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8700000006

第6章 对经方的系统性研究

一、选药方法

1.药物的选择、净洁与去杂关于药物选择,及其净洁、去除方法,历来为医家所重视,《金匮玉函经》对各种中草药物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极令净洁”。由此可知,汉代对药物的选择、净洁、去除及炮制方法,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尤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更可以看出在药物制备及对选择药用部分、去除非药用部分的重要性。例如肉桂选择入药时,必须用刀刮去外皮,取其“黑润有味者”。柏皮,必取其附着木干之黄色嫩皮,其黄色嫩皮外的老皮,不可入药,必须去除。大黄和附子,要求“皆去黑皮,刀刮,取里白者”。桂枝的“去皮”是去其“皴皮”,并非去其真皮。杏仁、桃仁“去皮”、“去皮尖”,又必须浸泡,漂去杂质,如不去其“皮尖”,唯恐“耗人元气”。天冬、麦冬“去心”,后人依此引申丹皮、地骨皮皆“去心”。其心,大多属木质,其味偏于酸淡苦涩而差异于药用部分,故后来《本草经集注》认为其心有“令人烦”、“令人闷”的副作用。石韦一药,《金匮玉函经》认为“毛不尽,令人淋”,又说明了毛有副作用。到了唐朝,又增补了辛荑、枇杷叶“去毛”。《新修本草》认为:“毛能射人肺,令咳不已。”麻黄宜“去节”、“先煮去沫”。《金匮玉函经》提出麻黄“折节益佳”,《伤寒论》《金匮要略》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去节”、“先煮去沫”。《雷公炮炙论》认为:“去节并沫,若不尽,服之令人闷。”《本草经集注》指出:“麻黄皆折去节,令理通。”“令理通”三字肯定了纹理能达、易于煮透的重要性,其沫,服之有令人闷的副作用。历代医家对麻黄的认识不一,在临床应用时,发现不但“令心闷”,有时还有令人呕吐的副作用,故用之必须注意。人参去芦,“不去者令人吐”。有些药物还须去其足翅,如虻虫“去翅足”,虫“去足”。清代《修事指南》指出:“去心者免烦,去芦者免吐,去核者免滑,去皮者免损气,去筋膜者免毒害,去鳞甲者免毒存”。总之,从以上所举例子中可以看出,仲景在用药之前必进行选药,选取质量优良的药用部分,去除药物无效或质量低劣,或秽浊枯朽以及有毒副作用的部分。唯有通过这样一个精细的选择过程,才能更好地进行炮制加工,达到用药时既有效又安全的目的。

2.桂枝“去皮”历代方书,凡用“桂”,多指肉桂。肉桂应取桂树的大枝,其皮质较厚,且气味辛香郁浓。方书中又提到官桂,《本草纲目》在“桂”下面的“正误”款下,引王好古的话说:“寇氏衍义官桂,不知缘何立名,予考《图经》,今观宾宜诸州出者佳,世人以观字划多故写作官也。”对此,李时珍又经考证,指出:“此误图经,古观乃今视之意,岭南无观州,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由此可知,“上等供官之桂”,实际指的是食用之桂,即调味所用最佳之上等肉桂。古今削制皆削去粗皮,“取其紫润而有味者”。对于桂枝一药的选择,历代医家亦多论述,如《本草纲目》载:“仲景发汗用桂枝,乃枝条,非身干也,取其轻薄,能发散,又有一种柳桂,乃桂之嫩小枝条,尤宜入上焦药用。”李东垣指出:“桂,辛热有毒,阳中之阳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上亲下之道也。”王好古指出:“桂枝入足太阳经,桂心入手少阴血分,桂肉入足少阴、太阴经血分。细薄者为枝为嫩,厚脂者为肉为老,去其皮与里,当其中者为桂心……”气味厚薄,则功能有别:肉桂亲下,温补下焦,尤补命门之火,治沉寒痼冷,腹痛泄泻;桂枝亲上,宣发上焦,开腠理,发汗解表,治伤风身痛、恶寒头痛等证。寇宗指出:“张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表实,皆须此药正合辛甘发散为阳之意。”仲景又指出:“桂枝者,取枝上皮也。”所谓枝上之皮,实指枝梢而言。由此得知,仲景用桂枝,并不去皮。对此,《医宗金鉴》断言:“桂枝汤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之则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仿此。”张寿颐曰:“……其效在皮,而仲景书反去其皮,可悟传抄之谬,无皮为木……”再考《五十二病方》一书,云桂者,凡十一方,无一方言“去皮”。迨到金元《脾胃论》《丹溪心法》《儒门事亲》等书中言桂枝者,无一方云“去皮”。刘完素在《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桂枝汤方剂中桂枝一药下注“去皴”,麻黄汤方剂中,桂枝下注“削去皴皮”。葛根汤、五苓散、桃核承气汤等,其中桂枝均云“去皴”。所谓去皴皮者,指桂枝最外之栓皮毛角秽垢,亦非去其真皮。近年来我们分别对云南、广西、贵州有关桂枝去皮一事向药农、药工、中医师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据调查报告得知,当地从来不言桂枝去皮,并各带回标本样品,二者作了比较,其结果同,皆不去皮。又考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用桂之方,皆书“桂心”二字,由此可以看出,桂枝“去皮”误在于晋,晋之所以误,误在肉桂之去老皮,这是致误的第一点;古之梓版极难,用字极简,书“桂”字注“去皮”,由是又传抄桂枝去皮,此又谬误之第二点。以致千古疑案,不得其解,故作此论而申其说。

3.甘草的“炙”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医学经典著作中,在用甘草时,注明炙用者为数甚多,约有100多处,其中不注生用与炙用者,在《伤寒论》中有甘草汤、桔梗汤;在《金匮要略》中则为数更多,还有的注明要炒用。近阅《五十二病方》,甘草凡四见,既没注明生用,亦未注明炙用。由此看来远古时期甘草为生用,至汉代对于炮制已日趋完善,并提出了甘草的炙炒方法。

