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3800000028

第28章 医案选录

一、温热病类

1. 定时高热惠某,女,26岁,工人。初诊(1980年3月8日):近一月来每日下午3时许发高烧达39℃,三小时后可自行消退,曾住院治疗效不著,亦未查明原因,体重锐减十余公斤。每次发病,先觉背疼,继之发冷发烧,手足心热甚,恶心胸痛,四肢末端发凉。素纳差,日进食150g许。舌淡略暗,脉沉细略数。辨证:少阳不枢,瘀血内阻,兼太阳之表气虚,少阴之阴液亏。治法:和解少阳,活血化瘀,温补太阳之表,清滋少阴之里。方药:小柴胡汤化裁:银柴胡10g,黄芩10g,沙参15g,姜半夏10g,丹参15g,山楂15g,桂枝10g,黄芪15g,狗脊12g,白薇12g,胡黄连10g,瓜蒌15g。从4月16日随访,上方6剂,热退告愈,再未服药。

本例患者之高烧,病机颇为复杂,寒热交作,发热有时,为少阳枢机不利之征兆,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因属虚热,阴液有亏,将柴胡易为银柴胡,党参易为沙参;背为阳,发热先有背疼,即督脉虚而不通,用黄芪、桂枝、狗脊温通督气;午后发热,即阴液亏而虚热生,白薇、胡黄连胜其任;瘀血内阻,热郁不宣,丹参、山楂当为其用;胸闷为阳郁,瓜蒌可宣阳。诸药合用,不乱其法,幸而奏效。

2. 感冒牛某,男,43岁,干部,住院号:50923.初诊(1994年10月12日):流清涕,打喷嚏19年,伴畏寒、盗汗4年,心慌气短4个月。患者于1969年入西藏工作,6年后一次感冒中,流清涕打喷嚏不断,眼泪汪汪,痛苦不堪,甚至影响工作,经按过敏性鼻炎服药后症状消失。近19年来,诸症频繁出现,无明显季节性,每服“感冒通”后症状消失,然2~3天后复发如故。曾从脾虚、气虚论治,服药无数而效微,伴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近4年来又有怕冷,盗汗,4日前感心慌气短,头晕手麻。查:T35.8℃,P88次/分钟,R20次/分钟、Bp14/10kPa。精神不佳,面色萎黄,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Ⅱ度肿大。心肺肝肾未见异常。舌淡苔薄黄,脉沉,右寸关重按无力,左迟沉弱。各项理化检查均正常,医者困惑,邀张学文教授会诊。辨证:感冒(阴阳俱损证)。治法:标本同治,平和阴阳。方药: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加减葳蕤汤合方加减治之。生葳蕤12g,桔梗10g,白薇15g,薄荷5g,甘草3g,细辛3g, 附子6g(先煎),葛根10g,大枣2枚,煎服3剂后症状显著减轻,要求继服7剂。

二诊(1994年10月22日):精神好转,面现红润之色,上症基本缓解。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略数。外邪已解,正气尚虚,治宜健脾和胃,培补正气,固本益肾。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方药:炙黄芪40g,党参12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8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6g,狗脊12g,细辛3g,葛根10g。服10剂后,诸症俱消,数十年顽疾得愈而欣然出院。

感冒为常见病证,依法辨证用药,往往能很快治愈。此例感冒长达19年而不愈,实为少见。临床抓住病程长,感冒不发热而以流清涕、打喷嚏为主,咳嗽吐痰亦不明显,患病无季节性,全身症状不显,发冷以背部为甚,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弱等特点,诊为阳虚感冒当可。然阳衰日久,损及阴津,阴虚则见盗汗、便干、口舌生疮等症。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阳解表,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二者合用,意在平和阴阳,宣肺解表。方中附子、细辛散发阴寒,使痼冷得以外出;狗脊温肾暖督,助真阳以鼓气血。此案属感冒奇症,治法并无新鲜之处,治之收效,在于辨证用药切中病机。

3. 阴火(高热不退)崔某,男,27岁,工人,初诊1995年3月15日。主诉:持续发热74天。患者于1995年1月1日在连续娱乐几天之后,出现夜间高热,T 39℃,微恶寒,伴身痛肢酸,无汗。自服“银翘解毒片”“速效感冒胶囊”等药物,未见缓解。后在某医院住院治疗15天,经常规、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未明病因。使用多种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及其他),并服用多种具有辛凉清热解表之中药,均收效甚微。体温持续在38~39℃之间。患者长期高热不退,倍感痛苦而来诊。诊时症见:神疲乏力,身热面赤(T 39℃),无汗,微恶寒,心慌气短,不思饮食,二便通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阴火发热。治法:甘温除热。方药:黄芪20g,升麻10g,柴胡10g,枳壳10g,桔梗10g,橘红12g,黄芩12g,桂枝10g,太子参10g,丹参15g,青蒿15g,麦冬15g,生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服药2剂后高热霍然而退,顿觉爽快,体温降至37.2℃。为巩固疗效,原方加服5剂,体温一直正常,未再发热,精神好转。

二诊(1995年3月23日):精神好转,面色润泽,纳食佳,T 36℃。惟感气短心慌,夜寐不实,舌淡、苔薄白,脉细微数。仍用上方去桔梗、橘红加炒枣仁30g,夜交藤30g,7剂后诸症悉除。

阴火理论为李东垣所提出,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脾胃受损,元气衰弱,致使“肾肝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干扰心包,所谓之阴火”。东垣虽言之清晰,然临证之中,医者多眩目而不易辨知。此患者劳倦过度,脾胃气虚,元气衰弱,阴火炽盛,高热由生。迭进辛凉之品,戕伤脾胃, 俾使邪未去而元气更伤;加之高热日久,必伤气阴,气阴两虚,相火上炎,发为是证。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升麻、柴胡升脾胃清阳;太子参、麦冬、甘草益气养阴;橘红、枳壳疏理气机、调和升降;丹参利血脉、养血安神;青蒿透热外出;桂枝、姜枣解肌和营卫。全方升阳益气,集补泻、升降、透发之治为一体,收效甚捷。

4. 重型恶寒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贾某,女,46岁,工人。初诊(1977年7月19日):患者1972年冬作人工流产术时,衣着单薄而受凉后即感恶寒,背冷尤甚,自服“银翘丸”数日未愈。病情日趋加重,后虽经数医调治,仍冬重夏轻,难以如常。延至1976年病情陡增,恶寒犹若身置冰窟,寒冷彻骨,虽增衣物、近火炉,亦为枉然。伴有脘胀纳差,气短倚息,不能平卧,胸痛心悸等。近四个月来天气渐暖,然诸症不减,又遍身悉肿,按之如泥,头身困痛,犹以腰痛为甚,尿频便溏,小腹冷,感唾液及二便出窍均有凉意,闭经至今已4年。经某医院多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按“肾虚”“附件炎”等,用中、西药及理疗等方法治疗无效。邀张学文教授诊时,虽为盛夏,但患者仍紧闭门窗,室内生火、穿冬衣而裹被坐床。见其发枯无泽,肤燥多屑,面色紫黯,涩滞不鲜。舌有瘀点,脉沉细涩。辨证:寒湿稽留筋骨,脾肾两虚,瘀血内生。治法:祛湿通络散寒,补脾温肾壮阳。方药:黄芪24g,附片9g,桑寄生15g,杜仲15g,当归9g,杜仲15g,当归9g,丹参15g,红花9g,川芎9g,桂枝6g,狗脊12g,独活9g,细辛3g,鸡血藤30g,骨碎补12g。服法:每日1剂,开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1978年1月25日):上方略事加减连服100余剂后,(并服虎骨酒0.5公斤),已获大效,已于1977年11月25日上班工作,原诸症大部已除,现仅觉背部发凉,时见泛酸便溏。舌正常,脉沉略细。继用健脾益肾,调和气血之剂。方药:附片9g,党参12g,黄芪15g,白术15g,茯苓15g,肉桂3g,丹参15g,红花9g,扁豆15g,山药15g,炙甘草6g,巴戟天9g。

三诊(1978年3月1日):上方服10余剂,头脑清醒,心平气和,但背部及少腹部仍微有凉感。时已头发润泽,面色红润,舌正常,脉沉缓。仍宗上方加川芎9g,芦芭子9g,益母草15g以善其后。1978年12月份去信询访,诸症悉除,正常上班至今。

妇人小产,气血必虚,又感风寒,邪必乘虚而入,损伤阳气;阳气不足,水津不布,精血难以化生,寒性凝滞而主收引,气血凝涩不畅而成瘀,因寒致瘀,寒瘀交加。恶寒多以“阴盛则寒”或“阳虚则寒”而论,其治疗无非祛除寒邪,扶助阳气,但此案如法施治无效。古人云:“久病顽疾多挟痰”。此时亦有“久病顽疾多挟瘀”之势。此案舌下瘀点、脉细涩是瘀血内留之征。由此分析,其恶寒之机理,因寒凝血瘀,阻滞脉络,脏腑阳气失于畅达,肌表卫气不能输布,阳遏寒生,寒瘀交加。据此,张学文教授认为除“阴盛则寒”或“阳虚则寒”外,尚应注意“血瘀甚则寒”这一病机。不过“瘀血恶寒”之说有待进一步验证与探讨。此案治若独以温经散寒,忽视瘀血内阻,则寒虽可散,而血仍不畅行,血不通行则气难条达,症虽可减而病未已。故当温补脾肾以壮阳,祛湿活血以通络,逐散风寒,扶正祛邪并举,病症方见好转。

二、急症类

1. 惊叫症马某,男,48岁,某县委干部。初诊(1980年4月21日):患者于每夜酣睡后(约2~5点左右),则突然惊叫而醒,遂两手掌心相对,猛力拍击,两足内侧相对,用力碰撞,甚或起床以拳击墙,以脚使劲乱踢,心中明了,但不能自制,不仅全家不能安睡,邻家亦不能安宁。每次约20分钟过后,渐复如常。平素头痛眩晕,胸中痞满,右半身肢体麻木,写字手颤,但能上班工作。诊见颜面晦暗、两手掌斑点紫红如朱,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粗张,舌苔厚腻而滑,脉弦硬。辨证:痰瘀交结,肝肾阴亏,亢阳化风。治法:涤痰化瘀剔络,益肾潜阳熄风。方药:生地12g,川牛膝15g,丹参30g,琥珀6g(冲服),川贝母10g(冲服),地龙12g,僵蚕10g,乌梢蛇12g,签草30g,枸杞10g,桑寄生15g,女贞子10g,鳖甲10g(先煎),羚羊角5g(先煎),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2ml。

初用2~3剂时,惊叫发作反而频繁。坚持服上方15剂,惊叫、拍掌、踢脚、击墙诸症逐渐消失,睡眠转佳,无胸闷,惟感手足心发烧(足心为甚),右半侧肢体麻木。舌稍暗,腻苔渐退,脉弦硬。药中肯綮,效不更方,守法原方加龟版10g(先煎),五加皮10g。30剂后,诸症消失,精神转佳,拟养肝滋肾,化痰活血以善后。

舌暗而晦,手掌朱砂斑点隐隐,为瘀血内阻所致。苔腻而滑,肢体麻木,为痰湿内聚之象,脉弦硬,手震颤乃肝肾之阴不足,阳亢化风之兆。综合分析,此患者工作操劳,暗耗肝肾阴精,阴液不足,气血凝滞,渐而成瘀,瘀阻痰凝,痰瘀交结,且肝肾阴亏,阳亢化风,风痰瘀血上阻清窍,内侵血络使然。此案乃一“怪病”。虽迭经中西诸法治疗效微,而从活血化痰取效。由此悟及“怪病”不仅多痰,“怪病”也可多瘀。张学文教授对癔病、阳痿、严重恶寒、惊厥、抽搐、翻甲等诸疑难病证,凡见舌质紫暗或舌下有瘀点,或舌下脉络粗张等瘀血见症,并经久用多法治疗效不著者,每从活血化瘀着手论治,往往可收到卓效。

2. 狂证(精神分裂症)马某,男,40岁,农民。初诊(1973年8月5日):患者素性急躁,刚直,因与他人争吵动怒后觉头昏、脑胀,头木发麻,语言不利,之后神志间有不清,胡言乱语,坐卧不宁。用镇静剂后稍安,但药效过后诸症依然。诊时:面色黯红,目赤睛呆,语无伦次,狂乱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脉弦数、舌红赤,舌下散见瘀点。辨证:肝郁气滞,痰瘀交夹。治法:疏肝解郁,涤痰活血。方药:丹参30g,郁金12g,桃仁10g,赤芍12g,黄芩10g,礞石15g,川贝10g(冲服),青皮10g,沉香10g,芒硝10g(冲服),大黄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饭前顿服。

上药3剂后大便已通,神情较前安静。原方继服3剂,诸症锐减。遂改为理气化痰,安神养心之剂以善后,配合思想开导,心理暗示而收全功。至今30年,生活工作如同常人,未曾复发。

《证治要诀》云:“癫狂由七情所郁。”《医家四要》曰:“狂之为病,多因痰火结聚而得。”此证除以上两因外,舌红有瘀点,热瘀内阻之症显然。分析此案,患者素体阳气偏亢,复因情志相激,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升而不降,聚而为瘀。气郁化火,炼津为痰,痰火、瘀血交结不解,阻于心脑,狂症乃作。处方以舒肝解郁,清火涤痰,活血化瘀为治,辅以精神心理治疗。法顺病势,药投病机,故当痊愈。

3. 鼻衄马某,男,17岁,学生。患者双侧鼻孔断续衄血月余,经查原因不明,屡用中、西药而无效。近两天突然加重,动则衄甚,色暗红夹有血块,伴头目眩晕,心中烦躁等。舌暗红,脉沉数。

张景岳谓:“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所藏。”此患者鼻衄虽已月余,但仍舌红脉数,虚象未露,且衄势急猛,色暗,故属热证、实证。肺开窍于鼻,热邪壅盛,上迫肺窍则鼻衄;肝藏血,肝胆之气随血上升则目眩;心主血,营血之热上扰心神则烦躁;热伤络,血不归经,络脉凝瘀则衄血夹块。《临证指南医案》谓:“胆火上升心营热”之鼻衄,良由热邪壅肺,迫血妄行,扰心及肝,络伤血瘀而致。仿叶天士“火邪极盛而载血上泛者,有甘寒咸寒之法”立意,故处以犀角地黄汤化裁治疗。辨证:肺肝郁热,迫血妄行。治法:清泄肺肝,凉血止血。方药:犀角6g(另煎兑服),生地10g,赤芍10g,丹皮10g,元参10g,麦冬10g,黄芩10g,菊花10g,川牛膝15g,白茅根15g,焦山楂15g,大、小蓟各15g。

三剂后鼻衄止而诸症愈,同年底随访未再复发。上方以犀角地黄汤加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活血化瘀;麦冬、元参润肺生津以布护肺络;黄芩、菊花清胆凉肝,抑木气之逆;佐焦山楂既取活血化瘀止血之用,亦可防诸咸寒之品滋腻碍胃。犀角为禁用品,现依30克左右水牛角代替效亦佳。药合病机,故获效甚捷。

4. 咯血(支气管扩张)朱某,女,42岁,干部。初诊(1988年5月10日):患者自1984年起每逢5~7月即出现发作性、规律性咯血,时轻时重,多则一次咯血达300ml,为时长达4年余,每次发作均去西安某医院住院治疗,曾怀疑“支气管扩张”,但终未确诊,原因未明,7月以后咯血自行停止。1988年5月3日,咯血又发作,经住院输血、止血等法治疗,咯血不能有效控制,特邀张学文教授诊治。症见频频咯血、量多,色鲜红,颜面苍白,头晕乏力,口干手足心发热,烦躁失眠。舌淡胖有齿痕,舌边有散在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无力。辨证:气阴不足,瘀伤肺络。治法:益气滋阴养肺,化瘀和络止血。方药: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12g,白芍15g,丹参15g,川牛膝12g,党参10g,沙参15g,玄参15g,小蓟12g,旱莲草15g,焦山楂10g,三七3g(冲服),阿胶10g(烊化)。

