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上的失利,令李翰祥愧悔不已。他不甘失败,暗暗憋了一股劲,决心要重整旗鼓。
李翰祥对艺术的感觉极为敏锐。他仔细分析了电影节上失利的原因,研究了评委的眼光和获奖影片的特点,经过认真考虑,决定把徐讦的小说《后门》搬上银幕。此时《后门》已由王月汀改编成剧本,但一直未被拍摄。
小说《后门》的作者徐讦,1950年移居香港,故以香港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对无法生育的徐天鹤夫妇,常常在窗前凝视对面的小女孩阿琳。阿琳生母另嫁,父亲与后母不喜欢她,所以郁郁寡欢,常独自一人在后门和小猫玩。后经两家协商,徐家办理了领养手续,把阿琳认做女儿。不料阿琳的生母史小姐听说,找来要领走阿琳。经过劝说,史小姐放弃了要求,徐太太答应史小姐可以经常来探望阿琳。于是史小姐成了徐家常客,并与徐太太成了好朋友。突然一天,史小姐遭遇车祸,住进医院,阿琳前去探望。面对母女间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徐太太终于同意阿琳重回母亲怀抱。
这是一个健康而温情的故事,展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善良美好的人性。李翰祥别出心裁,决定用黑白片来表现故事中的淡淡伤感。当时彩色片已经盛行,观众已经习惯了欣赏五颜六色的画面,所以李翰祥这一决定,在圈内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佩服他的创新精神,有人则认为这简直是胡闹,很替他担心。
李翰祥不为所动,一力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只有黑白胶片才能最好地表现剧情,才能最完整地展现艺术本来面目。况且在彩色电影盛行的时候,突然拿出一部黑白作品,会给观众一种怀旧感,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李翰祥准备用这部影片,一洗戛纳国际电影节之耻,在1960年的亚洲影展上夺魁。
李翰祥这一想法,得到了邵逸夫的支持。他相信李翰祥的艺术直觉,认为在这个时候拍一部黑白片,对观众的口味是一种调剂。他任李翰祥调兵遣将,并投入了大笔资金。
李翰祥憋着一口气,全力以赴投入了《后门》的拍摄。他起用了30年代的电影皇后、当时已年逾五旬的胡蝶出任女主角,王引任男主角,李香君、赵明、高翔等人联合出演。李翰祥放弃邵氏一贯追求速度的作风,宁肯费时费力,也绝不粗制滥造。经过数月的精雕细琢,《后门》终于杀青。
这一次,没有让邵逸夫和李翰祥失望。影片出来后,即参加了1960年的亚洲影展。《后门》在这次影展上,一举夺得该影展的全部12个奖项。邵逸夫和李翰祥都长舒一口气,算是如愿以偿,一雪戛纳失利之耻。
李翰祥短短三年时间里,共获30多项大奖,这在香港可谓前无古人,成为香港电影业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一时间香港各大报纸竞相报道,李翰祥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但是,与热闹的获奖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门》一片冷清的票房。这部艺术水准很高的影片,票房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影片艺术性过强,过于高雅,导致曲高和寡。另外女主角胡蝶虽然演技出众,但毕竟年过半百,早已失去了昔日风采,不复有耀眼的光芒,所有这些,使得《后门》一片乏人问津。
但李翰祥是一个艺术家,他的着眼点只在影片的艺术性上,票房似乎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没有意识到票房的缺失对于公司的影响,而是仍然沉浸在“获奖最多导演”的荣耀之中,还在计划拿出更为高雅的影片,向更高级别的电影奖冲击。
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翰祥谈到自己的下一步运作,重点还是对艺术的追求。他兴致勃勃地谈着自己的创作思路,表示还要冲击国际大奖。邵逸夫听着听着,突然提高了嗓门:“翰祥,我们拍电影,不是为了获奖,更不是为了艺术,我们为的是赚钱。”
李翰祥愣住了:“六叔,以前我们的影片获奖,您不是也很高兴吗?”
邵逸夫无奈地叹气:“获奖不是重点,靠获奖带来经济效益才是重要的。那时候获奖能赚钱,现在是只获奖,不卖座。”
李翰祥仍然不愿意放弃影片的艺术性,使他拍的电影成为纯粹的商业片。他试探着说:“那我就拍一部既能获奖,又能赚钱的电影。”
邵逸夫终于忍耐不住,冲李翰祥嚷道:“你怎么还想着获奖?我们获奖已经不少了,现在要的是赚钱!”
