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3800000015

第15章 咳喘证

喘证,临床以气喘,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最多见的是肺部疾病,其他脏腑疾病影响于肺也可致喘。

西医学认为该症最常见的原因是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所致,如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等,某些疾病如心脏病、癔病、矽肺、肺结核等,在病变过程中也可并发气喘,可参考喘证的理论与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单就气喘这一主症的诊断和辨证并不难,但形成喘证的机理、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却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一些久治不易除根的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以喘证为主者,当属疑难病范畴无疑。

哮病往往也以喘息为主要症状,所谓哮必兼喘,但以反复发作、喉间有哮鸣者为主要特点。哮病以喘息为主症时,虽也可按喘证辨治,但从临床实践看,其病机与治疗的难度与喘证有较大的不同,故我们主张以分别论治较好,即哮病不应包括在喘证之内。

一、病因病机

喘证病因外有邪气侵袭,内有肺、脾、肾等脏腑虚损及失调,其关键处在于内外合邪、虚实并见及久治不愈的辨治。

1.外邪侵袭,肺失宣肃若外感风寒邪气,外闭皮毛,内阻肺气,肺气郁遏而不宣,或挟痰上逆而作喘;若风寒化热,或外寒内热,内迫于肺,肺气上逆作喘;或风热邪气犯肺,内遏肺气,热邪壅肺作喘;或热邪煎熬津液成痰,痰热壅阻肺气,宣降失常而作喘。正如张景岳所说:“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非风寒则火邪耳。”一般而言,此证若辨证准确治疗得当,甚易奏效,偶有部分邪实正虚毒重者,较为疑难。

2.水饮内阻,痰热犯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酒酪,脾运失健,水湿凝聚成痰,痰饮阻肺,肺气不利而上逆作喘;或素有痰饮内蓄,又为外邪所诱发,则成内外合邪,寒热错杂之证;或素体阴虚内热,外邪化热入里,炼津成痰,痰火内蕴,郁闭肺络,则肺气宣降失常而成喘逆之证。此证寒热错杂,内外合邪,虚实相兼,无论辨证或治疗,疑难之处不少。正如《直指方》所说:“唯湿痰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喘促。”

3.情志不调,肝病犯肺肝主疏泄,肺主气。若肝气不舒,脏气不和,气血不利,上迫于肺,则为喘逆。或肝郁犯脾,脾失健运而津凝成痰,上犯于肺;或肝郁日久化火,炼津成痰,痰火犯肺;或气虚日久及血,气滞血瘀痰凝致使肺失宣化畅达之职而作喘。《医学心悟》所说“惊扰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气促而无痰声者”,即指情志因素所引起的喘证。

4.久病劳欲,肺肾两虚若咳嗽日久,经年累月不愈,久咳肺虚,不能主气司呼吸,而致短气而喘,此即《证治准绳》所说之“肺虚则少气而喘”之证。

劳欲过度,日久必损及脾肾,精气内夺,真元损伤,根本不固,不能纳气归肾,则常见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肾虚不能暖土,脾虚不能运化,或肾阳虚不能主水,水湿上凌心肺,心阳不振,亦可致喘。此即虚实夹杂或上实下虚之证。如《医贯》所说:“真元损耗,喘出于肺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

二、辨治思路

喘证虽为一常见之症,以喘证为主症者诊断不难,然而喘证中虚实并存,寒热夹杂,标本不同,缓急各异种种证候,辨证却非易事。我们认为辨证时可抓以下几个要点:

1.辨虚实,辨病位虚实两证系喘证最常见最主要的辨证纲领,所以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高度总结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首辨虚实:实喘多责于肺,多因风寒、风热、痰浊、热邪、气逆等郁闭或壅遏于肺,致宣肃失宜、肺气上逆。虚证多责于肾或肺肾,多因肾虚纳气失常或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肺不主气。然更多见的是上实(肺气与痰浊壅实)下虚(肾虚、下元不足)之证。

