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既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又把俄罗斯文学引上了真正民族文学的发展道路,并赢得了世界声誉。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又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799年6月6日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破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曾是禁卫军军官,爱好法国文学。他的叔父瓦希里·普希金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家里常有不少文学家聚会,普希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普希金8岁时就能作诗,12岁时进入彼得堡的一所贵族学校皇村中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俄国思想界许多进步人士,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形成了追求自由的性格。当时俄国出现了一个由青年贵族组成的,主张实现立宪政治的十二月党人组织,普希金十分同情它。
1817年,普希金从学校毕业,到外交部工作,他热衷文学创作。普希金写了不少追求光明与自由、反对黑暗和专制的作品,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等。这些诗一问世,就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争相传抄、诵读,无不为诗中的革命激情所鼓舞。当然,这也引起当时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害怕和恐慌,差点儿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普希金并没有被这些所吓倒,他用他那支饱含激情的笔继续奋斗不息,先后又写出《叶甫盖尼·奥涅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优秀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发表于1830年。这部花了8年时间才完成的诗体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年轻时是个纨绔子弟,后来厌倦了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来到乡间,邂逅了地主小姐达吉雅娜。他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了达吉雅娜的爱情,又在决斗中杀死了朋友连斯基,此后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游荡。当他厌倦地返回彼得堡时,达吉雅娜已经成为公爵夫人,奥涅金疯狂地追求她,结果遭到达吉雅娜的拒绝。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作品中这样描写他:“没有目的,无所事事地活着,已经活了26个春秋,太多的闲暇也使他苦恼没有官职,没有太太,没有事情他发现:要做什么他都不行。”奥涅金读过进步书籍,不满于贵族上流社会,对那种浮华空虚的生活持一种冷漠与批判的态度。然而,他远离人民,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力量和道路,结果只能在苦闷之中“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因为他从来不做什么事,他在他所处的范围内是一个多余的人”。而这种“多余的人”又正是当时那个庸俗、腐朽的贵族社会所造成的。
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达吉雅娜,她有一个“俄罗斯的灵魂”。她爱乡村的清静,爱俄国冬天冰雪的灿烂,爱民间的故事和歌曲,爱自己的老奶妈……她敢于冲破封建道德的约束,写信给奥涅金,大胆地表白自己的爱情,体现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民主思想。后来,她成了彼得堡的贵妇人,可是她却说:“我宁愿抛弃这一切荣华、喧嚣和烟尘/为了那一架书,那郊野的花园/和我们那乡间小小的住所/我宁愿仍旧是那个地方……”腐败的社会生活并没有使她变成虚伪、庸俗和道德堕落的人。她是俄国文学史第一个描写得有血有肉的贵族妇女形象。
作品通过奥涅金性格的形式,以及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控诉了沙皇专制制度下那个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因此俄国杰出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对这部作品评价极高,说它“表达了首次苏醒的社会自觉,这是无法衡量的功绩”;说它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就其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言,“几乎是俄国社会觉醒的第一个行动,然而对这个社会来说,是向前跨越的多么巨大的一步啊!”
普希金还有一些享誉文坛的作品,如描写彼得一世一生的长诗《青铜骑士》,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上尉的女儿》,社会生活小说《杜勃罗夫斯基》,揭露社会黑暗现象的小说《黑桃皇后》,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普希金,这位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的杰出诗人,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始祖”、“俄罗斯文学语言之父”。他以他出色的创作,创造了俄罗斯文学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同时也奠定了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后来的莱蒙托夫、果戈理,一直到托尔斯泰、契诃夫,都是沿着普希金所开辟的道路前进的。
1831年,普希金与被人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塔丽亚结了婚。这件事给那些对他恨之入骨并千方百计欲置他于死地的政敌们以可乘之机。在上流社会的指使和授意下,一个名叫丹特士的流亡法国贵族开始对普希金夫人大献殷勤,并四处制造谣言对普希金夫妇加以诽滂,企图以此让普希金身败名裂。按照俄罗斯当时流行的习俗,在这种处境下恢复名誉、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公开与对手决斗。因此普希金便决定向丹特士挑战,和他进行决斗。上流社会中的那些无耻政客闻讯后,更是推波助澜,有意把事态扩大。
1937年1月27日,俄罗斯帝国首都彼得堡的郊外,普希金在同丹特士的决斗中,不幸受重伤。两天后,这位伟大的天才诗人离开了人间。苍天为之流泪,大地为之呜咽。
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以杰出的作品赢得了“俄罗斯文学之父”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