直至此时,李翰祥也没有意识到,他在事业上迎来了第一个高峰之后的低谷。从这时起,邵逸夫就让李翰祥“休息”,实则是把他挂了起来,不再让他拍片。
于是,一个连续获大奖、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在1961年整整一年里,基本处于休息状态。但李翰祥并不十分清楚邵逸夫的意图,所以仍然在筹划拍片,只是他的拍片计划一律被老板束之高阁。曾经写过《貂蝉》一剧的编剧高立,写了一个现代题材的电影《手枪》,李翰祥感觉剧本很有表现力,擅长古装剧的他想换换戏路,拍摄此剧。邵逸夫也认为可拍,却安排李翰祥在高立之下,任第二导演。
无论是声名地位,还是才气水平,高立都远远不及李翰祥。邵逸夫自然比别人更清楚这一点。他的这种不合理安排,意在冷落李翰祥,让他能冷静认识自己的问题。
《手枪》一片,市场反应平平,受益者是男主角王引。王引本是导演出身,曾在李翰祥执导的《后门》中任男主角。凭借《手枪》,王引获得1962年台湾首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李翰祥被老板冷落期间,邹文怀却不断与李翰祥沟通交流。他知道李翰祥只是暂时被搁置,不可能长期如此。所以邹文怀不时安慰他,并就许多事情征求李翰祥的意见。《旅馆鸳鸯》一片,便是听取了李翰祥的意见拍摄的,果然为公司带来不俗的收益。
而邵逸夫冷落李翰祥,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他自然知道李翰祥对于邵氏公司的价值。他十分清楚,只要李翰祥调整了思路,必定能拍出像《貂蝉》、《江山美人》那样既叫好,又卖座的影片。例如《旅馆鸳鸯》只是李翰祥的一个建议,便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于是1962年,邵逸夫再请李翰祥出山。
但是,李翰祥虽然深知什么片子有市场,能够建议拍摄《旅馆鸳鸯》这样的影片,自己却不屑于商业片的运作。他向邵逸夫提出,要拍他筹备已久的古装剧《杨贵妃》。
邵逸夫清楚,古装剧是李翰祥的长项,也是邵氏公司可以抗衡“电懋”的武器,于是批准了李翰祥的拍摄计划。
这部剧中,李翰祥起用了老牌明星李丽华。李丽华气质古典,形象圆润饱满,很适合杨贵妃的角色,在观众中也很有人缘。李翰祥希望这位魅力犹存的影坛常青树,能帮助邵氏扭转古装剧票房下滑的局面。
《杨贵妃》在李翰祥的精心打制下,华丽端凝,得到业内人士一致好评。在首届台湾“金马奖”中,获“优等剧情片奖”。但是,这部人人叫好的片子,仍没有为邵逸夫带来滚滚票房。
这之后,李翰祥一鼓作气,连续拍了《王昭君》、《武则天》、《倾国倾城》等多部古装影片。其中《倾国倾城》是李翰祥历史宫闱片中的代表作。此片场面宏大,阵容齐整,是一部描绘慈禧垂帘听政三十年后,清宫之内权力争斗的历史巨制。在影片中,邵氏大牌明星云集一堂,同台献艺。由著名演员卢燕饰演慈禧太后,并别出心裁使用动作明星狄龙饰演光绪皇帝,就连小太监寇连材这样的角色,也由著名演员姜大卫饰演。
从心里,邵逸夫还是非常看重李翰祥的。所以他在任李翰祥大张旗鼓地按自己的意愿拍片。在风月片主打天下的香港,李翰祥坚持古装剧的戏路,邵逸夫并不阻拦,并为他投入巨额资金。只《倾国倾城》一片,就不惜工本地在影城里搭设了气势宏伟的故宫太和殿假景,在当时的香港,堪称搭设布景之最。
由于导演优秀,演员出色,布景精致,《倾国倾城》成为了一部非常经典的影片,受到香港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拷贝卖到东南亚地区,也得到专家的称赞。
邵氏公司通过参与选美活动,旗下美女如云。这为李翰祥拍摄古装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他把历史上有些影响的女人陆续都搬上了银幕,摄影棚内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李翰祥执导的一部影片可以成为此情此景的注释:《千娇百媚》。
《千娇百媚》的剧本还是邵逸夫选定的。李翰祥选定老搭档林黛为女主角。二人配合默契,以惊人的速度拍完了这部电影。林黛在影片中表现不俗,第八届亚洲影展上,林黛荣获“最佳女主角”奖。
《千娇百媚》之后,李翰祥又拍了《一毛钱》、《不了情》等影片。其中《不了情》又把林黛推上了第九届亚洲影后的宝座。至此,1958年到1962年间,邵氏公司已经在亚洲影展上,获得了大大小小46个奖项,《杨贵妃》还在戛纳电影节上获优秀技术大奖,堪称世界电影奇迹。
但是,频繁获奖的背后,却是邵氏电影的票房危机。这些被专家评委交口称赞的影片,在市场上却反应平平,得不到观众的响应,这令邵逸夫暗暗紧张。因为所有这些影片,都是邵逸夫用最好的演员、精致的布景打造出来的,这背后都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如果不是实力雄厚的邵氏,而是某家小公司遇到此种情况,早就被拖累得破产了。而邵氏就算有一定实力,却也不禁如此折腾。
邵逸夫与邹文怀、李翰祥冷静下来,细细分析其中的症结所在。最后他们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还是因为决策上的失误。电影一行,演员十分关键。编剧、导演等人均在幕后,能让观众见到的,只有出现在银幕上的演员。所以,演员是否走红,是否被观众认可和追捧,对一部影片的上座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观众都喜欢年轻靓丽的面孔,但李翰祥的影片,强调“艺术性”,喜欢用老牌明星来表现电影中的凝重之感,如李丽华、胡蝶等人。但演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衰老在银幕上是遮掩不住的,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规律,在演艺圈尤为明显,也尤为残酷无情。老牌红星李丽华虽有“影坛常青树”之称,但当时已经38岁,胡蝶更已年逾半百,虽演技出众,风韵犹存,毕竟在观众中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违背了观众的欣赏情趣,直接导致了影片乏人问津。
邵逸夫初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曾有宣言:邵氏出品,必属佳作。如今,频繁的奖项证明,这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市场的冷清,票房的惨淡,令邵逸夫认识到,影片的卖座不是由专家说了算,而是由观众说了算的。作为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他首先是一个商人,必须考虑市场投放之后带来的商业利益。再高雅的艺术,如果失去市场,失去观众,便不能算作成功。虽然从1958年的开山之作《貂蝉》到1962年,李翰祥为邵氏赢得奖项无数,但事实证明,李翰祥忽略了市场需求。
邵逸夫深知李翰祥的实力,大量的奖杯就是明证。所以,面对不理想的票房,冷淡的市场反应,邵逸夫不再采用“挂起来”的手段,而是平心静气,让李翰祥考虑如何扭转局面,采取何种措施以便使邵氏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