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足的人,在坐椅子时都感觉不到舒服。
——哈佛学子,美国第31位、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人们都想拥有的更多,在他们看来,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快乐。但是,事实上并非是如此。不足带给人们的并不是快乐,而是痛苦。试想一下,如果长时间地处于欲望之中,会为了得不到而欲罢不能,又怎么会感到快乐呢?
来看下面的一则故事:
有一头驴子,它过得很舒坦,它的主人从来不让它干重活,只是偶尔让它到几十里拖着并不沉重的布匹。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驴子会在小主人的陪同下到山坡上闲步、吃草。
有一天,小主人在陪同驴子的时候,听到山下的小伙伴们玩得很起兴,便按耐不住丢下驴子一个人跑到山下去玩了。驴子看到小主人远走了,它又吃草,不过,它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厌倦了,它抬头望去,看到山那边有好多草,于是,驴子兴奋地跑过去。它才发现,要过几个山坡,才能到达那一片鲜草丰盛的地方。它坚持跑了一段时间,这时它已经很饿了,而且力气也几乎用完了。它想俯下身子去吃脚下的草,却看到前面的小山上有更新更嫩的草。它就放弃了眼前的草,继续向那片草地跑去,可还没有跑到它想要到达的地方,驴子已“扑通”一声累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这只驴子是多么地不幸啊,面对眼前的食物却不知道满足,一心想期望更好的,结果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小时候,对他熟知的人都不认为他多聪明,如果有人拿出一美元和五十美分,让他选择的话,他会选择五十美分,而不是一美元。有人不认为富兰克林会这么傻,就试探性地拿出一美元和五十美分,让他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结果富兰克林选择了五十美分。那个人觉得不可思议,问富兰克林:“难道你不能区分出一美元和五十美分吗?”富兰克林说:“一美元和五十美分谁都能区分出,如果我选择了一美元的话,下一次别人就不会给我玩这个游戏了,我就没有五十美分的钱可以赚了。”
这正是小富兰克林的过人之处,如果他选择了一美元的话,下一次别人就不会把一美元和五十美分摆在他面前让他挑选了。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要把自己当成傻子,傻子当的时间越久,就会得到的越多。
富兰克林很傻吗?不,他很具有心理素质。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他能够看到更长远的利益。其实,富兰克林之所以会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懂得知足,并没有被贪婪所吞噬。暂时的知足,会让这个看起来很傻的孩子获得一笔笔可观的收入。
有一次,上帝来到凡间,他幻化成一个普通的人,经过一个穷人的家时,把一袋粮食送给了穷人。
上帝到穷人家里去看了看,发现家里空荡荡一片,他们一家人并没有为此懊恼,反而充满着欢声笑语。上帝不明白,问穷人:“你家里这么穷,为什么都这么高兴呢?”穷人说:“我们并不穷,我们只是没有钱而已。”
穷人的话多么精辟啊,由此可见,他在乎的并不是钱,钱不可能让他拥有所用。他懂得满足,才不会时刻地苦恼着。
穷人面对贫苦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痛苦不堪,他能乐观地面对,这是一种富有,更是一种知足。可在我们身边,却会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愿意放弃,结果往往由于这种永无餍足,到最后两手空空。而现在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人们都在追求着物质、精神上的富足。有的人却被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欲弄得不知所措,于是,盲目地蠢蠢欲动。他们追求名牌,奢望洋楼别墅……如此,就很容易内心中充满了矛盾。会因为得不到而不安,也会有太多的压力,会活得很疲惫。
很多人会喜欢把自己逼到欲望的轨道上,然后永不餍足地向前奔跑,有时候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不敢放松。他们总想有更多的钱,更多的其他的拥有,只是一旦得到这些之后,他们会产生了迷茫,他们还感不到满足,为什么该拥有的都拥有了还觉得欠缺些什么呢?
他们会感觉到更累、更疲惫。欲望太多会使人的灵魂变坏,会永远不知道满足而不快,在没有家产的时候想要家产,在有了家产后想要当官,在当了小官后想要当大官,在当了大官后又想一手遮天,这样精神上不得安宁,哪里来的快乐呢?
我们并不是拥有的越多,就会快乐也就越多。快乐是一种心境,不需要过多地计较,不计较就会心宽,心宽了就会活得充实一些。
好好地珍惜眼下吧,避免陷入贪婪的泥沼,要充满自信,要心胸广阔。虽然红尘中有很多烦恼,如果我们知足常乐,就会有旷达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