二诊(5月17日):服上方6剂后,咯血量、咯血次数明显减少,但仍感头晕乏力,手足心热,烦躁失眠,继用上方加五味子10g。

三诊(5月24日):咯血停止,精神好转,睡眠改善。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守方徐图,原方继服。至6月22日,患者精神明显好转,面色红润,与前判若两人。随访两年,一直未复发。

此案每年5~7月定时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季节)节律特征。此时热旺阳升,似与木火刑金有关;患者咯血色鲜红,口干,手足心热,烦躁失眠,脉沉细,属阳虚火旺兼有肝火之象;但又咯血量多,颜面苍白,头晕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脉细无力,似有气虚不摄之征;舌边有瘀斑,脉兼涩象,因瘀而血不循经之兆也甚明显。三因合一,以瘀阻络破为标,故急投桃红四物汤化裁,活血止血。舍川芎以去其辛燥动血之嫌,党参、沙参、玄参益气养阴清热,川牛膝引血下行、活血化瘀,丹参、三七、小蓟、阿胶、旱莲草、焦山楂化瘀止血。攻邪之余,兼顾其本而柔肝益肺,以期肝木得抑,肺金清肃。

5. 便血(溃疡性结肠炎)杨某,女,23岁,工人。便血伴少腹胀痛三月余,曾在某医院行“乙状结肠镜检”确诊为溃疡性出血性结肠炎,住院治疗两月余未见显效,转外科拟手术探查,由于家属及本人不同意,于1978年4月8日求治于张学文教授。

初诊:患者少腹胀痛,里急后重,便溏不爽,每日七八次,甚则十余次,往往伴有下血,但血量多少不一,除中、西医针药并治外,曾先后输血共约2000ml。诊其六脉沉涩,舌黯苔薄。辨证:湿热日久,气滞血瘀。治法:和血止血,理气祛瘀。方药:槐花30g,地榆30g,丹参15g,当归10g,焦楂30g,三七3g(冲服),枳壳10g,荔核15g,佛手10g,麦芽12g,五味子10g,大云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饭前服。

上方加减共服14剂,便血已止,症状改善,惟觉胃脘不适,腹胀,五心烦热,月经不调。于4月25日收住入院,酌用归脾汤、八珍汤等调理10天,诸证改善,再未便血。

便血原因甚多,病因必须查明。此例病人属西医溃疡性结肠炎出血,辨证为湿热瘀滞肠中所致。此时既有出血,又有少腹胀痛,里急后重,便溏不爽,属标本并见之证。治疗以槐花、地榆清肠止血,丹参、当归、三七活血养血止血,枳壳、荔核、佛手行气消胀,山楂化瘀,麦芽消导,五味子养阴,大云润肠通便。全方标本兼顾,收效显著。

6.尿血罗某,男,42岁,干部。初诊(1974年12月24日):常觉腰酸脸胀,1974年10月22日晨出现肉眼血尿,但尿时无尿路刺激症状,伴眼睑发胀,腰酸足跟痛,胸闷心烦,易惊,耳鸣,午后面部发热,手足心发烧,汗多。在宝鸡某医院曾作尿常规检查:蛋白(-)、红血球(+++)、脓细胞(-)。经某医院治疗后尿血无明显好转,遂转院诊治,曾怀疑膀胱肿瘤,作膀胱逆行造影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用青、链霉素,强力霉素等效仍不著,尿中红白血球及蛋白反复出现,曾先后行三次尿培养,均未发现病原菌,故于12月24日来诊。主症同上,脉沉涩无力,舌尖红体黯,口唇略紫。辨证:肾阳亏损,虚火妄动,络损致瘀。治法:益肾滋阴,化瘀止血。方用:旱莲草24g,黄柏10g,琥珀10g,生地12g,桑寄生15g,丹参30g,川牛膝10g,粉丹皮10g,鳖甲12g,木通10g,仙鹤草15g,三七粉3g(冲服),女贞子12g,白茅根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

复诊(1975年1月24日):上方服20剂,胸闷、脸胀消失。午后发热、手足心汗多、足跟痛、心烦易惊等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感口苦口干,耳鸣,腰酸。舌略红而黯,脉弦细。元月29日尿检:少量脓细胞,余均正常。仍用上方去木通加磁石18g,元参15g,沙参15g加强滋阴益肾之功,服用20剂后诸证基本消退,惟觉腰酸,手足心热。尿检中偶见脓细胞,改用六味地黄汤化裁以善其后。方药:生地12g,丹皮10g,山茱萸10g,旱莲草24g,鳖甲15g,生甘草3g,地骨皮12g,胡黄连10g,桑寄生15g,沙参15g,丹参15g,焦山楂12g。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5月7日,尿检正常,诸症皆退。

尿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湿热互结,肝热下注,心热下移,劳伤肝肾,脾虚气陷等。然由真阴亏损,虚火妄动,煎血为瘀,灼伤脉络,络伤血瘀,血不归经者尤多。此证每因失血而阴液愈亏,阴愈亏则虚火愈旺,虚火愈旺则阴津愈伤,血热妄行,伤络而溢于脉外。离经之血不去,宿瘀不化,脉络不宁,则新血不能循经,尿血更趋严重。尿血、阴亏、瘀血互为因果,而致病情缠绵难愈。治以滋阴降火、活血化瘀,以使真阴复而虚火平,瘀血消而经脉和,故能取效。

7. 毒瘀交结抽搐证(磷化锌中毒)李某,女,25岁,泾阳某公社社员。初诊(1979年9月1日):因误服磷化锌中毒,遂送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室洗胃,给以解磷定、液体疗法等救治,但两日后开始全身不时抽搐。观其面色苍黄,神志时清时昧,吐字不清,痛苦病容,腹胀如鼓,两日未解大便,小便黄浊。脉象沉数,舌暗红。体温37.5℃,其他尚可。辨证:毒热内聚,气血逆乱。治法:解毒清热,平肝化瘀。方药:绿豆甘草解毒汤化裁:绿豆120g,生甘草30g,草石斛30g,白茅根30g,连翘30g,大黄30g,丹参30g,赤芍12g,焦山楂15g,羚羊角6g(另煎),钩藤15g(后下),丹参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4ml,肌肉注射。上方日夜两剂(液体仍给),大便通畅,腹胀减轻,抽搐减弱。次日再进1剂,则诸症悉除,第三日从急诊室痊愈出院。

本例系药毒内留,聚而生热,阻血为瘀,热毒瘀血聚于肠道,气机不利,则腹胀如鼓;熏灼肝经,肝热动风则不时抽搐;上扰心脑,瘀阻心窍则神志不清。诸症皆由热毒瘀血而生,故以绿豆甘草解毒汤(自拟方),重加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熄风止痉之品而使患者转危为安。

8. 气厥抽搐证翁某,男,42岁。因劳累过度,加之情志怫郁,突觉头晕眼花,心中难受,身冒大汗,随即失去知觉,并四肢厥逆,不时抽搐,经卫生所针灸及其他急救苏醒后仍觉眩晕,不时瘛。诊见:面色青黄,口唇发紫,两目直视,烦躁易怒,善太息,饮食明显减少,舌淡暗有深裂纹(系生理现象),脉弦数,二便正常。辨证:气郁不解,血瘀痰凝,郁而不宣,肝风内动。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痰熄风,并坚持作好思想开导工作。方药:丹参30g,檀香6g,砂仁6g,羚羊角6g(另煎),钩藤12g(后下),郁金12g,赤芍10g,僵蚕10g,川芎10g,川贝母10g(冲服),清水煎服。日夜各服1剂,并用丹参注射液,每日4ml,分两次肌肉注射。上药仅服4剂,则抽搐诸证渐除而愈,至今未再复发。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劳累过度,正气已衰,七情怫郁,尤易犯肝,肝失疏泄而郁结不解,气机不行而阳郁不达,进而血瘀不行,痰湿阻滞,心脑失养,窍闭不宣,故肢冷厥逆遂发;肝为风木之脏而主筋,阳郁血瘀痰凝,筋脉闭郁失养,虚风随之内动,故抽搐、瘛即作。治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化痰止痉,平肝熄风。肝主条达,抓住病由气生的特点,重视作好思想工作,配合精神疗法,从而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9. 气厥震抖证(癔病性震颤)阎某,男,28岁,户县大王人。1975年7月因与人争执生气后,当即昏倒,不省人事,左上肢抖动。经当地医生按“癔病性震颤”采用针灸及中药治疗后取效。但其后每当劳累、生气即发,并日益加重。近日又犯病,烦躁,失眠,头痛眼红,颈项强痛,胃纳差,胸腹胀闷,脘腹疼,吐酸水,喉咙噎,走路左腿强直麻木,左上肢颤抖致诊脉亦需别人按压。舌黯苔白,脉沉弦。辨证:肝郁气滞,络阻风动。治法:疏肝潜镇,活血祛瘀。方药:白芍12g,木香6g,川芎10g,郁金12g,香附10g,生龙骨15g(先煎),红花10g,甘草3g,丹参30g,川牛膝10g,葛根12g,鳖甲15g。每日1剂,水煎二次合匀,早晚分服。同时配合针刺外关(左侧)穴。复诊(1976年4月5日):上药服5剂后,震颤麻木已除,他症已减,现惟觉头重胃胀,纳食仍差,脉沉缓,舌稍黯苔白。调方以善其后。处方:赤芍10g,地龙12g,鸡血藤30g,郁金12g,丝瓜络12g,生地10g,白芍12g,当归10g,丹参30g,山楂15g,生龙骨15g(先煎),龟版15g(先煎),6剂。每日1剂,水煎二次合匀,早晚分服。

《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胜则动”。震颤强直,亦从风论,应从肝治。然本例患者因其气郁伤血、络阻风动,非一般外风侵袭,故治以疏肝潜镇,活血化瘀而获效。

三、脑病中风类

1. 脑萎缩魏某,女,60岁,陕西咸阳市文汇路退休教师。初诊(1992年4月26日):近一年来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头顶抽痛,有沉重压迫感。经针刺治疗一阶段后症状有所减轻,近年头顶抽痛重物压迫感加重,纳食可,多梦,二便自调,舌质暗红,舌苔灰白而腐,舌下静脉曲张,脉象沉弦。辨证:肝热血瘀,脑络不利。治法:清肝活血化瘀,兼以平肝通络。方药:天麻10g,钩藤12g(后下),川牛膝15g,草决明30g,地龙10g,菊花10g,莶草15g,栀子10g,炒麦芽15g,川芎12g,丹参15g,生甘草6g,磁石30g(先煎)6剂。

二诊(1992年5月3日):症状同前,头顶仍有重物压迫感,记忆力减退明显,反应迟钝,有时恶心欲吐,舌红苔白腻,脉沉弦。仍用上方去栀子、生甘草,加夏枯草、山楂、僵蚕、半夏,6剂。

三诊(1992年5月11日):症状同前,经咸阳某医院CT检查诊断为“脑萎缩”。现头顶仍沉重疼痛,舌暗红胖,苔灰白而腐,舌下脉络迂曲怒张,脉沉细。方药: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10g,山萸肉10g,当归12g,川芎15g,山药15g,茯苓12g,泽泻10g,磁石30g(先煎),生山楂15g,五味子10g,6剂。

四诊(1992年5月18日):服药后头顶抽痛减轻,睡眠好转,已无恶心呕吐,头脑自觉清醒。仍以5月11日处方化裁,并嘱买杞菊地黄丸常服。由于痰湿较重,用陈皮泡水冲服成药。半年后随访,诸症减轻,头已不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亦有明显好转。

“脑萎缩”是西医的病名,由于CT技术的广泛应用,此病诊断日益明确。此证属中医“健忘”“头痛”“痴呆”等范畴,多因长期痰瘀互结,脑脉缺血缺氧所致,治疗比较棘手。中医对健忘的论治有“老人健忘脑渐空也”的说法,多由于脑络不利,失去气血濡养而逐渐空虚失用。此症多因肝热上冲,血瘀于上,兼有痰浊所致。故用自拟“清脑通络汤”为主,稍加平肝化痰之品,连服12剂。继用杞菊地黄汤加川芎、山楂、磁石等滋补肝肾、化瘀平肝之药,坚持用药,故收到一定效果。若不用清肝平肝、通络化痰之品,则痰瘀阻滞之势不去,肝阳肝火上冲之机不解,则不可骤用滋补肝肾之法。否则前后不循标本之法,急于滋补以治本,必然痰瘀未去,脑窍更加壅塞。

2. 点头症王某,男,51岁,干部。初诊(1979年4月18日):1978年3月以来每晚睡觉后(约午夜12点许)不自主地点头,遂即致醒,连续点头十余次而自止,有时则连续不断。遇此情况,自己揉按颈部多有效,甚至需户外行走,方能停歇,严重影响休息。经多家医院诊治,均未找出病因。理化、影像检查均未见异常。服谷维素、维生素等药无效。自1979年5月开始,伴见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记忆力差等。经检查,排除心血管疾患。舌暗红,诊脉沉涩。辨证:痰瘀交结不解,阻络引动肝风。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熄风止痉,佐以升津解肌。方药:丹参30g,川牛膝10g,川芎10g,山楂15g,瓜蒌15g,薤白10g,茯苓15g,天麻12g,钩藤12g,僵蚕10g,菊花12g,葛根12g。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早晚服。丹参注射液,每日2支,分两次肌肉注射。复诊(1979年5月6日):上方连服8剂,点头症基本痊愈,气短胸闷大减。原方去茯苓加绛香10g,桂枝6g,再服7剂,诸证悉除而愈,至今未再复发。

无原因点头实属少见。“怪病多痰”“怪病多瘀”,故从瘀痰考虑。舌暗苔腻,脉沉涩,为痰瘀内阻之证。肝为风水之脏而主筋,瘀痰交结,久入于肝,引动肝风,风甚则动。且风痰瘀血交阻,筋脉凝滞不利,故点头乃作。治以丹参、牛膝、川芎、山楂活血化瘀,瓜蒌、薤白、云苓除湿化痰,菊花、钩藤、天麻、僵蚕平肝熄风。点头揉颈则减,说明是阳明经气不利,中焦津液不升,故加葛根以升津解肌舒筋。全方化痰活血,熄风止痉,佐以解肌舒络,药投病机,数剂而愈。

3. 半身麻痛症葛某,女,38岁,初诊(1978年12月10日):患者平素体弱,又因产后大出血,渐致左半身麻木不仁,且时作疼痛,行走艰难。伴有周身浮肿,尤以四肢为甚,延今已4月余。并觉颜面有蚁行感,气短乏力、纳呆难寐,即便入睡片刻,亦多作恶梦。月经量多夹有血块,经期提前,甚或一月两行,曾在本厂卫生所及某西医院诊治,检查除“三系细胞”略低外,余无阳性结果,诊断未明确。屡经中西药、针灸治疗效果不著。诊时患者面色晦暗,舌暗不鲜,脉沉涩。辨证:气虚血亏,气血瘀阻。治法:益气养血,活血化滞。方药:炙黄芪15g,当归10g,生地10g,地龙10g,川芎10g,丹参20g,川牛膝12g,赤芍10g,僵蚕10g,乌蛇12g,山楂10g,鸡血藤30g。以上方为基础方,稍事加减,病情每见减轻,共服48剂,半身麻痛消除,浮肿消退,食纳渐增,月经正常,其他症状亦大为改善,工作、生活基本正常。1980年2月28日随访,情况良好,未再复发。血常规化验“三系细胞”均在正常值下限,但无明显不适。

