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8500000001

第1章 社会主义的涵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学科的形成及发展

社会主义一词既是指社会主义思潮(理论、学说),又是指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还指在社会主义学说指导和影响下,为争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社会运动。

从思潮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出版算起,至今已存在约480年。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一词,则一直到19世纪20—30年代才出现于西欧的一些刊物上。这个词是从拉丁文socialis(即“社会的”、“共同的”、“善于社交”等)演变而来的。原意是指以大众的幸福和福利为目标、以合作为基础、同当时经济学家主张的个人主义制度相对立的人类事务的集体管理制度。当“社会主义”一词风行于西欧的时候,在巴黎成立的革命秘密团体出现了“共产主义”(拉丁文communis,意为“公共的”)一词。它们使用“共产主义”一词意在强调其主义更富于革命精神,强调彻底消灭财产的不平等,实行财产公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为了同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相区别,用“共产主义”命名自己的学说;不过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两个词一般是没有区别的。在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在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社会主义一词几乎代替了共产主义。1873年初,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首次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来表述自己的立场①(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27页。)。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便用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来命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讲,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其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论述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在自己革命政党领导下,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道路;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

作为理论、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是同义词;但是,当这一概念用以指社会制度时,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就不同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区分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又明确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此后,“社会主义”一词,用于表达社会制度时,就专指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了。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社会主义从来就不只一家,而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潮和流派。人们可以对某一流派有不同评价,但不能不承认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众多流派这一事实。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前,社会主义的学说和理论就已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当时存在着反动的社会主义(如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或空想的社会主义等。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后,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出现。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外,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是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的民族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社会民主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848年欧洲革命中。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倾向的人们,理解、使用这一概念时其含义有明显、甚至是本质的差别。它最初是用以表明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的旗帜下把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结合起来的主张。社会主义革命政党在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时期也取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采用社会民主主义一词,但主要是用来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表明无产阶级第一步是实现民主革命,第二步是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这里,这一概念的含义,一般是指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时也称自己为社会民主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然而,他们通常是称自己为共产主义者或共产党人;他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也指出它是不确切的,批评其他社会民主主义者不提把全部生产资料收归社会所有等错误。这就表明,他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是赋予其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的。从恩格斯逝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国际破产,社会民主党逐步蜕化为社会改良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也一步步成为右翼社会党的理论和政策基础。这导致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列宁号召革命左派同右派控制的党实行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决裂。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七大,根据列宁的建议,正式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1920年共产国际二大的文件规定,凡愿意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必须改名为共产党,修改旧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纲领。此后,在共产国际及其所属各党的文件中,社会民主主义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同义词。社会民主主义成为同布尔什维主义相对立的思潮。其基本内容是主张用和平的、渐进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提倡一般民主,反对无产阶段专政。

在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出现和演变过程中,几乎同时出现了另一个有多种含义的概念——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也曾把这一概念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使用。1899年伯恩施坦赋予这一概念以改良主义的内容,主张把德国社会民主党变成“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社会民主党开始把民主社会主义一词当作社会民主主义的同义词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代表大会(1951年)正式宣布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为目的。从此,社会民主主义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民主社会主义一词代替。民主社会主义成为与共产党主张的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流派。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的多元化,声明党是“人类的党”、“人民的党”,实行民主多元化和权力分散的自治原则;主张以渐进改良的手段变革社会,通过议会民主的道路和平取得政权;主张建立民主多元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把自由、公正、相助等抽象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另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流派是亚非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政党所主张的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派别。其主张的社会主义五花八门,前后变化也很大。其中有的主张以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实行激进的社会改革;有的带有民主社会主义色彩;有的把社会主义同本民族的传统和宗教结合起来,成为色彩各异的宗教社会主义。它们实行的是民族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维护民族利益。它们亮出社会主义旗号,也先后采取某些类似社会主义的措施,如国有化、合作化、计划经济,及一些社会福利政策等。

