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9300000004

第4章 八股文的发展演变(2)

明代的八股文,从明初洪武到成化年间,是由始而兴的时期。朱元璋在总结历代兴衰的基础上,得出“致治之道在于任贤”的结论,他既想选拔人才,又想控制人才的思想。宋、元的经义,还没有完全规定考生应该说什么,而朱元璋却希望能够自己规定考生说什么,于是他最终创立了八股取士的制度。

明初的八股文规定主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并且要根据程、朱的注释来阐发题意,那些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把四书五经熟记于心,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这样,儒家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便在文人心中根深蒂固,非常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明初的八股文规定,还必须“代古人语气为之”,也就是代圣人立言,这也是促使文人深入研读儒家经典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文人学者要想做到代圣人立言,就必须站在古人当时的立场上,揣摩他们的所思、所想,在经典上所费的精力也就可想而知了。此时的八股文在格式上已经大量使用对偶句,这主要是由宋代经义沿袭而来。

由于明朝初年的八股文处于初创时期,所以初具体式,文体格式比较简单,说理直截了当,文风比较质朴。明初的八股文讲究取神、取骨、取理、取气,把字、句放在最后。

明代初期的八股文对明代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人只有通过八股取士才能获得功名利禄,这就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使程朱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钳制人们的思想,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八股文还为国家选拔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人才,从而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使刚刚建立的明王朝稳定了下来。八股文也使明初的文坛死气沉沉,形式刻板僵硬,缺乏新鲜的气息。

明代的八股文从创制到永乐年间,已经基本定型。到成化年间,已经完全成熟。这种成熟首先表现在八股文体已经完全,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破题、承题、起讲和八股部分的内在关系已经完全顺畅。

这个时期的八股文名家有于谦、唐寅、王守仁等。唐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唐寅为人放荡不羁,风流倜傥。他为秀才时,对八股文不屑一顾,当时的人都嘲笑他。他说:“若闭户经年,取解首如运掌耳。”后来,果然中榜。这一方面说明唐寅才华出众,另一方面,也说明学做八股文并不需要有多大的学问。

从正德至嘉靖年间,是明朝八股文的繁荣时期。此时的八股文,无论是写作理念还是写作技巧,都达到了明代的最高水平。正德、嘉靖时期的八股文,讲究“开合首尾,经纬错综”,既讲求文法,又不拘泥于文法,气势宏大。此时的八股文尤其讲究认题、尊题、肖题,所以不仅能阐发圣贤的意思,而且能发圣贤所未发。同时,这一时期的八股文仍然采用经籍中的语句来阐释文章的题目,又不同于明初的作品,在语气中运用训诂之理,其中的义理如同己出,由此可见明代文人对儒家经典研究的透彻和领悟的深刻。

正德、嘉靖年间的八股文还特别注重结构的严谨。文章脉络清晰,严谨有序,逻辑性强,在明代的八股文中独树一帜。这一期间,八股文大家辈出,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大师的出现,是正德、嘉靖年间八股文进入繁荣的标志。

明代的八股文发展到隆庆、万历年间,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由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繁荣;对八股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与以往时期不同的特征。

隆庆、万历时期的八股文讲究遣词造句,追求语言的华美和出奇,形成了“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风气。同时,这一时期,佛经、道家言论、市井俚语都可入文。八股文还与当时的古文融合,内容大为拓展,越来越与古文所表达的内容相近,文体格式也有突破,与古文接近。这一时期既是八股文的变革时期,又是明代八股文由盛而衰的转折期。这一期间比较著名的八股文名家有顾宪成、冯梦龙等。

天启、崇祯时期为八股文的衰落期。此时的八股文普遍不尊重经文和传注,远离现实,放言空谈。八股文的形式被全面突破,这一切都表明当时的八股文已经是江河日下,越来越衰败了。