此例患者素体虚弱,复因产后大失血,致使气血亏耗愈甚,从而血少滞涩,瘀而不行。瘀血内阻,水湿运化受碍,筋脉肌肤失于濡养。血虚生风,故麻木、浮肿、疼痛、蚁行感等症遂作。病机根本为虚实交错,虚在气血亏耗,实为瘀血内阻。故治宜益气养血、化瘀行滞。黄芪、当归、生地益气生血;红藤、丹参、川芎、地龙等养血化瘀通络;加虫类药入络搜风之品而增其化瘀通络之功;佐以山楂开胃、化瘀,诸药合用,攻补兼施,使血得行,则虚风自灭而麻木去,瘀祛络通则气血通调而疼痛止。

4. 中风(脑梗塞)王某,男,63岁,西安市饮食公司干部。1993年4月10日初诊,左半身麻木,无力三月余,伴疲乏无力,气短,健忘,无精神,在西安住院一个月,诊断为脑梗塞,颈椎病,高血压。舌质淡、苔白,脉弦缓。辨证:气虚血瘀,风中经络。治法:益气活血通络,兼以平肝熄风。方药: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丹参15g,生山楂15g,天麻10g,远志10g,水蛭5g,路路通15g,桑寄生15g,川牛膝15g,天竺黄10g。

上方共服20多剂,初服时自觉效果很好,久服则效差,症状如前。1993年6月6日三诊时,去天竺黄、远志,加葛根、伸筋草、太子参。至1993年9月6日诊时,经两个月服药,病情大为好转,半身麻木消失,气短乏力改善,半身功能无障碍。嘱平时常服复方丹参片,定期检查并仍按上方加减常服,以巩固疗效。

此患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风中经络的病人,以半身麻木、乏力、神疲、健忘等为主要症状。他既有脑血栓形成,又有高血压,还有颈椎病等。张学文教授从中找出其病机要点为气虚血瘀,风中经络。故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化裁,取其补气以通络。此种活血通络法,化瘀而不伤正气,再加丹参、生山楂、水蛭、路路通等化心脑瘀血,桑寄生、川牛膝补肝肾之虚,天麻、天竺黄、远志等平肝熄风化痰。坚持以此方加减,常服近三个月,终使病情得以控制。老年人中风病情较杂,风、痰、瘀、虚交织于一体,辨治有一定困难,且病情虽突现而得病却非一日,故不少人欲图速效,却往往欲速不达。对此证,只要辨证用药无误,坚持用药,持久论治,常常可显奇功。

5.中风(高血压脑病)张某,女,67岁,咸阳地区某局家属。初诊(1974年1月11日):昨晚突然左半身不能动,口眼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并呕吐腹泻,血压180/110mmHg,舌黯红,苔薄黄,脉沉弦。素头昏胸闷,经胸透检查,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动脉瘤。辨证:年高体虚,肾亏风动,肝强胃弱,血瘀经络。治法:抑肝平木,益肾固本,行瘀通络。方药:菊花12g,钩藤12g,决明子30g,丹参18g,三七3g(冲服),川牛膝12g,僵蚕10g,葛根10g,地龙12g,白芍12g,桑枝30g,生地10g,竹茹10g,3剂。服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1974年1月13日):服药后头已不痛,左半身已能活动,手能摸床,脚能站立,腿能移步,吐字较前清晰,惟觉迷蒙,项强、纳差,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药已中病,上方加橘红10g,菖蒲10g以开窍醒神化痰。

三诊(1974年1月16日):精神好转,饮食可,能端碗进食,可梳头,能缓行,血压170/104mmHg,脉舌同前,效不更方,原方继服。

患者突然半身不遂,口眼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显示风中经络之证,此风乃由年高体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亢阳化风,风阳挟气血上逆,阻窍涩络所致。故治取生地、白芍滋养肝肾;菊花、钩藤、决明子清肝熄风;地龙、僵蚕、竹茹、葛根、桑枝化痰通络;三七、川牛膝、丹参活血化瘀。全方共奏阳气得平,亢阳得潜,内风得熄,络瘀得化,风痰得消,而中风告愈。

四、内科杂病类

1.肺痨(肺结核)张某,女,29岁,农民。初诊(1965年1月2日):患者1964年9月曾患秋瘟时疫(钩端螺旋体病),经中西医抢救治愈后,身体一直不能恢复。初觉头昏、咳嗽、盗汗,时有寒热,食欲不佳。当初以为大病后气血双虚,故只作一般药物及饮食调理,使病情日益加重。除上述症状外,且时作胸痛,痰中偶带血丝,困倦无力,骨蒸,月经不调,血色黯红,有紫黑色小块。诊见:面白颧赤,口干咽噪,舌红,脉细数,经透视诊为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辨证:气阴两虚,兼有瘀滞。治法:养阴除蒸,润肺化痰,活血化瘀。方药:百合12g,黄芩10g,沙参12g,瓜蒌15g,当归10g,生地10g,麦冬12g,丹皮10g,百部12g,丹参30g,鳖甲15g,焦山楂15g,茜草炭10g,川贝母10g(冲服),胡黄连10g。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匀,早晚分服。

以此方为基础,稍事加减,先后共服百余剂。在此期间,尚服异烟肼,因对链霉素过敏而间断口服对氨柳酸片。病情基本稳定,咳血停止,诸症均减。嘱患者加强饮食营养,并以滋养肺阴,兼顾脾胃,除痨和血之品作成丸药,以巩固疗效。以后逐渐好转,症状消失,病灶钙化而痊愈,至今良好,再未复发。

肺结核中医称“肺痨”,乃因气阴不足,邪乘虚而入,传染为痨,故有“痨证有虫,患者相继”之说。《古今医统大全》说:“凡此诸虫,着于怯弱之人,日久成痨之证。”临床上以咳嗽、骨蒸、盗汗、疲倦、食少、消瘦,甚则咯血等为主症。其辨证多从肺阴亏损,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等方面考虑,治则也就从养阴润肺,益气健脾等方面着手。但考虑本例患者乃系热病日久,灼伤阴津,病久入络,故而有瘀,除用滋阴润肺兼有养血之百合固金汤加减外,并重点加用丹参、丹皮、茜草、焦楂、胡黄连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品,以使热清、瘀行、阴复而愈。

2.肺痿(肺不张)王某,女,30岁,工人。初诊(1978年11月2日):因患肺部感染,后渐觉胸闷,气短,咳嗽,憋气,经某医院拍片确诊为左下肺不张,劝其手术治疗,因患者及家属不同意,而求治于中医。诊见手足心发热,腰痛腿酸,饮食减退,四肢无力,月经不调,经色发暗,挟有瘀块。观其面黄肌瘦,两颧独红,精神萎靡。舌红黯,舌底舌边有散在瘀点,脉沉细略数。

辨证:肺阴亏损,瘀痰阻络。治法:滋补肺阴、宽胸化痰、活血祛瘀。方药:百合12g,百部10g,桔梗10g,炙杷叶10g,瓜蒌15g,薤白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丹参15g,郁金10g,川贝母10g(冲服)。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早晚分服。

丹参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2ml肌肉注射。上方初服有效,遂稍又加减,坚持服用50余剂,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60余支,诸症消除,胸片复查未见异常。

《金匮要略》云:“肺痿之病,重亡津液故得之。”《临证指南医案》邹时乘按:“肺热干痿,则清肃之令不行,水精四布失度,脾气虽散,津液上归于肺,而肺不但不能自滋其干,亦不能内洒陈于六腑,外输精于皮毛也,其津液留贮胸中,得热煎熬,变为涎沫,侵肺作咳,唾之不已。”可见肺痿多由燥热熏灼、炼津为痰所致。但此例除上而外,瘀血征象显然,良由津伤痰凝,久病入络,肺络瘀滞,痹郁不宣而成。故处方以百合、百部、川贝、瓜蒌、薤白润肺开胸化痰;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络;另用郁金、杷叶、桔梗宣上焦之痹郁,以使肺津滋,肺热清,痰浊化,瘀血除,肺痹开,宣降有序,故病告愈。

3. 咳喘(肺炎、肺结核)李某,男,48岁,咸阳市郊区农民。初诊(1993年5月9日):头昏、头部发麻十余天,全身乏困无力,纳差,发冷发热,咳嗽胸闷,胃脘胀满,腹部硬满,腰酸痛,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在西安某医院拍胸片诊断为:肺门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间质性肺炎。按胃病治疗未效。辨证:肺肾两虚,气阴不足,兼有肺热。治法:补益肺肾气阴,兼清郁热。方药:党参12g,当归10g,炙甘草6g,焦山楂15g,沙参15g,百合12g,黄精12g,五味子10g,麦冬15g,鱼腥草15g,茯苓12g,黄芩10g,柴胡6g,6剂。

二诊(1993年5月15日):服上方后寒热退,诸症减。继用上方去柴胡加生地、玄参。三诊时本病大见好转,转而以治本为主,嘱常服知柏地黄丸和生脉冲剂以巩固疗效。

此病以头昏头麻为主诉求诊,但临床常有多种疾病交织在一起,诊治比较棘手。细观此症,病种虽多,但以肺肾两虚为主,兼有气虚阴亏及轻微热毒。有些病如肺门结核、肺气肿在拍片时才可发现,当稍缓一步再治,而以虚、热两端为主要矛盾。方中用党参、茯苓、沙参、黄精、炙甘草补益脾肺之气,沙参、麦冬、百合益肺肾之阴,当归养血,五味子收敛肺气,鱼腥草、黄芩、柴胡清解肺中郁热。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在纷杂的症状中抓主要矛盾,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4.喘证(慢性支气管炎)孙某,女,50岁,咸阳市文汇路某厂工人。初诊(1985年10月20日):咳嗽、咯痰、气喘三个月,入冬以来一直咳嗽,夜间加重,胸闷、气喘、背部及两胁处疼痛,怕冷、出汗,纳食尚可,舌质红、少苔,脉沉细。一般情况可,心率6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呼吸急促。前医按“痰湿壅肺”治疗无效,原有胸膜炎病史,现仍胸闷胸痛,咳嗽,痰白粘腻,口苦而粘,小便黄,大便干,舌质淡红,苔薄黄而腻,舌下静脉迂曲怒张。病人自知不治,烦躁欲死。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注射多种抗菌素无效。辨证:心阳不振,肺气郁闭,血行不畅。治法:温通心阳,开宣肺气,活血化瘀。方药:瓜蒌15g,薤白10g,桂枝10g,姜半夏10g,杏仁10g,川贝10g(冲服),绛香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橘络10g,山楂15g,6剂。另丹参注射液20支,每次1支,每日2次。

二诊(1985年10月28日):用上方后诸症大减,胸闷胸痛已除,惟感肩部、颈部不适、气短、咳嗽、痰多、气喘、口苦,口干,喜凉饮,小便黄,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滑略数。仍用上方去半夏加沉香,6剂。

三诊(1985年11月11日):仍有胸闷,右胸连及右背刺痛,劳累后加重,纳谷不香,咳嗽,咯灰色痰浊,畏寒怕冷,周身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苔白,中有裂纹,舌下静脉怒张,脉细弱。处方:瓜蒌15g,薤白10g,绛香10g,姜半夏10g,枳实10g,川贝10g(冲服),三七3g(冲服),橘红10g,炒枣仁15g,茯苓15g,远志6g,桂枝6g,6剂。后又诊治5次,基本以11日处方加减,至1992年因其他病就诊时诉,咳喘经近2个月治疗后早已痊愈,偶有咳嗽。

此病人有多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心病,多种症状交织在一起,但治疗时抓住心阳不振、肺气郁闭、血行不畅三个要点,用桂枝温通心阳,瓜蒌、薤白、半夏、杏仁、川贝、橘络等宽胸宣肺化痰,绛香、桃仁、红花、丹参、山楂等活血化瘀,使胸阳得振,痰郁得化,瘀血消散,从根本上改善了致喘生痰之病因,坚持服药而终获良效。病人小便黄、大便干,苔黄等似属有热,但此热乃痰郁气阻而化热,其本质仍属阳虚有寒,故黄芩、黄连、鱼腥草之属,虽可必要时用一两次,但不可久用重用,以防不利宣散瘀痰之壅滞,痰化而郁热自消。

5.头冷痛赵某,女,42岁,神木县人。初诊(1980年1月18日):头冷痛历时5年,久治不愈。痛则心烦不安,恶心欲呕。平时睡眠欠佳,腰痛膝软,畏寒足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弱。辨证:阳虚血亏,瘀阻不行,痰浊内聚,清阳不升。治法:温肾扶阳,活血化瘀,理气化痰,通络止痛。方药:鹿茸3g(冲服),狗脊10g,巴戟10g,鸡血藤30g,当归10g,白芍12g,桂枝6g,丹参30g,川芎12g,磁石30g(先煎),姜半夏10g,砂仁6g,郁金12g,广木香6g,蔓荆子10g。服法: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

上方服用5剂,头冷痛大为减轻,舌已转红,脉沉渐起,但觉稍热,故于上方去鹿茸、木香、鸡血藤加菊花15g,桑寄生12g,天麻12g,嘱继续服用。同年10月上旬告知,头痛已基本痊愈。

头为诸阳之会,冷痛为阳气不达巅顶,然舌质暗、苔白腻,瘀痰交结之症显然。综合分析,头痛良由素体阳虚血少,渐致湿聚血凝,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脉络阻滞,不通则痛。且瘀痰阻遏,更伤阳气,从而阳虚,瘀痰互为因果,故头痛日重,久治不愈。今从温肾扶阳,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祛痰降浊着手,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以使真阳得复,血脉通利,清升浊降而头痛渐愈。

6.气厥(脑动脉供血不良)梁某,女,35岁,某油田咸阳石油转运站家属。初诊(1981年2月15日):三年前因过度生气,精神创伤,遂觉心跳而痛,至1979年底病情加重,自觉心胸拘缩,全身挛搐,伴见多汗,面色白,四肢无力,渐至卧床不起,并时有昏厥,发则牙关紧闭,四肢发凉,呼之不应,月经量多,色黑有块,经西医作有关检查诊断为“脑动脉供血不良”,怀疑为“冠心病”,但经治病情未见改善。诊时面色青晦,毛发枯燥。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而涩。辨证:宗气不足,心血亏少,气郁不疏,瘀阻痰凝。治法: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方药:炙甘草10g,淮小麦30g,大枣5枚,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5g,丹参30g,川芎10g,三七粉3g(冲服),瓜蒌15g,薤白10g,郁金12g,绛香10g。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匀,早晚分服。

上方坚持服用40余剂,心缩心跳消失,不再昏厥,毛发润泽,面色红润,饮食增加,月经调合,心电图复查也复正常。舌淡红,脉沉细,处以益气养心,滋肾扶阳,活血化瘀之剂以巩固疗效。

《灵枢》篇云:“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剧伤、心气顿挫,故始觉心缩心跳。《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郁则气滞,……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血瘀不行,湿聚为痰。气、血、痰、湿诸郁相合,郁结日固,正气日耗,心脑失养,瘀痰阻窍,故昏厥诸症丛生。遵“心病者,宜食麦”“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及“木郁则达之”的古训,拟甘缓合于活血祛瘀、化痰疏郁之中,用药得当,故多服而愈。

7.胸痹(冠心病心绞痛)虢某,女,41岁,陕西咸阳外贸车队干部。初诊(1991年11月13日)主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一年,下肢浮肿半年。一年前开始胸闷,阵发性胸痛,伴有心慌,烦躁,气短乏力,近半年来下肢浮肿。曾在西安某医院检查诊为“冠心病”,服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听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肺(-),肝区压痛,下肢Ⅰ度浮肿,舌暗苔白,脉沉细。辨证:胸阳不振,气虚水瘀互结。治法:宽胸理气,养心化瘀。方药:瓜蒌15g,薤白10g,绛香10g,丹参15g,三七3g(冲服),麦冬15g,玄参15g,桂枝6g,桑寄生15g,杜仲12g,鹿衔草15g,炒枣仁15g,生山楂15g,6剂。