除了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三大流派之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托派的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等等。而且,各个流派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小流派。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特色;民主社会主义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特点,仅以欧洲为例,在北欧、中欧、南欧、东欧就各有其特点;民族社会主义中的宗教社会主义则有伊斯兰教社会主义、佛教社会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等。既然存在如此众多的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也自然出现对社会主义各种各样的解释和定义。英国1924年出版的一本叫作《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文集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就列举了260多种。下统一定义之难在于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数不胜数。然而,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制度是存在其基本的质的规定性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又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它是在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用以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革除资本主义固有弊端的新型的社会制度。

世界社会主义这门学科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之后,随着运动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从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还没有出现系统阐述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的著作,但已经产生了论述这个时期重大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历史的重要著作。如马克思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著作,论述和总结了1848年法国和德国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和经验;马克思的《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福格特先生》,恩格斯的《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系统地论述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这个时期还产生了其他社会主义者或革命参加者撰写的历史著作,如德国的威廉?艾希霍夫的《国际工人协会》、法国的利沙加勒的《1871年公社史》。

从90年代开始到十月革命,出现了综合性的社会主义史著作。如英国人托马斯?克卡林写的《社会主义史》、德国人威纳尔?桑巴特著的《十九世纪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都较系统地叙述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发展过程,历史影响较大。1895年—189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的,由伯恩施坦、考茨基、拉法格、胡果、梅林和普列汉诺夫六人合著的《社会主义运动史概况》,是历史上第一部国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史论著。这个时期还产生了阐述国际组织和各国社会主义史的许多重要著作,如耶克的《第一国际史》、让?龙格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比尔的《英国社会主义史》、弗?梅林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史》、普?路易的《法国社会主义史》、弗?左尔格的《美国工人运动》和摩里斯?希尔奎特的《美国社会主义史》等。列宁的许多著作,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这一学科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还必须提到,20世纪初,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柏林创办了一所党校,开创了对党的干部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例。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社会主义学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21年和1923年,俄共(布)先后设立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列宁研究院(1931年合并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1919年起,在苏联成立一批高级党校(共产主义大学),开始了系统进行研究和教育的新阶段。1938年,由斯大林亲自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该书被联共(布)中央的决议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成为苏共党员和各国共产党人必读的教科书。由于该书存在的个人崇拜、剪裁历史、把马列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它的流传尽管对国际共运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在该书出版后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对国际共运史、马列主义的全面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受到忽视。1955年出版的美共主席福斯特著的《三个国际的历史》,阐述了1848—1955年的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一部有影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专著。

我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马列主义理论较为系统的宣传、介绍、研究,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如1920年起,李大钊就曾在北京大学政治系、法律系、经济系讲授过《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及讲座。但是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共产党员和干部主要学习的是联共(布)党史。

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等错误,开始了国际共运中的思想解放运动,世界社会主义的研究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苏联从这时开始先后出版了一批国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教材和专著,其中最重要的有1976年开始出版的苏联科学院国际工运研究所编的七卷本《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内容从无产阶级形成写至197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重视国际共运史的研究,出版了一批专著和教材,开设了国际共运、国际工运的课程。西方各种政治派别也很重视国际共运史的研究,出版了不少长篇专著,如曾任英共中央副主席的帕姆?杜德著的《国际·共运史纲要(1848—1963年)》,社会党国际首任总书记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著的《国际史》(三卷本),写至1968年“布拉格之春”,资产阶级学者弗?瓦?迪金著的《世界共产主义史》,写至情报局的解散。

在我国,在1956年党中央批示在高校开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以来,国际共运史的研究和教学逐步开展起来。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两卷本,是我国第一部国际共运史教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共运史的研究和教学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出版了一批国际共运史、战后国际共运史教材和有关国际共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的专著,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全国和很多省市也成立了共运史学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预料,中国的世界社会主义学科的研究,将会克服目前存在的各种困难,深入进行下去。

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分期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这里不是专门研究历史分期,而是想勾划一个半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也是说明本书的基本框架。

