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研究起源于他对大学时代两位教授本尼迪克特和韦特海默的崇敬。由于对他们极度的崇敬,马斯洛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显得如此卓尔不群、风度迷人。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二人之间仿佛有某些共同之处,这直接导致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理论的兴趣。
就单纯的自我实现者而言,马斯洛发现他们是人类中的最好典范,他们精神健全,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被称为“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个人特点、创造性,向人们展示了令人惊讶而又激动万分的前景:人,经过充分的发展,竟然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动机理论的核心部分,他的动机理论、高峰体验论与存在认知论,价值观理论等等都是建立在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之上。
本章将向你讲述什么是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者都有什么特征,自我实现者是如何达到这个层次的,最后将向你展示令人心醉神迷的高峰体验。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一英里能跑多快,你不会去研究一般的跑步者,你研究的是更出色的跑步者,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你知道人在更快地跑完一英里上所具有的潜力,因此,我们应当研究人类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不断发展的那一部分。”
马斯洛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五六十岁的成年人,因为他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当中不可能存在较为理想的自我实现类型。在他所选定的对象中,既有历史人物,也有与他同时代的人。历史人物包括晚年的林肯和托马斯?杰斐逊,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简?亚当斯,威廉?詹姆士,A?赫胥黎和斯宾诺莎等等;在与马斯洛同时代的人选里,虽然他们存在着某些不足,但马斯洛认为他们仍然可用于研究,他们之中包括科莱斯勒,戈塞,帕布洛?卡萨尔斯,马丁?布伯,丹尼洛等等;还有一些别人的研究实例,如阿瑟?E?摩根,约翰?济兹,D?T?铃木,罗伯特?勃朗宁,R?W?埃米森,乔治?华盛顿,E?比?威廉?罗素(A?E?),P?雷诺尔,H?W?朗费罗,汤姆斯?摩尔,E?贝拉米,B?富兰克林,W?怀特曼等等当时世界上的著名人物。
马斯洛在选择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标准:积极标准和消极标准。积极标准包括以下要点:(1)研究对象能够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与潜能,竭尽全力达到完美,他们是一些已经走到或正在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
(2)研究对象的生理、安全、爱、归属、尊重等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感到安全和无忧无虑,感到爱和被爱,感到自身的价值并且被尊重。他们明确自己的哲学、宗教或者价值取向,自我实现意味着基本需要的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能力、人性。自我实现者往往是一些年长的人,在年轻人中则很难发现。
需要补充的是:“人无完人”,自我实现者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各种错误和缺点。比方说他们有时候也会令人厌烦;在涉及到自身作品、家庭时,他们也会表现出浅薄的虚荣心与骄傲感;他们也会流露出乏味和自私等弱点。但是对人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现实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会有缺点,瑕不掩瑜,一些缺点这不影响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
“为了避免对人性失望,我们必须放弃对人性的幻想。”——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