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0200000022

第22章 刘伯温论兵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他小时候很聪明,读书一目十行。元朝至顺年间,刘伯温中了进士,被任命为高安丞。他作官正直无私,后来被起用当了江浙儒学副提举,因看天下大乱,元朝将亡,便隐居在金华(今浙江金华)深山。

朱元璋攻占应天后,听说了此人,便派刘基的好友池炎带了厚礼去聘他,还亲笔写了一封长信。刘基经过了解,知道朱元璋的义军和其他义军不一样,朱元璋是个有作为的人,这才应聘出山。他到应天后,与朱元璋彻夜长谈,分析当时天下形势,指出朱元璋应该采取的策略。

原来元末农民起义,主要有两大体系:即红巾军系与非红巾军系。红巾军系又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以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为主,郭子兴朱元璋的义军,曾作为它的分支,接受小明王封给他的官职。西支以徐寿辉和陈友谅为主,徐寿辉开始在彭莹玉的支持下,在湖广的蕲水(今湖北浠水)当上了皇帝,国号天完。后彭莹玉和尚战死,徐寿辉大权旁落,被他的部将陈友谅夺去,自称皇帝,定国号为“汉”,年号“大义”。

非红巾军系也有两部分,一是东吴的张士诚,占据长江下游;二是僻处海隅的方国珍。

到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各地的斗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面的小明王和刘福通经过整顿补充之后,兵分两路,攻城略地,发展很快。西路破武关(今陕西商县东),下商州(今陕西省商县),进攻关中(今陕西省南部)。东路攻克了中书省东南部(今山东省北部)。后又分出一路一直打到上都(今内蒙多伦以北),又东下袭取辽阳(今辽宁辽阳),进而侵入高丽(今朝鲜)。但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致使这些地方红巾军一离开,又为元军收复。

东边张士诚从至正十三年起兵,几年来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北边占有泰州、高邮、淮安、泗州直至济宁。南边占有湖州(今浙江湖州)、杭州、绍兴等地,领土范围沿东海北部海岸和黄河南部海岸的一个长方形地带。

就在这种形势下,刘伯温替朱元璋作了分析和策划。他说:“我军目前虽兵力不十分强大,处在四面包围之中,但北边小明王和刘福通是友军,替我们把元兵挡住。南边的方国珍,地处偏僻海隅,胸无大志,只求自保,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所以不足为虑。当前需要防备的乃是东西两路。东路张士诚确有图我之心,虽然他地处鱼米之乡,兵多粮足,野心很大,但几年来,他贪图安逸享乐,将士们也不愿打仗,士气萎靡不振,一时不会有大的战事。倒是西路的陈友谅,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后,虽将徐寿辉接来,仍尊为皇帝,但却又自封为汉王。一切大权都攫取到手,日后必自作皇帝。从目前形势看,他势必要来图我。因此,我军要集中兵力布于西路,做好准备,防止陈友谅的侵扰。而对东路张士诚,应该力求缓和,不去动他,保持一个平静的局面,免得张士诚扰我后方,分散我军兵务。待我军平定西路后,挥师东下,大江以南便统归我有了。江北的元军也不怕,现在小明王和刘福通苦苦缠住他,到头来势必两损。等到时机成熟,以我百战之师,攻他疲敝残旅,平定天下,何难之有?”

朱元璋连连点头,站起身来拉着刘伯温的手说:“伯温先生,你真是我的‘卧龙’啊!”

至正二十年,果如刘伯温所料,陈友谅统率水陆大军几十万,从江州出发来攻应天,一度将太平占领。太平守将花云战死。陈友谅还派人跟张士诚联系,约他从东攻朱元璋的后路,对朱元璋造成两面夹攻之势。

为此,朱元璋召集文武官员,商讨对策。官员众说纷纭,有的主张迎头痛击,收复太平。有的则主张迁出应天,以避其锋。也有少数人主张跟陈友谅妥协。会后,朱元璋向刘伯温请教退兵之策,刘伯温向朱元璋说:“那些主张妥协的,只图保自己的身家性命,这种要向敌人投降的人理应斩首。那些主张南迁北徙的,也是消极办法,即使迁到滁州、广德,陈友谅不会跟踪来追吗?至于主动出击,去收复太平,以我目前兵力,也根本做不到!何况,我们还要防备张士诚与陈友谅联合,袭我后路。那时我前后受敌,形势更不堪设想。”

“那我们怎么办?”朱元璋问。

刘伯温接着说:“镇江是我们的咽喉,定要加力防守,不可松懈。张士诚在江东一带虽也多次与我交锋,但他败多胜少,从没占到便宜,所以从他内心讲,不会愿意跟我们交战。依我看,张士诚怕我们,更怕陈友谅。因为跟我们,他还可以维持对峙的局面;假如一旦陈友谅将我们征服,张士诚与他直接接壤,那时陈友谅乘胜进攻,张士诚怎有力量抵挡!因此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张士诚不会贸然出兵,但我们也必须防他乘我失利时来拣便宜,这是东路。至于对西路陈友谅,大敌当前,自应全力对付。至于对付方法,不易硬拚,而应智取。当前最好的办法是诱使陈友谅独自来攻。待其小胜后定会气焰更加嚣张。古人云:‘骄兵必败’,使其得胜我们要抓住战机,出其不意,击其要害,定能取胜。”

