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7700000018

第18章 丛林里的米克一家

一家人过着传统的自得其乐的丛林生活。

伊克拉克是丛林深处一个土著人居住点。它的周围树木林立,杂草丛生。附近有一条小河,这是土著人选址时首先考虑的环境条件。距伊克拉克两百米有一座岩石山,山上到处是先人留下的古老岩画。这里有一个陈旧的铁皮屋子和两间树棚。一间树棚作为孩子们的“教室”,曼瑞每天在这里带孩子们“玩”;另一间已经废弃,可以想象,在他们有铁皮屋子之前大家是住在这样一间树棚里。后来我去了丛林里许多地方,当地土著人就地取材,用树木搭建屋子,它们大多分上下两层,上层可以睡觉,也为了储存食物,以防狗偷食。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每当雨季来临,人可以不再睡在地上。这里的气候只分雨季和旱季。每年五月到十月为旱季。旱季时,草木枯萎,气候干燥,日平均气温在50℃,常有林火自燃;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为雨季,那时原始丛林会被连续几个月的雨水淹没,当地的土著聚居在地势较高处,靠在旱季时囤积的食物度日。

伊克拉克只居住着米克一家。像这样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一起的小群体,我们叫它“居点”(Outstation),它远离丛林里的土著村庄。

首先,曼瑞把我介绍给伊克拉克居点的主人──米克·克巴克和他的两个妻子:罗罗和艾迪拉,还有他的十多个孩子。米克,长着一头蓬松卷发,身体矮小结实,挺着一个略微鼓起的肚子,胸前肚上有几条细长的伤痕,从这些印记体现出他所经历的各种礼仪法事。他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米克是个典型的丛林人,也是一个画家,他轻易不愿走出丛林。听曼瑞介绍,有一次在大家的一再动员下,他终于到了达尔文参加他的画展,让主办单位激动了一番。第一天出席开幕式,以满足观众渴望认识画家的愿望;第二天,在商场过上一把购物瘾;第三天,回到丛林。他很清楚自己是谁,归属于哪里。

从20世纪70年代起,米克和他的两个妻子罗罗和艾迪拉经过长期的漂泊生活之后,开始在这里定居。她们比荒漠上的土著女人显得瘦小,皮肤更黑。艾迪拉虽然长得矮小,但裸露的身体显示出她的年轻、丰润。罗罗看上去要老许多,她长得瘦高,披着长发,两只干瘪的乳房垂挂在胸前,她和艾迪拉一样第一次见到我这个生人时,显得十分拘谨。两个女人为米克生下一群孩子,一家人过着传统的自得其乐的丛林生活。每一年的雨季来临之前,米克总会领上家人远走他方,过上一段“丛林旅游”生活。整个丛林在米克的眼里,该游玩的地方太多了。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少不了对我议论一番。有人拉拉我的手,曼瑞开玩笑地说:“别碰,他会功夫。”

几个调皮的黑孩子立刻摆出功夫架式,引得大家包括女人都笑起来。

“呵……”我也即兴发挥,拉开了一个弓步。这一招,在他们看来可是正宗的武打架式,大家笑得更欢了。见面没两分钟就开打,更重要的是,它一下子把我和米克一家人的关系拉近了。

“好了,玩去吧!让他们收拾一下。”米克下令了。

曼瑞补充道:“我们要在天黑之前搭起蚊帐,我需要几个帮手。”

“我”,“还有我。”几个孩子抢着回答,接着就忙开了。小的帮助拾一些树枝点起一堆篝火,大的帮忙卸车,包括车顶上的铁皮和两个大帆布卷。

在土著孩子的帮助下,我用一把树枝扫出一块干净的空地,又用刀削了两根树棍,插在地上,将蚊帐的两头分别拴在两根树枝和曼瑞正在建造的房屋支柱上,然后打开了一个帆布卷铺好。孩子们从附近水塘打来一罐水,放在篝火上,一会儿就冒出泡泡。曼瑞抓过一把细茶叶,泡了两杯茶。

