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字健生,回族,1893年3月18日生于广西桂林南乡山尾村,一个乡村小商贩的家庭。父亲白志书,号友三,在桂林西苏桥圩开设永泰林杂货铺,经营糖、油、纸等物品。母亲马氏是桂林西乡罗锦圩人。夫妇和睦,克勤克俭,在当地尚属小康之家。他们先后生育七男四女,夭折三男一女。白崇禧有两兄一弟和三个姐妹。
1898年,刚满5岁的白崇禧,在父亲的主张下拜师入蒙馆读书。白崇禧是个肯下功夫的学生,每天都在油灯下度至深夜,5年的私塾生活,使他养成了夜读的习惯。儿子的行为,使母亲感到欣慰。
童年的白崇禧虽生得文弱,却有不畏强暴的性格。当时的乡塾不分年级,不拘年龄,同学中有个叫毛长林的,年已17,他仗着人大,时常欺侮小同学。他规定每个学生逢初一、十五须向他“进贡”食物或零钱;同学上厕所经过他座位,也要“纳路钱”,否则早晚免不了他的打。同学们敢怒不敢言。白崇禧与六弟崇祜却不理那一套,既不进贡,上厕所则绕道走。毛见状心怀不满,时常寻衅责骂白崇禧,殴打崇祜。9岁的白崇禧忍无可忍,发誓要为同学们出口气。但硬拼又不是毛的对手,于是同六弟密商,对毛进行一次“袭击”。一日放学,毛走下五级石阶时,白崇禧突然从其身后猛推一把。对方毫无防备,滚下石阶,白又乘势猛踢其两脚,然后迅速跑开,躲在自家屋后山岩内,叫六弟回家将事情告诉父亲。好在父亲通情达理,事后赔偿毛家药费以了这场风波,并未对儿子深究责备。只是塾师为了维护校规,将白崇禧责打一顿。毛长林也受到塾师告诫,昔日的进贡从此取消,同学们无不称快。白崇禧“初战告捷”,受到同学们的尊重。
白崇禧10岁那年,父亲患脑疾不治弃世。
家道中落,生活所迫,使白崇禧早熟,急切地盼望能早日自立。
1907年,刚满14岁的白崇禧,似懂非懂地为自己确立了奋斗目标,进入广西陆军小学读书。广西陆小创设于1906年,是所官费军事学堂,学制3年,除学生的衣食住行和书籍由学校提供外,每月尚有少量津贴。毕业后可直升陆军预备中学,两年毕业后便入保定军校分科受训2年,然后被派往各军任下级军官。考入陆军小学,日后便一无所愁。陆小的优越性,拨动了无数有所作为的青年人心弦,虽然每期招生额120名,但报考者却不下数千人,竞争性很强。白崇禧入学心切,虚报一岁,取得了考试资格。揭榜那日,白崇禧名列第六,欣喜之情难以言喻,自此,这个14岁的少年便告别家人,踏上新的旅程。然而3个月后,白崇禧因患恶性疟疾停学半年。期末,因功课旷废未能参加甄别考试。总办蔡锷考虑到他入学成绩优异而未让他退学,但白崇禧接受家人劝告,主动向校方提出退学申请,准备病愈后再作打算。就这样他怀着眷恋的心情离开了陆小。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白崇禧恢复了健康,重返桂林。但他没能进得了陆小的校门,而是与六弟崇祜双双成为省初级师范学校的新生。在学校,他品学兼优,屡次考试名列榜首,被选为领班生,受到校方的青睐、同学的尊重。但白崇禧平静的学生生活,很快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给打乱了。第二学期开学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来,省城震动。不久,广西光复,革命党人派遣赵恒惕率广西混成协驰援武汉。部分陆小学生也自发组成北伐学生敢死队,争赴前方。白崇禧得知后,感到兴奋,瞒着家人报了名,幸运地成为北伐学生敢死队的一名成员。
半年的军队生活,白崇禧行军3000里,穿越桂、湘、鄂、赣、江五省,竟使他感到军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于是决定留下,与其他自愿从军的队员一起被编入南京陆军入伍生队受训,重新开始接受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半年期满后,于1912年秋,他被转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5年6月升入保定军官学校深造。
保定军校是清末民初国内第一流的军事学府,白崇禧被编入第三期步科,学期2年。在这里他不但系统地学习了步科四大教程,即战术、筑城、地形、兵器,初步具备了一个陆军指挥官所应有的军事素质,而且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他们中大多是南方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尤其是他与同桌张治中更是志趣相合。
1917年夏,白崇禧通过毕业考试,被授予上士军阶。
回广西不久,白崇禧便被派往广西第一师当见习官。广西军队多为旧军,主要将领不外绿林出身,行伍之辈,文化低下,无政治信仰,信奉抢地盘、武力主义;军中没有战术训练,士兵对新兵器性能一无所知,而赌博之风却很盛行。白崇禧所在的第一师虽说是新军,但由陆荣廷三子陆裕光统领,旧军习气仍相当严重,白崇禧生活在这环境中大失所望。