本书既讲实践,也讲理论、思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运动。本书是以史为主线来构建其基本框架的。所以这部历史,包含了互相结合的斗争实践的历史和思想理论发展的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分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大体揭示这部历史的阶段性。我们划分这部历史的不同时期,主要是根据运动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历史任务、运动所达到的发展水平、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理论的重大发展变化。据此,我们把大约一个半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分成三个时期。前面三编分述这三个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第四编不构成一个时期,而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社会主义实践是在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之后才出现的。作为主张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思想、思潮则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兴起及其在西欧统治地位的确立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从16—18世纪大约300年的时间里,是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不充分,资本主义的生产状况还不成熟。

这300年的时间里的社会主义思潮是空想社会主义。但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完全是闭门造车,描绘远离尘世的空中楼阁,到了19世纪20—30年代,他们已开始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此时三大空想家、卡贝等及其信徒在法国、英国和美国依照其设计的社会改革方案进行社会主义试验,建立了“劳动公社”、“法郎吉”、“新和谐公社”、“伊加利亚公社”,这种试验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才最终烟消云散。

空想社会主义的试验可以看成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奏、序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起点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标志的。

第一个时期,从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到19世纪末。

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中产生的产业工人阶级,到了19世纪30—40年代,开始作为独立的社会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吸取了包括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并把它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建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开端。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时期里,发生了两次革命:1848年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诞生了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第一国际(1864—1876年)、第二国际(1889—1914)。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取得了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到了巴黎公社革命时期已奄奄待毙。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资本主义开始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在东方还没有成熟到实现这种革命的程度。此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横广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进一步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组织。以合法斗争为重要形式的工人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滋生了改良主义、议会主义,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

总之,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并在70年代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这个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产生并在工人运动中占领导地位;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建立革命政党阶段,并且局限于欧美国家,没有产生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政权;崇拜合法主义的改良主义开始滋生;东方尚未觉醒等,这些都与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特点紧密相关。

第二个时期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三大矛盾激化了。特别是帝国主义野蛮的掠夺和压迫促使了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大厮杀。帝国主义大战造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了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

时代的变化引起马克思主义队伍中在社会主义运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布尔什维主义——列宁主义和伯恩施坦主义两大派的根本对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机会主义堕落成社会沙文主义,导致第二国际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破产。而以列宁为代表盼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则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同帝国主义时代新的世界形势、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列宁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造成的革命形势,制定符合俄国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和广大工农大众的愿望的革命路线和策略,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而后是他的继任者斯大林,领导党和苏联人民艰苦奋斗,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曾一度高涨,到20年代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而走向低潮,30年代初开始,又以反法西斯斗争为主要内容逐步走向高涨;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则持续地、波涛起伏地向前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坚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这是这个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突出成就。

随着东西方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世界六大洲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第三国际(1919—1943年)成立了。1923年,复活了的第二国际——伯尔尼国际与“中派”的第二半国际——维也纳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成为同第三国际在思想理论和纲领路线上相对抗的国际组织。参加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社会党党员人数达到600多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有10个左右的国家的社会党执政或参加政府。

总之,这个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在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新的时代进行的。其最大特点是运动已分裂为以列宁主义为旗帜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以伯恩施坦主义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以共产国际为领导中心、在世界六大洲布尔什维克式的共产党的建立,东方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是这个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发展的主要线索;社会民主党开始在西方一些国家参政或执政。

第三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苏东剧变。

战后形成的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在西方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深刻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这半个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由兴盛到低落,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和影响的扩大和增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向纵深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等各国共产党站在反法西斯的前列,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打败法西斯侵略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勋。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欧亚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尤为重大。至此,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阵营。在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历史性胜利的形势下,战后亚非拉100左右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四五十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世界出现了“百川沸腾,山塚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翻天覆地的新局面。

面对这种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斗争策略,实行“冷战”策略。世界出现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局势。

另一方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西方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深刻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社会面貌,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新的挑战。

