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光开始全力搜索她的手机号码。
3秒钟后,我终于在第三排第二个名字的位置找到了欣然的名字,并快速的默念了两遍她的手机号码。
“哎!我和你说话呢,你注意力可不是很集中呦”。
我扭头看了看欣然,她正在盯着我。
“你平时都在这里练琴吗?”。
“是的,除了备课,我平时来这里还是比较多的,我喜欢音乐,音乐能抒发情怀,开心时我喜欢演奏欢快明朗的曲子,伤心时则舒缓悠长。”她从座位上站起身,开始在房间里缓慢的踱步。
“我只见过你跳舞,还不知道你会演奏乐器,我能有机会听你弹电子琴吗?”。
“呵呵,你以为呢?”。
“你不给肯定的答复,那就是默认”。
“我可没说啊,你也会弹琴吗?”。
“我不会,但是我很喜欢音乐,有时看到琴也会禁不住弹两下”。
“那就是‘乱弹琴’喽,哈哈哈”她笑的很爽朗,样子看上去也很坏坏的。
“铃铃……”下课的铃声在这时响起,和她在一起时光总是显得如此短暂,我知道她下一节有课,也许,我该走了。
“不耽误你上课了,我先走了”。
“连我下一节有课你都调查清楚了?佩服!”。
“我要是不知道你这节没课,我也不会进学校的大门,碰巧赶上了”。
“呵呵,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不少人为制造的碰巧,包括我的名字,我用什么样的手机,这都属于碰巧?”。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只好自我解嘲的微微一笑。
她又接着说道:“好吧,我送送你”。
我们一起走出了音乐室,来到了宽敞明亮的楼道。
和她一起走着的感觉真好,真希望路越远一点越好。
下课了,楼道里很多孩子孩子们顽皮的笑着,跑着,闹着,不停的有学生从我们身旁穿过,很多学生都在管欣然叫“老师”,欣然微笑着向孩子们一一点头。
转眼之间我们已经来到了教学楼下。
“还是别送了,要是让你的同事们看见一个陌生的男孩儿来找你,你的同事不会误解吧”。
“呵呵,你不用担心,我会对她们说,你是学生家长”。
这句话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我连女朋友都还没有呢,像个家长吗?”我在故意给她传递信息。
“你多大了?”她抿着嘴对我轻轻一笑。
“26”。
然后我也学她:“你呢?”。
“不告诉你,或许你早就‘碰巧’知道了”。
我真的知道,她今年25岁,小我一岁,家是杨村的。
转眼之间我们来到了学校的院子里,她和我保持着大概前后一尺的距离,走过花坛,我望着不远的学校大门口,扭头对她说:“好了,就送到这里吧,你下一节还有课,去准备一下吧”。
她止住脚步:“好吧,再见”。
“我……”
“怎么啦?大记者,说话吞吞吐吐的”。
“还能再见到你吗?”。
她明显犹豫了一下,但说话还是很爽快:“也许吧,你懂的”。
这句“你懂的”内涵太深了,事实上我真的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