甘草性味本属甘平,有通行十二经络、缓急止痛之功,而又善于调和诸药,故热药用之以缓其热,寒药用之则又善缓其寒,寒热相杂,入甘草而得其平。例如附子理中汤,以甘草缓姜附之热;承气汤以甘草缓硝黄之寒;小柴胡汤以甘草既缓柴胡、黄芩之凉,又缓半夏、人参之温。是故甘草,以味为治也。至于甘草,是生用与炙用,应炙与否,必须从仲景组方法度方面加以分析探讨,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发汗解表的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桂枝加附子汤;发散风湿的方剂,如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等,甘草皆炙用。清热泻火的方剂,如白虎汤、芍药甘草汤、黄芩汤、调胃承气汤、栀子柏皮汤等,甘草亦炙用。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之附子粳米汤,甘润补中、安神补心之甘麦大枣汤,温补冲任、暖宫散寒之温经汤等,甘草亦炙用。若据甘草生则泻火、熟则温中的道理去分析经方,那么生用熟用,其功效则大相径庭。解表用炙,清热亦用炙,温中用炙,散风湿亦用炙,统观经方,可见仲景用甘草对生与炙,是没有严格的区分和界限的。自汉以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济生方》《普济方》《苏沈良方》《伤寒总病论》《本事方》《三因方》《局方》用治百病,几乎无不用炙,这样在炙法上更进一步复杂化了。《雷公炮炙论》在论述甘草制法时总结了三种方法,曰酒浸蒸,曰涂酥炙,曰炮令内外赤黄。《本草纲目》又多用长流水炙之,或用浆水炙之。后来竟发展到炒黄之后更以蜂蜜炙之。可想而知,甘草也不得不随着这些不同的、复杂的炮制方法而改变其本来的性质了,所谓古人用炙甘草以治百病的说法,已经不成定论,缘何后人仍沿袭这种说法呢?以我们之见,甘草的主要产区为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以及东北各省,春秋二月、八月为最佳采集季节,整个华北北部地区,二月尚未开冻,八月已下霜雪,这两个季节挖掘出来的甘草,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内晒干。况且甘草又多含粉质及糖分,如不及早使其干燥,则容易霉烂、虫蛀。古人为了尽快使其干燥,则分别铡成段,于火上烘烤或火炕上烘干,贮存于通风处。古人不言烘而言炙,不言烘甘草而言炙甘草,为的是将其烘干不致霉烂、虫蛀。由此可见,古人所谓炙甘草,实际上是将其烘干。而干燥的生甘草,其性味甘平冲和,因而古人有“热药用之以缓其热,寒药用之以缓其寒”之说。然而今天的炙甘草,是把甘草炒成老黄色,然后再加蜜炒,这样炮制,甘草便失去了它的甘平冲和之性,所以今人有“生则泻火,熟则温中”的论点,就不足为怪了。

4.药物的“咀”《伤寒论》首方桂枝汤,方后对桂枝、芍药、甘草,注有“咀三味”一词,对此,历代注家持论不一。今考咀一词,,嚼也。咀,含味也。李杲曰:“咀,古制也,古无刀,以口咬细,令如麻豆煎之。”寇宗曰:“咀,有含味之意,如人以口咀,古方言咀,此意也。”如果按李氏所言,那么为什么在同样一个桂枝汤中,生姜要注一“切”字,既说“切”就必须用刀,那生姜质地比桂、芍、甘草松软得多,为什么质地坚硬的反而倒用口嚼,世事岂有如此悖误?考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附子不论生者熟者,方中均注“破八片”,不注咀。既不咀,又不用刀,附子何以破成八片。因此说,若谓古无刀,非也。再追溯桂枝汤,其方非秦汉之作,还可能更早,仲景为汉朝末期之人,那么为什么仍用咀这一词句?想必咀一词在当时已经是品尝药物性味,以鉴别药物真伪之常规方法了,或者说只是沿用古时的一个术语而已。再进一步考查,我国上古时期,溯之夏朝禹王“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可见当时已有铁器制品。医药事业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药物加工也必用刀、铲,而不以口咬碎,这乃是常识。在阅读仲景所列诸方时会发现,凡是属于大苦、大辛、大酸药等性非平和的药物,仲景皆不注以“咀”二字。例如:大黄不咀,吴茱萸不咀,半夏不咀,蜀椒不咀,附子破八片不咀,或生或熟,皆去黑皮,刀削取其里白部分。桂,削去皮,或者削去虚软甲错,取其里有味的部分,由此看来,咀一词,在当时并非以口咬细,而是品尝药物的气味,以鉴别其药物的真伪罢了。

5.药物的制备首先应当探讨的是切法,经方中凡是注有“切”字的,首为生姜,数十方中,无不注一“切”字。如不切为薄片,则不易煮出药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的生梓白皮,也注“切”。如不切为段层薄片,则不易煮透,药味何以释出。人参、黄芪的药用部分主要在根茎,故应去其芦;麻黄如不去节,则不易煮透,故须去节。附子生熟,经方皆注明“破八片”,如不用刀切又怎么能以口咬成八片呢?附子的块茎大约一寸余,切作八片,每一片为一分多些恰到好处。如切之太厚,则药物不易煮透,气味不易煮出;如切之太薄,煎煮又容易溶化为糊状。所以切为八片,虽是约略之数,但是这种制药方法是正确的。

擘法,大凡30余方中,用大枣入于煮剂之中皆注一“擘”字,这是因为大枣质地柔软,只须用手擘破即可,如果不擘破,囫囵入于煮剂,枣皮与肉同时膨起,不易煮透,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栀子入药也须“擘”,因栀子外皮酥脆,只需以手擘破捏碎便可,如不擘破,煎煮之时,内瓤之气味则难以完全释出。

法,就是当今的轧磨法,如治风湿在表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及防己黄芪汤方,皆注有“右麻豆大”,这样便于煮透。因为轻煮之药,其气轻扬力悍,善于发散肌表之湿。另如桃仁、杏仁须去皮尖,现今用木板来回虽说是,但已不是古人法了。

捣法,即锤杵之法,如瓜蒌薤白白酒汤,在捣瓜蒌时,连皮瓤及子重捣如泥,然后加以白酒同煮,方法别致,与众不同,这样宣阳通痹之力甚宏。然而仲景所示如此良法,今人多不遵从,所以取效甚艰。还有人竟载文说,瓜蒌薤白白酒汤经水煮即可,不用酒煮。这岂不是废绳墨而误后人吗!文蛤散、滑石白鱼散,皆注杵;走马汤中的杏仁、巴豆又注捶,其实杵、捶是同一种方法。凡是取果仁主药,都须捣破果实坚硬的外壳。薏苡仁捣去外壳后名薏米仁,至于火麻仁、郁李仁、冬瓜仁等,捣去其皮后又不易净分,故只需捣破即可。另外还有一些药品,古人以石砸破,今则以刀锤捣碎,如石膏、滑石、赤石脂、禹余粮、代赭石以及龙骨、牡蛎等,道理是一致的。

