽然都非常痛恨他们,但不敢得罪他们。虞延却不畏惧,带着吏卒把他们抓了起来。老百姓人人称快,可是虞延因此而得罪了朝廷。
王莽垮台之后,虞延得到升迁,后来他在太守富宗家做功曹。富宗这个人生活极为奢侈,衣服、车马、器物都违反朝廷规定。
有一次虞延劝他说:“听说春秋时候,齐国的相国晏婴,做那么大的官都不穿皮衣;季文子在鲁国做相国,他的妻子也不穿丝帛做的衣服,可您却这样奢侈,可能不太合适吧。”
富宗听了他的劝告,不但不改掉这个恶习,反倒对他冷淡起来,于是虞延就离开他,回家去了。
没过几天,富宗果然因为奢侈过度而被朝廷捕获诛杀。他临近伏法的时候,痛哭流涕地喊道:“虞延呀虞延呀,你说的非常正确呀,我后悔没听你的劝告呀……”
虞延的名声逐渐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封他为公车令,第二年又让他做洛阳令。当时皇帝的亲属阴氏有一位宾客,名叫马成,因奸盗罪被虞延逮捕入狱。阴氏便向皇帝告状,说虞延捕获的罪犯都是冤枉的。皇帝便亲自去狱中盘查囚犯。
虞延向皇帝报告说:“这里的囚犯有理可论的在东边,确实必须判罪的全在西边。”
这时马成连忙从西边跑到东边,口中在喊:“冤枉!”
虞延拉住他,怒斥道:“你是惯犯,因为有靠山不敢动你,就像庙堂里的耗子因为怕薰了神像,所以没有处置它。今天抓到你,定当法办!”
皇帝信任虞延,知道他不会徇情枉法,便斥责马成:“你犯了王法,这是咎由自取!”可是许多年后,虞延还是被阴氏逼得自杀了。
一二、徐福上书汉宣帝
汉宣帝的龙案上放着一封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茂陵的徐福写来的,信上说:“霍家掌权的时间太长了,他们的子孙人人封侯,连霍家的女婿都掌握了兵权,权势实在太盛了,连皇上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皇上如果不采取措施抑制他们的势力,说不定霍家要走上反叛灭族之路呀!”
汉宣帝虽然对霍家也有成见,可是皇后都是霍家的人哪,如何下得了手呢?再说,自己对霍家恩重如山,他们也不至于会心怀二心谋反篡权。他把书信丢在一边不予理睬。
没有几天,徐福的书信又到了汉宣帝的案头,再次提醒皇上对霍家要提高警惕。汉宣帝仍然把信搁置一边不理。
几个月后,当汉宣帝第三次收到徐福上书的时候,开始讨厌这个人了。事隔不久,霍家果然阴谋政变,幸好被人告发,没有造成大害。汉宣帝大怒,咬牙切齿地严令将霍家消灭,重赏告发的人,唯独没有赏赐三次上书的徐福。有人为徐福受到皇上的冷遇忿忿不平,上书汉宣帝说:“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客人到人家去玩,看见这家的烟囱是笔直向上的,旁边还堆着不少柴草,就劝告他们说,这种状况很容易发生火灾,应该把烟囱砌成弯曲的,把柴草搬到较远的地方去。那家主人说烟囱已经砌了几年了,都是这个样子,从没有出过事。不久这家真的失火了,附近的人都赶去救火。火灾扑灭了,主人请救火的人到他家去吃酒,唯独没有请那个提醒注意火灾的客人赴宴。
后来经人批评后,才把那位客人请到宴席上坐了上位。”汉宣帝看到这里,觉得那家失火的人把提建议的客人忘了,这是不足取的。接着,他又读了下去:“茂林徐福三次上书陛下,指出霍家权势太重,应该防止他们走上谋反的邪路上去。如果皇上采纳了徐福的意见,限制了霍家的权力,那么,霍家就没有力量谋叛了,也不致遭到灭族之祸,国家也就没有必要拿出大量的土地和官侯会分封众人。可是,陛下却偏偏不赏徐福,这同遭到火灾的主人独独不请提建议的客人上酒宴一样,是不公平的。这样,以后谁还敢冒着危险上书陛下,去揭露你身边潜伏着的隐患呢?”汉宣帝觉得这个上书人说得合情合理,就把徐福召进宫殿予以重赏,还让他当了个郎官。
一三、班超智勇服鄯善
公元73年,东汉假司马(官职名)班超和从事(官职名)郭恂奉命出使西域,想使那里的大小国家归顺汉朝。
班超带着36人来到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若羌一带)。鄯善王想归附汉朝,又想归附匈奴,正处举棋未定之际,班超他们一行人来临,鄯善国王恭敬异常,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班超正准备动身西赴别国,忽然觉得鄯善王对他们不如先前热情了,供给的酒食也不如从前丰富了。班超当即起了疑心:
“这里面一定有鬼!”