当我们做完这一切,夜幕也四边合围,三米之外一片模糊。我拿出一袋面包,交给一个孩子,几个小伙伴随着他消失在黑暗中。

“晚安。”曼瑞随便吃点面包,倦怠地钻入蚊帐。

火势渐衰,蚊声雷鸣。我尽量不去胡思乱想,那样可以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无谓地消耗自己的精力,这也是我过去荒野生活总结出来的经验。

当我再睁开眼时,天已大亮,有人正在拾柴、烧火。几条狗为了抢夺一根骨头,互相撕咬,扬起阵阵尘土,激起罗罗的大声责骂。接下来是孩子的哭叫声,孩子不知是因为受惊吓还是饿了,为了制止这些令人心烦的声音,艾迪拉将一只奶头塞进孩子嘴里,并把孩子放在腰胯上,来回照顾其他孩子。虽然她们并不需要像都市的主妇们那样每天早晨为了赶时间而忙碌,但是,丛林里也免不了早晨的嘈杂。

女人在这个家庭里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孩子。平时,她们也会出去钓鱼、采撷,所以常常会看到她们手上拿着一根短棍子,那是挖掘工具,肩上挎一个网袋,它也是自已编织的。

编织是土著女人的专长。丛林里有一种叫潘丹尼斯(Pandanus)的树,树叶细长带刺,它是编织各种容器的好材料。整个工序的第一步就是去掉这些刺,然后把它们放进水里煮。另外有一种树根,呈黄颜色,它可以作染料,和树叶一起煮,最后把树叶捞起来晒干。加工后的树叶变成了一根根韧性很好的细树叶绳,土著女人用它们来编织篮子和垫子。最后,这些既实用又美观的手工艺品和树皮画一起摆进旅游商店的橱窗里。

在这个家庭里,最活跃的当然是孩子们。一片忙乱嘈杂的声音还没有过去,“嘘……”曼瑞吹响了哨子,他是催促孩子们上课了。共十多个孩子,其中有一两个孩子刚从睡梦中惊醒,也不情愿地被罗罗赶了过来。

孩子们上课的地方是早几年他们居住的屋子,非常简陋。

“早晨好,孩子们。”

“早晨好。”孩子们回应曼瑞的问候,清脆的声音回荡在老林里。

曼瑞让孩子们跟着他说:“早晨好,小平。”我也礼貌地向大家问好。曼瑞让我在黑板上写下“小平”两个中国汉字,他是想让孩子们见识一下中国文字,除了英语,不同国家人有不同的语言文字。

“噢……”有孩子发出一阵惊叹声,只这么简单的开场白,曼瑞把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接着,曼瑞拿出卡片,教大家认英语字母,做一些数字游戏,然后教他们如何使用钱币等等。虽然,早晨的天气冷飕飕,可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他们向曼瑞学习外面世界白人是怎么生活的,为他们最终走出丛林做好准备,虽然这会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说得过去,读写能力还停留在一个启蒙阶段。他们和荒漠上土著人不同的是:大漠上的人,除了保留自己的土语之外,有更多的人说英语。因为真正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上的土著人已不多了,土著人都迁移到靠近小镇的荒野和几个大的土著村落,所以他们的生活环境条件比伊克拉克要好得多。

今天,政府在土著人较集中的地区开办学校,并尽可能地把白人的文化传播到丛林的每一个地区,这就是曼瑞的工作,提供上门教学服务。土著和外界交往多了,年轻一代除了母语和父语之外,都开始学习英语,那些小部落小语种随着老一代土著人的去世而消失。英语在土著中已是非常普遍而且重要的交流工具。结果,有些人又开始提出拯救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语言的口号,因为愈来愈多的土著孩子正在放弃自己的土语。英语和其他外来文化、宗教一样,正在有形和无形地侵蚀和改变着土著民族。是好是坏,只有让时光与历史去评判了。