研法,即磨法,是将药物研为粉末,以利于冲服。如《伤寒论》中的三物白散、文蛤散等,《金匮要略》中的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头风摩散、獭肝散、桔梗白散、硝石矾石散、诃梨勒散等,皆以研法见长。更有杏仁、巴豆,熬黑,研如脂以入丸散,如三物白散、大陷胸丸等。今人所用的杏仁泥、桃仁泥即属此法,这些方法,在临床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6.药物的洗浸泡药物凡注有“洗”字的,经方中有半夏、吴萸、大黄、蜀漆、海藻等。凡半夏入于煎剂,仲景皆注一“洗”字,如大小青龙汤、大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十六首方剂中,无一不洗。其原因是半夏有毒,有“戟人咽,令人吐”的副作用,所以《金匮玉函经》中有“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的记述。所谓“汤洗”即今之水漂洗法。汉代以后,对于半夏的洗汤之法更加严格,如《千金方》谓“热汤洗去上滑”。《太平圣惠方》谓“汤洗七遍,去滑”。《普济方》中谓“以水浸七日,每日早晨换水足,取出令自干”。《雷公炮炙论》中阐述更加详细,谓“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其他还有“姜汁略浸”,“热酒汤一度”,“酸浆浸一宿”,“白矾水浸七日”,“皂角水浸透”,“米泔浸”等。《本草求真》详述其“同皂荚可治风痰,白矾水淘浸,可治脾胃痰浊,生姜水淘浸,可治寒痰,甘草水淘浸……可解其毒及调制药之性”的不同疗效。张锡纯先生对于矾浸半夏亦有不同看法,他说:“唯药房因其有毒,皆用白矾水煮之,相制太过,毫无辛味,转多矾味,令人呕吐,即药房所鬻之清半夏中亦有矾,以之利湿痰犹可,若以止呕吐及吐血、衄血,殊为非宜,愚治此等证,必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然后用之,然屡次淘之则力减,故须将分量加重也。”吴茱萸所以言“洗”者,乃洗去苦味。《雷公炮炙论》云:“凡使先去叶核,并杂物,用大盆一口,使盐水洗一百转,自然无涎,日干,任入丸散中用。”大黄,仲景言“去皮”,清酒洗,指前人以磁片削去黑色外皮,忌用铁刀,以防变黑,清酒洗过,防其虫蛀,从而更好地保持了药物的质量。汉代以后,历有记述,如“酒醋水蒸,从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雷公炮炙论》)“米泔水浸后令干”(《类证活人书》)、“小便浸,煨热焙干”(《经效产宝》)、“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经,余经不用酒”(《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以酒引之,上至高巅,以舟揖载之可浮胸中,本苦泻之性,峻至于下,以酒将之可至高之分”(《本草发挥》)、“酒炒上达巅顶,酒洗中至胃脘,生用下行”(《万病回春》)。又把大黄洗法、浸法,以及蒸法的应用价值推之广泛。蜀漆以“暖水,洗去腥”,因蜀漆有腥味,可产生强烈的致吐作用,所以临床应用时,必须洗去腥味,才能防止呕吐的发生。海藻为海水中之植物,其味带咸,故注“洗去咸”三字,如牡蛎泽泻散。渍、浸、泡三法,大同而小异,不过用水量、用酒量与其他汤液多少不同而已。枳实在四逆散中注“破,水渍,炙干”,栀子豉汤中注“水浸、炙令黄”,缘枳实质地坚硬,必须打破,以水渍或水浸,使其质地变软,方易削制,再易“炙干”或“炙令黄”,使其气味变香,宜以行气,破坚利膈,开胃宽肠,行其滞郁。杏仁“汤浸”,汤浸以后,皮肉松弛,易于去皮尖。赤小豆当归散之赤小豆,浸令出芽“是以通过浸渍,使其生芽以利于解毒化瘀。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以及百合地黄汤,对于百合皆注“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出白沫,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渍一宿,当出白沫,去其水,实乃浸泡之法。干百合,质地坚硬,渍泡后,质地变软,出白沫,去其水,实乃淘法去其淀粉,更好地发挥百合甘凉清润之效。乌梅丸之乌梅,又须经苦酒渍之一宿,使其皮肉膨胀,易于发挥效力,以苦酒渍之者,裨其敛肺,涩肠、生津、益肝,以及安胃制蛔之效。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是以取其味薄气扬以清热,亦属浸泡之良法。蒸法,即用锅蒸熟为度,此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优于渍泡法,如大黄虫丸之“大黄”,须“蒸”用,即蒸熟之大黄;如乌梅丸之“乌梅”,须苦酒渍后,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以俾作丸,如不用蒸法,泥不易成。后世熟地、首乌,九蒸、九晒,亦属相沿之良法。

7.药物绵裹入煮法大凡药物本性黏腻者,或矿物药粉碎后煮之易成糊状而影响它药煮沸者,皆用绵包入煮;另外,凡药物有毛刺者,亦宜以绵包入煮。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之石膏,皆分别注以“碎”或“碎,绵裹”;栀子豉汤辈之香豉,煮之易成糊状,诸方皆注以“绵裹”。后世医家宗诸此法,引申其用,如车前子,其性黏腻,必须绵裹后入煮;旋覆花有毛刺,煮后滤之不净,“戟人咽有令咳者”,故医生亦嘱绵包入煮。枇杷叶亦有使其绵裹者,甚至龙骨、牡蛎、龟板、鳖甲,打碎后,亦有使其绵裹入煮者,此皆属良法。

二、炮制方法

1.熬药方法《汤液本草》指出:“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经方所谓熬药的方法,主要有四点:一是“熬”,即指一般的炒法;二是“熬黄”,即将药物炒熟炒透;三是“熬焦”,即将药物炒得焦脆;四是“熬黑”,即指今之炒炭存性。后两种炒药的方法,即重炒之法。熬药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及缓和药物的毒性,另一方面是矫臭矫味,改变或提高药物的性能。另外,通过这种炒制方法,还能宜于其他如膏、丹、丸、散的制剂应用。列举一般熬法,如经方中的麻子仁丸,其中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即把杏仁炒之微黄色,使其气味变香,杵烂如泥,亦即方书之“杏仁泥”。唯有通过这样的制作过程,才会更好地增强其润肺平喘、止咳化痰的效果;而大陷胸丸中的杏仁,则使其“熬黑”,熬黑气味反而变苦,味苦则降,这样便增强了肃肺降气的功能。大陷胸丸中的葶苈子以“文火炒之粒鼓,有爆裂声,出香气”,唯有通过这样的炒制方法,该药清降肺气、开结泻热的效能才能得以增强;而《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中的葶苈,则“熬令黄色”,该药炒之使黄,其性益猛,则又增强了开肺祛邪、泄肺逐痰的效果,仲景恐其攻泄太过而伤胃气,故佐以大枣,既缓其药性之猛,又固护于胃气不致有伤。这与皂荚丸饮以枣膏意义是一致的。牡蛎性味咸寒,性主收摄,熬后则易于粉碎,唯有粉碎后则易于发挥效能;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以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应用此药时皆取其潜阳镇逆,收敛心气。后世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重熬制,即今之煅牡蛎粉,这样使该药更加强了固精、敛汗、止带作用。另如芫花“熬”,因其芫花有毒,熬的目的乃去其毒性而已。

熬黄,即炒黄,被炒之药物,使其呈现出黄色或黄褐色为度,有的甚至炒之发泡、胀大,或种皮破裂有声,使药物散发出药物的香气。如瓜蒂散中的“瓜蒂”,“熬黄”“炒之令香”,因其瓜蒂极苦,“有小毒”,炒黄其性味稍变香,也便于研为细末,从而更好地发挥“吐风热痰涎、宿食”,以及吹入鼻内取黄水流出,以治“诸黄”的效力;更重要的是炒之令黄,减其毒性以避免损伤胃气。枳实“炙令黄”,实则炒之内心发黄,并“出香气”为宜,这样可以增强该药的效力。经方之承气汤、麻仁丸、栀子厚朴汤,以及大柴胡汤等,皆宗如此炒法,以增强其破坚利膈、开胃宽肠、以行气滞的效果。

熬焦,即被炒之药物呈焦黄或焦褐色,并以具有焦脆、焦香气味者为度,炒焦之目的,主要在于减弱或缓和药物的毒性。例如蜘蛛散的“蜘蛛”,必令炒之焦脆为宜,其他如水蛭、虻虫等,皆遵此法炮制。

