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0900000029

第29章 中庸之道

从五十四岁离开鲁国,到六十八岁返回,在外整整周游十四年,历经卫、宋、曹、郑、蔡、楚等许多诸侯国。虽然做官从政、大展宏图的理想未能实现,但他却通过大量接触各国政要、广泛结交各类人士、深入了解各诸侯国的政情民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进一步增长了知识,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论学说。

正是在这一时期,孔子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对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提出了“中庸”、“正名”等着名理论,完善了对“君子人格”的阐发,标志着孔子学说的成熟。

“中庸”是孔子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啊!老百姓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中庸的意思就是使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使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永远处于一种统一和谐的境界。

孔子看到,在社会生活中,君臣、臣民、官民、列国、父子、夫妻、兄弟等等,都是对立的一对矛盾,为了保持他们之间统一和谐的关系,彼此的行动都要有一个“度”,超过或不足都会破坏这种统一和谐的关系。孔子意识到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孔子的“中庸”就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理论和方法。

“中庸”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任何事物在其内部矛盾发展到改变其性质之前,都必须保持其统一和稳定,正确地把握和运用保持事物统一的理论与方法就有积极意义。比如,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和农民作为两大对立阶级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因素尚未充分发展的时候,这两个阶级的斗争无论多么激烈和残酷,都不会同归于尽,迎来一个新的社会。因此,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地主阶级进行剥削但不过量,使农民接受可以忍受的剥削而不反抗,就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不过,孔子的“中庸”理论过分强调维持事物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不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质的飞跃——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诞生,显示了其狭隘和保守的一面。希望以“中庸”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时一切政治与社会的矛盾。

在君臣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要求维护和加强君权,另一方面反对君主专断,要求尊重臣权,使臣子有独立的人格匡正君主过失和革除积弊的权力。

在官民关系上,他要求统治者对百姓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术,既考虑百姓的要求,为他们创造必要的过得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又要对百姓反抗剥削压迫的行动进行强力镇压,决不手软,决不姑息成患。他赞扬子产的为政方针说:

“多么完善妥善啊!政治太宽老百姓就怠慢非礼,怠慢非礼就应该以苛酷的刑罚加以纠正;刑罚苛酷必然使百姓受到残害,这时就应该实行宽厚的统治方法。以宽厚缓和苛酷,以苛酷纠正宽舒,就可以达到政通人和了。”

在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上,孔子针对当时王室衰弱、诸侯争霸、夷狄交侵的现实,要求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以盟会的方式维持列国之间的平衡。他所以对齐桓公和管仲由衷地赞扬,就是因为他们在实现齐国霸业的同时维护了周王室的地位和列国的稳定。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他要求人们,特别是君子应把两种看起来互相矛盾的品格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处于一种完善的标准状态。子贡问:“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当然可以,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仍然快乐,富有而尚好礼节。”又说:“君子矜持而不争执,就会疑惑不决。”谈到奢侈和节俭,他说:“奢侈就会不恭顺,节俭就会寒伧。与其不恭顺,宁可寒伧。”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狠,谦逊而安详。”总之,孔子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要求对每一种品格都能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这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

在处理人伦关系上,孔子把“中庸”与礼联系起来,实际上既讲等级尊卑,要求每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不僭越、不凌下,同时又调和、节制对立双方的矛盾,使不同等级的人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使整个社会和谐地运行。有若的话颇得孔子“中庸”学说和礼学的真谛。他说:“礼的应用,以和为贵。古代君王治国,好就好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条去做。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只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的“中庸”学说是一种治国的艺术、处世的艺术和自我修养的艺术。“中庸”学说推进了礼学的深化,并使孔子的“正名”说向前发展了一步。其中心目的不外乎要求人们正视自己的等级名分,一切都在礼的框架内活动,以求得上下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宁。

同类推荐
  •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全书分14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学科的重构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全部纳入《教程》范围,予以编写出版。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 生活素描

    生活素描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重生,崛起!

    重生,崛起!