不知什么时候,教室角落里发出一阵嘈杂声。听到声音,孩子们都坐不住了,原来是一部无线电对讲机发出的噪音。后来我知道,这样的通讯工具在丛林里很普遍。像米克这样的小单位家庭在丛林里很多,大家约定每天早晨八点半是互通信息时间,这也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

由于我的出现,每天为孩子们增添了一堂美术课。下午,太阳爬在头顶上,孩子们一个个都趴下了,直到后午才重新打起精神。孩子们最高兴的是玩球或游泳;爬到树上,做各种跳水动作;也有调皮的孩子装作受伤,身体慢慢倒下水;或者将我和曼瑞作为对手,打起水仗,最后是四掌不敌众手。这些孩子虽然从未走出过这片丛林,但爱玩和会玩并不输给城里人。

有一天,米克接到一个信息,有人想订购他的画。当天下午,他招呼我和几个孩子去砍几张树皮。我们在树林里转了许久。附近可被利用的树皮很少,米克连试了三棵都不满意,最后试到一棵,两刀下去之后,米克招呼一个孩子上来继续砍。只见他熟练地对着树根砍了一圈,又在头顶上方的树身上砍了一圈,然后在上下圈之间砍了一条缝,剥开一角,将长刀插入,几下一撬就轻易地剥下一张完整的树皮。为作一张画,砍死一棵大树,一张树皮画成本可不低呀。丛林里几千个画家,他们每年要砍死几万棵大树。

我当然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实习的好机会。一个大孩子主动让我站在他的肩上,看着他细如竹竿的双腿,我犹豫不决,没想到他却倔犟地蹲在树下,坚持要我上。我只有勉强上前,一只脚刚踏在他的肩上,觉得是踏在一个幼小的生命上。他有些颤抖,但仍努力支撑着,当他慢慢站起来时,我的心在下沉。最后他终于站起来了,可我却坚持不住跳了下来。

“你站在我的肩上,你比我轻,来吧!”我冲着他说,他窘迫地瞧着我。

这时米克喊了一句“喽喽”,就见身旁窜出一个更加瘦小机灵的孩子,他抓过我手上的刀,双手在大孩子肩上一按,跳了上去,然后挥刀便砍。毕竟太瘦小,砍得很吃力,不时停下来喘气。其他的孩子讥笑他无能,催他下来,这一下,反而激起了孩子的好胜心,他奋力地砍完了最后几刀,小脸涨得黑紫,落地之后,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弯起一条腿,手搭膝上,小肚子明显地一起一伏,喘着粗气。凭这几下子已经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生存能力是多么的强。

米克告诉我,过去没有刀斧的时候用石斧剥起来更困难,大家会用人梯、树枝做成梯子上去。有一次,他和同伴竟然剥下一块很长很长的树皮,根据他的比划,大约长达5米左右,完成了一张惊世之作。

刚剥下的树皮湿重,它仍然卷成一个树筒形状。大家分别将外层的皮剥下来塞进树筒内,点上火烧,然后再把树皮丢进火堆,里外同时烧烤,去掉水分,烧去没有剥彻底的外皮,剩下中间纤维组织紧密坚实的部分。最后,卷曲的树皮慢慢地平展开来。

突然,两只狗跑过来,冲着米克压低音吠了两声,转头奔向林中,跑了十米,又停下,频频回顾,有人“嘘”的一声,大家立刻肃静起来。一个大孩子递给米克一支枪,米克猫着腰,小心地往狗注视的方向移动,像一只高度警觉的兔子。米克平时看上去有些懒散,做事总是不紧不慢,可眼前却仿佛变了一个人,飞快地腾身到一棵树后,其动作快如闪电,几个箭步就窜出去十米以外。几个大孩子紧跟其后,保持着四五米的距离。两只狗更是小心地藏在前面的草丛里,不时回头看着主人的反应。我与其他孩子大气不敢出,跟在后面,不知是谁,脚步声大了一点,几个大孩子回头狠狠瞪了我们一眼,吓得我们都不敢迈步。就听一声清脆的枪声在丛林里回荡,第一个冲出去的是狗,它会不顾一切地咬住被击中的猎物,等待主人来收拾。米克并没有去追,他好像很有把握,脸上带着微笑,向我走来。不一会儿,就见喽喽拖着一只袋鼠回来了。有人在篝火上添了几根树枝,火苗又升起,喽喽将袋鼠丢进篝火,火舌很快就把袋鼠身上的毛舔得干干净净。小家伙看上去瘦小,却是一个能干的小帮手。就见他忙活来忙活去,像个小头目。从米克眼神里看出,喽喽深得他喜爱。

