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路总统官邸会议室里,整面墙上挂着徐蚌地区军事地图。身材矮小却嗓音洪亮的中将作战厅厅长郭汝瑰那双圆圆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当他以警谕的口气讲到共军中原、华东两大主力东徙南下,虎视徐州,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蒋介石忽然扭了扭身子,石破天惊般咳了一声。会场顿时肃静,众将领像以往一样,等待着总统的训示。蒋介石脑门上的青筋有节奏地跳了一阵,他拿起面前的玻璃茶杯,呷了口白开水,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下成马蹄形围坐的高级将领。
从下飞机起,蒋介石就很少说话。到机场迎接他的军政要员们一个个在秋风中肃然挺立,神态凄楚、悲哀,好像他们不是来迎接他们的总统,而是在参加一个隆重的葬礼。蒋介石和他们一一握手。众人的手竟是这般冰凉。就连宋美龄那双纤纤素手,此刻也如玉石一般光滑僵寒。是因为天气吗?不,蒋介石很明白,是因为共产党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是因为徐蚌迫在眉睫的决战态势……既然诸公都感觉到了这种危险,倒不是坏事。离开机场前,国防部长何应钦告诉他,白崇禧答应去徐州统一指挥作战,并且还表示可以让黄维的十二兵团立即向安徽阜阳靠拢,策应徐州,甚至连第三兵团也可以相机东进,以绝对优势兵力,聚歼刘伯承、陈毅。蒋介石的脸上这才有了一丝笑意。
在北平指挥东北战争时,蒋介石就获悉毛泽东有图谋徐蚌之意。为了拱卫首都,确保中枢,国防部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参谋总长顾祝同希望将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合并,倾全力与共军作战。蒋介石欣然允诺。可是,统帅两大“剿总”为李宗仁鞍前马后、竭尽肝胆的白崇禧,却让蒋介石伤透了脑筋。为了拉拢回族首领马鸿逵,他竟然当起了回教头目……李宗仁成功了,以1363张选票击败了蒋介石属意的孙科,堂而皇之地作起了副总统。蒋介石盛怒之下剥夺了这个桂系中坚的国防部部长头衔,让他去武汉当华中“剿总”总司令……不过,蒋介石也知道白崇禧爱弄兵权,这是为将的嗜好,谁能抵御得了两大“剿总”指挥权的巨大诱惑?果然,这一次他痛快地应诺下来。
那一夜,蒋介石睡得像小伙子一样深沉。清晨醒来,精神爽快,他在床上练了一会儿坐功,顿觉气归元海,意心守窍,一扫多日来的忧烦和劳顿。他起床洗漱完毕,吃了一点儿稀饭、馒头,觉得胃口还不错。然后,步入久违的书房兼办公室,审查国防部拟定的徐蚌会战作战方案,准备召开官邸会议。
没想到风云突变。一夜好梦尚未醒透,何应钦又打电话来告诉他,白崇禧变卦了,并且已回武汉。何应钦语言吞吐,只是告诉他白崇禧昨晚在傅厚岗德邻公馆里呆了很久,而且还……下面的话,何应钦不说了。
而且?而且什么呢?蒋介石知道,李宗仁的那辆“雪佛莱”轿车,最近常常停在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寓所门前。
蒋介石不禁破口大骂:这可恶的白崇禧!
南京国防部大楼里,国防部长何应钦坐在宽大的办公桌上边,望着各处送来的“匪情谍报”,不知应该怎么处置,而且根本也不想处置。何应钦此时满脑子是蒋先生给他瞥来的白眼儿,简直委屈得要发疯!是呵,华东一再报告共军日夜调动,可他老蒋坐在北平硬是不动窝。若有人稍加过问,便发一通无名火,惹得众人不快。到此危难关头,他还是四下猜疑,除了陈诚、蒋经国几乎无人信得,这算什么帅才!徐州刘峙根本主不了战事,还是白健生精明呀,他抬起屁股一走了之,看来当初不请白崇禧出来主持华东、中原,是一个失策!