熬黑,即被炒之药物表面呈焦黑色,内部则为焦黄或焦褐色,亦即今之所谓“炒炭存性”之法。三物小白散的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大陷胸丸的杏仁“去皮尖,熬黑”等,皆属于此类制药方法。《本草蒙荃》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修事指南》亦指出,“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言虽简而其意犹尽。中药材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以及矿物,大多数的药用部分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后,才能应用于临床治疗。炮制的目的有五:一是洁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服用;二是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以便于贮存和制剂;三是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合病情的需要;四是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五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药物的炙、炮、煨、烧法《金匮玉函经》指出:“凡草木有根茎枝叶,皮毛花实,诸石有软硬消走,诸虫有毛羽甲角,头尾骨足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是福,逆之则殃。又须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炼采,削制,极令洁净。”汉代及汉代以前的炮炙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制半夏”,虽指炮制的半夏,但没有记载具体的制作方法。《神农本草经》始明确指出:“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伤寒论》云其削制,有去芦、去节、去翅足,擘(或劈)、去皮、去心等;水制有洗法、泡法、浸法等;火制有炮法、炙法、煨法、熬法、炒法、烧法等,以及水火共制之煮蒸等法。

炙法:多指烘烤之法,甘草言炙,即属此法,前已述之厚朴“炙去皮”,乃古人以大片厚朴炙香去老皮,今人则先去老皮,然后切成饮片加以炒香。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大小承气汤、麻子仁丸等,皆用此药,炒香以取其芳香醒脾,助运化以利气滞。枳实“炙令黄”,大柴胡汤用之以取其破坚利膈,枳实栀子豉汤用之以取其宽中下气,枳实厚朴汤用之以取其破坚除满,大小承气汤、麻子仁丸等,无不取其炒香以行气滞。升麻鳖甲汤的鳖甲“炙”,獭肝散之獭肝“炙干末”,此炙字乃焙干之意。皂荚丸之皂荚“刮去皮,用酥炙”,酥,指牛羊乳所熬之油,亦称为“酥炙油”,《别录》为上品,以炸皂荚酥透出香气为度,勿令炸之焦黑。这一方法对于后世之酒炙、醋炙、盐炙、蜜炙、油炙、姜汁炙等起到了广泛的示范作用。

炮法:指把整块的药物,置之于火灰、热砂、热土或食盐中焙炒,待其发出炮炸声为度。如附子汤、真武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用附子皆注“炮,破八片”,以其附子力雄,炮之使其力缓,否则其麻醉力较强,性效不逊。干姜炮后,气味转淡,效力更趋于和缓,李东垣说:“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

煨法:似于炮焙之法,将药物用湿面,或湿泥、湿纸包裹,埋置于火灰中,待其发出爆声即可。经方的煨法,例如诃子煨后,其气馨香,这样就增强了固涩敛气的功效,故多用之于久泄、久利、脱肛、肺虚喘咳或久咳失音等症。后世之煨葛根、煨木香、煨肉豆寇,皆效仿于此法。

烧法:即今之煅法,使其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减少副作用,如鳖甲煎丸中的乌扇言“烧”,乃取其行血并化瘀;滑石白鱼散之乱发言“烧”,即今之血余炭,乃取其止血兼化瘀;蒲黄散之“蒲灰”,即今之蒲黄炭,亦取其止血兼化瘀。另如矾石散之矾石言“烧”。王不留行散之王不留行、蒴、桑东南根白皮言“烧灰存性”,皆取其清热化瘀、宁血止血之效。至于雄黄“烧向肛熏之”以杀虫祛毒,烧散之治阴阳易又当别论。

3.丸药配制法仲景有关丸药配制方法的论述,大体可以分为直捣为丸、炼蜜为丸、枣肉为丸、药汁为丸及米糊白蜜为丸5种。

直捣为丸:即用原方的药物,不掺入任何粘合剂,直接把药捣烂,搓成药丸。这一方法为后世医家配制水丸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抵当丸,以水蛭、虻虫、桃仁、大黄4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 一丸,取七合服之,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大陷胸丸由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四味组成,“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前者抵当丸药物组成与抵当汤相同,以汤剂变为药丸,即变其猛烈荡涤之性而为缓而持久之计。吕搽村所说:“同一抵当而变汤为丸,另有精义……俾有形质相著,得一逗血所,并而逐之,”亦为此意;后者大陷胸丸,而又蜜水合煮,使药力缓缓而行,驱邪而不伤正,亦即峻药缓攻之法,正如柯琴所说:“丸以缓之,是以攻剂为和剂也。”

炼蜜为丸:此法仲景用之最为广泛,《伤寒论》中有3方,即麻子仁丸、理中丸、乌梅丸。《金匮要略》中有13方,即八味丸、薯蓣丸、大黄虫丸、皂荚丸、赤石脂丸、九痛丸、赤丸、己椒苈黄丸、瓜蒌瞿麦丸、半夏麻黄丸、桂枝茯苓丸、当归贝母苦参丸、矾石丸。仲景之所以用蜂蜜配制丸药是因蜂蜜为百花之英,有解毒、活血、润燥之功,例如具有降低和消除药物毒性作用的有大黄虫丸、赤石脂丸、九痛丸与赤丸;具有缓和药性、润肺止咳作的有皂荚丸;具有养血润燥作用的有麻子仁丸、理中丸、八味丸、己椒苈黄丸、瓜蒌瞿麦丸、桂枝茯苓丸、当归贝母苦参丸、半夏麻黄丸等。

枣肉为丸:有竹皮大丸,主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方用生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该方功能退热除烦,安中止呕。以枣肉和丸,方法尤妙,妙在以大枣之肉调补脾胃,以助药力之不逮,即仲景所谓有“安中益气”之功。

药汁为丸:如鳖甲煎丸,“右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由于鳖甲之胶为最黏腻的药物,故能领诸药入下焦,发挥效力,攻逐症瘕,和营下气,以治疟母之久结于左胁之下。又如干姜人参半夏丸,方以干姜、人参、半夏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主治妊娠呕吐不止。以生姜汁的黏性,调和诸药,配制成丸,白饮送服,使药留连于胃中,以达调和胃气、降逆止呕之效。

米糊白蜜为丸:如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黄柏、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组成,“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等食”。主治寒热错杂,厥,以及久痢。妙以五升米下蒸之,又与白蜜杵之两千下而成丸。正如吕搽村所说:“其妙处全在米饮合蜜,先诱喜,即得之,而乌梅及醋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连黄柏之苦,则不堪而伏矣。”后世医家在此方制作方法的启发下,遂以米泛为丸,使其制作与应用更加广泛。

