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7900000004

第4章 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

一.阿拉伯的土地国有制度

在神权共和时代的头两任哈里发时期,尚禁止阿拉伯穆斯林以个体身份占有土地,但至奥斯曼和阿里掌权之后,在阿拉伯军事贵族集团中,土地私有观念急剧膨胀,贵族们纷纷摈弃传统的财富观念,开始大量占有土地。为了适应扩张战争渐趋停息的局势,哈里发政权开始沿袭萨珊波斯的军事封土制,以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国家把土地授予军政人员,准其终身占有,以征收地税作为俸给和供养士兵的费用,被封者在战时为哈里发提供兵力,这种军事封土制度史称"伊克塔"。阿拔斯王朝兴起后,为巩固其统治,对国有土地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军事封土制获得普遍推行。此时的"伊克塔"不仅指土地,也包括土地之上的农户和水利灌溉设施,其规模小至1村1庄,大至1县1省。由中央僚臣、地方总督、军事将领和普通士兵占有的大小"伊克塔"遍及整个帝国,成为阿拉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体形态。

通常认为,阿拉伯土地制度特点是土地国有,认为土地是属真主的,由哈里发来支配,因此所有土地都须向哈里发纳税,此种说法较为概括。其土地按权利可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神圣土地。首先指献与安拉的土地,麦加及周围地区,穆罕默德住过之地;其次是清真寺的土地,称瓦克夫。这些土地的收入用以供给清真寺等的费用,不纳税,但不得转让买卖。

第二类土地称穆尔克,实际上是私有地。包括阿拉伯贵族占有的土地和麦瓦利地主占有的土地,其要向国家缴纳产量十分之一的土地税。这些土地可自由处置,买卖转让。

第三类是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由农民耕种并缴纳土地税,这是国家的主要收入。土地税按土地好坏征收产量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不等。阿拔斯王朝时哈里发分封土地流行,即把国有土地分封给亲信、官员、军职人员,这种土地称伊克塔。伊克塔只是任职期间或终身占有,不能世袭;且最初受地者得到的还只是收税权,实际上本人并不收取,而由财政官收齐后转交。伊克塔以后逐渐演变为受地者自行收取,再逐渐演变为世袭地产。

封建制度的形成,极大地刺激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这首先表现为农业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生产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带动下,也日趋发达,尤其是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古老传统的阿拉伯商业在帝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数的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3大洲,从事着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帝国许多城市都成为东西方中介贸易的重要商埠。大规模的阿拉伯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3大洲各个封建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古时代印度洋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二.倭马亚王朝经济状况

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倭马亚王朝前期,农业发达,商业兴旺。哈里发政府每年从各类生产部门中获得大宗税收。但是,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者没有把这些巨额财富用于发展社会生产,而是用于奢侈的浪费。大马士革皇宫,富丽堂皇,宫廷生活糜烂不堪。哈里发和宫廷贵族嗜好赛马、狩猎、斗鸡等游戏,为此不惜耗费巨额资财。哈里发希沙木(724—743年在位)组织一次赛马会,参赛良马多达4000余匹,耗资巨大;哈里发叶齐德一世(680—683年在位)用黄金脚镯装饰猎犬。哈里发沉缅于酒色,宫中经常豢养大量歌伎和美女,终日欢歌宴舞,纵情享乐。豪门贵族,竞相斗富,挥霍无度。他们在麦加、麦地那和其他大城市建造豪华的住宅和别墅,招徕各地的歌伎和艺奴,设置妓院,极尽享乐之能事。

为了满足这种穷奢极欲的生活需要,哈里发政府对人民横征暴敛。为了增加税收,哈里发阿卜杜·马立克(685—705年)时代,停止了鼓励人们改信伊斯兰教的政策,并且下令把聚集在城市里的麦瓦利工商业者逐回农村,强制他们从事农耕。伊拉克和埃及等行省总督,甚至要改信伊斯兰教的麦瓦利也缴纳各种高额捐税,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这些措施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和仇恨。欧麦尔二世(717—720年)时期虽然被迫减免了麦瓦利的人头税,但其他赋税负担仍然很重。另方面,他对迪米人采取了更加苛刻的政策。把迪米人从各级政府部门中驱逐出去,遣送农村,强制他们固着在土地上,服从统治者的剥削和奴役,负担包括人头税在内的一切捐税。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后期哈里发欧麦尔·阿卜杜勒·阿齐兹(717~720在位)为缓和社会矛盾而实行的税收改革。

