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们是人类天性中所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
“人的天性不是邪恶的,而是好的或至少是中性的”。
——马斯洛
马斯洛以他的需要层次理论闻名于世。但事实上马斯洛的成就远不止于此。马斯洛以他天才的头脑,发现了隐藏在人性中的诸多奥妙。他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现以及独树一帜的价值观理论都可以称的上天才的发现。这些理论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但是不可否认,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的心理学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对基本需要理论的深刻理解是深入掌握马斯洛理论精髓的必经之路。
本章将引导你走入一个人性的世界。本章将向你展现马斯洛的最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读完本章,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追求甜美的爱情,为什么人类总是难逃孤独和寂寞,为什么人总是要成家立业,为什么人类总是有无穷无尽的欲望,请走入大师马斯洛的常读常新的人类动机理论。
本章将首先对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作一个基本的阐述,随后将解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彼此之间的高低层次关系。最后是基本需要更多的属于一种类似于人类先天本能的性质,以及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可能会有的种种表现。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五种基本需要,不同的是,不同的人的需要层次高低顺序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基本需要的表现形式也有可能不同,甚至有可能完全相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马斯洛的研究,一个人并不是等到自己的一种需要完全满足以后才想起其他需要,一个人的不同基本需要往往只是得到部分的满足,其重点便已经开始转移。
一、五种基本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虽然不同的种族与文化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实质上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生物学上的需要。与以往理论不同,这些需求不但是心理的,还是生理的。“他们是人类天性中所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人的天性不是邪恶的,而是好的或至少是中性的”。这给人类提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马斯洛把基本需要的特性定义为:
1)缺少它会引起疾病;
2)有了它就不会得病;
3)恢复它可以治愈疾病;
4)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更愿意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他的满足;
5)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一般是不起作用的,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
下面将这五种需要逐一地加以解释:
1.生理需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要想生存,必须有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的满足,包括食物、饮水、住所、睡眠、氧气和性交,即通常所谓的衣食住行。这些生理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占绝对优势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同安全、爱情、尊重、归属等等相比,必定是上述生理需要支配他的活动。一个因为饥渴而奄奄一息的人,脑子里是不会去想什么爱和尊重的。当然,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少见为了爱情与尊严不惜生命的人,虽然此类情况并不多见,对此我们将稍后做出解释。
在食物、饮水、睡眠和氧气中,每一种的极度缺乏都会改变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之外,他对其它东西毫无兴趣,他的一切感官将会只为食物而且生存;他梦见的是食品,看到的是食品,闻到的是食品,只对食物发生感情,只为食物而且活。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比方说十年、八年,那么这会整个地改变一个人,从肉体到精神上。
想象一下:你被关在一个大铁笼子里,别人一直给你丰衣足食,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你活的还比较滋润。但是突然有一天,你的食物供应被减少到了平时的四分之一,你焦躁不安,大声咆哮,抗议别人给你的不公正待遇,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又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的食物供应被断绝了,你没有办法,开始饥肠辘辘地搜寻每一点剩下的饭菜,终于什么也找不到了。开始你仍然很气愤,还有力气咒骂,过了两天以后,你受不了了,你只能够躺在那里保持体力。你又累又饿又困,熬不住睡着了。这时我们走进你的梦里,发现你成了一个美食家,面对小山般的美味佳肴,你正开怀痛吃,左手一大杯可乐,右手一大块牛肉,嘴里还嚼着一块,喉咙里还卡着一块。对于此时的你而言,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生活的意义对你而言就是吃,其它什么自由、爱、尊重乃至形而上的哲学、艺术则通通地不被考虑,这种情况与一个沙漠中的人对水的渴望是相似的。当然这种情况较为极端,在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在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实际生活中,“我饿了”的意义仅仅是说一个人所感受到的食欲,他所遭遇的只是短暂的饥饿,这与长期持久的极度饥饿有本质的区别。