二诊(1991年12月1日):服上方后诸症减轻,现仍感左侧胸闷并胸痛,气短乏力,眠差多梦,下肢浮肿,每到上午腹胀,烦躁,脸部烘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仍以上方化裁:瓜蒌15g,薤白10g,五加皮10g,川牛膝12g,通草10g,丹参10g,琥珀3g(冲服),炒枣仁15g,夜交藤30g,五味子10g,茯苓15g,绛香10g,麦冬15g,6剂。

三诊(1992年2月22日):间断服上药30余剂,心慌心悸好转,胸闷胸痛偶有发作,浮肿已消,精神好转。近因感冒而头痛、头晕、鼻塞求诊,嘱继用前方巩固,并开辛温解表方以治外感。

胸痹之证,血瘀痰阻等为标多见,而心之气血阴阳不足为本多被忽视。此病以瓜蒌、薤白、绛香、丹参、三七化痰宽胸,散结化瘀止痛以治标,麦冬、玄参、炒枣仁养心血、滋心阴,桂枝、寄生、鹿衔草、杜仲益心阳肾阳以治本,山楂化瘀又护胃。二诊加通草、茯苓以利水,夜交藤、五味子以安神,以使心之阴阳两调,痰瘀得化,故坚持应用而获良效。

8.心悸(心肌缺血)边某,女,35岁,陕西咸阳服务楼旅社员工。初诊(1991年12月21日)主诉:浮肿、心慌、胸闷、胁肋部胀满已一年多。患者1988年曾患“心肌炎”在某医院住院43天,症状减轻后出院。此后常感心悸,胸闷,有时心前区疼痛,心脏多功能检查诊断为“心肌损害”“心肌缺血”。现在除上述主症外,浮肿加重,身体发胖,月经量少,腿肿,疲乏,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辨证:心血瘀阻,阳虚气滞湿停。治法:活血化瘀,助阳利水益肾。方药:当归10g,川芎10g,益母草30g,赤芍10g,丹参15g,川牛膝12g,桃仁10g,红花10g,桑寄生15g,桂枝10g,山楂15g,泽泻10g,鹿衔草15g,6剂。

上方服12剂后,浮肿明显消退,但月经量少,疲乏无力,脉舌同前。上方加香附10g,6剂。

自服上方18剂后,肿胀明显减轻,已不气短,胸胁胀满、腰痛诸症锐减,走路有力而轻快,舌质暗红、边尖红赤,脉沉细。此后一直以前方为主稍事化裁,共诊治9次,服药60余剂。至1992年4月11日随访,基本治愈,已不心悸,浮肿消退,月经正常,已恢复上班。

此患者以心悸、浮肿为主诉,属心肌炎引起的慢性心肌病,由于长期失治误治而成。治疗时抓住瘀血、肾虚、水停三个病机要点,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山楂等活血化瘀,用川牛膝、桑寄生、鹿衔草补肾活血,益母草、泽泻化瘀利水,桂枝助阳化气,故用后症状迅速改善,瘀血得消,水肿得除而诸症自愈。

9.心悸(风湿性心脏病)赵某,女,16岁,西安某中学学生。初诊(1993年1月10日):主诉:胸闷心慌,低热,关节疼痛,头晕,月经量多,在西安某大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舌质红、苔白,脉细数。辨证: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治法:通阳宽胸,养血活血。方药:瓜蒌15g,薤白10g,丹参15g,炙甘草6g,苦参10g,桂枝10g,葛根10g,川芎10g,赤芍10g,当归10g,三七3g(冲服),山楂15g。

复诊(1993年2月13日):左胸部偶有刺痛,肩关节疼痛,有时头晕,月经量多,色红,经常感冒,舌尖红、苔白,脉细数。仍用上方加葛根、姜黄、玉竹。

三诊(1993年3月6日):病史同前,心悸,胸闷,动则汗出,脉细数,舌红苔黄。处方:生地12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太子参12g,麦冬10g,五味子10g,瓜蒌15g,薤白10g,三七3g(冲服),焦山楂15g,桑寄生12g。

四诊(1993年4月29日):胸闷痛,偶心慌,夜间发低烧,咽干欲饮,右肩关节不适,心率96次/分,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继用上方加减。

五诊(1993年5月7日):服上方后心悸胸闷大减,两次心脏拍片对比,心界明显缩小,患者精神好转。此后基本以上方加减,又诊治三次,病情减轻。患者因服上方效显,故一直常服此方,半年后随访,病再未犯。

风湿性心脏病兼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是比较难治的病证,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此病人先以宽胸通阳、养血活血为治,后以养血活血,补益气阴为法,经过将近半年的治疗,始有明显效果,心界缩小,心悸胸闷消失,可见此症治疗的难度非同一般。一定要有信心,决不可半途而废。

10.眩晕(高血压)李某,女,45岁,咸阳某书店职员。初诊(1979年3月15日):头昏头痛,胸闷气短10年,加重5日。10年前在甘肃工作时患高血压病,血压波动在160~95mmHg之间。后查眼底,示动脉硬化。经对症治疗,间断休息,尚可维持工作,但近日病情加重,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烦躁不安,易怒,失眠惊悸,口干眼涩,腰腿疼痛,观其面色暗红,痛苦病容,舌色紫暗、舌下脉络粗胀,脉弦硬。血压155/115mmHg。辨证:肝阳上亢,瘀血阻滞。治法: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方药:①天麻12g,生龙牡各30g(先煎),川牛膝12g,草决明30g,磁石30g(先煎),丹参30g,莶草30g,焦山楂15g,草红花10g,瓜蒌30g,薤白10g。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匀,早晚分服。②丹参注射液每日肌肉注射2支。

上方用后,诸症减轻。维持原方,稍事加减,如桑寄生、杜仲、菊花、地龙等,连续治疗三月余,诸症大减,血压130/90mmHg。遂以杞菊地黄丸善后,至今两年余,血压未再升,他病亦无发,照常上班,并能下乡及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肝阳”“中风”等范畴,仍需辨证施治。观患者面色、舌色、舌下脉络等知为瘀血内阻之证,据胸闷、头眩、苔腻等为兼挟痰湿之象。分析此属肝肾阴亏,阳亢化风,痰瘀内阻,风阳、瘀血、痰湿上冲之证,故从滋益肝肾宽胸,平肝潜阳熄风,活血化瘀通络而告临床治愈。

11.胁痛(慢性肝炎)张某,男,45岁,教员。初诊(1979年1月12日):自1974年以来,自觉口苦、胁痛、饮食减少、腹胀、气短、小便黄、脉弦数。经查肝功,转氨酶400单位以上,其余正常。肝肋下可触及1.5cm,压之稍痛,遂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品治疗,诸症有所改善,但转氨酶时有增高,仍坚持工作。1979年元月初又觉口苦眼涩,心烦易怒,胸闷气短,右胁胀痛,矢气频作,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小便黄浊,大便不爽,舌暗红,口唇紫,脉弦硬。经查肝功,转氨酶200单位,碱性磷酸酶9单位,余无异常。辨证:肝胆郁滞,血行不畅。治法:疏利肝胆,畅通血行。方药:内服山丹糖浆(自制方内含山楂、丹参、郁金、姜黄、决明子、红白萝卜汁等)。每日40ml分3次服,并每日肌注丹参注射液2支,未服他药。治疗2周后,惟口唇紫,脉弦硬稍有改善外,其他自觉症状全除。1月25日复查肝功、转氨酶降至正常,碱性磷酸酶下降为1.5单位。

慢性肝炎一病,一般属于祖国医学之“郁证”“胁痛”及“瘕”等范畴,多因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所致,宜采用疏肝解郁理气之柴胡疏肝散或丹栀逍遥散等加减调治,但郁久气滞,血行受阻,故必须重用行气活血或软坚散结之品方能显效。山丹糖浆系张学文教授自拟处方,具有疏利肝胆,活血化瘀,调和胃肠的作用,曾试治50余例具有上述典型症状之急慢性肝炎或单项转氨酶增高的患者,均有改善症状,改善肝功、降酶、降脂等近期疗效。

12.胁痛(乙型肝炎)陈某,男,34岁,干部。初诊(1993年3月7日):患“乙型肝炎”半年,经多次“两对半”化验检查,结果均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现症见目睛黄染,面色萎黄,脘腹胀满、疼痛,以右上腹为著,呈阵发性剧痛。伴有头昏、失眠、口干思饮,纳差,便稀,舌质红,苔薄白少津,脉弦缓。辨证:脾虚肝郁,毒瘀互结。治法:健脾舒肝,解毒化瘀。方药:太子参12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3g,五味子10g,丹参15g,三棱10g,板蓝根15g,香附12g,猪苓12g,大腹皮10g,焦三仙各15g。

二诊(1993年3月13日):腹痛、腹胀,头昏、头胀、口干、纳差等症状明显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缓。仍用上方加鳖甲15g(先煎)。患者自感服药后症状递减,遂自行取药连服近百剂。三个月后病情大为好转,精神大振,纳食增加,腹痛、胁痛均除。肝功正常,“两对半”全部转阴。

“乙肝”难治,众所周知,此例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方中用太子参意在舍党参久用易化热恋邪之弊,香附疏肝郁,丹参、三棱活血化瘀,板蓝根清热解毒,五味子敛阴护肝,大腹皮、猪苓等行气、消胀、利水;焦三仙消导化积。其中,三棱去除顽症瘀血作用甚好,猪苓近代研究有很高的细胞免疫及抗癌活性。“乙肝”治法虽多,但辨证论治仍应是治疗的总则。把握患者的根本病机,在细心辨证选方用药的基础上,酌加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被广泛认可的药味,加强排毒,不失为一种尝试。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断不可寄望于一朝一夕,更不能只识病而忽略“证”的重要性。只要做到病证合参、方药精当,临证治愈机会良多。

13.积聚(早期肝硬化)张某,女,30岁,检验师。初诊(1980年5月28日):自述1975年曾患急性黄疸性肝炎,于某县医院住院治疗后,黄疸退,但常觉乏困无力,颜面、下肢浮肿,劳则加重,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连及两胁,大便不调,时干时稀,小便量少,月经量少且延后。虽经多方治疗,但症状改善不著。自元月以来,症状似有加重,感两侧胁下胀满而撑,隐隐作痛,痛处固定不移,且腹胀日渐加重,时有振水音,饮食明显减少,易动气烦躁,面部青黯,形体消瘦。查肝功:黄疸指数正常,谷丙转氨酶175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9单位,硫酸锌浊度试验19单位,血清总蛋白量7.6g%,白蛋白3.55g%,球蛋白4.05g%,肝大肋下lcm,剑下2.5cm,脾脏增厚4cm。被诊断为“早期肝硬化”,因治疗效果不理想,故转中医诊治。诊见:患者面色萎黄晦暗,形体消瘦,腹稍膨隆,肝区压痛明显,脾大可及,质硬,触则疼痛,下肢浮肿。舌质紫暗、舌底有瘀丝、苔薄白,脉沉弦无力。辨证:肝气郁久,血瘀不行,损及脾气,发为积聚。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化瘀。方药:炙黄芪15g,白芍12g,三七3g(冲服),郁金12g,丹参15g,香附10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15g,山药20g,白茅根30g,炙甘草6g。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伤湿止痛膏撒少许七厘散外贴两胁下;丹参注射液(2m1)50支,每日1次,每次2支,肌肉注射。

治疗25天后,自觉诸症减轻,浮肿消失,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可上半天班。4月25日在某医院复查肝功:麝香草酚浊度试验3单位,硫酸锌浊度试验11单位,谷丙转氨酶76单位,血清总蛋白7.65g%,白蛋白4.15g%,球蛋白3.5g%;超声波示肝上界由第5肋下降至第6肋,下界肋下未探及,剑下2cm,脾不肿大。以前方稍事化裁继续服用。6月3日复诊,诸症痊愈,肝功化验正常,5月份已可全天上班。

肝胆湿热之证,若治不彻底,则肝气必然郁结;肝气郁结,日久及络,络伤血瘀,则气血不畅;肝气郁滞,木旺克土,戕伤脾胃,脾失健运,故见肝强脾弱之证。气血郁滞日久,脾气散耗,遂成顽积。因而,治当从益气健脾、理气活血着手,兼以补母固肾,养子宁心,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内外合治,守方徐图,俾瘀化正复而告愈。

14.臌胀(肝硬化腹水)李某,男,59岁,扶风县揉谷人。初诊(1978年4月30日);诉腹胀胁痛半年余,近一月来病情加重,纳食锐减,肢软无力,头昏消瘦,渐而小便黄少,大便稀溏,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气急不得平卧,下肢浮肿,面色青黄灰暗,两耳枯槁,肌肤甲错,毛发憔悴,舌紫苔白、舌下静脉曲张且两侧边缘可见十余个紫黑瘀点,脉沉弦硬。超声波检查有腹水。辨证:脾土虚弱,血瘀水结。治法:健脾益气,化瘀行水。方药: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丹参18g,三棱9g,山楂15g,元胡9g,白花蛇舌草30g,泽泻12g,葶苈子12g(打),白茅根30g,生甘草6g,佛手12g,大腹皮12g,车前子9g,大枣3枚。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1978年5月16日):上方共服14剂,服至7剂时,小便增多,腹胀渐减,再服7服,食量渐增,诸症好转,舌尖略红苔白,舌下瘀点渐隐,脉沉弦。病有起色,守前法出入(上方去生甘草加鳖甲15g)。

三诊(8月6日):前方继服十余剂后停药,尿量显著增加,腹水已无,腹胀大减,精神显著好转,可参加轻微劳动。

四诊(1979年3月5日):近一月来劳作过度,旧疾复发,腹胀不适,右肋隐痛,胃纳甚差,口臭,小便短小,大便不爽。舌尖红、舌底瘀点满布,脉沉略弦。超声波检查:肝肋下2.5cm,密集微小波,脾侧卧10cm,腹水征( ),遵前法调治。

方药:黄芪15g,茯苓15g,茵陈30g,郁金12g,白茅根30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30g,焦山楂15g,大腹皮15g,三七3g(冲服),葶苈子12g,赤芍12g,大枣3枚。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4ml。

五诊(1979年4月5日):上方连服10剂,肌注丹参针30余支,腹胀大减,二便自如,又能参加轻微劳动,惟纳食量少乏味。舌质稍淡,舌下瘀点减少,脉象同前。超声波检查;肝脾肋下未及,密集微小波,腹水征( )。于前方去茵陈、三七,加白术12g,鸡内金9g(冲服),继续调治。1980年2月29日获悉:经调治后基本治愈,并能参加生产劳动。1979年底因过度劳累,复因大怒生气后,前病复发,患者仅在家中调养,不愿诊治,于1980年2月18日病故。

臌胀古即被列四大难症之一,多为本虚标实、攻补两难之难愈之症。本例肝虚脾弱,气聚血结,脉络瘀阻,故见脘腹痞胀,右胁疼痛;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运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腹胀便滞;水湿漫无所制,加以气机滞塞,脉络瘀阻,遂见腹大肿满,水聚而胀。又据其脉舌之瘀血见证,故立攻补兼施之法,着重化瘀利水,辅以健脾益气,而获良效。如果单纯利水,而不注意益气化瘀,虽投大剂通利小便,甚至用峻剂逐水,亦难使小便通畅、腹水消退。本证易反复,故坚持治疗和注意劳作,忌戒烟酒,保持情绪舒畅实属必要。