欧麦尔·阿卜杜勒·阿齐兹(又称欧麦尔二世)继位后,励行税制改革。他废除“哈贾吉法令”,规定“新穆斯林”和基督教僧侣一律免缴人丁税,基督教会的财产一律发还;阿拉伯土地占有者仍照旧缴纳低额什一税。但从颁布新税法之年(伊斯兰历纪元第100年,公元718年)起,禁止再将穆斯林公众占有的“贡税土地”转归私人占有,变为“什一税土地”。

欧麦尔二世的税制改革,缓和了“新穆斯林”的情绪,也适当满足了阿拉伯土地占有者的要求。“新穆斯林”既可免缴人丁税,还可同阿拉伯人一样,对其占有的土地只缴低额什一税,不缴高额贡税。他们还有机会参加军队,领取年俸。但是,税制改革的实施鼓励了波斯、呼罗珊、北非等地异教徒改宗伊斯兰教,造成国家的岁入锐减,支出剧增。禁止买卖“贡税土地”的法令效果极微,夺取农民土地之风反而大盛。

欧麦尔二世于720年忧郁而卒。他死后,后继者耶齐德二世(720~724在位)和希沙姆·伊本·阿卜杜勒·马利克(724~743在位)恢复了“哈贾吉法令”。8世纪初,伊拉克总督哈贾吉(694~714在任)在哈里发支持下,颁布新法令,废除“新穆斯林”(买瓦里)免缴人丁税(吉兹亚)的特权;增加阿拉伯土地占有者的土地税,从原来的低额什一税改为高额土地贡税,征年收成的1/4至1/2,并强征基督教僧侣原来免缴的人丁税。哈贾吉的法令引起全国不满,“新穆斯林”纷纷退出伊斯兰教,阿拉伯土地占有者也焚烧地契,掀起抗税斗争。

三.阿拔斯王朝经济发展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没收了前期哈里发及其家族以及各省总督的领地,哈里发成为帝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以后由于没收失势大臣的土地、开发新土地和接受捐献等,哈里发的领地不断增加,遍布全国各地。王公显宦、高级军官和大商人等有势力者,当然也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的土地主要来源于哈里发的封赐、买卖和捐献。一般中小地主,特别是那些保有少量份地的弱小农民,为了避免征税官的诛求,把自己的份地捐献给有势力的大官僚地主,从而失掉土地所有权,作为租佃者而保有耕作权。上述大土地所有者大都居住在城市里,除征收地租外,还领取丰厚的俸禄。

全国土地分为什一税地和贡税地两种。在倭马亚朝时期,前者是赐予阿拉伯穆斯林和早期皈依伊斯兰教的少数麦瓦利的特惠土地(除征1/10的天课外,免除一切捐税),后者是按土地面积征收全额租税的一般人的土地。阿拔斯王朝把这种“按人定税”的租税制度改为“按地定税”的租税制度,即把全国土地分为什一税地和贡税地。不管什么人占有土地,一律按该地所应缴纳的税额上缴赋税,而且贡税地也改为按产额征税的办法。什一税地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和东方各行省。耕作什一税地和贡税地的农民,须向地主交纳收获的1/2的高额地租,其中谷物和货币各半。由于农民必须把部分产品出售,换取货币,以完纳地租,就给谷物投机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阿拔斯朝初期的统治者,以其国家幅员之辽阔,拥有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和世界贸易中枢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鼓励商业贸易,从而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哈里发政府十分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使许多荒芜和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沃野千里,物产丰盛。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呼罗珊、大马士革和俄波拉等地,都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棉花、亚麻等。园艺也很发达,椰枣、橄榄、桃、李、杏、桔、苹果、西瓜、葡萄和蔬菜等,都是普遍培植的园艺作物。

