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盛必衰,这是先父曾经跟我多次提到的道理。
记得先父身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地位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港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摘自《李嘉诚如是说》
背景分析
李嘉诚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似乎就是“成功”与“奇迹”的最佳代言人。细数他的成功,房地产业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然而,最初只是卖塑料花的李嘉诚,如何实现了这一转变,牢牢把握住了新时期“第三产业”的机遇呢?新时期下的李嘉诚又是如何以不疾而速的方式获得胜利的呢?这要说到李嘉诚当时与香港置地有限公司之间的故事。
1971年以后,无论是从国际大环境还是中国内地大趋势来看,一个香港社会经济的大繁荣时代似乎呼之欲出。李嘉诚很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他将眼光锁在了地产业上,并且似乎从中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时,李嘉诚便提出了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置地在市场上实力强大,世人言“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其地位之牢固。所以,李嘉诚的“远大目标”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的确二者实力悬殊,仅就地盘物业比,长实仅有35万平方英尺,而置地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不过,事实能够证明一切。到1979年,长实的地盘物业迅速增至1450万平方英尺,置地则仅有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拥有的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20世纪80年代,长实的四大屋村,规模庞大,成绩不俗,令人刮目。《信报》在1986年初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位居首位,李嘉诚实现了自己当初赶超置地的宏愿。
在李嘉诚看来,置地的衰落就是一种历史趋势的必然。
置地拥有怡和旗下最大的资产。从“未有香港,先有怡和”这句话中足见怡和在香港的重要地位。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怡和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系统,囊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涉足物业、酒店、超市、连锁店等领域。凯瑟克家族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着怡和10%~15%股权。基于此,怡和被视为凯瑟克家族的基业。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置地都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置地的一些策略让李嘉诚发现了潜藏的。20世纪70年代,怡和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资金周转困难等多种原因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在香港进行巨额投资,负债达100亿港元的天文数字,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当时香港市场陷入低迷,致使原本实力雄厚的置地也偿债无力。在银行逼债的情况下,凯瑟克亦无力扭转乾坤,无奈之下只能将其持有的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相继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1984年间,怡和、置地更是举步维艰,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也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股价滑落。当时,怡和市值仅30亿港元左右,置地仅100亿港元。一切数据表明,昔日的大势似乎已经离置地而去。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无奈停市数天后,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港商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保成为首要任务,不敢再有收购的非分之想。凯瑟克更是焦虑不安,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前途难料。
就在行情一片惨淡的时候,李嘉诚提出“百亿救市”的策略。这一意外的举动立即引来了外界的纷纷猜测,庞大的资金是否指向收购置地之用。也正是李嘉诚的这一举措成功挽救了香港的股市,使得恒指成功回攀,地产行情慢慢地好转起来。
然而,李嘉诚并没有借此机遇“强购”置地。
虽说李嘉诚作为商人要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他始终秉承着“善意”原则。收购对方的企业也是充分尊重对方,通过心平气和的谈判达成共识。一旦遇到对方坚决反对,他会理智地放弃,不会以一些条件作为要挟,置对方于不利境地,更不可能逼迫对方达到收购目的。当时的置地虽然身陷困境,但是实力尚在,一味穷追猛打,反倒适得其反,于己于人都不利。也正是李嘉诚在冷酷无情的商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善意”,常常使得更多的人甚至是对手愿意在后来的合作中选择李嘉诚。
1988年1月,长实再推出两大屋村即丽港城、海怡半岛。1995年,长实推出了第四个大型屋村嘉湖山庄,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屋村。1996年6月底,香港上市地产公司的排行榜上,长实以281.28亿港元的成绩赫然位列榜首,而多年来在香港地产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老牌英资置地以216.31亿港元,名列第三。
这一天,李嘉诚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说:我们用24年的时间终于彻底赶超了置地。
正所谓“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成就李嘉诚的,正是这番不急不躁,慢慢积累的作风。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因为李嘉诚认定了两个趋势:第一,地产业必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长盛不衰;第二,传统行业的公司久盛必然衰败,因此,李嘉诚“不疾而速”的战略才能显现成效,方向不对,无论如何努力,只会铸就南辕北辙的结局。
拓展透析
谈到企业的经营之道,快慢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快速发展能让企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否则,一味地求快发展必然会增加企业自身的负担。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很多企业家单纯地认为必须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才能紧紧跟住市场脚步,抢占先机。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快速发展只在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时候,才能真正快起来。
第一,能否将对手挡在身后。当一个市场的准入门槛很低的时候,以高昂的费用抢占市场是很不划算的,因为对手完全可以采用复制的方法稍后进来,而且消耗的成本也更低。只有当市场中的大客户被你锁定的时候,才能获得市场中的大头,使得“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二,市场的潜能是否够大。这需要做提前的预判,预判的准确与否,与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市场直觉有关。潜能越大,越值得抢占,越值得投入。否则,就会导致竹篮打水的局面。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仔细考量企业现阶段的依赖因素。如果所依赖的因素企业自身无法控制,那么过度求快无异于将企业推上绝路。对操作速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核心技术、核心资源这类决定企业命脉的因素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时,就更不应该求快了。
近年来最典型的莫过于团购行业的“大浪淘沙”。根据团800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全中国的团购网站有5058家,达到了行业的巅峰时期,而仅仅过了9个月,这个数量就锐减到了2976家,缩水达40%,其中不乏曾经名噪一时的24券等大的电商商家,整个行业瞬间又回落到了一个低谷状态。由于团购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而且操作模式简单,成功很容易被复制,导致同类竞争非常激烈,不论大小商家,都无法真正做到守护自身的目标客户,将其他的同类竞争对手排除在外,但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做到了盲目扩大规模,一味求“快”,最终使得大批的团购公司裁员甚至倒闭。
走在“适速”的道路上,才能让企业在不落后于对手的前提下稳步前进,才能让企业的基业更为深厚,走得更远。“不疾而速”表达的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