在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曾为改革和完善原体制作过尝试和努力,但均未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框框,加上军备竞赛的沉重负担,对新科技革命反应的迟钝,终使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落后。东欧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者,为寻求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竭诚努力,但也未能克服内外种种阻力和困难,改革没有成功。一些国家则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80年代中期,苏东国家改革陷入困难境地。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和势力的强大作用下,终于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大的一次挫折。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困难和后来的剧变,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亚非拉,一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仍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旗帜,一部分改旗易帜转信民主社会主义,有相当一部分则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明显消退。与共产党相比较,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则呈上升和增长的趋势。如1951年社会党国际代表大会有34个成员党代表参加,拥有党员978万余人,1989年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则有88个政党及组织参加,社会党国际党员总数超过2000万人。1994年,社会党国际成员达到111个。80年代中期,有28个成员党在26个国家参政或执政,其中有的执政时间长达40—50年。但在它们执政的国家,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并没有改变。总之,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开始在新的探索中向纵深发展。

第四个时期从90年代初开始,这本来不构成一个时期。但我们认为,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故设第四编:“走向新世纪的社会主义。”苏东剧变之后,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向前发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改革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也在剧变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新集合社会主义力量,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复兴社会主义事业;西方国家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理论也在发生某些变化。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向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过渡,世界的面貌又将发生新的变化。代表走向新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方向的,将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并把它与新的世纪和本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由于历史发展本身错综复杂,基于把问题写得集中一些的考虑,各编在时间上略有交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社会主义运动放在第三编追述,亚非拉社会主义只放在第三编叙述,开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则放在第四编集中阐述。

三、学习《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研究和学习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探索中向纵深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意义更为重大。

从总的方面来说,研究和学习这门课,可以了解和掌握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所提供的历史教训。为什么一些经过七十多年、四五十年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竟一夕瓦解?这涉及到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政治的、经济和文化的,党的建设的以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诸多方面的因素。现在这种研究可以说只是开始。另一方面,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在相似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世人公认的成就,它又将如何发展?研究和了解这些问题,不仅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史本身,甚至对于人类的全部历史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研究和学习这门课,可以结合学习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邓小平和其他许多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一些主要论著,从中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如何同当时世界的实际、同各国实践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逐步培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这部历史上,一些人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自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结果把社会主义事业引入歧途;另一些人则教条式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不懂得其实质和精髓,也自诩为科学社会主义者,同样也只能断送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从学习这门课中,可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掌握其要义、实质、基本原理。

学习和研究这门课,可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革命政党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包括正确处理党内斗争和党的团结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人民群众、党的领袖与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关系,各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经验。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毛泽东曾正确地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①(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3页。)这里他指出研究和学习历史、理论和了解现状的重要意义。面对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形势、面对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艰辛复杂的历史任务,学习和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这门课的学习和研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能不说,这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学习最正确的指导思想。

这里有几点是很重要的:第一,坚持党性与科学性、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根据人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敢于舍弃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奋斗。这里党性与科学性、党性与人民性是一致的。脱离科学性去讲党性,不可能按照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切从本本出发,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就会使自己的思想脱离实际,从而不可能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脱离人民性讲党性,实际上是违背了社会主义革命政党的宗旨和基本立场,就会连一些人所共识的朴素而最为重要的道理都不予承认,就会在马克思主义词句的包装下,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为某些人谋取权势和利益的宗派理论,实际上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创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理论贡献时首先就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揭示了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即历史唯心主义——引者注)那样做得相反。”①(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575页。)而“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②(②同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深刻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首先必须深入研究“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状况。研究社会主义的盛衰兴亡、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首先必须寻求其经济根源;研究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同样首先必须研究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第三,坚持唯物辨证法的全面论、联系论、发展论。根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本身和这门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必须遵循唯物辨证法研究几对“关系”,如马克思主义与各国民族传统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共产主义政党与社会民主党等各种流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族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一再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在一个国家生根、开花、结果,不能简单“移植”,它要结合各国的国情,包括优秀的民族传统,否则就会“水土不服”。社会主义没有统一模式,既没有适用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统一模式,也没有适用于一切国家的统一模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以往学科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和对立物,是在后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与之长期共存的。两种制度的国家既有对立和斗争,也存在互相借鉴、交流和一定条件下的合作。资本主义在发展、演变,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不能完全解释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许多情况和新问题,必须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去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是走向新世纪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历史任务。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流派和思潮的关系问题也是以往学科研究中重视不够的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从来就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其他流派的实质、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它们的势力和影响的消长、浮沉,共产主义政党如何正确处理同它们的关系,都必须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加以研究。