手工业相当发达,尤其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布匹、绸缎、呢绒、服装、地毯、帷幕、斗篷、帽子、椅垫等制品,畅销各地。埃及是亚麻手工业的中心;丝绸手工业集中在波斯东部的朱尔詹和锡斯坦两省;地毯手工业几乎到处都有。其他手工业,如玻璃、武器、皮革、造纸、珠宝以及家具制造业等,也很兴旺。中国的造纸技术,8世纪中叶由中亚传入阿拉伯帝国。撒马尔罕首先兴起了造纸业,以后传入巴格达、大马士革、埃及、摩洛哥直到西班牙,并通过西班牙传入整个欧洲。阿拉伯帝国生产的纸张,不仅供本国需要,而且远销欧洲。此外,还有金属制造、陶器、肥皂和香水等手工业。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帝国所特有的东西方之间的过境贸易,为商业的广泛发展提供了条件。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他们贩卖丝绸、香料、宝石、铜镜、金银及玻璃器皿、药材、纸张、椰子、蔗糖、各种毛皮,以及奴隶和阉人等等。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马来亚、印度,直到北欧波罗的海沿岸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有阿拉伯商人的足迹。我国的广州、泉州和扬州等地,也聚居着不少的阿拉伯商人。大规模的商业贸易,促进了银行事业的发展。阿拔斯王朝采用金银两种货币,东部各省通用银币第尔汗,西部各省通用拜占廷的金币第纳尔。从事金银币的兑换者逐渐变成了银行家。9世纪,帝国银行业发达,巴格达总银行在各城市设有分行。大商人都在银行里有自己的帐号,凭支票支付,而不用现金。由于伊斯兰教不准许信徒赚取利息,所以经营银行的多是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

随着生产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城市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阿拉伯人在被征服地区建立的军事城堡,这时变成了市场和交易的中心。城镇的主要居民不再是各部落的阿拉伯人,而是经营商业或手工业,并已阿拉伯、伊斯兰化了的麦瓦利人。首都巴格达不仅是帝国的政治中心,而且是世界巨大的商业城市。巴格达水陆交通发达,城里有各行各业的专门市场,码头上经常停泊着几百艘船只。各地通过水陆运输,把各式各样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巴格达,然后再转销世界各地。巴士拉、西拉夫、安条克、的黎波里、开罗、亚历山大里亚、吉达等港口城市,也都成为水陆贸易的中心。市场上除各省的货物外,还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等等。

阿拔斯王朝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和专制统治的基础之上的,随着阶级斗争和政治动乱的深化,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经济急剧衰落,而强大一时的阿拔斯王朝,日趋衰亡。

四.辉煌的文明中心

公元7世纪初期,阿拉伯著名思想家穆罕默德(约公元570-632年)历经艰难曲折,创立了伊斯兰教,把一盘散沙似的阿拉伯人团结起来,大体上统一了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随即开始对外扩张,通过东进西伐、南征北战,相继征服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波斯萨珊王朝控制的伊拉克,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波斯萨珊王朝。此后,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出击中亚,进军北非,占领西班牙,于公元8世纪中叶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疆域广阔,大大小小的城市星罗棋布般坐落在其辽阔的大地上。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以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著称于世。阿巴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后伍麦叶王朝首都科尔多瓦、马木鲁克王朝政治中心开罗,均排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繁华的城市之列。

1、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城市是由阿拉伯半岛上的古老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如现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麦地那,也门的萨那等;第二类城市是由阿拉伯人在军事扩张中建设的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始建于公元635年的巴士拉,始建于公元638年的库法,始建于公元641年的开罗(初名“福斯塔特”,后改名为“开罗”),始建于公元670年的凯鲁万等;第三类城市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地区原有城镇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城市,如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阿勒颇,埃及的亚历山大市,突尼斯的突尼斯市,西班牙的科尔多瓦等城市;第四类城市是阿拉伯人在和平时期兴建的城市,如始建于公元762年的巴格达等。

(1)阿拉伯半岛上的古城萨那

现位于也门西部的萨那,是由阿拉伯半岛上的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萨那始建于公元1世纪,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古老的城镇之一,后成为半岛南部商道上闻名遐迩的重要商站。公元6世纪初,希木叶尔王国(公元前115年——公元525年)的佐努瓦斯国王,首先将萨那城作为王国首都。公元525年,埃塞俄比亚人攻占萨那城,灭希木叶尔王国。575年,波斯人赶走埃塞俄比亚人,成为萨那的统治者。628年,阿拉伯人打败波斯萨珊王朝军队,占领萨那。