正值此时,广西督军署参谋马晓军为在广西军队中推行新式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组建模范营,招纳新式军事人材。马晓军是广西唯一的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清末加入同盟会,在广西新式军人中颇有声望。白崇禧得知这一消息,自请调往模范营。
1917年,白祟禧升任第一连上尉连长,成了模范营的台柱之一。1919年初,模范营奉调开赴桂西南剿匪,这对白祟禧来说是项艰巨而生疏的任务。
社会的黑暗,官府的腐败,年轻正直的白崇禧反而遭到各种势力的打击。他的部下一些人,见他办事认真,无油水可捞,十分不满,策划了一场兵变。当时白手下有一个步兵排,是马晓军由家乡招募而来,其中有些人还做过土匪。一天,他们乘白崇禧去百色开会,就与禄丰附近的匪徒相勾结,胁迫在连部受训的一排新兵携枪叛逃。当连部勤务兵冒险逃至百色向白崇禧报告时,已是傍晚时分。白闻讯大惊,深感事关重大,向团长报告后,当夜赶回驻地,调集分散在附近查巡的两个排,连夜追击逃兵。经昼夜追赶,第二天部队来到八角山,但却不见叛兵踪影。白崇禧见士兵多有倦意,便令休息,自己则向附近老乡打听,得知确有一队马路过。于是他用望远境向四周群山搜索,突然在远处半山腰发现自己的那匹黄马。白崇禧料定叛兵均藏在山谷中,为了一网打尽,他令士兵散开队形,三面包抄,并嘱咐等接近叛兵,先高喊“白连长来了”,然后再放枪。士兵们遵命行事,结果除少数匪徒仓皇逃跑外,大多数新兵归顺了白崇禧。
这次兵变虽被白崇禧挽回,未酿成大祸,但事后白崇禧引咎请求处分。上司中,有人劝他今后禁烟以从宽为上策,免激兵变,白崇禧则表示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国家、社会永无安宁之日。好在马团长在上报兵变时,为白讲了很多好话,夸他禁烟有功,治军严明,而叛兵是与他所招募的人员不良有关。这样,此次兵变不仅没有使白遭受处分,反而受到嘉奖。
忠于职守,处事妥捷,是白崇禧给模范营同事们留下的最突出印象,他因此受到同僚们的敬重。
1921年秋冬,广西政局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孙中山为清除北伐的后顾之忧,檄调粤、黔、滇军讨桂,于11月将大本营移驻桂林。广西地方实力派陆荣廷、谭浩明被逐,马君就任广西省长,模范团改为田南警备司令部,从此脱离与陆、谭的部属关系,成为新政权的一支主要武装力量。同时,白崇禧也被提升为模范团营长。但由于赵恒惕的阻挠,拒绝北伐军由桂入湘,孙中山将大本营移往韶关,粤军随即班师,陆荣廷、谭浩明卷土重来,在广西境内成立自治军,矛头指向新政权,田南警备司令部也时常遭到自治军的袭去。
一天拂晓,自治军偷袭田南警备司令部得逞,逮捕了马晓军。司令部一片混乱。那天,白崇禧也因公事在司令部驻地,他看到对方人多势众,败局难以挽回,于是乘混乱之机只身附城墙逃入黔境,投奔昔日保定军校的同学刘莘圆处暂避。
白、夏率两营士兵退避贵州后,受到老同学妥善安顿,并补足粮饷。稍作休整后,白崇禧便筹谋由坡脚渡过红河,歼灭西降自治军。这将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为了摸清敌军火力部署,在一个雨夜,他带两个卫兵到坡脚北边的山坡上观察对岸敌人的机枪阵地。因天黑路陡,白崇禧不慎跌下山坡,左脚受伤。因脚伤严重,难以挪步,无法指挥,只好让夏威一个人负责,按计划行动。
白崇禧躺在床上,焦急地等待着战报。但队伍在向西降推进时,受到敌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最后败下阵来。白崇禧清楚,能否战胜敌人,是关系到自己前途的问题,因此当晚召集部队训话,强调指出,此战胜负是关系到我部存亡的关键,只有返桂才可望反败为胜,希望大家务必齐心协力。第二天,白崇禧令部队重新发动攻击。为了鼓舞士兵的斗志,他躺在担架上,让人抬到前沿督战;为了激励士兵的勇气,他在前沿阵线上告诉大家,若此次攻击失败,他决心与诸位同死不退。于是部队发起冲锋后,一鼓作气突破敌军防线,乘胜追至百色,救出马晓军,在广西重新获得一块立足之地。
西隆战役,白崇禧表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尤其马晓军得救,更觉白崇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提升他为统领。与白同时晋升一级的还有黄绍竑。
从1923年到1925年的短短两年中,白崇禧与李宗仁一起,击败陆荣廷,征服沈鸿英,驱逐入桂滇军,在广西南征北战,用血与火结束了广西分割混乱的局面,使广西得到了统一。
统一广西的战争中,白崇禧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获得了“小诸葛”的雅号。沈鸿英在屡遭白崇禧追歼时,总是惊叹:“呀,小诸葛真厉害!”甚至一有追兵就恐惧地讲:“小诸葛又来了。”从那时起,“小诸葛”美名便不胫而走,越传越广了。