15. 胃脘痛兼梅核气隋某,女,40岁,工人。初诊(1978年7月30日):胃脘疼痛时作三年,常因受冷、生气而诱发,并伴有腰疼、呃逆、咽中似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月经量少、色紫黑。望其面色青黄,唇龈青紫,舌暗有瘀斑,舌尖有瘀点,切其六脉沉弦。病系胃脘痛兼梅核气,证属肝胃不和,瘀血内阻。治宜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处方:五灵脂10g,元胡10g,赤芍10g,三棱10g,白术10g,柴胡10g,香附10g,桂枝10g,枳壳10g,木香6g,山楂10g,甘草3g。并肌注丹参注射液(每日2支),胃脘部贴伤湿止痛膏。上方加减服药15剂后,患者胃痛已止,咽喉已利,面色转正常,舌质红润,瘀斑瘀点消失,六脉和缓。服药期间,曾来月经,量及色均较前为好。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本例肝郁不舒,横犯于胃,则胃痛时作,气结血瘀,经脉不利,气机不畅,则腰痛,呃逆,咽中不适如有哽阻感,故治以柴胡、香附、枳壳等疏肝解郁;灵脂、元胡、三棱、赤芍等活血化瘀,佐桂枝通阳,白术、山楂健脾和胃,以奏全功。

此案从疏肝和胃,活血化瘀以治胃痛着手,梅核气也随之而愈。分析此证形成,似由肝肺气郁,脉络凝滞而成瘀血,从而梅核气乃作。此案破常规不取半夏厚朴汤、四七汤等疏郁宣肺化痰之法,而从疏肝理气,行瘀活血而获效,从而启发我们,梅核气并不完全限于“痰气相结”之说,而肝失疏泄,瘀血内留,当对久治无效之梅核气尚可考虑。

16. 胃脘痛(萎缩性胃炎)孙某,男,65岁,干部,甘肃百货站干部。初诊(1992年4月5日)主诉:胃脘部疼痛十余年,呈隐隐作痛性质,不胀不泛酸,伴口干口苦,纳差,口中无味,疲乏无力,脉缓,舌质红、苔薄黄。既往有“气管炎”“尿路感染”史。1991年曾作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曾多处求治,服药无数无明显效果。辨证: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血瘀。治法:舒肝和胃,健脾理气兼以化瘀。方药: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甘草6g,川芎10g,香附10g,黄芩10g,焦三仙各15g,郁金12g,元胡10g,三棱10g,6剂。

二诊(1992年4月12日):上方服后有所减轻,因有增生性脊柱炎,继用上方加川断、牛膝。

三诊(1992年4月19日):胃脘仍痛,口干,口中无味,纳食可,舌红、苔白而燥,脉弦缓。用柴胡舒肝散加元胡、郁金、川断、制乳香、焦三仙等。

四诊(1992年4月26日):症状减轻,但仍胃痛,口干,口中无味,脉虚弦,舌红少苔。气滞已有缓解,脾阴阳两虚甚显。处方:香附10g,砂仁6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0g,甘草3g,半夏8g,陈皮10g,白芍12g,乌梅10g,山楂15g,石斛12g,丹参15g。

五诊(1992年5月3日):服上方后诸症大减,现症失眠、夜尿频多。仍用上方去石斛,加炒枣仁、益智仁。此后又诊治4次,均以柴胡舒肝散与香砂六君子汤交替使用,前后服药60余剂,终使诸症大减,胃脘已不痛,纳食增加,疲乏减轻,精神转佳,基本治愈。嘱其常服上方作成的散剂,以资巩固。

萎缩性胃炎是比较常见的内科疑难病,治疗收效较慢,根治更难。此病人既有胃脘疼痛之标,又有纳差乏力等脾虚之本,故治疗以柴胡舒肝散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交替使用,以使标本兼顾。治疗此病,张学文教授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乌梅、白芍、山楂、三棱、石斛之品,取名“强胃汤”。因香砂六君子汤稍嫌温燥,而脾虚日久,势必阴阳两虚,故用“强胃汤”阴阳两调,日久自见功效,特别是纳差、口中无味者,配用酸甘化阴之品疗效更显。另外,胃脘痛是主要矛盾之一,止痛方面,若属久病瘀血络阻者,他多采用丹参、元胡等化瘀通络止痛,即使久用亦未见副作用。

17.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陈某,女,30岁,陕西第一毛纺厂工人。初诊(1992年7月5日)主诉:左下腹隐痛、腹泻已三年,加重两月余。三年多来经常腹痛、腹泻,大便时干时稀,小腹疼痛且胀,食后胀甚,纳差,有时恶心,身困乏力。查胃脘部压痛,左下腹压痛。5月19日作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曾按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辨证服药,并服“结肠炎”丸无效。近一个半月来腹痛肠鸣加重,大便呈稀水样,严重时每日7~8次,纳差,疲乏,自汗出,精神差,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脾虚湿盛久泻。治法:健脾渗湿止泻,佐以收涩止痛。处方:党参10g,白术15g,扁豆12g,陈皮10g,炒山药20g,莲籽15g,砂仁6g,炒薏仁15g,焦山楂10g,罂粟壳6g,肉豆蔻10g(去油),沙参12g,炙甘草6g,6剂。

二诊(1992年7月11日):服上方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日行1次,尚不成形。精神较前为佳,心慌气短减轻,纳食增加,但胃脘及腹部仍胀满,少腹隐痛,泛酸嗳气,月经正常,舌红、苔根部发黄,脉弦。药已中病,仍用上方,去罂粟壳加荔枝核15g,6剂。此后基本以上方为主加减,服药20余剂,诸证渐愈。

暴泻易治,久泻难疗,此例患者泄泻已有三年之久,近期加重,用传统常用的舒肝健脾、调和寒热法无效,当仔细辨证,似属脾虚湿盛久泻,重点在脾。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止泻,酌加罂粟壳、肉豆蔻收敛止泻止痛,焦楂消导,沙参养阴。方甚平淡无奇,然收效显著。由此体会到,药是好药,方是好方,关键在于辨证是否准确,用药是否恰当。方药对证则平淡之方药也可建奇功,方药不当,即使人参也无功。

18. 浮肿(肾积水)李某,女,50岁,干部,1994年1月9日初诊。患者近一年来经常出现腰痛,时有颜面及下肢浮肿,伴胸闷、心慌。曾就诊于某铁路医院,B超提示:肾积水。经服用各种中西药治疗,收效甚微,遂求诊于张学文教授。症见腰痛、腰困、全身疲乏无力,纳差,颜面及下肢浮肿,胸闷、心悸,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微涩。证属肾虚血瘀、血行不畅。治宜益肾活血,佐以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四物汤加减:制附子6g,桂枝10g,泽泻12g,茯苓12g,生地10g,山药12g,当归10g,杜仲12g,赤芍10g,山楂15g,白茅根30g,川牛膝12g,桑寄生12g,益母草30g。服上方后,浮肿减轻。守上方加减,前后共服药30余剂,自觉症状消失。后复查B超:肾脏未发现异常。予以金匮肾气丸巩固治疗,未再复发。

本例患者,患病日久,耗伤正气,正气亏虚。肾阳虚则膀胱气化无力,水液运行失常,停蓄体内为患。水湿内停,更伤肾阳,使肾阳更虚,进一步影响水液代谢。日久,气血运行受阻,血行不畅,瘀血为害。本病病机关键为肾虚血瘀,因抓住肾虚血瘀这一病理关键,采用益肾活血法治疗本病,治病求本,以绝复发之源,故疗效显著。

19. 腰痛(腰肌劳损)王某,女,34岁,咸阳某站职工。初诊(1977年11月6日):1977年3月始觉腰痛,近一月加重,痛甚如折,回转不利。伴胸闷气短,夜寐不安。月经延期,量少且夹血块,小便频数。曾按风湿、腰肌劳损,迭进中西药(包括针灸、拔火罐、贴膏药等)而欠显效。查血沉、尿常规皆正常。诊见面色青黄,舌稍红有瘀点(舌底亦有十余个小米粒大小紫黑瘀点),脉沉细略涩。辨证:肾气亏损,气血瘀滞,脉络阻塞。治法:益肾气,活瘀血,通脉络。方药:桑寄生15g,杜仲15g,当归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丹参19g,土元9g,制乳没各9g,桂枝9g,三七粉3g(冲服),10剂。每日1服,水煎2次,早晚分服。

复诊(1977年11月26日):腰痛明显减轻,伸转便利,胸闷气短等症亦见减轻,趋复正常,惟小便仍频数。舌尖略红、苔薄白,舌面舌底瘀点消失,脉沉细。仍守原法出入,加川续断15g,赤芍9g,川牛膝12g,又服数剂,患者来诉腰痛止,月经量增,血块减少,故而停药。

腰痛病因复杂,《医学心悟》说:“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瘀血,有气滞,有痰饮,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当分标本而治。”临证所见,确实多因肾亏而兼外邪客之,以致气血瘀滞,脉络阻塞而作痛,本例即以此为患。故标本同治,效果明显。

20. 腰痛(肾下垂)时某,女,33岁,护士。初诊(1975年1月8日):腰痛,以左侧为甚,伴心慌,小腹胀满,四肢拘胀以下午明显,黎明泄泻,小便黄而频数。舌质淡红,脉沉细。西医诊断为“肾下垂Ⅱ度”。肾下缘降至第四腰椎下缘,接近骨盆。辨证:中气下陷,肾虚水瘀。治法:益气升阳,补肾、活血、利水。方药:生黄芪30g,炒升麻6g,茯苓15g,益母草15g,枳壳12g,柴胡6g,苍术10g,桑寄生15g,狗脊12g,薏苡仁20g,丹参30g,当归10g,甘草3g。1975年3月28日再诊时,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四肢已不肿胀。原方去茯苓、薏苡仁、苍术、甘草,加白术15g,陈皮10g,杜仲15g,泽泻10g。1975年7月20日来信诉:服药10剂后,腰痛、小便频数、泄泻等症锐减。患者自行服用原方药十余剂后,已能正常工作。但感时有腰痛,以下午为甚,偶有心慌,再以原方加菟丝子平补肝肾而收功。

肾下垂一病,临床比较少见,补中益气汤虽有报道可用于此证治疗,但疗效较慢。此病不仅有中气下陷,还有肾虚水蓄血瘀。故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加益母草、薏苡仁、茯苓以利水消肿,桑寄生、狗脊补肾强腰,丹参、当归养血活血化瘀,诸药合用,使中气足,清气升,肝肾强,腰脊固,水瘀消。坚持服药达半年之久,终获良效。本案如单用益气升阳,则蓄水瘀血难消,若独治以消散水瘀,则中气不升,气化难行。故而应攻补并举,气血阴阳兼顾。因病之顽固,治当从长计议。因此,选药宜不腻不燥之品,以防久服而碍胃之弊。

21.虚劳(再生障碍性贫血)刘某,女,47岁,工人,1991年7月18日初诊。初觉身困乏力,食欲不振,头晕恶心,逐渐加重,遂至头晕旋转,呕吐不止,需卧床休息方减轻。平时伴见腰酸腿软,小便频数,口干不饮,月经量多色淡,挟有血块,白带多清稀,遂在西安某医院治疗。检查:红细胞2.1×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1×109/L,血小板7×109/L,经骨穿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附近有人曾患此病,虽住院治疗仍然病死,故执意不肯住院,要求门诊诊治。诊见面色白而晦暗,舌极淡而暗,脉极沉而弱。辨证:气血大亏,肾虚血瘀。治法:益气生血,补肾温阳,活血化瘀。方药:炙黄芪30g,枸杞子12g,当归12g,桑寄生15g,制首乌30g,鹿角胶12g,巴戟天12g,桂枝6g,川芎10g,丹参30g,鸡血藤30g。上方服后,诸症减轻,稍有精神。守原方略加减,如淫羊藿、肉苁蓉、白芍、焦山楂、熟地、女贞子等。坚持治疗一年(未用西药及输血),服药300余剂,并辅以饮食治疗,诸症均减,尚可工作半天。后复查: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3.2×109/L,血小板10×109/L。患者又坚持服药三年,每年服药100余剂后能参加工作,外观如常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未再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伤及气血脏腑所致。尤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在发病过程中存在着血瘀情况。虽然本病有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等气血不足之象,临床发现,气血不足仅是本病的表面现象,肾虚血瘀乃病之本,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血瘀即是病理产物,同时它又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伤肾,导致本病缠绵难治,故以益肾活血之法缓缓图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22. 热痹(风湿性关节炎)韩某,男,24岁,教师。初诊(1978年1月20日):两月前双膝关节开始肿痛,并伴全身发冷、发热、出汗等,在某医院检查血沉为110mm/h,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先后曾用抗菌素、激素、抗风湿药等西药及羚羊角、高丽参、龟版等中药治疗,体温有所下降,但关节红肿疼痛未减,且波及肘、腕、指(趾)各关节,疼痛较甚,并见纳呆、盗汗,舌暗红有瘀点,脉沉弦数。中医辨证属风湿热痹,脉络瘀阻,肝肾亏损。此宜清化湿热,活血通络,兼益肝肾。处方:苍术9g,黄柏9g,苡仁24g,独活9g,当归9g,川芎9g,丹参15g,牛膝9g,巴戟天9g,桑寄生15g,山楂15g,水煎服。

二诊(1978年2月5月):上方连服16剂,热退汗止,各关节肿胀消退,惟膝关节遇风微痛,舌红略暗,脉细数。辨证属余邪未清,仍予上方加清解之品。处方:苍术9g,黄柏9g,苡仁24g,独活9g,桑寄生15g,当归9g,川芎9g,生地12g,牛膝12g,丹参30g,山楂15g,甘草6g,杜仲15g,玄参15g,连翘15g。继服15剂。

三诊(1978年3月12日):近日外感风邪,体热复燃,右膝、踝关节又发肿胀热痛,纳少,口渴,咽痛,小便短赤,舌红绛,脉沉数。处以白虎桂枝汤加减,以清热通络,祛风胜湿。处方:生石膏60g(先煎),知母12g,甘草6g,桂枝9g,生地12g,丹参15g,桑寄生15g,黄芩9g,山楂15g,麦芽12g,神曲9g,牛膝15g,6剂。

四诊(1978年3月30日):上方调治一周,体热已退,但关节肿痛如前,遂重用活血通络之品。处方:莶草15g,当归9g,川芎9g,丹参15g,乌梢蛇9g,地龙9g,姜黄9g,桑寄生15g,黄柏6g,苍术9g,苡仁24g,独活9g,山楂15g。再服4剂。

五诊(1978年4月28日):始服上药时自觉胃脘不适,6剂后反应减轻,关节肿痛消失,行走自如,惟觉乏力。用上方,去苍术加巴戟天9g以善后。同年9月随访,一切正常。

本例症见发热,关节肿痛较甚,脉沉弦数,诊为风湿之邪郁而化热,瘀阻血脉之热痹;因病已两月,兼致肝肾亏损,故治以清化湿热,活血通络,兼益肝肾而初见效果。三诊时因复感外邪,其与余邪相合,化热化火,使体热复燃,急投清热通络之剂,药后体热虽退,但关节肿痛不消,重用活血通络之品,方使瘀去痹开而病告痊愈。

23. 痛痹(风湿性关节炎)杨某,女,37岁,扶风县揉谷公社社员。初诊(1977年4月17日):从元月份起,左腕、右肩部先后作痛,自用白酒点燃擦熨患部暂效。至2月中旬突然右腿抽麻痛剧,不能转动屈伸,痛牵腰部,伴发冷发烧。在当地曾用针灸、中西药治疗,身热稍退,但疼痛未减。诊见舌暗红,脉沉缓涩。辨证:风寒湿邪为患,经脉瘀滞不通。治法:蠲痹邪,和营卫,化瘀血,益肝肾。方药:独活9g,细辛3g,柴胡9g,黄芩9g,桂枝9g,甘草9g,川牛膝9g,制乳没各9g,川芎9g,桑寄生15g,杜仲15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复诊3剂后,诸症减轻,寒热退尽,遂去柴胡、黄芩,加土元9g,丹参15g。服至1l剂(并针灸、按摩各一次),疼痛消失,行走自如,能正常参加生产劳动。1978年8月随访,病无复发。