萨那进入伊斯兰时代后,修建了大量伊斯兰建筑,如清真寺、经学院等。630年兴建的萨那大清真寺,是萨那城第一座清真寺。该寺初建时规模不大,仅有12根柱子、4扇廊门。伍麦叶王朝第六任哈里发韦立德一世(705-715年在位)执政期间,萨那大清真寺得到扩建,后经历代君王修缮,,该寺变得十分壮观。该寺占地1万多平方米,共有12扇大门,高耸的宣礼塔直插云天。萨那大清真寺外壁上刻有精美的5古兰经6经文,寺内书库藏有大量珍贵的阿拉伯文手稿和书籍。

阿拉伯穆斯林重视社会生活和教育,讲究清洁卫生。公元11世纪时,萨那城里有100多座清真寺、12所公共澡堂、20所伊斯兰学院和学校、许多家商店,以及6000多幢民居。艾尤卜王朝(1171-1250年)时期,伊斯兰君主下令对始建于希木叶尔王国后期的萨那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和加固,使7座城门更加坚固和壮观。

萨那民居一般用石头和烧砖砌成,大多数为多层住宅。民居门窗普遍用古朴的伊斯兰雕花装饰,别具一格。1986年,以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著称的萨那老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的世界遗产名录。

(2)由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开罗

阿拉伯人在早期对外征服中,每当攻下一座城池,并不急于进驻该城,而是在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以保持其部队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同时避免打扰百姓生活。远征的阿拉伯军队通常以氏族部落为军事单位,因此,阿拉伯军营亦分成若干区域,让各部落官兵及其随军眷属或战后迁来的家属分别居住。军营中央建清真寺,以便军民做礼拜。军营起初纯粹是阿拉伯军队及其家属的营地,后来又有阿拉伯乡亲和归顺阿拉伯人的其他民族人员落脚军营。天长日久,随着军营的居民越来越多,市场、学校、医院、图书馆、钱庄等设施相继建成,军营逐渐发展成城市。

开罗就是由阿拉伯人在对外扩张中建设的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公元639年,阿拉伯名将阿慕尔率领高举伊斯兰教大旗的阿拉伯军队向埃及挺进,于641年4月6日攻破拜占庭军队在埃及的军事堡垒——巴比伦城堡。阿慕尔根据欧麦尔哈里发(634-644年在位)的命令,在巴比伦城堡外搭帐篷、建住宅等,并把它定为埃及新首府,取名福斯塔特。福斯塔特意即“帐篷”与此同时,阿慕尔在福斯塔特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清真寺。阿慕尔清真寺是阿拉伯人在埃及建立的第一座清真寺,,也是非洲大陆上第一座清真寺。该寺后经重建、扩建,至今犹存。

公元752年,阿巴斯王朝埃及省第二任省长艾布·奥恩下令在福斯塔特北面建设一座新城区。9世纪中叶,埃及省省长艾哈迈德·伊本·图伦在福斯塔特东北兴建一座新城区,并于876年-879年修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清真寺。公元969年,法蒂玛王朝大将昭海尔攻占埃及。昭海尔在福斯塔特附近兴建新市区,取名卡希拉。卡西拉意为“胜利者”。后来,威尼斯人把卡希拉译为cairo,汉语则依据英语发音cairo译为“开罗”。970-973年,昭海尔在新市区内修建了爱资哈尔清真寺。973年,法蒂玛王朝穆义兹哈里发(952-975年在位)将首都从突尼斯麦赫迪城迁至开罗,开罗日趋繁荣。公元11世纪时,开罗仅商店就有2万多家。

阿拉伯反十字军英雄蕯拉丁执政期间(1171-1193年),在开罗新建了两所医院,并于1183年在开罗穆卡塔木山上修筑了蕯拉丁城堡。该堡雄伟壮观,,至今仍巍然屹立。在马木鲁克王朝时代(1250-1517年),开罗又兴建了许多民居、商店、澡堂、医院、学校、清真寺等建筑,开罗的发展达到鼎盛。14世纪时,开罗拥有近50万居民,成为当时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伊斯兰文化中心之一。1979年,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伊斯兰开罗作为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的《世界遗产名录》。