过一会儿,喽喽把袋鼠又重新拖出来,在另一个小伙子的帮助下,毫不犹豫地将刀插进了袋鼠鼓胀如球的肚子向下一拉,内脏都翻腾而出,一股血“扑哧”一声喷出来,溅得喽喽一身一脸。这可能出乎他的意料,他嘴里骂了一句,几个孩子吃吃地笑。

有人在一堆内脏里来回扒拉几下,抓住一块内脏割下来插在一根树枝上,放在篝火上转了几圈,蘸着袋鼠血,递给米克,我就坐在他身旁,看清那是一块肝。米克咬了一点,递到我面前,我迟疑了一下,鼓足勇气同样咬了一口,剩下的分别塞进最小的孩子们嘴里。当我回头再看喽喽,他手上树棍又叉着袋鼠心去烤。少顷,他伸手想去取,被烫得猛的缩回,嘴里又是几句土语,同样引起一片笑声。他把叉着心的树枝放到嘴边吹了吹,咧着嘴小心地咬了一口,然后就向其他孩子面前递去,一个孩子伸手抓下袋鼠心,刚想放到嘴里,就听有人说:“别全吃了!”“大家分!”“还有我!”就这样孩子们美滋滋地分吃了一块袋鼠心。

处理完内脏,喽喽对着袋鼠屁股后两侧飞快地挖了两刀,然后向米克递上两块黄油。米克抓过黄油送进嘴里,举动和他刚才奔跑时的动作一样快速。吃的时候他也没有招呼我,在这里,不需要谦让和客套。

正待大家继续分享这只袋鼠时,突然,两只狗又发出几声大叫,只见林子里走出几个人,为首的又是那一高一矮两个老人,他们像幽灵一般出现在大家面前。这几个人也真了得,当狗发出警告时他们离我们只有十来步远。来人看见我们正在分享袋鼠肉,个个神情激动地哇哇乱叫。米克冲着大家直摆手,叫喊道:“你们可不能把它全吃了。”接着,林子里响起一片吵吵嚷嚷的嘻笑声。我发现,在各种动物里,土著人最喜欢吃的就是袋鼠肉。

说着说着,大家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问身边的孩子:“他们在说些什么?”

孩子耸耸他那瘦小的肩膀说:“他们说的语言我们也听不懂。”两个老人和米克在商讨什么重要事情不想让别人知道,包括这些孩子。我和孩子们最后被告知,近几天不要随便在附近走动。米克悄悄地告诉我:附近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土著宗教仪式。他让我不要再问下去,即使他的孩子们也不可以靠近那里。难怪那一高一矮两个老头看了我的通行证,脸上似露出不快的神色。

在阿纳姆丛林,土著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杜娃(Dhuwa)和伊力佳(Yirrtja)。每一部分又可分成七组。如果用一个棋盘作比方,河界将棋盘一分为二,河界之下是一个公共地方,这里举行的土著宗教仪式,女人和孩子都可以参加,土语叫加玛(Garma),大家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书本上谈论的事情多发生在这里。在这个普通阶层里,有些人会被推举出来做组织、执行的工作。中坚力量又会组成一个管理层,负责发布各项指令,包括宗教仪式,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土著文化、禁忌、风俗等等,他们处于河界的位置。在河界之上是一个较高阶层,这里举行的土著宗教仪式不对外公开,只限于男人参加,土语叫亚啦(Yarra),长老级人物分属这里,他们是制定戒律和负责审判的一群。他们中极少数人又会组成一个小团体,进入更高阶层,也就是关键的决策者们,他们的身份可能是非公开的。他们走出了棋盘,不被普通的人谈论。当他们死后进入天堂,其灵魂会转变成自身的图腾而永生。

