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同时因其文明传统最为古老而拥有超过世界一半的历史。亚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都分布在亚洲。其中,出现在公元前约3000年的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中最古老的文明;出现在公元前约2000年的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持久、更具凝聚力。亚洲人及其亚洲文明代表着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丰富、最多彩的篇章。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建于7世纪的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教堂庇护着耶稣的墓地。
耶路撒冷简介
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至少有5000年历史。公元前1000年,犹太民族的大卫王占领此地,取名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从那时起,耶路撒冷便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但是,历史并未给这片土地带来和平。数不尽的征战,每隔四五百年,就改变一次这座城市的归属。新巴比伦国王攻陷过此城,耶路撒冷被夷为平地。以后,它又相继被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占领过。现在,圣殿只遗留下一段50多米长的护墙。犹太人在这里凭吊历史,把它叫作“哭墙”,视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基督教教徒认为,救世主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受难和升天,所以把这里看作是最神圣的地方。而在穆斯林心中,此地是先知穆罕默德神秘夜行的目的地和伊斯兰教庄严的圣地之一。在这座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城里,古老的石料建筑,见证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数不胜数的圣地、古迹和祈祷场,表明了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意义。
耶路撒冷旧城
耶路撒冷旧城至今仍保有中古世纪城廓的都市风貌。现有城墙为16世纪时鄂图曼土耳其人所建,分别有大马士革门、约帕门、希律门、金门、狮子门、锡安门、铛门、新门等八座城门。目前除金门外,其余皆可自由进出。旧城最高处的大卫城塔位于约帕门附近的犹太区内。这座两千多年前由希律王所建造的城塔,陆续被挖掘出土的有古老的哈莫尼城墙和法赛尔塔、米里亚尼塔和希皮库斯塔等三座城塔,以及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和土耳其时代的建筑遗迹。城塔中设有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迦南人、希腊人、希伯来人、十字军、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以色列人丰富的历史文物。此外,为吸引各方游客,夜幕下的大卫城塔经常会举办各种文娱表演。
耶路撒冷的魅力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于她神秘和神圣的宗教色彩,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被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认定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针的圣地城市。
犹太教的圣殿哭墙便在此
处,圣经曾多次述及此城是上帝祝福的城市;耶路撒冷也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清真寺——岩石圆顶清真寺所在地;对于基督教来说,这里是耶稣传福音、背十字架受钉以及复活的圣地。这里保存着完善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千万信徒来此朝拜。然而对于非教徒而言,耶路撒冷最吸引人的便是其城市建筑中特有的石材建筑,另外每当黄昏,整个城市弥漫着金黄色的光泽,美丽而明亮。历史古迹与现实生活在此和谐的相融,各种民族与文化编织出特有的城市风味。
哭墙
圣殿山是犹太教徒最重要的一处圣地,公元前1000年,犹太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耗时7载,动用20万人在耶路撒冷的一座小山,即后来著名的神庙山(也称圣殿山)上兴建了一座华丽的圣殿,作为朝拜犹太教神主耶和华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但又两次在罗马占领时期被毁坏殆尽。此后,犹太人在原来犹太圣殿的废墟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教徒都到这里来面壁祈祷,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时的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以色列人发誓决不废弃“哭墙”。
哭墙看起来和一堵巨大的石墙无异。每天都可看见犹太人自动分成男女两队,分别在哭墙的北端和南端祈祷,他们常常手捧《圣经》,一边祈祷一边点头(根据犹太教规,凡是念到圣人名字的时候必须点头),有的人甚至搬把椅子面对哭墙,一整天都沉浸在与上帝的对话中。
1967年,“哭墙”所在的破败街区被拆除,成了一片宽阔的铺砌广场。虔诚的犹太教徒热切希望能重建这一圣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将意味着要拆除后来在遗址上建起的穆斯林圣所。1981年,哭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基督教区内。基督教认为,该教堂建在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亡、埋葬及升天的地方,因此成为基督教的圣地之一。该教堂建于公元326年,是按照君士坦丁大帝母亲海伦娜的命令修建的,后经战乱,数度被毁、重建,目前的教堂是1149年十字军修建的。该教堂由许多小教堂组成,分属不同教派。其中著名的参观点有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耶酥死亡升天的地方及耶酥死后曾存放其尸首的石头。
萨赫拉清真寺
萨赫拉清真寺又称岩石圆顶寺,得名于阿文“岩石”的译音。于公元691年~694年由倭马亚王朝阿卜杜勒·马尔旺哈里发主持建造。寺内有一块长17.7米、宽13.5米、最高处高出地面约1.5米的巨大岩石。穆斯林认为先知穆罕默德就是踩着这块巨石登上七重天的。据说石头上至今还留有穆罕默德的脚印。穆斯林视这块巨石为圣石,认为它与麦加禁寺天房中的玄石同样神圣。萨赫拉清真寺充分反应了当时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高超和优美,被认为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华丽的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