他马上跟随从人员议论:“鄯善王待咱们跟前几天大不相同,你们看出来了吗?”
随从们忙连连点点:“可不是吗?我们也感到有点两样,可不知为啥”班超说:“我猜,一定是匈奴使者到了。鄯善王怕得罪匈奴,特意冷淡咱们了!”说来也巧,鄯善王的手下人正送酒食来。班超眼珠一转,连诈带唬地发话:“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现住在什么地方”那侍从架不住班超这么一诈,忙不迭如实相告:“不瞒班大人,匈奴人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有30里地。”班超怕走漏风声,马上把这个侍从关押起来。
班超接着召集36个随从人员喝酒。正喝得酣畅淋漓时,班超双手捧起酒碗,突然站直身子,冲大家激愤地说:“你们和我都已身处绝境,生死难卜。你我来到西域原是为建功立业。万万没想到,匈奴使者来这儿才几天,鄯善王就冷淡咱们。如果他欺咱们人少力薄,把咱们捆绑起来送给匈奴,他倒可以向匈奴单于邀功请赏,咱们却要身首分离、尸骨抛撒异乡。你们大伙儿说说,该怎么办呢”
大伙全慌了神:“生死与共,我们插翅难逃。是死是活,全听您班大人的!”
班超喝了一大口酒,声音更加高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最好,就是趁着黑夜,摸到匈奴使馆的帐篷周围,一面放火,一面进攻。他们不知道咱们有多少兵马,一定心慌。只要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就不敢倒向匈奴,这样,他就不得不归顺大汉朝。”
大家小声嘀咕:“这可是一件大事,要跟郭恂从事商量一下吧。”班超双目怒睁:“大丈夫立大功,称英雄,在此一举。郭从事是个庸俗的文官,胆小如鼠,叫他知道了会泄露出去误大事。不必跟他去婆婆妈妈了,是男子汉的,干!”话音刚落,班超端起酒碗,仰起脖子,咕嘟咕嘟一饮而尽。
众随从纷纷端平酒碗,喝个痛快:“干!今夜拼一场!”半夜时分,班超带着36个壮士向匈奴的帐篷那边偷袭过去。那晚,恰巧刮大风。班超指定10个人拿着鼓隐蔽在帐篷后面,吩咐他们:“看到大火烧起,你们都要拼命敲鼓,大声喊叫造成声势。”另外20个壮士手持弓弩埋伏在帐门两侧。准备就绪,班超带领剩下的6个人顺着风向放火。“呼!”红色的火焰冲天而起。
10个人同时擂鼓、呐喊,其余的人大喊大叫着冲杀进帐篷里。匈奴兵从梦里惊醒,急得走投无路。班超打头“刷”地冲进帐篷,手起刀落,转眼间,3个匈奴兵的头颅“扑扑扑”落地。其余壮士跟着冲进帐篷,杀死匈奴使者和30多个随从。他们割下匈奴使者脑袋,跑到外边,立刻高举火把,将所有帐篷都点着了。火借风势,舔着火舌席卷帐篷,100多名匈奴兵被大火烧死,仅剩几个烧幸者鼠窜而去。
天渐渐亮了,班超令人请来了鄯善王。鄯善王跨进帐篷,一眼看到汉朝人手中拎着匈奴使者的人头,吓得大惊失色。班超话中有话劝他:“从今以后,我们大汉皇朝和你们联合起来抵抗匈奴,匈奴就再也不敢来侵犯你们啦!”