4.捣药为散法经方所言捣药方法,即今之磨轧方法,将药品直接粉碎为散剂。这种散剂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服用,二是用于急救以取速效。在配制散剂的过程中,炮制方法更趋繁多,仲景不厌其烦,皆一一注明,提示后人。如百合“炙”,牡蛎“熬”,矾石“烧”,诃子“煨”,蜘蛛“熬焦”,枳实“烧令黑,勿太过”,王不留行、蒴、桑根白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云母“烧二日夜”,獭肝“炙干末之”等等,通过这些必要的炙炼而配制成种种散剂,使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共有40方,其中3个为重复方。发汗、利小便、表里双解以疗畜水证者有五苓散;发汗、利小便、清热除烦以疗身热皮粟不解者有文蛤散;宣肺软坚,攻利小便以疗大病瘥后,自腰以下有水气者有牡蛎泽泻散;甘寒清热,以利小便治疗百合病变发热者有百合滑石散;引热下行以利小便者有瓜蒌牡蛎散;去湿热,利小便者有蒲灰散;消瘀理血脉而利小便者有滑石白鱼散;清热除黄、利小便以疗黄疸者有茵陈五苓散;通利大小便,以涤蓄结治疗女劳黄疸者有硝石矾石散;益气、利小便以疗妊娠水肿、头眩、小便不利者有葵子茯苓散;健脾、利小便以疗水饮者有猪苓散。以上诸方,无论发汗、祛湿、清热、益气、理血、退黄,均通过利小便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服药方法临床运用灵活,如五苓散以“白饮和服方寸,日三服”,并“多饮暖水”,裨营卫和而汗出,脾气运而小便利;文蛤散“以沸汤和服一方寸匕”;牡蛎泽泻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四逆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三物白散以“白饮和服”。又如活血祛风,主治大风四肢沉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有侯氏黑散;活血散风,主治偏头风有头风摩散。侯氏黑散以“温酒调服”,主要是借温酒活血行气,通行经络,以助行其药力。摩散属古法,陈修园说:“此言偏头风之治也,附子辛热以劫之,盐之咸寒以清之,内服恐助其火,火动而风愈乘其势矣,药用摩之法,法捷而无它弊。且躯壳之病《内经》多用此法,如马膏,桑钩及熨法皆是,今人不讲久已。又如天雄散“酒服半钱匕”以治阳虚,精气不固;当归芍药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疏肝健脾以疗妊娠腹中痛;枳实芍经散以疗产后腹痛;当归散“酒饮服方寸匕”,从血分调和肝脾以安胎;白术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燥湿去寒以安胎;土瓜根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破瘀通经以疗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浆水甘酸,调中降逆,如赤小豆当归散以“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以解脏毒、肠痈及下部恶血诸疾;蜀漆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以治吐疟之顽痰;半夏干姜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以止呕逆;瓜蒂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少加,以快吐为度而止”,以治宿食在上脘;薏苡附子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以治胸痹缓急者。其他如桔梗白散治肺痈,薏苡附子败酱散以治肠痈,排脓散以疗脓成,诃梨勒散以固肠,獭肝散以治冷劳,鸡矢白散以治转筋,蜘蛛散以治狐疝,王不留行散以疗金疮,黄连粉以疗浸淫疮,烧散以疗阴阳易,蛇床子散以疗妇人阴寒,由此可以看出,药物通过捣为散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也就更加广泛。

5.膏剂配制法猪膏发煎方: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3枚。“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该方《金匮要略》主治“诸黄”。程林说:“今猪膏发煎能治诸黄,当是黄之轻者,可从小便而去,至若阴黄急黄女劳之属,岂猪膏发煎所能治乎?医者审之。”本方之主药猪膏,功能润燥以“利血脉”。乱发煎之而成灰末,即今之血余炭。血余炭功能“补阴消瘀,通关格,利二便,治诸血疾”。《医宗金鉴》指出:“诸黄谓一切黄也,皆立猪发膏煎,恐未必尽然,医者审之,此必有脱简也。”凡黄病,以腹满、小便黄、大便秘滞为主症。猪发膏煎,以润而消导,至于病从小便出,理有欠妥。《千金方》说:“大医校尉,史脱家婢黄病,服此燥粪下便差。”《肘后方》说:“疗黄疸者……猪脂一斤,右一味煎成,温令热,尽服之,日三,燥屎当下,则稍愈。”根据诸家的说法,“病从小便出”一语,似有语病。若从此方重在养阴消瘀这个角度上看,瘀欲化而大便必通,而阴气复小便亦自利,但说病从小便出,不说病从大便出,经文必有脱简。猪肤汤也属膏方,主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方以“猪肤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猪肤一药,历代医家众说不一,有主张用杀猪时刮下之黑肤者,有主张用皮上之白膏者,有主张用猪项皮者,有主张用肥肉者,还有主张用干煎猪肤者。以余之见,众说皆非,黑肤为污垢之物,岂能入药;肤上白膏几何,亦非净洁之物;肥肉煎之为油,似是而非;干煎猪肤,其味焦臭,难闻已极。以上诸说,非仲景法度,唯喻嘉言心领神会,主张用外皮与水久煮,久煮则猪之外皮熔化为胶汁,即成胶汁,已出清香之味;蜂蜜酿百花之英,已具香味同白米粉,共煎而成,气味馨香适口,若如此法配制,则符合仲景所谓“熬香”之意旨。本方为滋阴润燥、清咽止利之方。猪肤咸寒补肾,白蜜甘寒润肺,****乃稼穑之精,益气补脾,肾得滋而热清,肺得润而咽利,脾得健而利止,热清、咽利、利止,津气来复,诸症得愈。方药配伍之精当,煎煮方法之灵巧,堪为后世楷模。

三、煎煮方法

1.饮品药物煎煮法酒乃熟谷之液,性味多醇正、逊良,芳香适口,尤为疏经通络、活血益气之佳品,现分别论述如下:

白酒:《灵枢·经筋篇》说:“……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且饮美酒……不饮酒者,自强也。”由此看来白酒与美酒不是一种酒,李时珍在《食物本草》中说:“白酒处处有之,以蓼与面为曲,酿糯米为酒母,以水随下饮,初下时味嫩而甘,隔宿味老而酢矣。”《普济良方》说:“糯米一斗,隔夜用冷水浸,次日蒸熟,用井华水,淋下白曲五稠,匀拍在缺边中间留空,得有浆,是为白酒。”丹波氏引《扬州府志》说,“白酒各州县皆有,用草曲,三日可成,味及甘美,少入水曰水白酒,冬月煮过窨之,曰腊白酒。”又引虞天隆《天香楼偶得》,“古人酒以红为恶,白为美,盖酒红为浊,白则清,梁武帝诗云‘金杯盛白酒’正言白酒之美”。据近代医家考证,白酒即初熟的米酒,因色白,曰白酒。瓜蒌薤白白酒汤,药以“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以宣痹通阳,涤痰散结;瓜蒌薤白半夏汤,药以“瓜蒌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以通阳豁痰,温中行气。

清酒:仲景亦称美酒、无灰清酒,考之即今之米酒。炙甘草汤“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药,以裨通阳复脉,滋阴补血;胶艾汤“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以活血止血,暖宫调经;当归散以“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以补肝健脾、养血安胎;当归芍药散“取方寸匕,酒合,日三服”,以调肝养血,健脾止浊;下瘀血汤以“酒一升,煎一丸”,引药入于血分,以行气和血,通经逐瘀;土瓜根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以祛瘀调经,和营止痛;红兰花酒,“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以益气行血,祛风止痛;麻黄醇酒汤,“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以宣郁透表,发散黄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以温通血脉,散其久寒;侯氏黑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一服”,以宣通经络,祛风通痹。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以酒煮药的历史已很久远,除具有通经络、益气血的作用外,本品尚能升能散,具宣行药势、矫正臭味等功能。后人引而申之,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大凡养血活络、益气通经之方,每多效仿于此,《妇人良方》以酒为药之方甚多,例如:乌药散以“热酒调下”,蠲痛散以“盐酒送下”,没药散以“童便酒调下”,紫石英丸以“温酒下”,神功散以“酒水煎”,地黄通经丸以“空心温酒下”等。

苦酒:即今之米醋、食醋,其味酸略兼甘,其气纯正,入肝经血分,具有收敛、解毒、散瘀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伤寒论》苦酒汤方后注有“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用之以散结祛痰,消肿止痛;又如乌梅丸中的乌梅,“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用以安胃止呕,杀虫止利;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用以和营扶表,祛逐水湿。