三个人又商量了一阵,仍然用的是大家听不懂的语言,从他们的眼神、动作、语言上看,这一次似乎和我有关。末了,他们达成了协议,米克冲我笑了笑,看来他们决定让我留下了。几年后,当我再次遇见他们中的高个子老头,问起这件事,他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亚啦仪式,说得通俗一点,这是一个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并不想让生人看见他们。小团体该是政治局常委会了,没有得到允许任何人当然不得靠近。

话又说回来了,让我留下的决定也有着他们没想到的收获,否则他们可是失去了一顿令人终身难忘的中国晚餐。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徐霞客游记)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讲述:我不信邪,带着血脉贲张的冲动,开始用脚去丈量这个地球!冒险,穷游,那些花花世界,还有很多我没去过的地方,当身未动的时候,带着那些美好的梦,灵魂已先行。年少时,我一直梦想着环游世界,可是在经历了懵懂的青春岁月和现实的磨砺后,却发现迷失了自己,丢失了欢乐,忘记了心底的那个蓝色梦想。觉醒后,自己其实已经不再年轻,工作就像一只糯米鸡,前途无量更像一句冷笑话。不能再迷茫了,好的人生,其实就在脚下,在路上,我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幸好,我已起步;你也来,那些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 神圣与世俗

    神圣与世俗

    本书之“东南佛国”主要是指浙江区域,主要探讨浙江佛教文化旅游。在对“文化旅游”概念作理论分析并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本书上篇从资源、现状、潜力、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浙江宗教文化旅游作了作了综合的分析,下篇则是对省内各地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价值分析以及保护开发建议等。
  • 骑车游台湾

    骑车游台湾

    国内第一本实用版骑车旅游实用指南:国内骑行专家40条经典的骑行线+100条城市周边骑行攻略;吃、住、游、购、娱详细资讯+安全和路况贴心提示。
  • 喀纳斯时光之旅

    喀纳斯时光之旅

    去过喀纳斯吗,听过喀纳斯吗,喀纳斯的美不是现在的也不是记忆的,是你一生一世的追寻。遥远的新疆,唯美的喀纳斯,在很多人眼里有不同美的写照不同美的追寻,现在三个85后的女孩子带你走进另一番柔美的另类的喀纳斯,原来喀纳斯也可以这样,可爱着山川可爱着河流,也可爱着路边的老黄牛,可爱着图瓦小伙羞涩的笑可爱着喀纳斯小孩拉长的鼻涕····过喀纳斯的你,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延伸的喀纳斯记忆:麻雀泥土白桦湖水····向往喀纳斯的你,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完美的喀纳斯印象:唯美之外的向往····
热门推荐
  • 弃子龙妻:我掌江山君为相

    弃子龙妻:我掌江山君为相

    “唔~轻点…外边可都在传你魅惑君王,以色侍君…要是明日误了早朝…”“陛下日日宣臣夜宿宫中,臣……自当应召。”某人勾唇一笑。“朕这里倒是有个好办法,既可堵住悠悠众口,又不劳爱卿舟车劳顿…”龙沄伸手紧紧攀附住对方的肩背,樱唇附在他耳边轻扫,“朕欲聘宰相为皇夫,爱卿意下何如?”冷宫弃妃又如何?前夫欺我辱我,伤我负我,必百倍还之!这江山满目疮痍,不合我意,便扭转乾坤,登基为帝!她是龙女,泣泪成珠,可御风雨!
  • 罪爱燃情