第四,研究和学习这门课,要尽量多了解和掌握其他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弄懂这项工程,必须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在社会科学方面,了解和掌握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对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各种理论、主张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学习和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和理论,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良好学风,联系思想实际,努力改造世界观,才能涤浊扬清,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不急功近利,不随风倒,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原则、有高尚情操、有求实精神的人,为人类的进步事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多做贡献。

同类推荐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 中美人权之争

    中美人权之争

    本书以研究中美人权斗争的历史轨迹为先导,论述了中美人权斗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美人权斗争的实质、斗争的根源等。
  •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血腥的民主:美国建国真相大揭秘

    本书真实再现了美国民主建国200多年过程中的血与火之歌,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国原生态成长纪实。通过本书,读者将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一眼看透美式民主背后的血泪与抗争。美式民主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最初并不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妇女。从这个国度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主人和仆人、地主和佃农、自由民和奴隶之分。富人可以掏钱免除兵役,而穷人只能参军入伍,民众的暴动曾多次让这片饱尝血与火洗礼的土地血流漂杵……当我们重新打量二百多年的美国建国史时,我们会发现,权谋、暴力和抗争不过是民主这一血泪代价付出过程中的附加品而已。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晴天雨天走过十载

    晴天雨天走过十载

    风雨同舟十载,有你,有我。一切皆是过眼烟云。
  • 嫡女惊华

    嫡女惊华

    雪夜,她的出生才足百天的孩子,被她的丈夫剜出心脏,丢尽装满她血液的药煲中——只因听信顾琴榕那句“唯一对母子,取母血为汤,孩儿心为药”,就将她与她可怜的孩子,做成了一碗医治顽疾的药汤。老天开眼,让她回到十四岁那年。大局豁开,一切冤枉和不甘,都有了一次让自己选择的机会。然而伴随着选择而来的,似乎还有很多自己前世不曾了解的桃花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遇上冷艳公主

    EXO之遇上冷艳公主

    从小被同父异母的姐姐陷害,被悄悄卖到美国,好朋友也是如此,随后参加杀手训练天团——泪痕。最后存活的人只剩他们,从此,复仇之路开始了。怎想复仇半路突然杀出个exo?!最后,你的心到底会归于谁?(本小说由读者投票决定结局,且纯属原创)
  • 人道大昌

    人道大昌

    帝崛起于微末,置八荒于足底,覆万界于掌中,只手扶人族,登临大宝,号令九天,是岁,人族崛起,人道大昌,后人谓之:人道纪元!——《人皇本纪》
  • EXO之决绝

    EXO之决绝

    她﹒她﹒她﹒她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机遇﹒却有着相同的命运﹒相同的人生﹒我们的黑道女王﹒开始复仇了﹒
  • 游戏开发商

    游戏开发商

    2000年,第一款网络游戏《热血传奇》,火爆全球,开创了大网游时代。2005年,《魔兽世界》刚刚开始起步,《梦幻西游》是国内最火爆的人气网游,《街头篮球》还没有被代理引入国内,《奇迹MU》更是没有被外挂毁掉。2005年,是新游戏井喷的一年。《跑跑卡丁车》还没有问世,《三国杀》《征途》《魔域》《龙之谷》《洛奇英雄传》《枪神纪》《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英雄联盟》皆是如此。对于游戏从业者而言,这是最坏的年代,但对马天易而言,却是最好的时代!
  • 雷虚篇

    雷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独占欲

    exo独占欲

    大大是新手,写的不好请见谅哈。本文主要写女主吴怡然(吴亦凡的妹妹)被自己的舅舅(李秀满)从美国叫到韩国s.m.公司,准备出道。成为exo里唯一的一位女成员并且和exo的主唱边伯贤相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