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伟大作家。1809年4月1日,他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全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喜爱戏剧。父亲曾用乌克兰语写出几出喜剧,并亲自登台演出;母亲也是个戏迷;祖母更是满肚子都装满了乌克兰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每到月朗星稀的夜晚,小果戈理便乖顺地依偎在祖母温暖的怀抱里,听老人讲述那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果戈理从小就对戏剧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学时代,他就写过剧本,还登台扮演过许多角色。同学们都对他钦佩不已,称赞他有“伟大的演戏才能”。果不其然,后来果戈理真的成了伟大的小说家和戏剧家。
中学毕业后,果戈理满怀希望地来到彼得堡,决定在那里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现在终于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做事了。“我要为人类谋福利。”果戈理激动地想着。可眼下最要紧的是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果戈理最想当一名法官了,他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希望。然而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他的心也渐渐地凉了。孤身一人呆在繁闹的彼得堡,果戈理没有权势,没有金钱,因此法院的大门总是对他紧紧地关闭着。一年过去了,他还没有迈进法院的大门,只是在国有财产和公共房产局勉强谋到一份小差事,后来又转到封地局工作。在单位里,他的地位十分卑微,收入也很低,甚至在寒冷的严冬连一件厚外套都买不起。整日地辛勤工作,竟然连温饱都达不到,果戈理不得不四处借钱。在这段贫困尴尬的日子里,他深深地体验到最下层“小人物”生活的艰辛。奔波的生活,使果戈理认识到了社会黑暗和贫富不均的不合理现象。
1829年是果戈理不幸的一年,因为他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长诗《汉斯·古谢加顿》受到了评论界的严厉批评。果戈理一气之下把书店的存书全部买回,一把火烧个精光。但他并没有灰心。相反,熊熊的大火更燃起他努力进行文学创作的决心。他干脆破釜沉舟,辞去赖以生存的封地局的职位,全力以赴地进行文学创作。
两年后,果戈理完成了《狄康卡近乡夜话》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两部集子共收入8篇短篇小说。小说以幽默的笔调嘲讽了乡村中的黑暗势力,讴歌了普通劳动者的诚实、智慧和勇敢精神,充满着浓烈的诗意和传奇成分。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普希金盛赞果戈理这两部小说集的出版是俄国文学中的“极不平凡的现象”。
接着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和《彼得堡故事》又为果戈理带来了“文坛盟主”的声誉。这两部小说集不再描写浪漫主义的理想形象或是民间传说中的虚幻故事,而是把矛头指向现实生活。他的创作风格也从此转为现实主义。在《密尔格拉得》中,他描写了当代地主那种动物性丑恶生活的全部庸俗和卑污。在《彼得堡故事》中,继普希金之后,果戈理通过对小官吏、小职员不幸遭遇的刻画,发展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描写“小人物”悲惨命运的主题。如《狂人日记》中小公务员的最后疯狂、《外套》中巴什马奇金的含恨死去,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豺狼当道、弱肉强食、一切以金钱和官级为追求目的的社会图画。而这时为“小人物”悲剧命运摇旗呐喊的果戈理在俄国文坛上已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
盛名之下的果戈理继续辛勤地耕耘着,他要写一部更具影响的作品。他暗暗地下着决心:“我要把一切俄国的坏东西都收集起来,一下子把它嘲笑个够。”在普希金的引导下,剧本《钦差大臣》便应运而生了。《钦差大臣》讲述的是,在俄国某市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听说钦差大臣要来视察的消息,惊慌失措。市长是个贪污犯;法院院长玩忽职守;慈善医院院长心狠手辣;邮政局长偷拆信件。就是这样一群愚蠢无知的官僚政客,一听说钦差大臣要来视察的消息,顿时吓得胆战心惊。忙乱之中,他们竟将一个偶然路过的彼得堡小官员误认为是钦差大臣。于是,在市长的带领下,这群人拼命地巴结他,市长甚至还要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这个无赖。正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之时,真的钦差大臣即将来到。市长等人马上变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据说这个剧本的素材是普希金无私提供的。
《钦差大臣》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果戈理的现实主义讽刺艺术已经完全臻于成熟。这出戏剧上演后,马上遭到了反对派的攻击和诽谤。果戈理一怒之下,离开俄国侨居意大利。在那里,他又拿起战斗的笔;一气写下了《死魂灵》的第一部。这部书再一次震动了整个俄罗斯。
1852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死魂灵》,写的是骗子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后,廉价向各地庄园收买“死魂灵(即死农奴)”,然后到民事法庭去办理买卖契约和注册登记,企图把死人当作活人拿到救济局去抵押以骗取钱财。结果,乞乞科夫一下子变成了名义上拥有400个农奴的大地主。最后,一个卖主揭发了他的秘密。官吏们却不相信,反而疑神疑鬼,胡乱猜测,闹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乞乞科夫见势不妙,只好偷偷地溜掉。
《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果戈理在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地主形象:有成天幻想而又躺着不动的玛尼罗夫;有守旧、迟钝、贪财的柯罗博奇卡;有守着百万家财却过着乞丐不如生活的守财奴泼留希金……正是这些愚蠢、浑浑噩噩的大小地主在支撑着整个俄罗斯。这部小说使人们确信,俄国的农奴制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垂死阶段,必须要寻找出一条复兴俄国的道路。
晚年的果戈理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人道主义和博爱思想占了上风。因此,在他续写《死魂灵》第二部时,把笔下的一个个地主都变成了改恶从善的人物。写完后,他发现这些人物并不真实,形象苍白无力,因此把写完的书稿扔到火炉里烧掉了。以后,果戈理又曾几次重写《死魂灵》第二部,但都不满意,于是便一再否定和重写。
在此期间,他的老朋友、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家别林斯基曾公开发表《给果戈理的一封信》,严肃而痛心地对他这种宣扬从道德、宗教人手来改善社会、维护沙皇制度的错误思想倾向进行了批评。原来,果戈理虽然反对农奴制,他并不反对沙皇。他到了西欧发现,发现资本主义也有重要矛盾,所以想把俄国退回到中世纪的宗教法制社会中去,企图以道德和宗教来改造这个罪恶的社会。
1852年2月,身染重病的果戈理再一次把《死魂灵》第二部手稿付之一炬,让《死魂灵》永远没有第二部。同年3月4日,他带着满腔的忧愁和对未竟事业的遗憾与世长辞了,享年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