同样,如果一个人的饮水、住所、睡眠等等的缺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也会发生相似的变化。一旦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吃饱喝足,衣食无忧,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2.安全需要
人类基本需要的组成是按一个相对的优势层次排列的,一种需要满足后,马上会出现新的更高级的需要,等到这些需要满足后,又有新的需要出现了,可以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基本需要层次是按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排序的。
那么好了,一个人如果生理需要得到了相对充分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安全需要,这具体包括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与混乱的折磨,对体制、法律、秩序、界限的依赖等等。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可以加深对安全需要的理解,因为相对成人而言,儿童身上人为的抑制情感现象较少,而成年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装模作样地对于缺少安全感表现得镇定自若,不动声色。一个普通的孩子面临一个崭新的、陌生的、奇特的、难以对付的刺激或情况,常常会引起恐惧的反应。例如从父母身边走失,短时间内与父母的分离,陌生的面孔,奇特而不熟悉的物体等等。此时,孩子会发疯地依赖于他们的父母以求得安全与保护。孩子需要一种安稳的程序和节奏,一个可以预见的有秩序的世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生存环境便是父亲的呵护、母亲的怀抱。一个在父母整天吵架谩骂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安全需要是得不到满足的。
在现代成年人的生活中,安全需要享有很大程度的满足。生活在当前社会的现代人很少再会受到野兽、动乱、暴政等等的威胁。如果要清楚有效地观察此类需要的存在,我们需要把目光转向那些神经质的人、经济社会中的穷困潦倒之辈,或转向一个动荡骚乱的社会。
有一种常见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到底什么是安全与稳定的需要,这就是对于日常事物的偏爱,偏爱熟悉的事物,而非不熟悉的事物;偏爱已知的事物,而非未知的事物;偏爱已有的行动规律与秩序,而非无规则的变化。这种情况如果有极端的发展,便会导致一种强迫症似的神经病。比如一个人在出门的时候总是担心门没有锁好,出门之后,他会在开门进去,检查一下所有的门窗,检查一下所有的电器开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然后出门。走了几步之后,他又觉得哪里可能没有处理好,他会再反复一遍这个过程,三番五次。他也知道这样没必要,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这类神经病患者发疯似地要使世界秩序化与稳定化,确保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不熟悉的新情况,他们用各种各样复杂的礼节,清规戒律将自己保护起来,他们生活中的每一点习惯都必须被严格的执行,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如果一旦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他们就会大大地惊慌失措,仿佛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对他们而言,安全、有秩序的需要已经变得生死攸关。
如果一个人吃喝不愁,睡眠充足,而且日常的生活稳定而有秩序,那么他是否会满足呢?显然不会。“饱暖思淫欲”,中国的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个道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以后,归属和爱的需要便凸现了出来。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在这个时候,个人会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缺少一个爱人。他会渴望与人们有一种感情深厚的关系,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有自己的位置,他是如此地渴望归属感,爱与被爱的感觉,以至于忘掉了他饥饿的时候,是怎样把爱情看成一座不现实的海市蜃楼。此时,归属与爱的需要控制了他,他感到了孤独,感到了遭受抛弃,抬头四顾,他举目无亲,他感到深深的痛苦。
关于归属感,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途径理解它。这个主题很常见,现代工业化社会引起的频繁流动,传统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的不断增多,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乡村式亲密的消失,现代社会中肤浅的友谊都加剧了人们对于归属感的渴望。人们希望能够真正地团结起来,共同地应对外来危险,共同地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们会在别人对自己的成人中获得满足。战争中士兵们的战友关系会导致以后终生亲密的友谊。贴近生活一点,在体育比赛中可以得到更雄辩的证明:体育比赛中的球迷,特别是广大的足球球迷,在观看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巨大的热情、同仇敌忾的凝聚力,正是现代人追求归属感的一个有力的例证。
关于爱的需求,在这里要作一点区分。那就是爱与性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性是可以作为一种纯粹的生理需要来进行研究的,是最低层次的动物性的、生理性的需要,而爱的需要则可导致性的需要,爱不仅仅包括给予别人爱,也包括接受别人的爱。一个人只有曾经接受过足够的爱,起码是在幼年时期享受到足够的爱抚,他才会对别人具有爱心,才会对整个世界抱有一种积极的看法。