喘证之病位不离于肺,但有肺脏本身病变者,有他脏(如脾、肝、肾)波及者,也有肺与他脏同病者。辨证时尤需分清病位重在何处,兼及何脏,兼见何邪,方不致误。

2.辨标本,辨缓急喘证之标多为寒热、痰浊、肝气、火热等邪气,是造成肺宣肃失常的主要病理因素,临证治疗时必须注意祛除和疏理。喘证之本,主要为久咳肺虚、脾虚、肾亏,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此证辨治之关键是要处理好标本的关系,分清标本轻重缓急,以便确立正确的治法。

辨缓急,即辨喘证的病势缓与急。喘证发作时,大多急而重,呼吸困难,喘憋不已,此时重点应治标驱邪,畅利气机,豁化痰涎,以迅速改善喘憋症状。缓解期不喘或虽喘而不甚严重,此时应将重点转到益肾治本,收敛肺气,纳气定喘方面来。

3.辨重危,辨虚脱喘证虽多在肺、肾,但重症每多及心,心肺同属上焦,宗气贯心脉而司呼吸。若喘证日久,不但肺肾已虚,且心阳、心气亦衰。临证如果出现喘咳欲脱,面色、舌色、指甲青紫,喘而汗出,或冷汗如油,胸闷如窒,脉急疾或浮而无根者,多为亡阴亡阳的外脱证。此时病情危急于顷刻之间,必须及时中西医合力挽救。临证时必须高度重视,仔细辨别重症之危险,虚脱之证候,方不致误。

三、治疗方法

喘证的治疗原则,一般在辨清新病久病、实喘虚喘的前提下分证论治。

实喘以祛邪为主,虚喘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者,又当根据具体情况辨治。不少实喘多是西医学急慢性炎症所致,辨证时要审清病因,不能见喘治喘,而要治其喘证之源。咳、痰、喘三症常同时出现而各有侧重,治疗时必须辨三者之间何为主、何为次,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能取得良效。

1.实喘(1)风寒袭肺,肺失宣肃证:喘息,咳嗽,呼吸急促,胸闷,痰多白而清稀,口不渴。发病时间较短,初起多恶寒发热,喉痒或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方药:轻者三拗汤,稍重者麻黄汤加减,喘而汗出者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三拗汤药虽少,却对肺受风寒而宣肃失常者最宜。麻黄发散风寒,又可宣发肺气,杏仁宣降为主兼宣肺郁,甘草止咳化痰,调和药性。不少方中均以此方为基础,如小青龙汤。

麻黄汤用麻黄、杏仁,宣肃肺气而平喘,桂枝助麻黄解表散寒,甘草调和诸药。用于风寒较重喘因外邪所致者,具有发汗平喘双重功效,外感风寒致喘者最宜。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桂枝、白芍发表解肌,调和营卫,厚朴、杏仁降泄肺气而祛痰平喘,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用于风寒表虚自汗而喘者。

上三方只要辨证准确,酌情加减,均有较好疗效;若兼痰浊、气滞、正虚等病机者,则应权衡轻重,适当加减即可。

(2)外有风寒,内有寒饮证:喘息,咳嗽,痰多清稀,恶寒发热,无汗,形寒肢冷,或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白滑,脉弦紧。治法:解表化饮平喘,方药: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

小青龙用麻、桂发散风寒,兼以平喘,细辛、干姜温化寒饮,半夏降逆化痰,芍药、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益气和中。咳喘重者可加杏仁、苏子,痰多胸闷者可加葶苈子、瓜蒌。

临证应仔细分辨是表证重还是里饮重。若脾肾阳虚,寒饮重,症见恶寒肢冷,面目虚浮,脉细微,苔白滑者,可用真武汤温阳利水,或兼散外邪;平素缓解期可用六君子汤健脾燥湿,或用肾气丸以治本。

(3)热邪壅肺,肺失清肃证:喘逆上气,胸胀闷或胸痛,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吐痰粘稠,身热口渴,或伴有形寒身痛,有汗或无汗,苔薄白或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数。治法:宣肺泄热,清肺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方中用麻黄、杏仁宣肃肺气平喘,石膏清泄肺热,并制约麻黄温热之性,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为治疗外寒内热之喘证的良方。