    罪爱燃情

    他是成熟冷漠的金牌制片,是她不敢泛舟的彼岸。却始终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给她以庇佑。他是青梅竹马的医科才子,是她难以割舍的依赖。却为她典当一生的纯善,深情化身成魔。一面是亲情,一面是倾慕,她该如何抉择。两个男人,两种宠爱,却让她背负了一生的痴狂。
  • 我被世界游戏化

    我被世界游戏化

    一觉醒来,竟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女身,坑爹的系统接踵而来,忘泉的镜花水月,灵山的生死情仇,叶灵的身世之谜。现实与异界的交锋,神秘的面纱也将慢慢揭开……注,单身暧昧文。
  • 崛起原始社会

    崛起原始社会

    意外到了原始社会时代,眼前是一个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自己怎么摆脱原始人的束缚,成为真正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呢?请看文学爱好者在原始社会传播文化,制造信仰的崛起之路!星如雨,天地变。怀异宝,得传承。播文化,斗仙妖。造信仰,成主宰。李斯一举定鼎原始山海世界,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者之路!
  • 星河剑道

    星河剑道

    六百年前的王者穿越到六百年后看他如何做回曾经的王者
  • 生化末日之太阳系保卫战

    生化末日之太阳系保卫战

    百万艘战舰在宇宙虚空中与依靠生化燃料步入太空的超级丧尸展开宏大的太阳系保卫战;由基因技术复活的远古恐龙以及史前病毒对抗生化怪兽和生化病毒;机械人、克隆人、改造人与生化人殊死搏斗;高斯武器,能量武器,核子武器,反物质武器甚至是时空武器大放异彩。作为和平时期全球逻辑对抗大赛十强,陈彩和在生化末日降临以后从一个高中生逐渐成长为了一名科技武装下的战场英雄,凭借一腔热血,保卫太阳系。他有亦敌亦友的人生知己,缠绕一生的爱情羁绊,来自亲人的倾力支持,他是战神也是普通人。这是一场从太阳核聚变中心到太阳边缘柯伊伯带横跨整个太阳恒星系,涉及地球诞生初始直到如今的全面生化战争。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生化革命史。
  • 冒牌天王

    冒牌天王

    KTV捉第三者,我被女朋友给甩了,甩我的理由很奇葩,就因为我叫谢霆,而不叫谢霆锋,说是给不了她要的那种生活,为此,我在KTV大闹了一场,随即,KTV漂亮老板娘出现,她说要我陪她玩个游戏,否则就......
  • 来自人间的入侵者

    来自人间的入侵者

    一个富二代奶爸,一个傲娇小萝莉,因为一场意外双双来到了魔塔之中。魔塔,名为塔,实则是沟通人间与地狱的桥梁,汇聚了无数来自于六道之中的生灵。在这里,常理,是最致命的谬论;爱情,是最可怕的毒药;傲气,是最廉价的享受。且看一位来自于人间的入侵者是如何在这座塔里生存。(这本书其实就是之前的《我的魔塔我做主》,只是因为那本书发在了女频,显然在女频不够受欢迎,所以打算重新在男频开一本。对所有支持过作者的人说一句抱歉。)
  • 古道侠琴

    古道侠琴

    满门遭屠的那一天,生于乱世的一对姐妹从此天涯相隔。再见之时,已是拼死厮杀互留不得的敌人。“我们两个人,本是没有对错。你是为了你的族人,我亦是为了我的族人。因为彼此都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守护,所以我要舍去你。”她一身红衣烧赤了天际,针锋相对,刀光剑影。古言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哪怕亲人,也没有资格让她屈服!
  • 痴情帝少:独宠高冷女神

    痴情帝少:独宠高冷女神

    他是商业上的撒旦,创造了让无数人仰望的商业帝国。孤冷狂傲,冷酷无情,唯独对她,是个例外世人皆知,他无心无情,残忍嗜血,殊不知,他早已经爱她深入血骨。据说,传说中那个暗夜帝王有一个心爱的妻子,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她,已到了一种恐怖的境界。他看着怀里熟睡的女子,轻声呢喃:“沐沐,我此生定会倾尽所有,许你一世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