(3)阿拉伯人征服地区的城市阿勒颇

现位于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8世纪,阿勒颇被亚述帝国吞并。公元前64年,阿勒颇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地。公元636年,阿勒颇被阿拉伯人征服。

阿勒颇是阿拉伯人在征服地区原有城镇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城市。公元10世纪,是阿勒颇城的黄金时代之一。当时的阿勒颇城,成为独立的哈木丹王国(945-1003年)的首都"特别是赛义夫·道莱(意为“国家的宝剑”)执政期间(945-967年),积极倡导学术文化,大力兴建学校、图书馆,打败拜占庭军队,文治武功卓著。12世纪时,阿勒颇居民在反抗十字军东侵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260年1月,阿勒颇城遭到蒙古军队的洗劫,损失惨重。同年9月,埃及马木鲁克军队在约旦河左岸贝桑附近的艾因·扎鲁特成功阻止了蒙古军队的西征。在马木鲁克王朝时代,阿勒颇城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商业、教育再度蓬勃发展。

阿勒颇城以城堡为中心,在城堡周围兴建了大量的民居、学校、商店、澡堂、清真寺等。阿勒颇古城堡始建于2000多年前,后几经修缮。赛义夫·道莱执政时,大规模翻修了该城堡。13世纪时,该城堡得到进一步加固。阿勒颇古城堡建在一个人工修筑的高地上。高地约高45米,面积达19万平方米。古城堡高38米,占地约15万平方米。古城堡围有高12米至13米的石墙,外围是一条宽30米、深22米的壕沟。古堡有6座塔楼,塔楼辟有了望孔、喷火口和箭孔,壁垒森严。城堡有7座大门:雕塑着两条缠绕在一起的大蛇的蛇门,雕塑着一对坐狮的双狮门,雕塑着一哭一笑两只狮子的3号门,以及4号门、山门、北门和秘密门。古城堡内设施齐全,有考究的王宫、清真寺,美丽的花园和很大的地下仓库,还有安装了陶制热水管、冷水管的澡堂等。该城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至今坚如磐石,巍然屹立。

阿勒颇大清真寺位于阿勒颇城堡的西面,始建于公元7世纪,后于12世纪依照大马士革的伍麦叶清真寺进行重建。该寺巍峨壮观,宣礼塔高耸入云。寺内装饰精美,漂亮的壁画、精致的石雕等堪称艺术精品。该寺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

1988年,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阿勒颇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的《世界遗产名录》。

(4)“和平城”——巴格达

巴格达是阿拉伯人在和平时期兴建的著名城市。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于公元754年继位后,首先平定了内乱,然后决定建立新首都。

为选择新都地址,曼苏尔派人四处勘察,最后确定地处两河流域之间的巴格达为新都城址。公元762年,曼苏尔亲自主持巴格达城奠基仪式,亲手放上奠基石。为了修建巴格达城,曼苏尔先后从帝国各地抽调约10万名建筑师和建筑工人。经过建筑工作者4年多辛勤劳动,巴格达城于766年初步落成"曼苏尔把巴格达称为“和平城”。

巴格达城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城为圆形,直径2352米。城中央是一座大广场,广场中间建有哈里发宫,哈里发宫周围建有政府机关、国库、兵营等,构成紫禁城。以紫禁城为中心,四条大街像辐条一样从中心区通向四座城门:东北门——呼罗珊门,西北门——沙姆门,东南门——巴士拉门,西南门——库法门。城门用铁制成,城墙用砖砌成,城墙外修有护城河。

773年,曼苏尔下令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兴建一座卫城,又称“东城”随着东城的迅速发展,东城与西城逐渐连成一片。

巴格达城作为阿巴斯王朝新首都,很快兴旺发达起来。相继修建了清真寺、犹太会堂、基督教堂,商场、澡堂、旅馆、医院、学校、公园和大量民居。市场上各种商店鳞次栉比,包括来自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在内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相当繁华。