临床体会:汗出而喘者,说明热重郁轻,应重用石膏,或再加黄芩、鱼腥草;无汗而喘者,属热闭于肺,麻黄与石膏比例一般在1∶3左右;痰多者可加瓜蒌、贝母、葶苈子等。临床体会,鱼腥草对肺部感染效果好,可重用至30g左右。

(4)痰浊壅肺,上盛下虚证:气喘,咳嗽,痰多而粘腻,咯吐不利,胸闷恶心,苔白腻脉滑。若属上实下虚者,常伴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腰膝酸软,肢倦神疲等症状。治法:降气平喘,祛痰利膈。方药:祛痰平喘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上盛下虚可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二陈汤燥湿化痰,合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降气祛痰利膈,有比较强的燥湿化痰降气平喘作用。上盛下虚者多用苏子降气汤。此方用苏子降气祛痰,半夏、厚朴、前胡祛痰止咳平喘,共治上焦痰涎壅实;肉桂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当归养血补肝,又治咳逆上气,生姜、苏叶散寒宣肺,甘草、大枣调中和药,是治喘良方。惟方中肉桂一药,良者少,劣者质燥助火,若欲温肾纳气不如沉香为佳,平素肾亏者,核桃肉、蛤蚧、五味子亦可酌加。若日久化热或用药过多痰黄苔而粘者,酌加黄连、黄芩、胆南星、鱼腥草一二味。

实喘还常见因外感风热或燥邪引起的,证情轻,一般用桑菊饮加减;燥热伤肺致喘者,可用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加减;外寒内热者,可用定喘汤加减。此等证候,大多属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及一些轻型支气管肺炎等。若辨证准确,治疗及时,加之证情较单纯,一般容易奏效。

2.虚证(1)肺虚喘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痰稀薄,自汗恶风,面色白,舌不红,脉细弱者,多属肺脾两虚,不能主气固卫;若兼见面红口干,咽喉不利,舌质淡红或中心少苔,脉细数者,多属肺之气阴两虚。治法:补肺益气,养阴定喘。方药:偏重于肺脾两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偏重于气阴两虚者,一般用生脉散加减。补中益气汤用人参、黄芪、炙甘草补益肺气,五味子敛肺平喘,柴胡、升麻升发清阳,白术健脾,当归养血,陈皮理气使补而不滞。生脉散用人参补益肺气,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定喘。必要时,可酌加沙参、百合以养阴,川贝、百部以化痰止咳,紫菀、冬花以平喘。若喘之肺病及肾者,可酌加山萸肉、核桃仁、沉香等补肾纳气。

(2)肾虚喘证:喘证日久,经久不愈,动则喘甚,气难持续,神倦,腰酸。偏肾阳虚者多兼肢冷汗出,尿频,轻度浮肿,痰多清稀,舌质淡,脉沉细无力;若偏于肾阴虚者多兼耳鸣,口干,心烦,五心烦热,面赤,潮热盗汗,尿黄,舌质红,脉细数。治法:肾阳虚为主者,补肾纳气;肾阴虚为主者,滋阴补肾,纳气定喘。方药:补肾纳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滋补肾阴用都气丸化裁。

肾气丸用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肝脾肾,泽泻、丹皮、茯苓泻湿浊、肝火;肉桂、附子少少生火,以化生肾气。此方治肾虚喘证久服有良效。若兼痰饮湿浊者,化痰降气之品亦可加入。都气丸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五味子纳气定喘,大法虽备,药显单薄,若喘甚可加蛤蚧、磁石、沉香之品。气怯神疲者,人参亦可加入。临床所见,虽可分肺虚、肾虚,然肺肾两虚者亦属常见,可在辨清主从的情况下,适当兼顾。

(3)气虚欲脱证:喘喝欲脱,张口抬肩,端坐不能平卧,被动则喘甚欲绝,常兼汗出、心悸、面青、浮肿、痰鸣,舌紫暗,脉浮大无根或脉细欲绝等。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方药:参附龙牡汤合黑锡丹加减。