朱元璋点点头,认为刘伯温提的建议很好。接着二人又计议了一番,终于拟定了一个诱敌计划。

同类推荐
  • 大话三国之战神韩小坏

    大话三国之战神韩小坏

    蓬莱仙岛,又名圣岛,茫茫东海之内的传说之地。据说当年秦始皇就是要到蓬莱仙岛求取长生之法。虽然圣岛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大气,其实它不过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岛,当然它神秘是因为它的主人紫阳真人。六月,正是一年最热的季节,中午骄阳似火。
  •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主要内容分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文景之治等章节。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

    曾一度骄横一世,令世界战怵的奥斯曼帝国,随着斗转星移早已烟消云散,但是通过重温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和人物、制度和文化,去触摸历史风云中许多显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可以使我们在奥斯曼帝国庞杂的陈迹中披沙拣金,钩沉发微,对曾经导致他的兴起和衰落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原因,作出有益的探索,得出历史智慧的启示。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徐州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徐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回味元朝

    回味元朝

    蒙古帝国瓦解后,元朝没有能经受住一个世纪的风霜。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中,在大自然给予的无情灾害中,在帝国内部不断的争权夺利中,在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中,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今天我们来阅读这段历史,就是希望尊敬的读者们,能在茶余饭后的小憩中,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如果能够通过了解历史,了解这些帝王将相的功过成败,得到某些启迪,或者产生某种共鸣,抑或得到一些知识,便使作者心中足感快慰。 回味历史,历史早已消失在了昨天,而在那段历史中的无数个鲜活形象,以及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却久远地记载在春秋史籍中。
热门推荐
  • 空之主宰

    空之主宰

    当修真遇到魔法会怎样呢,洛天将强势告诉这些土著,修真者,不比魔法差
  • 跟着狐仙学修灵

    跟着狐仙学修灵

    老天,求你能不能让我变得牛逼一点?当他许下这个愿望的时候,绝对没想到当天就实现了这个愿望,老天也太照顾自己了……
  • 奥特N计划

    奥特N计划

    我们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奥特N计划,还原一个因为缩水而后天畸形的奈克瑟斯。
  • 末日寄生体

    末日寄生体

    21岁的年纪,最张扬最轻率最莽撞的年纪。在末日阴影的笼罩中,在生和死的度量上,在人性泯灭的边际,有这么一个年轻人出现了。或许,他不够成熟,或许,他太过骄傲......但是,一场一场的战役,寄生战,细菌站,国战!他一次又一次把人们拉出绝望的边缘,这是一种名为曙光的力量!
  • 我的极品绝色老婆

    我的极品绝色老婆

    如果,我也可以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一边赚钱一边泡妹走上人生巅峰的话,那就真的是太好了!”,叶辰不断的念叨着,当他话音一落,一颗流星直接砸到了叶辰的身上。紧接着,叶辰不仅穿越到了平行世界,还获得了一项匪夷所思的系统——商城系统!当叶辰穿越之后,才发现自己现在所在的时间地点,正好赶上绝色女神江雪儿跳楼的那一刻,当一身红裙的女神江雪儿,从天而降砸到叶辰身上的时候,那一刻,叶辰的内心是崩溃的……
  • 平行世界的文化大亨

    平行世界的文化大亨

    梦想中新中国文化圈该有的样子,老司机重生平行世界振兴中华文化软实力!全世界都在跳小苹果!
  • 经脉师

    经脉师

    特种士兵不经意穿越异界,以经脉为本,练体,修魂,三者归一,战仙界,斗鬼神,揭开上古一些秘密:黄帝为何大战蚩尤?为何自封神之后诸仙不再显现?请关注小说《经脉师》觉得好就收藏吧你的收藏我的动力
  • 穿越变成傻公主娃娃

    穿越变成傻公主娃娃

    “快给我穿越变成公主!不然我拆了你的阎王府!”龙南夏对阎王大吼道......
  • 千万别爱上我

    千万别爱上我

    我叫颜瓷,出生于黑帮世家。也许是成长的地方太过阴暗,我从小就喜欢阳光。17岁那年,我遇见了一个叫楚天阳的男人,你看,多巧啊,他的名字里有我最喜欢的阳光,就像是命中注定,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他,可是,在我21岁那年我亲手杀了他。后来,我完全的告别了以前的生活,去了一个有着温暖阳光的小城,本以为会在那里平静的度过余生,却没想到又遇见了另外一个男人,故事又从那里开始``````1
  • 快穿之暮雨

    快穿之暮雨

    ‘阿暮,他是谁’系统看着主人牵着不认识的人问到。少年面带迷茫:”‘……’呃,不是男配吗?被当成男配的路人甲‘……‘光团:……站在旁边的男配:……他也不知道他是谁啊!快穿耽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