1926年6月,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任命蒋介石为北伐军总司令。参加北伐的队伍由国民革命军3个军组成,迎战的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个军阀集团。因此统帅这样一支军队,需要配备强有力的参谋部,物色一名理想的参谋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自称慧眼识人,启用了白崇禧。一天,蒋介石来到白崇禧下榻的广州东亚酒店,郑重提出要白崇禧组织北伐军参谋部。白崇禧感到有些唐突,且事关重大,以不能胜任相辞。蒋介石坚持己见,白崇禧只好推说请蒋征求李宗仁的意见。李宗仁在统一广西的战争中,对白崇禧的指挥才能和个人品质极为满意,视为难得的合作者,自然不愿割爱相让。蒋介石见交涉不成,就说:“那就算借用好了,到打下武汉再归还。”这一招李宗仁没想到,为顾全大局计,只得同意了。但白崇禧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永远离开桂军,做一个没有根的参谋总长。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向蒋提出,自己资历尚浅,愿担任副参谋长,建议由李济深任参谋长。蒋介石同意了。
蒋介石之所以选中白崇禧为参谋长,这当中除了因为白确实有近代军事指挥才能外,还另有一番苦心。广西的统一,不但说明桂军的强悍,更证明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团结一致,蒋想日后独揽全国军权,怕桂军不服,三人联为一体,于己不利,而对白崇禧尤为顾忌。因此把白调开,企图使桂系成不了气候。不过日后事态的发展,并没有使蒋如愿以偿。
白崇禧上任新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国民政府代表身份与陈铭枢同往长沙,促动唐生智加入到北伐队伍中来。国民革命军出征北伐,湖南的向背是至关重要的。当时唐生智驻军湘南,是赵恒惕手下实力最强者,早欲取赵而代之。白崇禧利用这一点,与陈铭枢以老同学的关系,上门游说。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场誓师出征。此刻,白崇禧面对的是较前远为广阔的战场,他将导演的将是一场空前激烈的厮杀。
蒋介石消灭桂系的计划是首先瓦解河北白崇禧部,然后拆散粤桂联盟;得手之后,再发兵征讨桂系主力,以求全胜。
蒋消灭白崇禧部的办法,是利用唐生智与桂系的矛盾,起用唐生智,驱逐白崇禧。白崇禧带到河北的李品仙、廖磊两部原是唐生智的主力军,1927年,桂系打败唐生智,唐的主力军就被桂系改编。蒋在湘案发生后,一面下令停发白崇禧部的军费,一面派人把唐生智找来南京,给唐30万大洋做经费,令其北上夺白崇禧的军权。唐生智当即派亲信到唐山密晤李品仙,彼此约好,脱离桂系。
白崇禧想常驻河北,又想向西北发展,引起部下不满。唐的旧部都想早日回到湖南家乡,又都觉得当桂系的军官不光彩。所以,一经唐生智的号召,就立即投入旧长官的怀抱。况且脱离桂系,既有钱拿,又有官做,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嘛!因而,彼此信使往还,络绎不断,其中只瞒着白崇禧一人。为了达到尽早成事之目的,李品仙又派亲信五十二师参谋长周武彝以赴南京会议为由,前往上海、南京活动。周到了南京,便与蒋的秘书长邵力子取得联系,请邵转告蒋介石,他代表唐生智的旧部,往上海迎唐。蒋介石得到报告,立时接见了周,周向蒋表示,唐的旧部竭诚拥护中央,都要求唐生智重新指挥部队。蒋介石大喜,要周马上去上海迎唐动身北上,周赶到上海面见唐生智,唐于是携带蒋介石的30万元巨款,与周一起,乘英商太古公司“女皇”号轮船赶赴天津。
此时,蒋桂战争已箭在弦上。白崇禧意欲将兵带回两湖,配合李宗仁部进攻蒋介石,然部队已不听白的指挥,甚至发展到公开闹事驱白的地步。五十三师所属的旅长凌兆尧,集合全旅官兵在纪念周上宣布反桂拥唐,并到处张贴“打倒桂系!”“打倒白崇禧!”“欢迎唐总司令东山再起!”等标语。标语贴到北平、天津的火车车厢上。白崇禧在军中不能立足,化装由塘沽搭英轮逃走。说来也巧,这艘英轮刚刚把唐生智由上海载来,又把白崇禧载走了。
1929年3月20日唐生智在塘沽登岸,受到旧部的欢迎。第二天,唐便通电宣布讨伐白崇禧。蒋介石立即任命唐生智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唐生智在北平顺承王府设立总指挥部,布置讨白事宜。蒋介石扶唐倒白计划完全实现。这一招等于砍去桂系一只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