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786-809年在位)执政期间,下令在巴格达修建了一座收藏珍贵图书文献的书库,并把该书库命名为“智慧宫”(亦译“智慧之家”。第七任哈里发麦蒙(813-833年在位)博学多才,酷爱希腊哲学,重视文化事业。在他执政期间,耗资20万第纳尔,将“智慧宫”扩建成一所集图书馆、研究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机构(第376页)。以巴格达智慧宫为中心开展的阿拉伯翻译运动,持续了100多年。阿拉伯学者把大批希腊、罗马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和许多波斯、印度文学、史学、医学、天文学著作译成阿拉伯文,为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阿拉伯史学家赫推布·巴格达迪(1002-1072年)记载,“在公元9世纪时,巴格达有书店近百家,清真寺数千座,澡堂上万家,全城居民人数多达数十万。”(第79页)巴格达成为中古时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除了上述名城外,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著名城市还有: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格拉纳达,以及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花拉子模等。

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治理下的科尔多瓦市市容整洁,街道宽阔,清真寺壮丽巍峨。科尔多瓦市有大学和学校27所及70所图书馆。穆罕默德一世(852-880年在位)创建的科尔多瓦图书馆,到哈克木二世(961-976年在位)执政时,该馆图书已达40万册。哈克木二世不仅派人四处收购图书,还把自己珍藏的图书赠给了这所图书馆。教育质量高、学术空气浓厚的科尔多瓦大学,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欧洲学子们向往的圣地,学者云集。巍峨壮丽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一直保存到现在,至今仍然是西班牙的名胜古迹。

2、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的特色

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形形色色,有的呈方形,如开罗;有的呈圆形,如巴格达。阿拉伯不同地区城市的社会生活五光十色,如地中海沿岸城市亚历山大,颇有古希腊文化的遗风;大马士革等城市充满罗马情调;萨那等阿拉伯半岛古城更多地继承了阿拉伯传统风习;而巴士拉等城市,则吸收了较多的波斯文化神韵。但是,中古时期的大多数阿拉伯城市普遍具有以下三个相同的特点:

(1)浓郁的伊斯兰色彩

阿拉伯城市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具有浓郁的伊斯兰色彩和独特的阿拉伯风情。一般中等城市都建有数十座规模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大城市则建有数百座风格迥然的清真寺。高大的宣礼塔林立,成为阿拉伯城市的显著标志和独特景观。城市、城区、居民区往往以清真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展开。中古时期阿拉伯城市居民的服饰别具一格,阿拉伯男士身穿典型的白色阿拉伯大袍,聚在一起悠闲地谈天说地;阿拉伯女士身穿黑色大袍,脸戴面纱,行色匆匆地出没在街头巷尾。

(2)相对齐全的城市设施

阿拉伯城市的设施比较齐全,市区内医院、学校、商店、旅馆、澡堂、作坊、清真寺、图书馆、广场、教堂、公园、市场、书店、钱庄、水塘、墓地以及娱乐场所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由于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因此,市区内建有许多公共饮水处,免费供过路行人饮用。富有人情味的公共饮水处,构成阿拉伯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城市面积大,人口多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城市规模较大,一是城市面积大,二是居民人数多。“公元9世纪中叶,巴格达城区已延伸到底格里斯河两岸,城区面积达四千公顷,超过了君士坦丁堡的1400公顷和罗马城的1366公顷。”(第188页)

10世纪时,科尔多瓦市“有居民五十万人,有清真寺七百座,有公共澡堂三百所,其华丽仅次于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第623页)

14世纪时,开罗有居民40多万人,叙利亚的阿勒颇、大马士革和突尼斯的突尼斯市居民人数均超过10万人。而“当时西欧没有一座城市具有开罗的规模,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和巴黎可能有10万居民,而英国、低地国家、德国和中欧的城市则较小。”(第111页)

中古时期兴建的阿拉伯城市开罗、巴格达等,以及在该时期得到蓬勃发展的麦加、突尼斯、大马士革等城市,经过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和洗礼,至今仍在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漂灭,从源远流传说故事到充满争议的古老文明兴起与崩解,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神秘的不解之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档案文献,配合大量精彩图片,重读消失的文明。
  •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中国人性格有什么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本书精选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明恩博、内山完造等名家的论述,对国人性格文化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介绍。
热门推荐
  • 葬情天处:心有千千劫