说来也怪,何应钦本是蒋介石的嫡系,是拥护反桂的积极分子,曾对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东、中原执否定态度,现在为什么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对此,恐怕连何部长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自从何应钦5月份任国防部长以后,那个对蒋介石抱有成见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多次建议要让军人们自主地去打仗,改变蒋介石亲自指挥军队作战的一贯作法,而由国防部长何应钦与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将军组成“联合指挥部”,共同指挥各战区作战。美国朋友也许是好意,想解决南京政府的危局,不料却引得蒋介石醋劲大发。司徒雷登先生尽管是个“中国通”,但中国特色毕竟还是缺乏不少。殊不知,在中国“有兵才有权,有权才有一切”,官军一体乃长年老道。在国民党里作寡头县长、省长、委员长那等于自杀!当年,陈诚的泰山大人谭延闿在湖南若不兼着湘军总司令,就宁可辞去空头省长不作,成为在中国会当官的高明之士。让总统作军队的名义统帅,这在美国或许通得过,可在南京政府里是万万行不通的。结果事情没办成,倒给何应钦惹了一身臊。蒋介石心中盘算,刚刚挤走了一个姓白的,美国佬又收买了姓何的,真是拆房拆到自己锅台上来了!老蒋一气之下,几次国防部的作战会议,均把部长拒之门外。何应钦看出老蒋吃醋犯了疑,却不知如何解释,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到后来,何应钦也干脆破罐破摔,在华东军务上有意拉起桂系的白崇禧来。
当然,战区指挥关系到国事大计,光是派系间的拉拉扯扯,或碍于面子上的纠葛,还不足以成为何应钦想到白崇禧的理由。10月15日,徐州方面进攻山东的计划,因杜聿明随驾北平而流产。白崇禧原讲好要在华中配合,却不是只放空炮敷衍顾祝同,而是确有“作为”。这也是使何应钦对白崇禧另眼相看的一个原因。
白崇禧在武汉深知国共两军迟早要在徐淮地区决一雌雄,而炮声一响,凭他的力量东去支援,肯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两个战区人为分割,天各一方。这么遥远的路程,部队一拉出去,不让共军在行进中吃掉,也会把部队拖垮!因此,白崇禧决定师孙膑“围魏救赵”之计来策应徐州,先在中原设围,打垮刘伯承的主力。然后再稳稳当当地挥师击东,在徐淮与共军决战,消灭粟裕的部队。真不愧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小诸葛”啊!
10月初,在白崇禧指挥下,一切进行得十分诡秘。华中“剿总”先是命令第七军护送大批弹药、粮草至河南确山集中。一时间,确山基地军需品堆积如山。其实,粮食包里尽是砂粒,弹药箱中放石块。不几日,白崇禧又命第五绥靖区和第十绥靖区四下抓调民工,由当地驻军的工兵作技术指导,日夜赶修由确山西去南阳的公路,说要把确山堆存的军需品全部赶运南阳,以保证“一次大的军事行动”。
消息传到解放军中原军区,司令部派出侦察分队几经审核,确有其事。中原野战军决定派第二、第六纵队及桐柏军区主力,由方城、嵩县、舞阳等地分三路南下配合大洪山区的第十纵队和江汉军区主力,分进合击,攻占南阳,截获这批军需物资,以补无后方供给之难。刘伯承司令员部署完毕后,感到在敌后组织这样一次八万余人的南北合击,仅凭战前的侦察是颇显不足。又要求各级侦察人员继续缜密监视敌人,特别是有关敌机动兵团和白崇禧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刘伯承乃一代名将,历来骁勇善战、机警异常,这次为什么会上了白崇禧设下的圈套呢?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战争是双方智慧谋略的竞争,你以诈术相骗,他以诡计相欺,往来的千方百计哪有几条是明来直去的?故曰“兵不厌诈”。反之,既然是诈术,是诡计,种种行迹都是为掩人耳目而做出来的“样子货”,那也免不了会露些蛛丝马迹。关键还在于指挥员是否具有军事上敏锐的“嗅觉”,善于见微知著、明察秋毫,窥一斑而知全豹。所以,1947年6月8日,安阳百姓赠刘伯承“常胜将军”之匾时,刘伯承说:
“实不敢当,打起仗来不会是常胜,多数胜利就很不错了。谁也不能保证没有个闪失。”
