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乐曲在房间里回荡着,苗苗闻歌起舞,忽儿旋转,忽儿下蹲,忽儿踢腿,忽儿转头,姿势优美风趣儿,手脚以及眼神儿配合的相当默契,一副天真活泼可爱的样子。一曲结束,引来全家人的喝彩声。苗苗胖嘟嘟的小脸儿乐开花,她有点撒娇似的跑到我跟前,亲热地搂住了我的脖子。拥抱着一岁半的小苗苗,一股伟大的母性油然而生。苗苗并非我的女儿,她是跟随母亲一起来北京闲住的小侄女。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儿子正在读大学,他飞出了家门,整日食宿在学校里。母亲和苗苗的到来,使比较清净的家庭突然多了一老一小,尤其多了一个孩子,生活因此变得忙乱而充满童趣。我常常想,莫非上苍体察民意,知道我喜欢女儿,在圆我年轻时的一个梦。
儿子出生后,我很想要个女儿。为了名正言顺地再要一个孩子,爱人把推荐上大学的机会都放弃了。产后如果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可以享受到单位奖励的新楼房两居室,我们对此不动心,奖励毛毯毛线更是无动于衷。单位有人说,看着这两口子挺聪明的,怎么竟干傻事,居然连两居室的新楼房都不要。他们哪里知晓,埋藏在我们心底里的小秘密呢。
眼看着实现如意算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直到取消了间隔五年的政策,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而且任何奖励也没有了,我们才填写了独生子女申请表。至此,想要女儿的美梦彻底破灭了。我注定此生不会有女儿了。
苗苗的到来,圆了我想要个女孩的梦。弥补了我生活中的一大缺憾。在人生旅途中,有幸再一次养育小孩,比其他独生子女的母亲多了一次做妈妈的机会,是幸运而又福分的。
母爱被充分调动膨胀起来,像一把五彩缤纷亮丽而又结实的伞,高擎在孩子头顶,为她遮挡风雨。作为一个母亲,作为孩子的导师、朋友、保姆,我无处不在。我和她共同行进在一条生活的小船上,为她保驾护航,指看一路风光。
据说,一个孩子在三岁前是智力开发的黄金阶段。苗苗来京时刚一岁出头,路不会走,话不会说。我每天下班归来,迫不及待地陪伴她一起玩耍,同她进行着母女般的交流,教她学说话,让她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玩儿的过程中教她勤动手多动脑。
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惊人的进展,来京三个月,学会了说歌谣。她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模仿能力很强。我坚持每天教她一些新东西。比如唱歌、跳舞、背唐诗。一首诗,我念第一遍时,她对我朗诵的语气充满了好奇。念第二遍时,她非常专注地看着我的嘴巴,用心地听着。到了第三四遍,我念第一句,她马上就能接出下一句。我欣喜地为她鼓掌,夸她聪明,她的兴趣更浓了,很快就把整段唐诗背诵下来。
唱歌跳舞也一样,尤其跳舞,她不仅模仿得好,还善于发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音乐响起,她就会跟随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这个时候,我会和家人一起,停止手头的事情,专注地望着她,不断给予喝彩。我们的鼓励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刚来时,她见生人胆怯,羞羞答答地躲藏。在一次次地鼓励下,她变得落落大方,经常为家里来的客人唱歌、跳舞、背唐诗。在寓教于乐中,苗苗有了喜人的进步。她干事注意力集中,学东西记得快,爱观察,善于语言表达。她日日给我惊喜,天天给我享受。当然,也有哭闹时带给我的烦心,生病发烧时带给我的揪心和焦躁不安。
和睦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家庭气氛,为苗苗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心是一片纯洁的天地,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或污染。家庭成员在诸多方面都是孩子的表率,培养她不自私,懂得爱。苗苗在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下,快活而健康地成长着。她学会了关心人,比如:谁要是打个喷嚏,她会马上跑过去说:“喝点感冒冲剂吧。”我们推车上班,她挥着小手说:“再见,慢点骑。”一次,在胡同发现有个小朋友哭了,她立刻跑到跟前安慰说:“小弟弟,别哭了。”边说边为小朋友擦眼泪。不料那个小男孩抬手给了苗苗一巴掌。看到这一幕,我心疼极了,也气愤极了。但我没有发作,拉住她的手鼓励说:“苗苗做得对,是个好孩子,小弟弟不应该打人。”就这样,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让苗苗懂得明辨是非。
一年半后,我们把一个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聪明活泼、能歌善舞、有礼貌、知道关心人的苗苗送给了她的父母和姥姥。他们看到孩子在北京短短一年半时间里,从外貌、语言到内在的可喜变化,非常高兴。尤其苗苗的姥姥,听到孩子亲切地叫她:“姥姥。”一边答应着,一边流下了欣喜的热泪。
育儿一年半,我和孩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母女感情。听说苗苗回老家后,晚上睡觉哭着要找我,说我是她妈妈,说我爱人是她爸爸。苗苗的姥姥打电话告诉我:“孩子离不开你们了,你把苗苗接走收养了吧。孩子跟着你,我死也放心了。”我一面答应着,一面落下了思念的泪水。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听到苗苗感冒发烧了,我心急火燎,叮嘱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那口气,好像我才是她的亲妈。
婴儿入怀,孩儿绕膝,女人的母性、女人的爱心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施展,孩子会让你感到,你在生活中的角色是多么无所不能,是多么至关重要。因而,我对新生命有着难以表述的喜爱和感叹。
有位女作家在一篇散文中写道,观察孩子们的世界,实在是十分有趣的。它有时竟可以使你看到人类的童年,看到人性的发展过程。
看着一个小生命对你的依恋和信赖,你会感受到难以言表的温暖和幸福。孩子纯真的信赖,可以激发人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的爱与责任。
写于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