中医有“痛则不通”的说法;但不通的原因较多,凡风寒湿邪、热毒、瘀血、痰浊、气虚皆可形成不通则痛的病理。此例既有风寒湿邪阻滞,又有瘀血,同时伴有肾亏,故处方三法兼顾而取效。

24. 着痹(风湿性关节炎)王某,女,28岁,农民。初诊(1978年2月3日):去年9月因患间日疟,经治6天,寒热退净,复感外邪而觉头昏,微发寒热,手足指(趾)关节渐发肿胀作痛。经某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用针灸及中西药治疗数月,疗效不显,病变逐渐波及全身各关节,疼痛加剧,身困乏力,生活难以自理,病后至今月经未行。诊见面黄肌瘦,脉沉,舌暗红、苔白,舌下有十余个小米粒大小之紫黑瘀点。此为风寒湿邪乘虚侵袭,阻于脉络,发为着痹,损及肝肾,治宜祛瘀通络,兼益肝肾。处方:独活9g,细辛3g,威灵仙9g,乌梢蛇9g,丹参24g,红花9g,川芎9g,牛膝9g,生地9g,僵蚕9g,桑寄生15g,杜仲15g,连服10剂。

本例疟疾初愈,正气未复,复感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瘀阻脉络,着而为痹,并损及肝肾。治以独活、细辛、威灵仙祛风散寒胜湿,更加乌梢蛇、僵蚕入络搜风剔邪,且配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祛瘀通经,杜仲、桑寄生、生地、牛膝益肝肾,强筋骨。诸药合用,共奏固本邪之功。

此案于祛风散寒、除湿化瘀剂中,配用乌梢蛇、僵蚕等搜剔络道之品,乃因痹由疟后继发,邪气直陷阴分络脉,血邪相结,胶固难解。气阻血滞,络脉凝涩,非一般风药所能胜任,必乌梢蛇、僵蚕等虫类药深入搜剔,方能奏效。我们在临床中体会到,乌梢蛇等品功专入骨,搜风通络解毒,与活血化瘀药配合使用,对于时间长、病情重、屡医无效之顽痹有相得益彰之效。

25. 白细胞增多症李某,女,19岁,护士。初诊(1979年7月15日):一月前因发高烧治愈后,即感身痛乏力,心慌心跳,手足心发烧,饮食不好,面目微肿,大便不爽,小便黄少,月经提前10日左右,经色暗红,挟有血块,小腹时痛,大、小便化验及胸透均正常,惟白细胞一直在1.3×10/L9~1.56×10/L9之间,经治效不著,遂转中医治疗。诊脉细数,口唇、舌质略红,舌下有瘀点十余个。辨证:气阴两虚,瘀热内阻。治法:滋阴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药:玉竹12g,沙参15g,麦冬12g,连翘15g,生甘草6g,丹参15g,赤芍10g,丹皮10g,玄参15g,红花10g,胡黄连10g,白花蛇舌草30g。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上方共服12剂,诸症减轻,白细胞正常,月经正常。

中医无白细胞增多症的病名,也无专降白细胞的药物,但据手足心发烧,小便黄少,身困乏力,面目浮肿诸症,辨为气阴两虚;又依患者经色暗红而有血块,小腹时痛,舌下瘀点等症,辨为瘀血内阻。综合以上,患者由热病之后,余毒未尽,搏结血分,瘀阻毒生;气阴两亏,虚热内生,煎炼血液,生瘀夹毒。故治以滋阴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处方以沙参、玉竹、玄参、麦冬、生甘草滋阴益气,丹参、丹皮、赤芍、红花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连翘、胡黄连清热解毒,共奏阴回气充,瘀化毒解之功。虽不专降白细胞而白细胞自降,他症俱退而告愈。

26. 痰核(淋巴反应性增生症)代某,男,52岁,援藏干部。初诊(1981年6月13日):近一年来,颈及锁骨上、腋下等处淋巴结肿大如枣核,疼痛不适,抬肩扭头时疼痛更甚,伴周身痛楚不适,疲倦无力,下肢浮肿,食欲不振等。曾在西藏某医院化验检查,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数为0.8∶1,曾以“淋巴结炎”收住入院,经用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激素等药治疗40多天,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但停药3天后,即复回升。此种情况多次反复,患者很是痛苦,遂在咸阳、四川、南京、上海等地诊治,并确诊为“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期间,迭经多方医治而症状如故,遂求之于张学文教授。诊时,主症同上,舌质暗淡、舌底散布瘀点、苔白稍腻,脉沉细涩略数。辨证:气虚血亏,血凝湿聚,且有瘀久化热成毒之势。治法:益气生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燥湿。方药:炙黄芪30g,当归12g,赤芍10g,川芎10g,丹参15g,土茯苓12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15g,苍术10g,白术10g,生甘草6g,山楂20g。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丹参注射液,每日4ml,肌肉注射,分2次。

复诊(1981年6月19日):上方服用6剂后,诸症大减,惟觉双肩及右膝盖疼痛依然,喉咙有辛辣感,舌、脉已见起色。考虑气血初复,瘀血渐去,但湿阻之象昭然,故更以活血化瘀,胜湿解毒,佐以开结润肺治之。方药:丹参15g,姜黄10g,独活10g,苡仁15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15g,玄参15g,麦冬12g,桔梗10g,生甘草6g,焦山楂15g。服法同上,继用丹参注射液,每日肌注4ml。

三诊(1981年7月13日):上方服用10剂后,淋巴结肿大、疼痛皆消,下肢浮肿已退,诸症基本痊愈,偶有右膝部微痛不适感。血常规化验:白细胞6.9×109/L,嗜中性粒细胞58%,嗜酸性粒细胞l%,淋巴细胞36%,单核细胞5%,红细胞3.7×1012/L,血色素110g/L血小板0.69×1012/L。遂拟益气活血,化痰散结方药以巩固疗效。方药:黄芪30g,玄参15g,麦冬12g,桔梗10g,丹参20g,赤芍10g,川贝10g,夏枯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12g,连翘15g,生甘草6g。

四诊(1981年8月20日):肿消,精神好转。血常规:血色素120g/L,红细胞4.3×1012/L,白细胞6×109/L,嗜中性粒65%,单核细胞1%,淋巴细胞34%,血小板计数1.44×1012/L,血沉:26mm/h。上方稍事加减,连续服药数十剂后诸症及化验指标均正常。

祖国医学无“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之病名,但其证候、病性属中医学“痰核”之范畴。此案绝非寻常之痰核,其颈核肿大以疼痛为甚,且见舌暗,舌底有瘀点等,则知瘀血凝结为其主因。再观周身疲倦,下肢虚浮等症,可知气虚血亏日久;苔白而腻,湿阻显然;脉象兼数,瘀毒内生。故以当归补血汤益气生血,四物汤减地黄加丹参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连翘、土茯苓清热解毒、散结,苍术、白术、山楂健脾燥湿。据病机而辨证处方,不见痰而治其痰,终收良效。

27. 痰核(淋巴结肿大)应某,男,10岁,学生。初诊(1978年3月21日):患儿半月来时常畏寒发热,有时体温高达40℃,伴体表淋巴结肿大,左腋窝下一淋巴结大如鹅蛋,局部皮肤红肿硬痛,不欲食,大便干。曾肌肉注射青、链霉素,静滴红霉素等药,热势虽稍退,但肿大之淋巴结不消,热痛不减。因恐惧手术,家长领至内科诊治。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热毒内聚,气血郁滞。治法:清热解毒,散结化瘀。方药:夏枯草15g,连翘12g,金银花12g,玄参9g,生甘草6g,土茯苓9g,赤芍9g,红花6g,桃仁6g,当归6g,僵蚕9g,山楂9g,生大黄6g。服法:每日1剂,1剂2次,水煎服。

复诊(1978年3月28日):上方共服6剂,体温正常,左腋下淋巴结消至杏核大小,其他症状亦有好转,已上学三天。用原方稍事加减,一月后随访,诸症痊愈。

热毒内聚,气血郁滞不通,故呈淋巴结肿大之症。处方以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夏枯草、玄参、土茯苓清热散结,赤芍、红花、桃仁、当归、山楂活血消肿,僵蚕化痰,大黄攻下瘀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之功。

28. 夜游症周某,女,32岁。初诊(1977年2月6日):三年前曾有夜间起床后不知人事病史,未曾治疗,逐渐发展为夜间不时自起,在家中或行走,或扫地,或向炉子里添煤等,时而出户而行,不久返回而睡,翌日问其皆不知有其事。日复如此,久则面黄肌瘦,精神疲惫,头昏脑胀,食欲减退,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腿酸痛。脉沉细、舌暗淡。辨证:心血不足,气血逆乱。治法:养心安神、调理气血。方药:丹参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炒枣仁15g,玉竹12g,麦冬12g,茯苓15g,菖蒲10g,远志10g,夜交藤30g,郁金10g。另加丹参注射液,每日2支(4ml)肌肉注射。治疗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1981年8用22日随访其夫,近年基本控制,但到冬季过于劳累或生大气之后,尚有小发作。

夜游症属于疑难“怪病”之一。本案据其证候、舌脉,辨为气血不足,瘀血内留,心神不安,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涉及脾肾,故从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等角度治疗而告临床治愈。

29. 奔豚气高某,女,33岁,农民。初诊(1978年9目7日)症见:腹痛时作,以冬月为甚,每痛难忍,犹若腹中有物上冲胃脘,经治多年而未愈。平素头昏头痛,疲乏少力,纳差便干,极易感冒,月经量多,色黑有血块,舌暗、苔薄白,脉沉涩。辨证:肝郁不疏,气滞血瘀。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药:郁金12g,香附10g,元胡10g,枳壳12g,川芎12g,桂枝10g,丹参15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生甘草3g。丹参注射液2支,肌肉注射,每日1次(4ml);伤湿止痛膏数张,贴痛处。服上方10剂并肌注丹参针20支后,腹已不痛,头昏头痛止,大便正常,月经量及血块减少。舌略红、苔薄白,脉沉缓。知大病已退,正虚初现,原方去红花,加黄芪15g善其后。

《金匾要略》指出:“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本证临床表现符合奔豚气,但病名虽一,病机却各异。《金匾要略》所指奔豚气之病机为肝郁气滞,化热上冲,故用奔豚汤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降逆。此患者与《金匮要略》所述基本相同,但未见寒热而有瘀血之证,故虽名“奔豚”而未用奔豚汤,只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而获愈。奔豚气较为难治,除用药外,使患者心情舒畅、消除顾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辅助环节。本例患者除内服汤剂,肌肉注射丹参针外,外贴伤湿止痛膏,亦有较好的疗效。临证中,对多种痛证(特别是属于寒、积、郁、气、血等),张学文教授常用伤湿止痛膏(或撒敷七厘散)外贴患处。该药不仅对风湿痛有效,而且对其他疼痛,如气滞、血瘀等所致疼痛,疗效亦佳。

30. 黄汗李某,女,58岁,咸阳市郊农民。初诊(1993午9月11日):遍身出黄汗,色黄量多,质粘,使内衣沾黄。目黄,语言低微,疲乏无力,纳差,脉细弱,舌体胖。前医按“湿热证”论治服药15剂无效。辨证:脾虚湿热证。治法:健脾利湿清热。方药:茵陈30g,白术12g,云苓15g,郁金10g,焦三仙各10g,黄连3g,苍术10g,栀子10g,6剂。

复诊(1993年9月25日):服上方后效显,黄汗减少,目已不黄。现仍纳差,乏力,发热,睡眠不佳。继用上方加炒枣仁30g,炙黄芪15g,党参10g,白芍10g,丹参15g,6剂,药尽而愈。

黄汗比较少见,偶见个案报道。前医按湿热论治,服药15剂无效,关键是忽视了疲乏无力、脉细弱、舌体胖、语声低微等脾气虚症状,而是一个脾虚湿热夹杂证。故方中加用白术、茯苓、苍术及党参、黄芪后,症状迅速改善。此病例说明中医辨证准确对于疗效有重要作用。对于黄汗这种少见奇病,只要遵循中医理法,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的。

31.轰热证刘某,男,62岁,农民。初诊(1981年3月15日):1980年2月曾患前列腺肥大,行手术治疗后,渐觉周身发烧,为阵发性,每日六七次,以上半身为甚。发烧时心中烦乱不堪,伴有汗出(皮肤发烧,体温不高)等,需解开衣襟,甚至脱掉上衣,让风吹之始能缓解,不论春夏秋冬,基本规律皆如此。但口不渴,烧后如常,舌质暗红而淡、舌下有瘀点数枚、苔白而润,脉沉细弱。证属气虚血亏,瘀血内阻;治宜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兼清虚热;以丹参桃红四物汤化裁处方。方药:丹参3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0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黄芪30g,牡蛎15g,胡黄连10g,白薇10g,五加皮10g。

复诊(1981年3月21日):上方服用3剂,发热诸症大减,每日仅作一次,且热势轻微,很快即过,脉舌略有起色,惟药后大便稍稀,遂于原方中去桃仁,减丹参、当归之量,并加茯苓15g嘱继服,共进10剂,而烧退病愈。

患者发烧时起时伏,烧时心烦不安,而无脉弦、口苦、往来寒热之症,知病机不在少阳;热甚汗出,但口不发渴,苔不黄燥,知病机不在阳明;舌质红赤少苔,五心并不烦热,知亦非阴虚骨蒸。据舌质暗淡、舌下瘀点等,分析此为术后瘀血不行。瘀郁生热,且患者年逾六旬,气血已衰,鼓动无力,瘀血日甚,故阳郁外发作烧。治以当归补血汤益气生血;丹参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并佐胡黄连、白薇、五加皮以退虚热。药合病机,故三剂即效。二诊大便略稀,故去桃仁减当归、丹参等滑肠滋润之品,加茯苓以扶脾,而病归痊愈。

五、老年病类

1.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罗某,女,53岁,干部。1979年11月3日,因眩晕欲倒,不能站立和闭眼而求治于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迭进中西药效不著,而求中医诊治。当时辨为风痰眩晕,治以化痰祛风,清热平肝,兼以化瘀益肾。处方:橘红10g,茯苓15g,姜半夏10g,磁石30g(先煎),丹参15g,川牛膝10g,桑寄生15g,菊花12g,夜交藤30g,钩藤12g,桂枝5g,女贞子10g。服上方后效果非常明显,连服12剂,症状皆除,十余年未发。患者视为良方,介绍治疗多个美尼尔氏症合征患者,均有明显效果。

该患者由于调到外地工作多年,曾有外伤史,时常出现眩晕,本次专程来陕求治。现症除眩晕外,还时有头痛,眩晕时发时止,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涩。按痰瘀互结辨治。处方: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2g,赤芍10g,橘红10g,半夏10g,茯苓15g,磁石30(先煎),天麻10g,钩藤10g,川牛膝15g,6剂,尽剂而愈。

美尼尔氏综合征属中医“眩晕”范畴,多与风痰上扰、肾虚血瘀等有关。此患者初诊时以二陈汤化痰治标,磁石、钩藤、菊花清肝平肝熄风,使风痰下潜,丹参、川牛膝化瘀血,寄生、女贞子补肝肾,夜交藤安神,桂枝化气利水,使标本兼顾,风痰、瘀血、肝阳皆消,肾虚得补,故收到明显效果。再诊时针对因外伤而诱发的眩晕,当属血瘀与风痰交作,故以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二陈汤加磁石、天麻、钩藤化痰平肝,牛膝补肾活血,故亦收良效。由此体会到中医辨治疑难病一定要抓住辨证、用药两个关键环节,千万不能有丝毫差错,如此则可化解疑难杂证。