(三)清朝的八股文

清军入关建立政权以后,为了应付人民的反抗,对人民思想的控制与明朝相比有增无减。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兴文字狱,对怀有叛逆之心的知识分子进行残酷的镇压。清代文字狱的残酷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制造了许多文字狱冤案,其中就包括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冤案。比如当时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嗣庭任江西科举考试的主考,他在乡试中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为题。而此时朝廷正在推行保举制度,雍正皇帝认为查嗣庭是有意在讽刺保举制度,就把他关进了监狱。查嗣庭在监狱中病死,死后还被戳尸。如此种种的文字狱冤案,在清代不胜枚举。

清朝统治者认为只靠文字狱来进行思想控制是不够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束缚人心,重要的还是要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来麻痹人民,于是清王朝统治者很快就想到了程朱理学这个思想统治的工具。康熙皇帝曾经在《四书讲义序》中说:“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明确地传达出了用儒家道统、尤其是程朱理学来维护其统治的意图。清代统治者把理学作为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主要的就是依照明代的旧制,继续推行八股取士的制度。清王朝的统治维持了两百多年,与其推行的这种文化政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清初采用的八股文形式与明代基本相同。此时的八股文已经走到了颓废的边缘。到了康熙初年之后,清代的八股文从法定体制到各种形式及作者的文风,逐渐形成了清代八股文的风格。与明代八股文相比,有一些不同点。

从顺治二年开始,开始规定八股文的字数,规定每篇不得超过五百五十个字。这主要是出于考试时间的需要。当时考秀才、举人和进士一般都是第一天进场,第二天才出来。考试时间非常长,如果不限制字数,写的文章太长,考官阅卷时会有很大困难,所以一定要严格限制字数,上限和下限都有规定;康熙二十年,又增加到六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明确规定乡试、会试文字数为七百(文章在三百字以上,七百字以下),字数相对比较自由。这一字数限制,一直到八股文废除时,还在执行着。另外,明代的八股文在文章结束以后,作者都会有一段总结性的语句,来表达作者的观点,称之为大结,清代的八股文则没有大结。

清代的科举考试,明确规定了出题时各书的次序。顺治二年就明确规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首题是《论语》、次题是《中庸》、三题是《孟子》;第二种首题是《大学》、次题是《论语》、三题是《孟子》,科举考试的官员,都要按照这个规定出题,不能违反,而在明朝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清代的科举考试中,有时候可以用“不吉祥”的字眼命题。因为四书中有很多“不吉祥”的话,但是,这种允许是相对的,如果太不避讳,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如文字狱冤案等。

明代的八股文名家很多,但是没有收录八股文的专书,清代乾隆初期,桐城派散文大家方苞奉旨编定了《钦定四书文》,后来收到《四库全书》中,这在明代是没有的。清代的八股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磨勘”。所谓“磨勘”,就是前面第一章所说过的,“磨勘官”要仔细检查每一张八股文试卷,看字的笔画是否正确,语法通不通,文章用的典故有没有错,有没有避皇帝的名讳,有没有避“丘、轲、熹”字,最后还要看是否入口气。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就叫做“磨勘”,出现“磨勘”的文章,一定会被淘汰,由此可见清代八股考试的苛刻。

清代的八股文在康熙、雍正、乾隆期间发展得比较好,出现了一些八股文写得好的作者,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都反对科举考试中浮夸的文风,康熙皇帝推行质朴的文风,雍正则要求八股文要“清真雅正,理法兼备”,清代朝廷的这些干预,对当时的八股文风有很大的影响。

清代的八股文发展到中后期,由于八股文题大多已经作尽,要想作出新意很困难,所以抄袭之风盛行,此时所作的八股文文辞空洞、枯燥乏味,没有任何独特的见解,八股文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到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弊端渐渐暴露,受到广大文人志士的强烈攻击,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八股文也从历史舞台上消亡了。

八股文在清代科举考试中存在了两百多年,对清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教育和政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在思想方面,八股文迫使清代的文人不得不潜心研读儒家经典,这一方面有利于古代文化经典的传承,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不利于创造力的形成。其次,在教育方面,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一般都是从小就接受私塾教育,开始诵读四书五经,开始学作八股文,所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最后,在政治方面,八股取士有效地钳制了文人的思想,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本书收入以地名为谜底的灯谜两千七百多条,既有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地名,也有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地名。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小哥再来疯

