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这日早上,卿一照旧一早到了林老太太的屋子,问了众人安。
自那一次晚上留了林邵通和林邵予在临福院吃茶喝酒,刘氏尚氏二人看卿一时原本就不太热切的眼神,变得更清淡了。
但至今卿一没有收到这二人一句歹话,想必是林老太太从中转寰的了。
“下个月就是祖母的寿辰了,今年是六十整五。可要好好操办才是。”林笑仪在众人都落齐了,说起了下个月林老太太的寿诞之喜。
卿一站在林老太太身后,听到林笑仪说这个,心里合计着给林老太太做的一套里衣要加快进度了。每年老太太的生辰前后她都会做了一套里衣送过去,用上好的细软的柔布缝了,今年绣两朵牡丹,明年绣几枝腊梅,简简单单的,老太太却喜上眉梢。
“儿媳先恭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二太太起身拜了,引得身后的林淑仪林秀仪都跟着拜了下去。屋里热热闹闹的想起了一片恭贺声。
“行啦行啦,这还没到呢。”林老太太止住了众人,脸上却仍是很开怀的。
林焕生、林焕德、林焕全兄弟三人就开始商量起来,请哪家的戏班子,上哪一年的老酒,摆几日的流水席,一一策划开了。
卿一见众人一时没有散的意思,就笑着给林老太太捏起了肩膀。无意间抬眼的时候,隔空望到了正打量她的林邵予。
卿一不露声色,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客气又疏离。
林邵予很快便低了头。卿一以为二人从此可能都远了,林绍予却忽然又抬头冲她笑了,那样子是卿一熟悉的,纨绔又调皮的林邵予。
这一回轮到卿一意外了,待到想要再仔细看一看,林邵予却收了眼,一如平常的闲散模样。
下午卿一睡起,摸着枕边看了许久的书,想着上次求了老太太开的正书房。
这么久了,自己还一直未得空去看看。这么一想,就择不如撞的叫了司苗,朝着正书房去了。
路过二太太的升平院,见刘氏身边的周妈妈和一个小丫鬟正迎着两位打扮雍容的夫人往院子里去。
卿一见了忙退到一旁的拱门边,待到几人进了升平院,才复又走出来。
联想到那日林慕仪说的,莫非这就是几日来二太太忙活的,为了林淑仪的亲事,几家奔走相看?
一家有女百家求,更何况林府是汴州城首屈一指的大户。
司苗站在原地往升平院看了一会,扶着卿一忍不住道:“小姐,你说四小姐会许个什么样的人家。”
司苗的脸上,泛起了小女儿家才有的春情。
卿一心里一个咯噔,司苗今年也有十四了。望着身边这个容貌娇俏的女子,卿一闭了嘴。
司苗未再说什么,只是眼睛又忍不住往身后的升平院瞟了瞟。
一直到了正书房,卿一都没有说一句话。看着眼前从正书房里冒出来的葱翠绿色,刚刚心里的不好情绪,就这样莫名的散开了。
卿一站在门口,微微打量着眼前这座与林府其他院子没有什么不同的小院落。
青瓦,灰墙,墙头是郁郁葱葱的茂盛枝叶。一副素雅幽静的派头。
正书房临的是大老爷的成林院,据说是因为大老爷喜欢读书,老太爷才分了这么个离书房最近的院子给他。
正书房也是个二进的院子,一进摆的是桌椅凳子,二进才是书房,顶上还有个宽敞的阁楼,林焕生已差人收拾出来,存放了一些紧要书籍。
一进院里,各房的门都敞开着。
穿堂旁边的那件屋子,林邵秋正捧了书专注的看着。今日是宗学里逢休。
卿一不去打扰他,轻脚上了穿堂,奔着后面的书房去了。
比起平日卿一常去的小书房,正书房的面积比小书房要大上几倍。书本摆放的很整齐,还分了类别加了标注,分别存放在几个书架上。
好精细的整理法子。
卿一一进门就在心里赞叹道。
她在几个书架间依次浏览下去,藏书比她想象中要多得多。林府爱书的本事,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行商人家,直逼世代书香了。
她随手从架上抽出了一本,抬头看着书架上方的标注:随心杂集。她又垂了头看向手中的书本,是杨士奇的《东里文集》,她将书放回去,又抽了一本,是《谭友夏合集》,她又将书放了回去。
此时她才知道,原来林府,真的很大。
“萧妹妹,你也是来看书的么?”忽然身后响起了说话声,卿一回头朝着发声的地方看,却也没看到人影。
听声音是二房的林秀仪。
“五姐姐吗?”卿一对着身后的书架,试着开口唤起来。
“我在这里呢。”林秀仪扬了手中的书本,书页哗啦啦的想起来,卿一循声抬起了头,才看到尽头靠墙的书架旁,正立着一副梯子,林秀仪就趴在梯子上,在书架的二层站定了。
这简直是叹为观止。
卿一忍不住想到,为何林府要藏了这么多的书?林府看书的人,明显是填不满这个书房的。
“吓着了吗?”林秀仪扶着梯子下来了,走到卿一的跟前伸了五指在她眼前晃了晃。
“第一次来正书房吧?”林秀仪开口道,声音很是温柔。