参附龙牡汤用人参益气,附子回阳救逆,生龙骨、生牡蛎镇潜固脱,并可冲服黑锡丹以镇摄肾气;若偏于阴脱者,可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或用生脉散加山萸肉、生龙牡以益气养阴固脱,待脱止厥回后,再根据病情酌议培补元气之方。此类喘证大约相当于西医学的呼吸衰竭之类,往往伴有痉厥闭脱等重险证候,辨治时应结合病人全身情况,采用综合疗法全力抢救,不宜仅仅着眼于喘证而忽视厥脱等证候。

同类推荐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自体输血——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是宁波继出版《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之后,关于血液保护的第三本书,也是《现代输血丛书》的首册。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自体输血的概念、认知、称谓进行统一,规范操作,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本书由严海雅编著,郭建荣审定。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热门推荐
  • 20年后还爱你

    20年后还爱你

    他们是同桌,也是最好的朋友,______。
  • 血月魔王

    血月魔王

    一次机缘巧合,远古魙族的灵魂碎片与大学生莫鸣珂融为一体,这致使他被强行拉到处处暗藏危机的异次元世界。为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四处乱窜的勇者,将异族视为眼中钉的人类王国,行踪诡谲的神秘势力。都将成为他寻找其余灵魂碎片的重重障碍......
  • 至尊妄帝

    至尊妄帝

    世界尽头仙是主,武道绝巅我为峰;世上本没有仙,更不可能有长生不死;仙路崎岖,有多少人渴望成仙,又有多少人在仙路上喋血;谁能成为妄界之主?谁又能超脱大道证得长生?一切尽在琼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朝穿越:师兄,等等我

    一朝穿越:师兄,等等我

    身为豪门千金,却在生日那天全家惨遭灭门。再次睁眼,她已身在异世,姨娘?姐姐?呵呵,你们等着吧,我也不是好惹的!“师妹,你刚刚在干嘛呢?”正在干坏事的某人暗叫一声“不好”,然后笑嘻嘻地转过身说:“师兄,那日那个陈小姐你觉得如何?”某男听后落荒而逃,只剩一女子在原地哈哈大笑。(本故事纯属虚构,如若不好,还请见谅)
  • 此地不留人

    此地不留人

    他是重仙派掌门,让众多弟子步入仙界,位列长生,名震大陆,却在顶峰之时宣布不再收徒,此后重金难求。他是小镇乞丐,不知来路,却被重仙派掌门收入门中,从此踏上修仙之路……
  • 夜落心寒

    夜落心寒

    曾经我们许下一个诺言,不管经历多久的时间,我都会等待你回来。乐园上,你的戏言,我的诺言。从我第一眼看见你的时候,早已经注定了我们彼此之间的牵绊。
  • 法墨天道

    法墨天道

    浩荡灵界,大道无穷。远古五神,超越天地。天道之罚,足以乱世。不朽永恒,混沌噬灵。古帝梵风,手持战灵天道剑,粉碎不朽魔神。万千载后,孰能重铸辉煌。………………苍绝灭尘,傲世鼎立。六大古族,再现风波。少年凶兽之躯,执掌天下万灵,终成大道。(本书颇为脑残,文笔不好,如果不喜,可以不看。文字很平淡,但我保证有看头,喜欢的也可以看看。)
  • 地牯牛带你飞

    地牯牛带你飞

    是一部奇幻穿越的小说,经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烧毁了苗寨香香的家,被烧昏迷的苗疆姑娘香香手里紧紧握着一个漂亮的小锦瓶,醒来后,因为地牯牛,香香身上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她和地牯牛都经历了哪些神奇的事情呢?他们在神秘的山洞里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回到过去香香就是小翠么?田闵如是谁?可爱的地牯牛拥有哪些灵力,穿越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事,香香姑娘要找寻的真爱是谁,前世的三生石前他们许下了什么愿,奈何桥前他是否喝下孟婆的汤,今生的他在哪里。。。。。。一切不解之谜都将一一为你解开,让我们的思想在时空里翱翔,跟着可爱的地牯牛飞到你想去的地方!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