    未婚夫与闺蜜滚床单,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打击。叔可忍,婶不可忍。但顾小顾怯弱了,居然忍了。落荒而逃。落寞的她被闺蜜雇佣的杀手推入河中,溺水死亡。重生的她再也隐藏不了体内的嗜血分子,对他们展开了报复。
  • 一战惊天下:摄政王的废材妖妃

    一战惊天下:摄政王的废材妖妃

    她,是身怀异宝,能吞九州的骨妖。他,是腹黑阴鸷,野心勃勃的妖界摄政王,人前纯善无害,人后霸策天下。当废物遇见天才,全天下都说她不配。一朝被埋,锋芒毕露。神兽为宠,融器为鼎,仙家法器随手就拆,当废材变天才,三界风云剧变。小废材:“王爷外要御敌内要勤政,着实辛苦,夜间活动可再短些?”大腹黑:“短?今夜加时。”小变态痛彻心扉:“不要在我面前秀恩爱,虐狗。”
  • 硝烟不留人

    硝烟不留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少年听信了老兵的忠告,牵着王府最上等的宝马,就着满眼黄沙,琢磨着走出一条少年将军的热血路。一不小心楸着了不远处的一角红衣,有瞬间的失神。老兵啜着劣酒,笑得丑陋,隐隐听见少年郎喃喃自语。便那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 重生之为文而战

    重生之为文而战

    当主角在平行世界,遇到原世界的大神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等人后,他将如何去做?他将如何继续在网文界生存?他会怎样和大神们来一次激烈的碰撞?去怎样改写历史!去怎样和大神们一起去推动历史的车轮?每天基本三更,每天推荐有一百加更一章,无底线!QQ群号码大家加一下欢迎你们:欢迎加入重生之为文而战,群号码:315961145
  • 万影圣王

    万影圣王

    意外穿越到异世界的苏少,附身到一位无法修炼灵脉的灵者身上。但他却离奇的发现,自己没有影子,但却获得了一种可以捕获他人影子而获得修为影子系统!影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一代绝世影主,就此诞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 美女的贴身保镖

    美女的贴身保镖

    赵二虎,是来自农村的粗野汉子…偶遇夜总会美女老板,并且帮她抓住一个小偷……一身高超武艺,令人惊叹。顺利成为美女的贴身保镖,一展宏图。但是他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人中王,他只是想要保护他的女人们……还有他的异父异母的姐姐,她的到来,才会掀起女人们真正的战争。
  • 魂与火

    魂与火

    四周是无数残破的剑,杂乱的插在被血染成的战场上。依稀记得有一双手将自己拖至墓地,埋在了棺材里。不该是这样的啊,亲人,挚友,以及珍视的女孩.....他们去哪了呢?挥了挥手中的剑,还是那熟悉的质感。“火、血、灵魂……”
  • 灭亡之无上神域

    灭亡之无上神域

    无尽的黑暗,当穿梭在黑暗中,你会发现,在那无尽的黑暗之中,存在一片大陆,大陆之广,无法形容,名为“无上神域”的远古大陆,最终却是破裂成千万星系。也不知道是何原因,无尽的黑暗化作万千平行宇宙。远古算师预言,无上神域可能会重聚。那时将是世间万物毁灭之时,而他踏上这条路,就肩负着阻止灭世的重任。
  • 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本书列举了中国历史上在网络排行榜中出现频率高的名人,分别有:孔丘、老聃、孙武、鲁迅、孙中山、成吉思汗、曹操、苏轼、李白、孟轲、慈禧太后、郑和、屈原、杜甫、李世民等。
  • 我们的生命之舞

    我们的生命之舞

    复仇是一个主题,情爱是一个主题;而复仇的结构,往往被情爱的结构所解构,而情爱的变化,又往往被复仇的暗流所干扰,于是爱与恨起伏不定,善与恶泾渭难分。本小说无头无尾,就像生活一样,就像时间一般,既可朝前追溯,又可往后寻索;既写到传统的固守,又写到时尚的张扬,但千言万语,只写了“人性”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