4.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除了少许病态的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包括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相对来说,自己对自我的尊重要更重要一些。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即是自尊,自尊需要的满足是指由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用途等等自身内在因素而形成的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外界对自己的尊重需要的满足,则是地位、声望、荣誉、威信等等外界较高评价的获得。自尊需要的满足可以获得一种自信的情感,使人们觉得自己在世上有价值,自己是必不可少的,自己在世上也是能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能为别人所需要。而一旦此类需要受挫,人们就会产生自卑、无能的感觉,自己一无是处,除非经过相当的努力,否则这种人会因为自我形象的渺小而愈发地做事失败,然后会导致更加自卑,没有自信的人是很难成事的。
自尊建立的基础也有不同,有基于他人看法的自尊和基于真实能力的自尊。最稳定与健康的自尊应当是建立在真正的能力与胜任之上,依靠外在的名望、别人奉承而获得尊重很有可能像肥皂泡一样不堪一击。
即使是在自尊内部,也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划分:一种是基于单纯的意志力量、决心和责任感而取得的实际胜任与尊重,从而形成理想化的自我。另一种是凭借人的内在天性与素质,非常自然而轻松所取得的成就。这种划分在许多时候是很有帮助的。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也就是一个人使自己的潜力发挥的倾向,成为自己所能够成为的那种最独特的个体,使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一个人在其他基本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便开始突出。这时候他会很乐意去工作,对他而言,这时候的工作不是生活所迫,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为了获取荣誉,而是一种兴趣。这时候他确确实实是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之为负担。
马斯洛在担任教师期间,曾经为他的学生作过业余心理治疗,他曾碰到如此一个病例:
一位毕业的女大学生来求助于马斯洛。她说自己失眠,没有食欲,月经失调,没什么能够激起她的兴趣,她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缺少生趣,无聊乏味。经过详细的询问,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这名女大学生一年前毕业于当地的一所还算比较有名的布鲁克林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报酬丰厚却枯燥乏味的工作,在一个口香糖工厂当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在当时的大萧条时期,这是一份美差,靠着这份工作,她供养着整个家庭,每一个朋友都羡慕她丰厚的收入。
在这样一个相对来说很不错的条件下,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马斯洛与这位女大学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这名学生说,她曾经是优秀的心理系大学生,渴望着继续攻读研究生。她喜欢做学问,但她的家庭生活的拮据状况,迫使她放弃了学业,去从事她并不喜欢的这份人事工作,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最初,她试图说服自己,应该感到自己是比较幸运和幸福的,应该对这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心满意足。但是不行,随着这种生活的持续,一想到要毕生从事这种工作就使她感到压抑,现在,她内心空虚极了。
凭直觉,马斯洛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女人认为生活无意义,认为自己浪费了天赋。马斯洛认为她是因为没能发挥自己的天赋,没能把自己的才智用于心理学的学术研究,所以感到极为沮丧和苦恼,这也许是她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至于在生理上对正常生活的乐趣(如进食)感到厌烦的主要原因。马斯洛认为,任何天赋,任何能力都是一种动机,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求。这也得到了这位女大学生的赞同。马斯洛建议她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保持他在学术上的兴趣。这位女大学生听从了马斯洛的建议,对学习作了安排,结果进展非常顺利。她变得活跃、快乐、而且风趣。当马斯洛最后一次与她接触时,她的大部分生理症状都已消失了。
这个病例及其他类似的病例不仅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面对马斯洛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深刻影响了马斯洛关于人类动机的观点。
即便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他还是会产生新的匮乏与不安。因为什么呢?他必须正在做他真正喜欢做的事。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画画,学者必须搞研究,甚至老农民必须每天到田间地头去转一圈,否则他就会躁动不安,难以宁静。一个健康的人天性中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生物本性。这一需要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浪漫与不切实际,但无庸置疑,每一个成熟的人,每一个其它需要都得到满足的人,都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究竟适合于做什么?