白饮:即白米汤,或糯米汤,味甘平,有助胃气之功。丹波元简说:“白饮,诸家无注,《医垒元戌》作米饮,始为明晰,《活人书》作白汤,恐非是。”五苓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用以助阳发汗。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说:“白饮和服,亦即桂枝汤啜粥之义也。”四逆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用以宣郁外达,通经散结;牡蛎泽泻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以助利水消肿之功,使水去而津液不伤。

****:即今之米粉,为五谷之精,其气甘温性平,为安和胃气之佳品。猪肤汤“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以助滋阴润燥,和中止利之功。另外,蛇床子散、甘草粉蜜汤中关于****一物,历代医家说法不一,有的说****即铅粉,有的说****即米粉,以孙氏之见,佐以内服药,不宜用铅粉而宜用米粉。但作为外用药的辅助品,铅粉在某种程度上讲亦未尝不可采用,总之以稳妥为是。此外,大青龙汤中有“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之说,对于温粉,当以《千金方》的说法比较可靠,其方为“煅龙骨末,煅牡蛎末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功用,扑汗。和匀,稀绢包,缓缓扑之”。铅,《本草逢源》一名黑锡,铅粉又名胡粉,色黑,亦有色浅而灰者,古人不说是黑粉、灰粉,而说“****”,可知****并非铅粉。《千金》云粳米粉,亦即****。与煅龙骨、煅牡蛎相合,性能温和以扑汗,因此又名之为温粉。

白蜜:亦为稼穑之精气,性味甘平纯正,具有甘缓益脾、安和胃气以及滋阴润肺之功。猪肤汤加“白蜜一升”,滋阴润肺前已述及;大半夏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用之以补虚润燥,和胃降逆;蜜煎导方,以食蜜七合,“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胶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此亦润燥通便之良法。诸丸配制方法,大多以炼蜜为丸,一是易于贮存,不易腐烂;二是能调和诸药固护胃气。更有以白蜜煎药方法亦属巧妙,如乌头汤、乌头桂枝汤、大乌头煎、甘遂半夏汤都以白蜜煎之,以缓解其药物的毒烈之性。《类聚方广义》甘遂半夏汤注释中说:“此方之妙,在于用蜜,故若不用蜜,则不特不效,且瞑眩而生变,宜遵守古法。”

烊胶与纳饴法:阿胶一药,性味甘平,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其质地坚硬如同角质,用时必以烊化入药。炙甘草汤,“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以阿胶滋阴养血以助复脉。猪苓汤“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以阿胶滋阴养血而清心火。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以阿胶补血,治疗产后血虚,“此仲景举例以见其概,非谓产后利疾仅此一方,又非为虚寒洞泻而下利亦用是方也”。大小建中汤,均“内胶饴”,以调补脾胃。饴即今之饴糖,即糯米糖加麦芽酿成,气味甘平,功能补虚建中,缓急止痛,为润肺、止咳之佳品。

2.不同煮药水的作用古人对于煮药所取之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用“流水千里以外者”,“扬之万遍”,以疗脾虚停饮,卫气独行于外之“目不瞑”症。仲景则又有甘澜水、潦水、井花水、泉水、浆水、地浆水以及麻沸水等只说,并有详细地记载和应用,现作如下分析。

甘澜水:仲景有“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考甘澜水,又称千里水、东流水或劳水。《本草纲目》说:其“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病后虚弱。扬之万遍,煮药……最验,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瞑,及霍乱吐利,伤寒欲作奔豚。”仲景治“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取其活化之水,益其脾肾,调治汗后阳虚,肾水上逆,脐下动悸,欲发奔豚之证。张从正治一尿闭患者,取长川急流水煎煮药材,一饮而溲,亦取法于此。

潦水:即大雨所积之水。李时珍说:“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气味甘平无毒”,功能“调脾胃去湿热”。成无已说:“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而不助湿气,而利热也。”虞博说:“潦水者,又名无根水,山谷中无人迹去处,新土科凹中之水也,取其性不动摇而有土气内存,故可以煎熬,调脾进食,亦补益中气之剂也。”历代先贤,虽然说法不同,但对该水“内清湿热”的看法是一致的。

井花水、泉水:古人用时颇多讲究,在历代医籍中屡见不鲜。《本草纲目》在井泉水条下说,“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咸,用须煎滚,停一时,候咸澄,乃用之,否则气味具恶,不堪入药……性味甘平无毒,调中下热气,主治酒后热痢,消渴反胃,洗目中肤翳,及痈肿漆疮等。”虞抟说:“新汲井华水,取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以煎补阴之剂,及炼丹煮茗,性味同于雪水也。”华佗治一妇人病经年,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冷水灌之,良久汗出,以粉扑之而愈。另有百合四方(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均“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以疗百合之病。这是因为,百合病本是一种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由于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而朝百脉,心肺阴虚成病,则百脉俱受其累,症状百出,故云“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其治疗原则应着眼于清理心肺阴虚内热为主,既不可以用发汗法,又不可以用吐越法,仲景以泉水煮药,是因泉水具有养阴清热利尿的功效。

清浆水:又名浆水,前贤之述,见仁见智。《本草纲目》曰:“释名酸浆,引嘉谟云浆,酢也,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之败者害人。”气味甘酸微温无毒,功能调中,开胃止渴,消宿食,解烦;《伤寒类方》说:“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本草蒙诠》说:“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生白花,色类浆者”;《医方祖剂》说:“浆水,乃米和曲酿成如酢而淡。”字汇说:“浆,米汁也。”吴仪络说:“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若浸之败者,害人。”

《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方,“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复令微似汗”。此治大病瘥后,余热未尽,气血未复,因过劳而复发热,名为劳复之症,用本方疏散郁热,和胃化滞,以浆水煎药,乃是取其酸苦走泄之性;《金匮要略》赤小豆当归散,功能渗湿清热,化瘀排脓,以浆水服方寸匕,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蜀漆散,功能涌吐疟痰,借浆水酸甘微寒,以固护胃气;半夏干姜散以浆水煮之服,除温胃止呕之外,还以浆水调中而止哕;更有矾石汤,治脚气冲心,以浆水一斗一升,煎三五沸,以浸脚取其酸苦走泄,以清其湿热。

地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篇》说,“治食生肉中毒方: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数沸,澄清汁,饮一升即愈”。《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篇》说,“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治之方:人粪汁饮一升,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食枫柱菌而哭不止,治之以前方”,“误食野芋烦毒欲死,治之方以前方。其野芋根,山东人名魁芋,人种芋三年不收,亦成野芋并杀人”,“蜀椒开口者有毒,误食之戟之咽喉,气病欲绝,或吐下白沫,身体痹冷,急治之方。肉桂煎汁饮之,多饮冷水一二升,或食蒜,或饮地浆,或浓煮豉汁饮之并解”。

考土浆亦名地浆,《本草纲目》载“气味甘寒无毒,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疗霍乱及中卒死者饮一升妙”。其他如《卫生宝鉴》《圣惠方》《千金方》《肘后方》《集简方》《集玄方》都附有治疗方法,综而言之,其主要用于治疗霍乱、中暑、烦渴、腹痛、黄鱼中毒、砒石中毒等疾病。

