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记者问邵逸夫:“您现在最大的乐趣是什么?”邵逸夫回答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工作。人最怕无事做,没有事做,就会生病,我永远不退休。”
邵逸夫所言不虚。他在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每天上班。每天早晨6点,他准时起床,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6小时以上。
每天除处理日常事务,邵逸夫的主要工作就是看电影,从中了解当前电影的行情、技巧,揣摩观众口味,发现新的选题。有人说,邵逸夫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对此,邵逸夫笑着说:“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其实,这是一种执着和投入的表现。电影再好看,一天看9部影片,对任何人都是负担了。但邵逸夫每天在试片室一坐就是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看两到三部电影。
在香港有“影坛教父”之称的张权说:“我不是擦老板鞋(即拍马屁),今日今时,我亦不需要擦任何人的鞋。我是真心佩服他老人家的眼光。我经常在戏院碰到他,次次都是看四点场。我跟他说,老板,你要看戏,一个电话,就有好多copy送到你公司啦。他说,不行,那样听不到反应,感觉不到观众的要求呀。他不但在周围去看戏,还会做note,真是值得人尊敬。”
张权先生这番话,让人看到一位影视大亨永不休战的勤奋和敬业。
所以邵逸夫的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说,运气只是其次,成功之道是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既然选择了这一行,邵逸夫就让自己热爱这一行,从拍电影中体会乐趣和刺激,并以此作为他努力工作的动力。
坚持不懈地工作,使邵逸夫保持了敏锐的思维,和对影视动态的敏感度,至老年依然如此。
在无线台与亚视对撼之中,两台纷纷斥巨资收购电视剧,以争夺观众。1993年,邵逸夫钦点了一部《包青天》,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包青天》在许多人看来,老套陈旧,剧情冗长,不会被香港观众喜欢。当时邵逸夫已是86岁高龄,于是有人怀疑他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做出了一个糊涂的决定。未料,《包青天》播出后,反响极为强烈,收视率节节上升。对手亚视甚至认为其他任何新的剧集都斗不过它,于是也在黄金时段播放《包青天》。一时小小的香港,两家电视台同时播放同一部电视剧,上演了一出“双包大战”。
邵逸夫之所以能做出这种决定,恰在于他不停息地工作,不断地观看电影、电视,研究市场,才做出了准确判断,使知情人都对邵逸夫的眼光钦佩不已。
另一次,为了推出新人,制造影响,邵逸夫从旗下艺员中挑出刘德华、黎明、张学友、郭富城四人,钦点为“四大天王”。果不出他所料,众多媒体闻风而动,争相报道,从此“四大天王”名声斐然,成为国内外演艺界一代风云人物。也使无线台扩大了影响,观众趋之若鹜,收视率不断上升。
邵逸夫的这些招数,亦得益于他坚持不懈地工作,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故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观众喜好,使他掌坛的无线电视台,在香港收视率高居榜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邵逸夫身上有一股劲,这股劲当是他取得如此成就的根源,那就是——坚持。他的坚持不只体现在工作中,也体现在其他任何事情上。
邵逸夫70岁的时候,开始练气功。按照气功之道,入门十分不易,第一步就是要使周身出现“气感”。即全身放松,平心静气,冥想体内的气流经过头、颈、肩、上臂、前臂、手掌、手指、上身、臀、大腿、小腿、脚板、脚趾13处部位。天赋高的人,打坐一星期便能体会到气感,但大多数人因不得要领,掌握不来放松之道,气感始终不出现。于是多半就会放弃,不再练习。
邵逸夫亦是如此。在最初的日子里,他怎么也感觉不到气感。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耐性,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半年后,他打坐时已能够感觉到气感了。此后渐入佳境,越练越娴熟自如,身体也大为受益。
坚持。邵逸夫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工作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出现在试片室中。许多探寻邵氏成功之道的人,当能从中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