“自我实现”,也就是一个人使自己的潜力发挥的倾向,成为自己所能够成为的那种最独特的个体,使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不同的个体满足这一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方式大不相同,有的人会想成为一位体育健将,有的人想当诗人,有的人想当官,有的人想在工商界一展才华等等。在这一层次上,个人的独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我实现需要的明显出现,通常要依赖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尊重需要的满足。
二、对五个层次需要的进一步分析:
1.每一层需要只需相对满足即可。
迄今为止,根据以上的见解,读者可能会得出如下印象:五种需要仿佛排成一个梯子,只有一种需要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而实际上,我们现实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基本需要,仅仅是部分得到满足,部分却得不到满足,马斯洛据此曾以数字形式做了一个估计:即普通人在生理需要上大约能满足80%,在安全需要上满足70%,在爱的需要上满足50%,在自尊的需要上满足40%,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则满足10%。
低级需要满足后,高级需要的出现,并不是跳跃的、突然的,它实质上是缓慢地从无到有、逐步发生的,这就和一个人的习惯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实现一样。
基本需要的分类,会使我们想到不同文化中人们不同的欲望后面还有相对的统一性。在任何特定的文化中,一个人的有意识的动机内容通常与另一社会中一个人的有意识的动机内容截然不同,他们为了满足尊重需要所做出的努力是截然不同的。然而,人类学家的共同经验是:即使在不同的社会里,人们还是比我们初次与之接触所想的相像的多,而且当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时,我们似乎就会发现这种共同性越来越大,这一点在马斯洛所接触的北美印第安人部落中得到了明显的证明。因此,我们认为最惊人的不同也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基本的,例如发型、衣着和食物口味等等的不同。对基本需要的分类,更多程度上只是企图说明在不同文化中明显多样性的后面的这种统一性。我们不认为这对一切文化来说都是根本的或者是普遍的。我们只认为,相对说来,这比不同文化中表面的有意识的愿望更根本、更普遍和更基本,而且使共同的人性的探讨更接近实际。人的基本需要比其表面的愿望或行为更具有共同性。
2.基本需要层次的固定程度。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的需要层次会像我们所提到的那样,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顺序排列,但这并非固定不变的。但也有许多的例外情况:比如说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的一批殉道者,他们为了崇高的理想奋不顾身、先人后己,一些有极高天赋的艺术家虽然一贫如洗,仍然能够才华横溢,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对这些现象的原因作一分析:
(1)有些人把自尊看得比爱更重要。这是爱情小说里常常出现的镜头。某位男士爱情一挫再挫,受到女友的嘲笑,于是乎奋发图强,事业上锐意进取,事业上的成功反而暂时成了第一位的需求。这种颠倒在生活中极为常见。这种人通常的想法是:为人所爱的人多半是强悍有力的人,是引起别人尊敬感和畏惧心的人,也是富有自信和积极进取的人。因此,这种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为了获取异性的青睐,而可能努力做出大胆而积极的举动,因此实际上,他们追求的高度自尊,更多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他们的举动,更多的是为了求爱,而不是为了自尊。
(2)在有些人身上,可能永远也见不到诸如自尊,自我实现这类较高层次的需要。比方说在解放前或者更早一点的中国的贫穷农民,他们在有生之年或许最大的愿望便是获得足够的食物和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屋,丰衣足食便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他们认为最奢侈的是皇帝的生活,而皇帝的生活是什么呢?皇帝的生活就是每天能够吃一点油炸食品,油炸馒头,油炸糕,再好一点就是油炸菱角,油炸鱼。长期的贫苦生活已经永远地改变他们的价值观。
(3)有一些创造欲极强的人,天赋极高。这种人,即使他吃不饱、穿不暖,他都会有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的冲动在他体内如果不找到渠道发泄出来,他简直就要爆炸一样,人类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天才。对他们而言,创造性的冲动似乎比其它冲动都来得重要。这可能不是由于基本需要满足感的自我实现引起的。
(4)有时候,如果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人们会对这种需要的价值估计不足。一个工作长期稳定的人,因为不愿丧失自尊,不愿意受上司的冤枉气而自愿放弃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积蓄用光,然后挨饿,等到他饿昏了头的时候,他很可能又重新开始工作,即使牺牲自尊也不惜代价。这就像一个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一直享有足够的安全感的人,只有经过一段动荡不安的生活,才会知道安全与稳定的可贵,才会懂得颠沛流离的可怕,才知道生活中的秩序与稳定来之不易。
(5)最明显的莫过于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的人,他们为了某种价值或理想,甘愿牺牲个人的一切,能抵御非人的折磨,能忍受长期的颠沛流离,能忍受妻离子散的痛苦,能承担得住别人的白眼。火刑架上烧死的布鲁诺,撰写《资本论》的马克思,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惮于家人的反对,生活的困窘,敌人的威胁,乃至生命的付出。他们是坚强的人,在如此的苦难中还能保持健康心态,许多经验证实,这种类型的人在幼年时的安全与爱的需要都曾得到过很好的满足,这使他们有可能承受得住后来的巨大的长期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匮乏,这一点与弗罗伊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3.基本需要与文化的关系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比方说在现代美国社会和印第安文化中,同一种动机最终引发出的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随着我们对他们了解的加深,会发现即使是最惊人的不同也仅仅是表面现象,例如发型、衣着、食物口味的不同,不同文化中的人有着明显的多样性,在这种多样性后面隐藏着统一性,大家都是要吃饭,要安全,要尊重,要有爱,人的生物学天性受文化的熏陶影响,表现形式或许会有所不同,但背后隐藏的动机却是极为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