张子和《儒门事亲》有水解篇,今附于下,以供参考:“余昔访灵台间太史,见铜壶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环周,水滑则漏迅,漏迅则刻差,当易新水。余豁然而悟曰,天下之水,用之灭火则同,濡槁则同,至于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未尝罔焉,故蜀江濯锦则鲜,济源烹楮则,南阳之潭渐于菊,其人多寿,辽东之涧通于参,其人多发,晋之山产矾石,泉可愈痘,戎之麓伏硫磺,汤可浴疠,杨子宜,淮菜宜醪,沧卤能盐,阿井能胶,澡垢以污,茂田以苦,瘿消于藻带之波,痰破于半夏之洳,冰水咽而霍乱息,流水饮而癃闭通,雪水洗目而赤退,咸水濯肌而疮干,菜之以为,铁之以为浆,曲之以为酒,蘖之以为醋,千派万种,言不容尽,至于井之水,一也,尚数名焉,况其他者乎;及酌而倾曰倒流,出未放日无根,无时初出曰新汲,将旦首汲曰井华,夫一井之水,而功用不同,岂烹煮之间,将行药势,独不择水哉,昔有患小溲闭者,众工不能瘥,予易之长川之急流,取前药而沸之,一饮立溲,元畴闻之曰,精乎哉论也,近读《灵枢经》,有半夏汤治不瞑,以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炊以苇薪火,正与此论合,乃知子和之于医,触一事一物,皆成治法,如张长史草书妙天下,得之公孙创器用必亦劳矣,后之用水者,当以子和之言为制,余于是乎作水解。”

3.微火煮药与久煮法《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之方,对于火候煮药的方法述之尤详,不仅总结了汉代以前各个时期的煮药方法,而且发展性地运用于临床实践。综观两书,大部分方剂,其火候煮法各有其重要意义,如首方桂枝汤,“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亦“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仲景举其端倪,略之于后。这一煮药的方法,因其风邪在于表卫,药必择其质轻气扬之品,通过发汗解表以散其风邪。关于微火煮药的具体方法包识生氏说,“煮药之法,先以猛火使之沸,水沸之后,则当用微火煮之,一味猛火,流弊多多,故伤寒第一张药方桂枝汤,即云微火煮也。按猛火煮药,一恐药汁升溢罐外,二恐水已干而药味未出,三恐煮燥药焦,四恐气药飞散,太过无力,五恐药汁浓厚难服,猛火煎药可谓有弊无利也。若以微火煮之,利益多多,味多气少飞散,药汁清澄,不易发生水干药焦之患,善于煮药者,药力必全,否则无益”。再上溯历代医家,对于煮药方法均十分重视。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观夫茶味之美恶,饭味之甘皆系于水火烹饪之得失,即可推矣。是以煎药须用小心老成之人,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徐洄溪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其法载于古方之未者,种种各殊……其煎之多寡,或煎水减半,或十分煎二三分,或止煎二三十沸,煎药之法,不可胜数,皆各有意义,大都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总诀也。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盖病家常服药者,或尚能依法为之,其粗鲁贫苦之家,安能如法制度,所以病难愈也。若今之医者,亦不能知之矣,况病家乎。”又如李东垣、沈存中等也都阐述甚详。然其煎法之中肯者,除徐洄溪而尤以包识生氏之论为最佳。至于久煮之法,如陶隐居之“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吴茭山之“若煎补药,以十分之水,煎取四分之药”;吴仁斋之“若补中温中之药,宜漫火煎服之”;李念莪之“补药须封固,文火细煎”;张路玉之“凡煎补药,文火缓煎”。诸贤之论,不论漫火、文火,更重要的是细煎、缓煎。凡属补益之药,多属根茎与果实之类,仓促之间药味何能煎出,不可与发散之花叶草穗相比拟。如通阳复脉之炙甘草汤,“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温补中气之人参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温暖下元之当归生姜羊肉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降逆安中之大半夏汤,“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举例数则足以说明,对于补益药,只有长时间的煎煮,药味才能全部释放出来,而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另有小建中汤的饴糖,微火消解,柴胡加芒硝汤的芒硝,更煮微沸;桃仁承气汤的芒硝,更上火微沸等,又当别论。读仲景书,如果只注重煮药方法是不够的,还要去分析病在表与在里、在脏与在腑、在上与在下、在血脉与在经络、病轻与病重、病时长与短、药物的质轻与质重、是花叶草穗还是根茎果实,这些都得灵活掌握,才能不失仲景心法。如桂枝加桂汤,“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其用水量与煎煮方法与桂枝汤同,桂枝汤的趋向是调和营卫以解表,而桂枝加桂汤的趋向是降冲逆而温里,既不需啜粥,亦不需温复,只是气味的浓郁与轻薄有别罢了。

另外,关于煎煮药物所采用的燃料,古人有种种说法。例如,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桑柴火,取其能助药力。炭,取其力慢。栎炭,取其力强。温养用糠、马屎牛屎,取其缓能使药力匀之意。张路玉说:“凡煎补药,文火缓煎,泻药武火急煎,煎膏用桑柴火最良”;抱朴子说:“一切神仙药,不得桑柴不服”,又说:“马矢煨风痹药,取其性缓,通行经络也,苇薪火炊泻阳药,取其轻扬,不损药力,二者皆内经法也。灯火灸治小儿诸惊,以及头风脑痛、风痹缓急,以油能解风毒,火能通经络也”。今之城乡煎煮中药者多用煤火、煤气,难以寻觅陈芦枯竹及苇薪桑栎,总之,以不失法度为宜。

4.去滓再煎法徐灵胎于小柴胡汤方后注,“去渣再煎煮,此方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意义”;《古方选注》说:“去滓再煎,恐刚柔不相济,有碍于和也”;戴北山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左季云说:“少阳经用药,有汗、吐、下三禁,故但取小柴胡汤以和之,然一药之中,柴胡欲出表,黄芩欲入里,半夏欲祛痰,纷纷而动,不和甚也,故去滓再煎,使药性合而为一,漫无异同,俾其不致债事耳。”综以上各家所说,重点突出一个“和”字。考小柴胡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二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大柴胡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分析以上三方均以和解少阳为特点。若从方药功能方面分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出表,从太阳而散;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则从阳明而解;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又兼治水饮。还有半夏泻 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也都有“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之说。再以方药功能分析,半夏泻心汤主和胃开结泄痞,治少阳误下,胃虚呕逆;生姜泻心汤主和胃散痞,治胃虚伤食;甘草泻心汤主调和胃气而除痞,治胃气重虚,客气上逆。三方均去滓再煎,浓缩药汁以调和胃气,使药力和缓而持久。此既《伤寒分经》所说“全藉胃中天真之气为斡旋,盖取和之为义耳”。近人张吉良氏研究报道显示:“去滓,再煎,这样可以得到浓缩高度,体积小的制剂,便于病家服用,其所以要这样做的决定因素,在于小柴胡汤证本身有‘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之症,大约有呕吐、恶心症者,总不宜再进大量汤液,故必须去滓再煎以浓缩其量,……但是如果病情需要浓煎,而方药本身又可以久煎的话,那么就不必去渣,而可以直接加以浓煎。”去滓再煎的方剂,经方中还有旋覆代赭石汤、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医者在临床应用时,都应该遵循这一“去滓再煎”方法,方可显示出方药疗效的优越性。