“五姐姐见笑了,卿一的确是第一次过来。”卿一还在忍不住环顾着书房。
“呵呵。我听大伯说,这些藏书都是历了很多朝代的,也有三叔从京里带回来的书本,因为京城的宅子不大,三叔收集到的书本,只得送回了汴州。还有祖母,她也是个及其喜欢看书的,很多孤本都是她找回来的。”林秀仪也学着卿一的样子环顾着整个书房,“我第一次进这里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
“这些书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建了这书房后才另外收集的?”卿一问道。
“应该说都有,但正书房建好后,祖母寻了很多书回来,五花八门的,说是我们府里的男儿,就应该视界开阔,所以什么都是要读一读的。”林秀仪解释道。
卿一注意看了林秀仪的手里,捏的是一本诗集。
林秀仪的性子温婉,吟诗作对与她来说,是很相衬的。
“五姐姐不必理我,自去看书吧,卿一自己看就好。”
"恩,有什么事了,记得唤我。"林秀仪嘱咐道,然后转身朝着刚刚的书架去了。
卿一一笑,算是应了。
与林秀仪不一样,卿一感兴趣的,尽是些历代人物传记。但一路看下去,竟少有几本这样的书,大部分是诗歌散文,并了国学策论,再就是文人传记,或是民间传闻和故事的小读本了。历来朝中的人物传记,少之又少,俨然是一个为小字辈准备的小书房。
卿一来回转了两圈,仍是没有找到。
自己手上那本《新唐书》,是从林邵通的手上借过来的,得自小书房。但小书房里除了几本大方向的国史和新旧唐书,似乎也没有更多了。
看着倘大的书房,如果说没有传记类藏书,卿一当然不会相信。林老太太是个渊博的,加上林三老爷在朝为官,应该很有些为人处世或为官要道的传记才是。
卿一慢慢从第一排书架移到最后一排,依然没有。
尽头还有一个小小的入口,是通往二楼的阁楼的。
卿一眼睛盯着那一处黑漆漆的入口,鬼使神差的朝那边走了过去。
这个入口不大,两边都没有点灯,通往阁楼的木梯是呈之字形的,一级一级蜿蜒上去,目测坡度有些陡。左右只能容一个人上下,与一楼的宽敞比起来,这个入口和阁楼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卿一扶着入口处的一处扶手,仰着头朝上面看去,却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到。模模糊糊似乎有一扇小门立在木梯的尽头。
阁楼上方是开了天窗的,但这会也关得严实。即便关紧了,卿一也能感觉有风顺着木梯从上面拂下来。显得这个阁楼是个异常神秘的所在,直吹的卿一手都有些发抖。
“你在看什么?”背后忽然一喝,声音不大,却尤其威严。
卿一来不及回头,整个人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的朝面前的木梯扑了过去,磕到膝盖咚的一声闷响,复又疼的她滚到了地上。
她这才看到,来人是大老爷林焕生。卿一忙捂着膝盖站了起来。
“叔父。”卿一尴尬的和面前的人打了招呼。
“今天怎么想到来这走走?你们要看的书都已经整理出来,放在一楼了,你有什么要看的,尽管去找,二楼都是些商务密件,所以是上了锁的。”林焕全话里有浓浓的提醒。
卿一想到刚刚看到的那扇黑漆漆隐约可见的小门。
“卿一今日本想寻些人物传记来看,却来回寻了几次都没有找到,所以......”卿一将自己今日的目的说了。
“人物传记?”林焕全皱了眉。
“是。”卿一不知这是因为哪般,如实答了。
“你可有特定的书名,或者人物名讳,我那里倒是有几本,如果有你找的,大可借了你。”
卿一留意到他话里,是说他自己那里,而不是正书房。
她心里更好奇了,那些人物传记,不是什么机密,为何要藏起来呢?
卿一正了身子,恭恭敬敬的答:“卿一谢过叔父,只是一时无聊想起要找本传记看看,如果书房没有,找本游记也是一样的。不劳叔父挂心了。”
林焕全双手背在身后,一双眼睛牢牢的看向卿一,直看得卿一头皮发麻。
卿一默默站了一会,等不到林焕全发话,只得道:“叔父,卿一先去看书了。”说完也不管林焕全什么表情,逃似的侧身从林焕全左边跑过去了。
林焕全望着楼上那扇锁着的黑漆小门,钥匙此刻正握在自己手里。
他不懂为何母亲要开了正书房给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心里再次不岔起来。
“你在楼下好生看着,不要轻易让人靠近这里。”他对身边的随从白柳说道。
白柳走到了入口正中央,对着正上楼梯的林焕全一拜,道:“白柳明白。”
林焕全不再看他,朝着阁楼那扇小门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