    小哥再来疯

    魔王之子无聊随机抽取命运人生,成凡人造不!样的事,和他的异地兄弟走向辉煌巅峰!
  • 恶魔与你同在

    恶魔与你同在

    夜弥漫在血色的田野上昏黄的月光永远照不亮挥不散的死亡诸神的信仰镌刻在永恒哭泣的墙冰冷绝望疯狂哀伤荣耀重现往日的辉煌!当欲望失去了人性的枷锁、当能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个世界,就会理所应当的开始动荡……
  • 替爱娇妻:高冷BOSS的蜜宠

    替爱娇妻:高冷BOSS的蜜宠

    “医生,可以只保孩子吗?”在医生帮她戴上氧气罩的那一刻,女子突然问道。听见她的问话,医生微微一愣,眼中全是不解。“人活着,真的好累,我想休息,很想。”看着头顶上方,女子似在向医生说话,又似在呢喃,在回忆什么。她,在产床上,而他,却与别的女子在一起。她不过是他闲时的玩具,随时可以丢弃。。。。仅此而已。。。。五年后。再遇。他冷笑,你再也无法逃。推荐朋友鲨小蓝的总裁文《萌妻当道:嗜血总裁77日宠》
  • 吴世勋之你要不要爱上我

    吴世勋之你要不要爱上我

    “报告勋少,夫人把M市老大给打了!”“找人,帮我老婆”“勋少,夫人买了两只熊猫回来!花了好几亿!”“在买几只让他玩”“勋少,有人说夫人和别人开房去了…”“来人,备车!”“放开我妈妈!”一个酷似吴世勋的小包子两手张开,一脸正义的说。吴世勋招招手“儿子,来,爸爸教你追班花”小包子立马倒戈“好好好,粑粑,你教我追班花,我教你追麻麻!”薛雪怒吼“我怎么摊上这么个父子啊!”
  • 神凰图

    神凰图

    时间:不详地点:不详天地万物以灵见长,人类更是如此,古往今来,人类不甘平凡追求长生,万载以来,长生之术不曾听说。门派见长,道法不一,难免有正邪之分,正派则以剑宗、佛宗、道宗为主,邪派则以鬼宗、合欢宗、百毒教为主。而万年前,修仙界不知从哪冒出一张古图卷,传说得此图卷者可得长生,为此修仙界难免为此图卷发生争斗。千年前此图卷又出现在修仙界,为此正邪发生大战,不知有多少修仙界高手堕落,导致那些修仙大派元气大伤,从此修仙界就一直没落下来。但是自从千年前正邪大战过后此图卷就此神秘失踪了...
  • 傲娇残王:一吻辣妻成瘾

    傲娇残王:一吻辣妻成瘾

    为了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奇妙来云痕大陆找宝贝了。然而,出师未捷先被坑,阴差阳错的成了便宜残王的新娘。奇妙一入,王府从此宁静的一去不复,尽是鸡飞狗跳!对于看着这个整天到处瞎蹦跶的某人,残王表示又爱又恨!“怎么,我的病你治得了?”残王难掩兴奋,看着骑在他身上作乱的小女人。奇妙明眸未动:“能治一部分吧,毕竟,神经病我可治不了!”……最后,奇妙最担心的是还是发生了。烽烟乍起,危机四伏!奇妙带着她的使命终究离去……
  • 云顶神尊

    云顶神尊

    残阳如血,天君峰上绝望一言,引得天下纷争,不到最后一刻没人知道那个秘密。
  • 人生的演绎

    人生的演绎

    主角左继明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六年前因为父母的突然消失而过早的开始自主的生活。然而五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左继明遇见了一个叫做“光影侠客”的人;在和这个神秘人的一次谈话中左继明意识到他可能知道父亲的下落,于是开始了自己的侦探生涯;然而五年后的一天,左继明终于了解到一个神秘的组织可能就是一切事件发生的源头。
  • 六间论战

    六间论战

    世分六间:人,兽,仙,妖,神,魔。相传远古时代,天圆地方,天无穷,地无边。然而在一个绝世强者的愤怒之下,曲第为圆,以天封底~~
  •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The City of Dreadful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