5.先煮后下法煮药方法的先煮与后下,《伤寒论》与《金匮在略》两书中记载尤详。如麻黄汤,“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二升半”,所以先煮麻黄,是因其麻黄煮出之沫有“令人烦”的副作用。仲景用麻黄诸方,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桂二麻一汤、越婢汤、麻黄加术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都注明“先煮麻黄,去上沫”;葛根黄芩黄连汤“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葛根先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葛根纤维密集而坚硬,久煮才能把药力煮出;茵陈蒿汤的茵陈,“以水一斗一升,先煮茵陈减六升”,是因茵陈久煮,可使其清泄湿热、祛除黄疸的作用耐久不尽;栀子豉汤类方“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先煮栀子,是因豆豉易煮,而栀子较为耐煮的缘故;紫参汤“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纳甘草”。亦是因甘草易煮,而紫参耐煮的缘故;甘草粉蜜汤“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一是因甘草比其他药物耐煎,二是因甘草有缓急止痛的作用;小陷胸汤“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先煮瓜蒌的原因是取其力专而任重之性,以开中焦之结气;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以水一斗一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先煮蜀漆,是为了加强蜀漆“疗胸中邪气”以及“能驱逐痰水”的作用。此外,在一方之中,药量独重或属主药者,必须先煮。如酸枣仁汤“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酸枣仁用至二升,为使其药重而力专,故必先煮;苓桂甘枣汤“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茯苓用至半斤,亦因药重力专,故亦先煮。

药之后下者,如大承气汤“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柯韵伯说:“大承气汤之先后作三次煎煮,何哉?盖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满也。”大陷胸汤“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此与大承气汤法同。又如柴胡加芒硝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硝石汤等,皆后下芒硝。茯苓戎盐汤“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桃花汤“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加入猪胆汁,分两次温服”;白通加猪胆汁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这些方剂中的戎盐、赤石脂,所以要后下,其原因是该药容易溶化;猪胆汁、人尿所以要后下,其原因是取其新鲜而力速。另有一些质轻气扬之药以宜后下,是为了避免使其药性耗散。如桂枝人参汤“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参术姜草先煮以取其味,用以温中止利,桂枝后下以取其气,用以行阳解表。更有大小建中汤的纳饴,以甘温补中;炙甘草汤、猪苓汤、黄连阿胶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以阿胶养阴润燥,均属后下之方。饴糖、阿胶之所以后下,一方面因其性粘腻,如同它药一起煎煮,它药均被其粘,不易煮透,另一方面因其易于溶化,故必须后下。由此可以看出,仲景运用“先煮”与“后下”这一煮药方法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6.分煮合服法分煮和服的方法,是把一方中的多种药物分别煮成汤液,然后再把分煮的汤液混合在一起温服。《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之百合知母汤,“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另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然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滑石代赭汤“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出白沫,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另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这种煮药方法,是针对疾病在某一时期中患者有几种不同的证候表现,在一个方剂中同时又具有两种或几种作用,又不使其药效相互抵消,而采用了这种微妙的煎服方法。此法是借用了泉水“性味甘平无毒,调中下热气”之性以煎百合,具有养阴清热之功。又别以泉水,煎煮其他配伍之药。再合和重煎,妙在使用其诸药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各发挥其个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既分工又合作。

如百合病,

同类推荐
  •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月经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调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月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等临床常见月经病的各种方法,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广大患者在寻求治疗调养月经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本书所讲述的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可少的孕产和哺养新生儿的知识,它们有助于孕育和喂养一个健康的宝宝,什么知识都要主动去学习,做妈妈的知识也不例外。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独宠小萌妻

    腹黑总裁:独宠小萌妻

    【新书已发-《粉嫩萌妃:陛下,亲一下》】某保镖:少爷,少奶奶要离家出走。某煜:她有没有带金卡?某保镖:带了某煜:送她离家出走。......某保镖:少爷,少奶奶要跟别的男人走了某煜暴怒:跟谁?某保镖:南爸爸.......某保镖:少爷,少奶奶抱走了隔壁家的孩子某煜:那孩子漂亮么?某保镖:漂亮某煜:看来我要努力了
  • 娘娘好萌:朕的战王美人鱼

    娘娘好萌:朕的战王美人鱼

    身为一个来自21世纪的逗比吃货杀手,战锦歌表示:本座一定会“不虚此行”的!不过——公主的生活真不是本座要的啊!!本座要去陆地!!可素……那个,陛下,本座是直的,不搞基啊!!!君凌天挑眉:惹了朕的身,拐了朕的心,你还想跑?嗯?【本文身心健康,绝对1v1,爆笑搞怪,奇妙逗比,绝对有一款属于你!】
  • 炼狱堡垒

    炼狱堡垒

    时代已经在变革,空间的格局即将被打破!王者归来,炎魂族青年禁区一般的往事。灰色的腰牌,百年归来,在阴谋的夹缝里,只为寻找暗流涌动的根源。
  • 洛书重生

    洛书重生

    河图洛书重现,得洛书者得天下,多方势力开始争夺洛书,洛书的一页在争夺中脱离洛书,化为书仙江北辰,北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洛神的转世,最终洛神重修洛书,万物归位,天下太平。
  • 装甲世纪

    装甲世纪

    “我刚穿越那会啊……太惨了……我穿越过来的时候变成了一辆坦克啊!”季波摆出一副天可怜见的表情说道,“要是普通的坦克还好了!那时候我连一只兔子都打不过啊!”“不过后来运气不错,让我变回人了,而且啊!现在老子已经完全不把兔子放在眼里了!老子一个打十个!!”周围传来不屑的目光……季波又拿出一本书“看见没有!以我为主角的书都有了!”书上面赫然写着《波奇历险记》……“这尼玛谁改的名字!”…………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我叫季波啊!魂淡!”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古神逆天

    古神逆天

    地球上的生灵,只闻修仙,却不曾修仙,究其根源,要追溯到天古时期……那一战,天崩地坼,日月无光!那一战,生灵涂炭,枯骨成山!而高高在上的存在,不肯回头!古尘:既然我与天地法则相悖,那么就改写法则吧。
  • 萌女郎生活

    萌女郎生活

    我在国外拳赛意外惹上麻烦,流浪逃亡的时,巧遇寻找姐姐的美女唐蜜,她没有钱我不会英语,为了继续待下去,我们只好住在一起……我是一名拳手近战搏击天王,她是一个总给闯祸的萌女郎,我们的生活总是麻烦不断……QQ讨论群97549216谢谢支持!
  • 心战天下

    心战天下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失踪,人鱼现世,青龙重生,神州大地,一片腥风血雨。吕洞宾、铁拐李、陈抟、张三丰、徐福等奇人异士,斗智斗法。石重贵、刘知远、郭威、徐知诰、赵匡胤等英雄豪杰,争锋争霸。然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却是一少年。
  • 月光之魂

    月光之魂

    他活在阳光下,却驰骋于黑夜,他无情,他冷血,他甚至残暴,但对于他的亲人,爱人,朋友,他却有一颗温柔的心,他就是一代枭雄楚魂。
  • 盗墓笔记之再就传奇

    盗墓笔记之再就传奇

    我,是九门之后。命运的齿轮,人心的回测,何处是彼岸?雪纷纷,人无踪,青铜门开,齿轮转起,这一战,必须赢!他,是张家之后。离奇身世,迷茫人生,无尽无头,空无一人的阴暗,生命中唯一的烛火,这一战,不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