2.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杜某,女,52岁,工人。初诊(1992年6月6日):患者头晕、头痛经常发作已半年之久,原因在于由其儿子刑事问题引起,心情不舒畅,大便干燥,5~6日1次,脑中热痛,血压170/95mmHg,眼花,心情烦躁易怒,时有腰痛,纳食不佳。舌质红、苔白,脉沉弦细。辨证:肝气不舒,肝阳上亢。治法:疏肝理气,平肝潜阳。方药:龙胆草10g,大黄10g(后下),夏枯草30g,磁石30g(先煎),生地12g,川牛膝15g,龙骨30g(先煎),栀子10g,白芍12g,丹参15g,地龙10g,生山楂12g,菊花12g,6剂。

二诊(1992年6月13口):服上方后头痛锐减,大便仍秘,3~4日1次,头中热痛亦减,因家务繁重仍心情不乐,不思饮食,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涩。血压:180/110mmHg,仍用上方加郁金。此后6月22日续诊,仍以上方去大黄、生地加川芎。6月27日来诊,因肝阳上亢已减,转用杞菊地黄汤加磁石、夏枯草、决明子、川牛膝、川芎等,服用至7月5日,诸症大减,嘱常用杞菊地黄丸,平时戒生气,血压常在115/85mmHg之间。前后服药40余剂,而告临床治愈。

此患者年事已高,肝肾渐虚,突受强烈刺激,肝郁化火,上冲脑窍而眩晕头痛,脑中热痛,下结大肠而大便干燥,5~6日1次,虚实夹杂,肝火尤重。故以龙胆草、夏枯草、栀子、菊花大清肝郁之火,生地、川牛膝、白芍滋肝肾之阴,磁石、龙骨下肝阳之亢,大黄泻肠热于下,丹参、地龙、生山楂化瘀滞于脉络。用大黄达半月之久而便秘方减,可见肠中郁结之深。当肝火肝阳得制后,继以杞菊地黄汤滋阴平肝以治本,并进行思想开导,以调其情志,终于使肝热肝阳得以遏制而诸症渐愈。此例病案说明,中医治病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大黄虽为荡涤之将军,然大便五六日一解,肝火如此之旺,非用此品不足以泻其实。大便不通,肝火亦不易得清,后以决明子代大黄以收功,仍取其清肝滑肠之力。

3. 胸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张某,女,59岁,陕西咸阳市纺织厂工人。初诊(1992年6月20日)主诉:阵发性胸闷、气短2年,近半月来加重并伴胸痛。患者退休后精神不佳,逐渐引起头昏胸闷、气短,偶尔胸痛,近半月逐渐加重,经心电图、化验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等。查舌质暗、苔薄白、舌有齿痕,脉细。辨证:心脉痹阻,宗气不畅。治法:宣通宗气,畅通血脉。方药:瓜蒌15g,薤白10g,丹参15g,川芎10g,葛根12g,绛香10g,赤芍10g,草决明15g,鹿衔草15g,莱菔子12g,枳实12g,菊花12g,12剂。

二诊(1992年7月8日):上方连服12剂后,诸症大减,患者自觉效果非常显著。继以上方去莱菔子,又服12剂,诸症全消。后嘱其常服丹参片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胸闷胸痛再未发作。

胸痹系临床常见病证,治疗颇费时日。此证服药20余剂而疗效显著,诸症全消,我们也未预料到。方中用瓜蒌、薤白、枳实宽胸行气化痰,丹参、川芎、绛香、赤芍、葛根行气化瘀止痛,心脑共治;草决明、鹿衔草、菊花清肝降血脂,久服软化血管。其中鹿衔草一药,过去多作祛风湿药应用,我们则用于老年病,如中风、冠心病等病证中,收效颇为显著。此药补肾阳而不燥,活心血而不猛,比较适宜于心脑血管久治不愈而须长期服药者。

4.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段某,男,65岁,陕西彬县农民。初诊(1992年3月5日)主诉:胸闷、心慌已有两年多,近半年来胸闷加重,有时心前区疼痛,发作不定时,疼痛时心慌出汗,不能动,自感疲乏无力,纳少,消瘦,舌质淡而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在本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心脉瘀阻,气虚血弱。治法:益心除痹,畅通血行。方药:炙黄芪30g,当归12g,川芎18g,赤芍15g,桃仁6g,红花6g,地龙10g,瓜蒌15g,薤白10g,炒枣仁15g,生山楂15g,6剂。

二诊(1992年4月5日):患者述上方服6剂后感到有明显效果,胸闷胸痛减轻,四肢有力,纳食增加。因路程较远,交通不便,当地医生建议不必更方,继续服上方约30剂。二诊时,诸症大减,胸闷偶发。胸痛已未发作,再求巩固之方。鉴于年龄偏大,按气虚血瘀已获良效,故仍以上方为主加补肾药,如鹿衔草、杜仲、寄生,作成散剂,每日2次各冲服12g,以防再发。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有瘀血阻滞、痰湿痹阻、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等型,分型施治,多有效验。然此例病人除心脉痹阻外,气虚症状甚为明显,气虚无力鼓动心脉,亦可造成心脉瘀阻;心气不足,饮食减少日久,心血亦虚,血不养心,则可出现心慌、心悸、脉细等症。故治以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为主,加瓜蒌、薤白以宽胸行气通痹,炒枣仁配当归以补养心血,生山楂既活血化瘀又消食健胃,用后效果十分显著。人们大多知道补阳还五汤多用于中风之证,却不知凡气虚血瘀之证,包括胸痹、心痛也可应用,只要病机相合,用后效果甚佳。用时则应抓住气弱乏力、纳差、脉弱、自汗等气虚之证,再加上瘀血表现,即可放心使用,此案即异病同治之理论的又一具体应用。

六、妇科病类

1.经闭杨某,女,15岁。咸阳市某学校初中学生。初诊(1981年2月2日):因经行生气并用冷水,致月经突然中止,已四月不行。时有小腹胀疼,遇冷辄甚,周身不适,手足发冷,舌暗苔润,脉沉细涩。辨证:气滞血瘀,胞脉闭阻。治法:理气活血,温通经脉。方药:丹参20g,生地10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川牛膝10g,益母草30g,桂枝9g,台乌药10g,小茴香6g。服法: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

上方仅服3剂,月经即来,腹痛手足发冷诸症全无。1981年5月12日随访,至今月经正常。

经闭可由气虚血枯、气滞血瘀、寒凝湿阻等因素所致,此案则因生气、用冷水而发。气郁则血瘀,冷则经血凝,寒郁相加,瘀阻胞脉,发为经闭。瘀血内阻,气机不通则小腹作胀;阳气不伸则手足发冷。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温通着手,药合病机,故三贴告愈。

2.痛经曹某,女,19岁,陕西省岐山县某供销社职工。初诊(1975年4月23日):患者从16岁初来月经至今,每次经前或经来第一天,小腹疼痛难忍,甚则卧床抱腹,哭叫不安,不能进食,影响工作,经来量少,色暗不鲜,第二天疼痛稍减,月经量多,色紫有血块,三四天经尽后周身乏困,倦怠懒言。平素头昏,少腹寒冷,喜暖喜按,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给服去痛片、当归丸甚至肌注杜冷丁等,始用可缓解,后来亦无效。诊其脉沉细而涩,望其舌色紫暗,舌底静脉曲张。辨证:下元虚寒,经血瘀滞。治法:温通下元,理气活血。方药:当归9g,川芎9g,元胡9g,赤芍9g,艾叶6g,芦巴子12g,广木香9g,台乌药9g,香附9g,红花10g,郁金10g。服法: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

复诊(5月1日):服上方3剂后,月经来时疼痛大减,血块亦少,头昏稍减,尚可坚持上班,舌色较红,脉象较前有力。原方去乌药、郁金,加五灵脂6g,甘草6g,益母草15g,小茴香6g,继用3剂。同年6月7日随访,月经来潮时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转。

痛经一证,殊不少见。“痛则不通”,故治疗大法仍以通经为主,然而应查病机、审寒热而“通”。如本例患者,因其下元虚寒,气血凝滞不通,故治宜温通下焦,理气活血之法。如不抓住其主因,而用一般和血调经止痛之剂,则暂能奏效,彻底治愈却难。

3.经行呕吐刘某,女,43岁,干部。初诊(1980年3月5日):每逢行经即烦躁、呕吐、浮肿,月经量少,色黑有块。舌淡暗、苔白滑,脉弦缓。辨证:瘀血内阻,痰湿停聚,瘀痰阻结,冲气上逆,三焦不利。治法:活血调经,温中化痰,平冲降逆,健脾行湿。方药: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丹参30g,焦山楂15g,半夏10g,竹茹10g,丁香6g,干姜6g,广木香3g,白术10g,砂仁6g。服法: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

复诊(1980年3月17日):上方连服5剂,适逢月经来潮,经调胃和,诸症皆轻。嘱下次经前再服上方数剂,以巩固疗效。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经行呕、烦、肿胀,且量少色黑,有块,兼见舌暗,可知总由瘀血内阻,痰湿凝聚,经行不畅所致。冲任之气,不得下行,上逆犯胃则呕吐,扰及心胸则烦躁;瘀阻湿停,三焦不利,气机不行,故浮肿,治用四物汤去呆滞之生地加丹参、焦山楂以活血调经;半夏、竹茹、丁香、干姜温胃平冲;木香、白术、砂仁理气行湿,从而使瘀消经调,冲降湿行,故诸症告愈。

4. 月经过多邸某,女,39岁,陕棉某厂工人。初诊(1980年12月12日):月经素不正常,先后无定期,本次来后淋漓不断,延续15日未尽。经量多,经色黑,夹有血块,小腹胀痛,二便下坠,手足心发烧,面色青黄,舌质暗紫、舌下有瘀点,脉沉略涩。辨证:气血阻滞,胞络凝瘀,新血不生,经水不宁。治法:理气调经,活血化瘀。方药:生地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香附10g,枳实12g,益母草30g,茯苓15g,白术10g,旱莲草15g。服法: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

服上方5剂,经止而愈。连续服至15剂,即觉脉象缓和,舌色转正。继以益气活血、扶脾固肾之剂巩固疗效,至今月经基本正常。

患者月经虽拖延半月,淋漓不断,但非气虚失摄,也非血热妄行。据月经量少,色黑,有块,面青,舌暗,脉涩诸症可知,此属血瘀不行,阻滞胞脉,新血不生,血不归经,气被瘀滞,运行不利,则小腹胀痛,二便下坠,故以桃红四物汤加枳实、香附、益母草活血化瘀,理气调经。时有浮肿,气虚兼见,故佐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手足心热,阴亏血少,故增旱莲草育阴滋肾,兼以止血。全方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兼以健脾利湿、滋肾育阴。属通因通用之法,不专止血,而血止经调,说明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5. 崩漏尹某,女,41岁,咸阳市某厂工人。初诊(1978年3月17日):4年前因难产作剖腹产术,并切除了阑尾。此后每次行经淋漓不净,延至12~16天,色紫黑并夹杂瘀块,带下量多。经来腰痛如折,不能转侧,平时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稍久坐则下肢发麻。诊见面色晦滞,形体肥胖(自述生育2次,每次产后体重均渐增10余公斤),脉沉弦硬,舌面花剥如地图,色暗,舌下有瘀点数个。辨证:肾气亏耗,瘀血内阻。治法:益肾固冲,活血化瘀。方药:阿胶9g,艾叶炭6g,炒杜仲15g,桑寄生15g,菟丝子30g,山萸肉9g,仙鹤草15g,焦楂15g,川芎9g,生地9g,当归9g,赤芍9g。服法:每日l剂,一剂2次。水煎服。

复诊(1978年4月5日):服上方第四剂时月经适来,瘀块明显减少,色暗红,量不甚多,腰痛减轻,继服2剂腰痛止。此次经期仅历时9天即净,脉同前,舌转正常,舌下瘀点已减少。此是肾气渐复,瘀阻未尽,仍用上方加丹参15g,白术9g,炙甘草6g,以健脾益肾,化瘀调经。尔后继服调理固本之剂,服十余帖,随访未再复发。

本例为产后及手术后,冲任亏耗,肾气虚损,又有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故见漏下淋漓不止,血色紫暗有块。瘀血阻络,故经来腰痛如折,此系虚中挟实之证。故用寄生、杜仲、菟丝子、山萸肉、阿胶、生地调补冲任而益肾;阿胶、艾叶、当归、生地养血止血;用川芎、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而止痛。病久气随血耗,因而复诊加用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以培本固元。

6.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张某,女,33岁,工人。初诊(1992年4月25日)主诉:月经量多,色暗有块,淋漓不断一年余。既往有月经量多、淋漓不断史,一年前做人工流产后发生大出血,一年来每次月经量多,有块,色暗红,淋漓不断,一般7~10天方净。白带多、色黄,伴头昏乏力,手足发胀。平素易生气,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细略数。辨证:气阴两虚,胞宫血瘀。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经。方药:炙黄芪80g,鸡血藤30g,当归10g,阿胶10g(烊化),炙甘草10g,白术12g,三七3g(冲服),仙鹤草15g,白芍12g,熟地12g,杜仲炭12g,焦山植15g,山药15g,山萸肉10g,通草10g。

上方加减3次,服药20余剂后,诸症大减,但仍感头昏乏力,自汗,手足发胀,舌淡红、胖嫩,脉弦细数。气血已调,肝肾不足,用杞菊地黄汤加通草、五味子、白芍、阿胶、三七、蒲黄炭、炙黄芪,共诊3次,服药30余剂,诸症悉退,用四物汤化裁善后。

崩漏是妇科大证,此病似属“漏证”,患者一年来月经量多、色暗有块,淋漓不尽,漏久血亏,气随血虚。虽然肝郁、下焦湿热等证均见,但从久治不愈、月经血块等证候考虑,胞宫瘀血内阻之证显然。故先以益气养血、通瘀止血为法,继以杞菊地黄汤补肾养血。前者着重治标,兼以益气宁血,后者着重治本,补肝肾之阴兼止血,故取得良效。一些顽固、慢性疾病,治疗要先确立一个正确的策略,以求一步步稳扎稳打,逐步取效。若朝三暮四,动辄易辙,盲无章法,则不易奏功。

7. 不孕证钟某,女,28岁,南郑县某公社社员。初诊(1970年2月初):婚后4年余,未育,男女双方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重要的器质性病变。患者常觉小腹寒冷,经行腹痛,量少色暗,伴有血块。平时常有胸胁不舒,腰酸乏力,时有少腹作痛,脉沉略涩,舌暗苔薄。证属肾阳不足,虚寒内盛,加之肝郁不舒,气滞血凝,故用艾附暖宫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药:艾叶9g,香附10g,吴茱萸6g,当归10g,川芎10g,鹿角霜1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芦巴子12g,益母草15g,丹参24g,荔核15g。

以上方为基础稍事加减,先后五个月共服药50剂,并且针灸关元、气海、肾俞等穴,针刺三阴交等,同时做好思想工作,以使勿焦虑,心情舒畅,尔后怀孕生育。1979年6月随访,一切尚好,已作绝育手术。

不孕原因甚多,除器质性病变外,主要是虚寒、血虚、痰湿、肝郁、血热等,致使冲任失调,滞塞胞宫,不能受精。在临床上,“宫寒不孕”之病例不为少见。除温暖下元,调和冲任外,并注意加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并且配合针灸及思想工作,以使气畅血行,冲任调和而受孕。