而刘伯承强调要继续侦察,也正是他作战得以“常胜”的要害所在。将军们在信息不确实的情况下反打了胜仗,那只是九牛一毛的偶然。若要求在战争中常胜,获得及时准确的情报是第一重要的事。
白崇禧接到中野主力行动的报告,心中大喜,立即命令黄维兵团秘密移往驻马店,与张淦兵团会合,在信阳、确山、驻马店合围解放军。华中“剿总”随之成立“信阳前进指挥所”,10月14日,白崇禧带指挥人员亲抵前线指挥。在指挥所里,探子们不断报告:共军已倾巢而来,步步进入预设陷井,“小诸葛”心中愈发乐得发痒,庆幸又一个“皖南胜利”在望。白崇禧这个人素有一脑袋小聪明,指挥作战颇有计谋。但人有了本事又往往自信有余,爱吹不爱批,喜好我行我素,贪功心切而不计小节。作为一个统帅几十万大军的四星上将,这是他致命的弱点。他平时治军非常严格,生平不沾烟酒,只是酷嗜狩猎。如今,身处军机要位,戎马倥偬,白天在指挥所里不敢露面,担心走漏风声。到了夜里,着实按捺不住,走到山林中夜猎取乐,小试锋芒。说来也巧,事情偏偏在此时会出差漏,白崇禧猎枪举起还未放响,早被解放军便衣侦察人员发现。
“白崇禧到了信阳、确山、驻马店一带!”情报传到中原军区司令部,刘伯承不禁一惊。他果断地判定,国民党在这一带必有重大阴谋!因为,赶修公路、运送军需,决称不上头等军机要务,无论如何不必“剿总”的总司令出马指挥。刘伯承以自己闪电般的联想来支持下述结论:几日前,华中“剿总”参谋长徐祖贻在汉口答记者问时,以阴冷的语调对记者们说,“刘伯承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用不了几天,诸位必会写出华中大捷的新闻来。”这不正应了敌人在确山一带的阴谋吗?刘伯承当即发布紧急命令,全军停止南下,迅速撤返。各部队一昼夜北撤一百公里,敌黄、王两兵团尚未合拢,解放军早已跳出包围圈。白崇禧苦心经营的一个围歼战,竟因小节之疏而扑了个空,深悔不已。第二天,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嘲笑白崇禧“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白崇禧虽然设围无果,但总是要干点儿事业,有点儿作为。这在重动机而轻效益的国军里,也称得上是好汉一条了。比那碌碌无为、坐等天黑的刘峙强出数倍。这就难怪何应钦在决战之即,首先想到了白崇禧。
10月22日,何应钦根据华野主力南下、中野主力东移等情报,认为共军可能要先克郑州,然后两股合一攻打徐州。何应钦提议国军应迅速放弃陇海线西面各大城市,集中兵力退守淮河,届时华中、徐州两总部所辖部队均应由白崇禧统一指挥,与共军决战徐淮!“何案”于次日送北平面呈蒋介石,临行前顾祝同担心老蒋发怒,事情办不成反弄得里外不是人,再三对送方案的人申明:
“要报告总统,白健生统一指挥只是暂时的,徐蚌会战一结束,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仍按当初的要求,分区负责。”
第二天,蒋介石看过此案,他对华东战事进退维谷的困惑心境,忽而开了一线天缝。他想到,徐州真是曹孟德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不战而让出徐州真是让国人、友人耻笑的事,自己出面下令影响太大,这回好了,有白健生出面去撤出徐州,去淮河会战,打好了对大家有利,打不好是桂系无能,美国人不是看得上桂系吗?让桂系出面办最妙不过了。
蒋介石为了使多日议而难决的事有个着落,当场批准了“何案”,并一反常态地表示:
“不要叫暂时指挥,就让白健生统一指挥下去好了。”
老蒋的大度正是其奸雄所在。他早已看出徐蚌会战靠刘峙指挥不行,徐州的兵团对付山东的共军已感吃力,如刘伯承东出,那就非调武汉的兵力不可。而要调华中“剿总”的部队,也非拉住白崇禧这样爱戴高帽的人,多一顶乌纱,又有什么可顾及的?蒋介石想到,当年韩信请命作齐王,刘邦被人桌下踩了重重的一脚,才改口应允。而事后不还是他刘家的天下!现在说个“暂时”二字,白崇禧留个意马心猿,那有什么益处?尽管这些人都是暂时当这个总司令,但话可不能这么说哟。
24日,何应钦电告白崇禧,总统已决定由白总司令统一指挥华中、华东全部军队。这是把国军最后精锐都交给了白崇禧,白崇禧能不受宠若惊吗?6天以后,白崇禧欣然春风满面地由汉口飞抵南京,大摇大摆地步入国防部。
当年那一伙逼白下放的人,呼啦啦地围了上来,争着与白崇禧套近乎,以挽回面子。何应钦、顾祝同大呼“健生兄”,你一言我一语,俱称非白崇禧收拾残局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