鄯善王脸如土色,忙趴在地下,磕头发誓:“愿意听从大汉皇帝的天命!”鄯善王为了表示真心交好,就叫他儿子跟随班超赴洛阳侍侯汉朝皇帝,彻底归顺了东汉。
一四、周亚夫平叛大战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楚等地诸侯王反叛朝廷。焦急万分之际,汉景帝刘启脑中立即闪过父亲文帝临终前的嘱咐:“我死后,如果国家有什么紧急事故发生,你可派周亚夫统率汉兵,平定乱事。”
朝廷正用兵当口,汉景帝忙把汉初名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从中尉一下子晋升为太尉,掌握全国大军。周亚夫临行前,汉景帝再三重托:“如今七国叛乱,情况紧急,国家安危全望将军独挽狂澜!”周亚夫受命,统领36位将军率浩浩荡荡的汉兵,向东进攻吴、楚等七国。
周亚夫风尘仆仆到达淮阳,察明形势后,亲自向汉景帝呈上一份紧急奏章:“吴、楚的军队轻装简从,行动极其神速,无法跟他们正面交战。希望陛下行欲擒故纵之计,暂时放弃保卫梁地,让叛军占领,然后断绝吴、楚的粮道,才能制服这股叛臣贼子。”汉景帝答应了这个要求。
周亚夫率兵云集荥阳,吴国叛军正猛攻梁国。梁国吃紧,屡屡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置之不理,却偏偏亲率军队向东北驻扎于昌邑城,挖深城池,坚守不出。
梁国诸侯梁孝王急了,天天派员向周亚夫请求。每次,周亚夫耐心地听完,便“嘿嘿”笑笑,却仍按兵不动。
梁孝王恼了,直接上书汉景帝。他派人将一纸告急文书星夜送到京城,汉景帝仔细摊开展读:“陛下,梁国危在旦夕,周太尉拒不救援!”
汉景帝也有点着急:“周爱卿太过分了,怎能见死不救呢?得马上派遣使者令太尉发兵救梁。”
京城使者到达荥阳军营,宣读汉景帝诏书才毕,周亚夫凛然一声发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不能铲除叛贼,周某一人承担罪责!”他仍固守壁垒,不出兵救梁,那宣读诏书的使者只好干瞪眼。
几乎在同时,周亚夫却已派遣精干的轻骑兵,长驱直入,悄悄断绝了吴、楚军队后面的粮道。吴国军中缺粮,饥饿阴影笼罩,只好强忍着屡屡向汉军挑战,汉军却仍纹丝不动。有一天晚上,汉朝军队内为出兵不出兵的事吵闹不停,直至嚷嚷到周亚夫帐下。但是,帐内鼾声正浓,周亚夫并没有起床。
周亚夫旷日持久的不应战,使吴国军队拖累了,他们急着要寻找突破口。吴王刘濞调兵遣将,围住了昌邑城。一天,叛军如蚁袭击城的东南角。听完军情汇报,周亚夫“嘿嘿”一笑:“刘濞,你瞒得了我?你在声东击西。
你佯攻东南,实欲攻西北!”周亚夫调动汉营士兵悄悄加强西北角的防备。不过一袋烟攻夫,吴国精锐部队果真猛攻西北角。周亚夫手下兵将刹地涌现在城头,矢石如雨而下,吴军哪里攻得进去?刘濞气得吹胡子瞪眼,手下将士腹内空空饥饿难当,士气一落千丈,大败而走。
周亚夫长剑一挥,早就准备好的一支精锐劲旅呼啸而出,追击吴兵。吴王刘濞见势不妙,马上抛弃大队人马,只率数千壮士仓皇逃窜。他们直逃到丹徒县,建筑工事,龟缩自保。一个多月后,吴王被越国人斩下了脑袋。吴国叛逆彻底烟消云散。
历经三个月大小战事,吴,楚等七国叛乱终于平定。汉景帝对周亚夫刮目相看,朝廷文武百官更啧啧称赞:“周太尉当初的弃梁不战真是为了保汉平叛大战,确是神机妙算啊!”
一五、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军阀混战。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渤海太守袁绍等豪强联合起来,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袁绍是北方最大的豪强,由于他有很高的声望,于是大家都推举他做盟主。董卓得知关东联军讨伐他,急忙把汉献帝迁往长安。不久,司徒王允与吕布设计杀死董卓。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杀死王允,汉献帝落到李傕、郭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