8. 滑胎高某,女,29岁,印染厂工人。初诊(1971年3月6日):婚后已流产七胎,少则40天,多则2个月左右,经多种办法治疗不效。现觉心慌气短,烦躁,叹息,腰疼腿酸,四肢无力,手足心发烧,夜做恶梦,饮食减少,月经夹有血块,脉象虚弦,舌质淡暗。辨证:肝肾阴虚,瘀阻胞脉。治法:滋益肝肾,活血化痰,并嘱其半年内勿怀孕,注意情志舒畅。方药:熟地12g,山药15g,山茱萸10g,云苓15g,枸杞12g,菊花10g,丹皮10g,丹参30g,郁金12g,香附10g,益母草15g,红花10g。服法:每日1剂,每剂2次,水煎服。

上方连续服用20剂,诸症有所减轻,改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两月多,诸症基本消除后停服。半年后怀孕,足月生一女孩。

滑胎原因颇多,此案患者,腰痛腿酸,手足心热,夜间恶梦,烦躁心慌,知肾阴不足,肾气不固,但月经有块,舌质暗淡,又为瘀血不行之象。情志不畅,叹息连连,为肝气不舒之症。分析乃肾阴不足,虚热耗血,肝气不舒,气滞血瘀,从而瘀阻胞脉,胎元不安,且肾阴不足,肾气不充,冲任不调,胎失所养,由此瘀、虚并见,两因相加,故七次坠胎,不能正产。治疗时嘱暂勿怀孕,先予补肾气,以固冲任,化瘀血以安胎胞,使本固、瘀去、胞脉充盛,故受孕正产,足以说明补虚与祛瘀同施在此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七、儿科病类

1. 小儿痉证(新生儿破伤风)张某,男,15天。初诊(1970年7月15日):患儿生后第7天下午其母发现其稍有发烧,躁扰啼哭,给仅服数粒“七珍丹”,至晚哭声不出,牙关紧闭,有时抽搐。次日即给疏风散邪止痉之中药频频灌服,肌肉注射青霉素(当时农村无破伤风抗毒素)无效,病情进一步加重;除上述症状外,口唇发紫,全身强硬,不能吮乳,喉中痰声漉漉,大便7日仅下星点,小便短黄。至第七日,症情危重,抽搐不止,手足发凉,指纹青已达命关,均认为无治,作不治准备,而张学文教授坚持作最后努力,针刺人中、地仓、颊车、曲池、合谷、足三里、涌泉,并十宣穴放血。针后皮肤颜色有所改善,症状稍缓解,遂又用驱风通络、化痰开窍、活血镇痉之中药,煎汤从口角徐徐灌入。辨证:毒瘀闭阻,肝风内动。治法:镇痉开窍,活血解毒。方药:天麻6g,钩藤6g,天竺黄6g,郁金6g,赤芍6g,葛根6g,丹参9g,川芎6g,全蝎3g,僵蚕6g,鲜竹沥一盅,大黄6g(后下),川贝母5g(为粉)。另用鲜金石斛(根、茎、叶)约10g许另煎,不时由口角滴入。

经针药持续治疗一天,症情逐步好转,至当晚半夜大便即下少许,哭时可远闻及,稍能吮乳。上方稍事加减,连服5剂,病情大为好转,除全身褪皮,肤色青黄,项强(左歪)外,吮奶、进水、哭笑等均同常儿。再予补气养血、健和脾胃、剔邪之法善后,半年余,头左歪等症皆除,惟肤色较其兄、姐稍黑,其他诸如体格、精神、思维等均如常人。至今,已成家生子,均健。

新生儿破伤风,古又称“四六风”“撮口风”等,乃因断脐时污物毒邪侵入脐部,以致经络营卫阻滞,气血不畅,邪毒郁闭,肝风内动,抽搐痉厥遂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本病“亦乃大人因破伤而感风,则牙关噤而口撮,不能入食、身硬、四肢厥逆与此证候颇同,故谓之脐风撮口,乃最恶之病也。”故治宜祛风邪、活气血、化痰涎、止痉厥。本证初期只偏重采用荆防等除风止痉之剂,而忽视了活血养血,故早期治疗效果不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训,断不可因是婴儿而忌用活血之品,所以张学文教授以《内经》“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为原则,拟治搜络熄风、养血活血,同时配合针刺治疗,以求快速达其病所,终止发展而扭其传变。

此病在70年代之前农村较多,许多患儿因之夭折,是极端凶险之证,应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这也是迄今最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但本例治之过程,受限于当时农村的客观条件,使之于汤药、针刺,实属无奈之举,但通过治疗不但挽救了患儿的生命,佐证了古训之精深,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坚信了开展中医急症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 小儿阳强不倒郭某,男,13岁,小学生。初诊(1980年6月4日):阳强不倒一周,初发时患儿只感阴部疼痛,小便时阴茎内有烧灼疼痛感,患儿及家人未介意,随后诸症日渐加重,影响患儿行走,经当地卫生院诊治并给外洗剂后无效,遂来就诊。症见:面色略红,口苦目赤,两眦多眵,唇舌暗红,阴茎勃起,强硬不倒,尿道口红而略肿。苔黄略腻、脉弦数。辨证:肝经瘀热,湿热下注。治法:清肝化瘀,渗湿泄热。方药:柴胡6g,黄芩10g,栀子10g,木通6g,生地10g,当归6g,赤芍10g,丹参12g,红花6g,大黄10g,龙胆草6g,生甘草5g。服法: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药渣再煎后,以净纱布蘸水洗阴部。另用丹参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1支。上方服用后病即告愈,至今未犯。

患儿目赤多眵,舌唇暗红,口苦苔腻,脉弦而数,系肝胆湿热。肝藏血,足厥阴肝脉循于阴器,湿热下注致相火亢盛而阳强不倒;肝络瘀滞,阳郁不宣,湿热、瘀血两患相叠,非清泄湿热,活血化瘀而不能收功。故以龙胆泻肝汤清泄肝经湿热,加以活血化瘀之品化除瘀血,内外合治,针药并进,药投病机,故取效甚捷。

3. 解颅(脑积水)阎某,男,5个月。初诊(1975年1月23日)其母代诉:两个月来小儿头部逐渐增大,且吮乳无力,神志呆滞,往往目不转睛,大便稀溏,睡时虚惊(经咸阳及西安等多家医院诊断为脑积水)。诊时指纹隐现青紫,已过气关,舌体略暗,头面青筋暴露,病情危重。辨证:阳闭窍阻,气血停滞。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窍。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赤芍3g,川芎3g,桃仁3g,红花3g,茯苓24g,泽泻6g,川牛膝6g,丹参6g,老葱白9g,麝香0.09g,生姜3片,红枣7枚,黄酒60g。

上方3剂即见效,神情见灵,偶尔夜惊,大便实,每次可吮一侧母乳。上方稍事加减,连服30余剂(期间曾加用双氢克尿噻)。

二诊(1976年4月6日):患儿除前额稍大外,其语言、行动、神情、发育等均与同龄小孩基本相同。头围初诊时为56cm(正常头围应该是42.2~45cm),1976年4月6日为49cm(同龄儿正常头围为:48.8~48.9cm)。1979年3月1日随访,除前额稍大外(头围为52cm),其他一切正常。1981年8月再访,小儿精神、智力等均正常。

脑积水属于祖国医学“小儿解颅证”之范畴,多因肾气不足、脑髓不充所致。《医宗金鉴》用内服扶元散(人参、白术、茯苓、黄芪、熟地、山药、炙草、当归、白芍、川芎、石菖蒲、生姜、大枣),外敷封囟散(柏子仁、天南星、防风各等分,用猪胆汁调匀)治疗。依古人经验,现今临床医者多用健脾利湿或益气行水之法,或外敷或针灸,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本例据其指纹、舌象而辨为“阳闭窍阻,气血停滞”,受仲景“血不利则为水”之启迪,故仿王清任主治头面瘀阻诸疾之通窍活血汤加味试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重用茯苓以达健脾利水,化痰利窍,安神镇惊的多种功效。加川牛膝、丹参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并引血、引水下行。多年来,张学文教授以此方化裁治疗十余例脑积水患者,除个别病期较长者无效外,绝大多数均能控制病情或减轻症状。

方中黄酒为疏通经络之用,用量较大(30~60g),药后患儿脸红昏睡(可能是醉相)疗效较好。用量较小(5~10g),或药后无明显反应者,临床疗效一般。然而,黄酒一次服用时最小的有效剂量是多少?该品与此类疾病不同证候之间的证效关系又如何?等等,均有待于进一步认识、观察。

4.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李某,男,10岁,陕西咸阳某厂子校。初诊(1992年5月30日):主诉胸闷、心慌、乏力纳差一年余。患者一年前因感冒诱发低热,继之胸闷心慌,在西安某医院住院40余天,经各种检查,诊断为“心肌炎”“心律不齐”“心肌损害”“室性早搏”“心肌供血不良”等。现除主症外,出汗,大便干,数日一行,一般情况尚可,心率89次/分,肺(-),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气阴两虚,心热血瘀。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方药:太子参10g,玉竹10g,麦冬10g,玄参10g,丹参10g,苦参8g,炙甘草5g,三七1g(冲服),瓜蒌10g,山楂10g,炒枣仁10g,当归6g,鹿衔草10g。

6剂后,病情无明显变化,继用上方加薤白,至三诊时胸闷心慌好转,大便已不干,脉象虚数,间有歇止,出冷汗,舌质红少苔。继用上方加炙黄芪15g。1992年7月5日五诊时,诸症大减,胸闷消失,精神好转,偶有心慌,汗多。继用上方加减,并嘱常服生脉散。7月18日随访,已痊愈上学。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病儿已病一年而未能痊愈,是未能抓紧治疗的原因。当时所现症状,属气阴两虚,心热血瘀,热毒较轻而正虚为重。故拟“四参安心汤”以太子参、丹参、玄参、苦参益气养阴、活血清热,这是经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有效验方,其中苦参既能清热解毒,又可纠正心率失常,丹参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玄参滋阴清热,太子参益气而不助热,加麦冬养心阴而除烦,炒枣仁、当归养心血,三七、山楂、鹿衔草活血而不伤血,瓜蒌宽胸理气,炙甘草补益心气,故坚持用药一月余而病情得到控制。我们用此方治疗十余例此类病人均获显效。

5. 单纯性肥胖张某,女,13岁,学生。初诊(1977年12月6日):患儿自幼肥胖,发育不均匀,体形壅赘,少言,体重百余斤,经多方检查,均未见异常。现症:晨起每泛酸水,精神不振,常感困倦乏力,脉沉,舌胖色暗。辨证:水湿停聚,血行不畅。治法:行水化痰,活血化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化裁,并嘱适当限食,加强锻炼。方药:黄芪12g,当归9g,川芎9g,赤芍9g,生地9g,桃仁9g,红花6g,云苓15g,猪苓9g,泽泻9g,白术9g,桂枝9g,贝母9g。

上方始服8剂,即见显效,精神愉快,已不泛酸水。停药观察4个月,体重未增,体形较前匀称。

二诊(1978年3月28日):脉沉缓,舌面正常,舌下静脉稍粗,为防止再胖,仍用上方(去贝母加白茅根15g,山楂9g)加减,继予调理。同年9月2日随访:上方连用5剂后停服,发育正常,再未服药,至今一切良好。

祖国医学文献中关于单纯性肥胖症的论述尚少,但素有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的说法。审之痰、湿、气虚三者的关系,一般认为气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气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另则气虚血亏亦致郁滞,而痰湿瘀血又可阻遏生化之机,致气虚益甚。此刻若纯以补气治本,无疑有复增瘀阻之虑。故予利水化痰、活血化瘀之剂,并配合锻炼及适当限制饮食而收全功。

同类推荐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热门推荐
  • 穿越大唐做娱乐明星

    穿越大唐做娱乐明星

    歌手穿越回大唐,做古代的娱乐明星。古代文人千辛万苦寻不到一首好曲子,而他脑子里可是存了上万首现代的流行歌曲,每一首放出来可都是轰动天下……当这些叼炸天的歌曲放出来,李锦寒顿时火了,矜持的古代美女也开始疯狂追星了。为了听李锦寒的歌,投怀送抱那太正常不过了。
  • 风水术之寻龙点穴

    风水术之寻龙点穴

    这不是命,是命运。这不是术,是理数。这不是势,是运势。一切皆由命起,完结的却是命运,决定命运的是理数,而造就理数的是运势。挖开历史洪荒,逆转时间的年轮,这是个阴阳搓顿的世界。
  • 在那流浪的日子里

    在那流浪的日子里

    一群不良少年,怀着重新做人的信念,来到他们的梦想的学校,排斥忍耐慢慢的扭曲他们的人格,阴谋误会他们走上逃亡的生涯,流浪的生活有时候是非常美好的回忆,回首那段流浪的日子他们长大了。在那流浪的日子里,回忆我们的年轻时光。
  • 一世倾歌:纨绔帝尊妃

    一世倾歌:纨绔帝尊妃

    叶倾歌一朝穿越过来,就被红娘给收养了,在红娘的锻炼培训下,天圣帝国多了一个倾国倾城,祸国殃民的美人。——叶倾歌斜躺在美人榻上,嘲讽地笑道:“哪来的一回事,谁看见到我祸国殃民了?”顾九黎手拿一卷书,淡淡地道:“昨夜本尊夜观星相,月黑风高,似乎的确是不祥之兆。”太子挑眉:“帝尊,那您说怎么办?”顾九黎把书一合,轻飘云淡地道:“莫慌,本尊可以抵制天煞狐星,祸国殃民一说行不通。”众人青筋狠狠地挑了挑。【绝对不虐,放心跳坑~】
  • 安徽咨议局章程

    安徽咨议局章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启凡尘

    天启凡尘

    天灾纪元,各族战火不断,生灵涂炭,伏尸千里。仇视、嫉恨、爱慕、留恋、恐惧、思念,无数情绪颜色交织在浮世绘。且看龙血少年如何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热血书写人生。
  • 位商

    位商

    人生在世,一场交易!跟谁交易,决定了你的价值!一个半路出家的商人,一件件珍稀之物的出现,他的人生理想终于快要实现了!纯天然修真界果汁,给个千金也不换;一颗小还丹,疾病去无踪;灵石一出现,美女叫遍天;……不准动,都是我的,灵石、丹药、法宝……统统不准动!
  • 迪安伦公爵

    迪安伦公爵

    迪安伦公爵是血族最强盛的一个家族公爵,墨安为迪安伦公爵的初拥,现如今公爵将亡,公爵手下的五位初拥争此位,在墨安的成年礼上猎物却出逃,一连串的失误究竟是谁才能登上公爵之位
  • 年家有余

    年家有余

    前世,她一腔柔情错付渣男;再睁眼,她竟成了乡间种田的小女娃。上有爷奶压迫,下有姐妹算计,这日子过得是真苦啊。可是再苦,也不能挡住年白露奔向银子的脚步。赚钱、买地、开铺子……咦,田间躺着的那个是什么鬼?“娘子,为夫饿了,快来给我下面吃吧。”
  • 天宠召唤师

    天宠召唤师

    她,四世轮回。他,特殊本体。“零哥哥,我……有没有说过……我喜欢你。”她,倾国倾城。他,伤疤遮颜。“晓悠,我不想因我而毁你一生。”她,天道之宠。他,神秘世家。“零哥哥,现在……不会有人取笑你了。”从钟情到落魄,从落魄到华丽。白天鹅之恋;他是贫丑暖男,因一面之缘而得她爱慕。“本小姐要你当我舞伴你就得当我舞伴。,”他为一陆之主,因坦诚相待成她男闺蜜。“晓悠……我……喜欢你。即使你已经名花有主了,哈哈,本将军可是不会因为你而伤心……”他是强大神子,因爱她入魔而遭她厌恶。“不服从,就看着他毁灭。”从征服所爱到表弟表白,从表弟表白到被迫同居。毒蔷薇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