    葬情天处:心有千千劫

    你若是我命中的劫,那我该如何承受?缘与缘,劫与劫,迷与迷,镜中花,水中月,朦朦胧胧的慢慢揭开面纱,又是什么?
  • 农家

    农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TFBOYS左上角的心跳

    TFBOYS左上角的心跳

    TFBOYS之左上角的心跳的另一本,那本不能写了。本书写了娱乐圈的浪漫爱情,爱与恨的交错,轰轰烈烈。
  • 春城恋

    春城恋

    如果我爱你,那是我的事,我知道你心里的人不是我,那就让我变成竹马来爱你,你可以好好的活下去,我就可以卑鄙到去偷窥你的日记,即使你最后的选择不是我,我依旧可以为你一天的笑容卑躬屈膝,我不会牵你的手,不会吻你,不会抱你,也不会忘记你,这座城,我不想回,但那座墓碑,我年年都去看望。
  • 血祭神座

    血祭神座

    众神高高在上,世人碌碌如蚁,王侯生杀予夺,奴隶凄惨挣命。一名少年站起身来大吼一声:不!看我开外挂、出光环、刷任务、穿位面,誓将欺压我的,全部踩在脚下!奴隶主们必将戴上他们自己铸造的锁链!王侯将相也定会惨死于用来杀戮贱民的屠刀下!至于众神……我会用祂们的血祭奠被篡窃的神座!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即便身处笼中,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 品牌七宗最

    品牌七宗最

    本书围绕目前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时出现的虚假宣传、广告没有效果、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楚、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品牌如何管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等问题展开,讲述了企业在做品牌时应该重点考虑的七个要素。本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案例中探讨如何做品牌,用案例来佐证理论,以帮助本土企业减少塑造品牌的误区,为品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工具。
  • 妃卿莫属,王爷太腹黑

    妃卿莫属,王爷太腹黑

    她,是千年药毒世家第一传人,天纵奇才,药毒双修,机智聪颖,偶尔犯二。一朝穿越,竟被绑上花轿代姐出嫁,刚进喜堂,一纸休书猛然砸到脸上,上书龙飞凤舞八个大字。早已换了灵魂的凌阳侯府三小姐不堪欺负,愤而撕碎休书,当场要求全城百姓见证休夫,一时之间,轰动全京城。**他,是帝国的绝色王爷,妖娆,冷漠,绝代风华!这女人胆大包天,竟敢当众唱“狐狸叫”,还给他送加长版苏菲?胆子肥的有点意思!那他就陪她好好玩玩,妖魅的眸中浮上诡谋……**传说,大乾朝摄政王铁血冷酷,威震天下。传说,大乾朝摄政王权倾朝野,手握重权,连皇帝也要忌惮。传说,大乾朝摄政王容颜绝世,勾一勾唇,连天上神女也为之倾心。……然而,就是这么个神祗谪仙般的男子,却突然宣布要娶那个凤家庶出的废物三小姐为妃,直教所有人都含恨扼腕,为他所不值!只有凤惊鸾咬着小手帕,眼泪汪汪含恨望天,不值的明明就是她好么!……简介无能,内容绝对精彩(*__*)嘻嘻……推荐好友文《妃休不可,独宠腹黑太子妃》http://novel.hongxiu.com/a/776527/《世子坏坏,独宠农门妻》http://novel.hongxiu.com/a/817565/
  •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朵小村花,从乡下重返城里,让你捧腹,让你挥泪,村花真的是一个平凡的少女吗?刻意的逃避掩饰不了华丽的身世,花不是好鸟,蜗牛也能变小强,请看菜公主的高低人生!
  • 玫瑰陷阱

    玫瑰陷阱

    罗文杰一心要帮罗小萍查出当年迫使她父亲自杀身死的罪魁祸首,而罗小萍却在澳门突然被人绑架,不知所踪。后得知罗小萍父亲的死和一个神秘女人有关,罗文杰一行人从澳门追踪那个女人至香港,把九龙城闹得天翻地覆,那女人却再次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她究竟是谁?她和十几年前死去的“黑玫瑰”有什么关系?罗小萍的失踪是否也与她有关?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