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0900000027

第27章 诸葛亮智慧今用(5)

古人认为,爱自己的子女乃是父母的共同心理,但有爱得长远和爱得短近的区别。如战国时候,秦国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援救,但提出一个条件,必须把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为人质。新执政的赵太后不肯答应,救援之事陷入僵局。有一个叫触龙的大臣前去劝说赵太后,但他不像别人那样直接劝说,而是先和她谈些家常。他对赵太后说:“我有个儿子,今年15岁,我想着我还活着,求您给他找个差事。”

赵太后感到奇怪,问:“你们男人也爱小儿子吗?”

触龙说:“我们爱子的程度超过女人。”

赵太后笑了,说:“不见得吧,我看女人爱得更厉害些。”

触龙说:“我觉得太后您爱女儿超过了爱儿子。”

赵太后说:“你错了。我爱女儿不如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触龙很自然地把谈话引向正题,他说:“父母爱子女,都为他们考虑得很长远。想当初您把女儿嫁到燕国为后时,对于她的远嫁你非常伤心。女儿登上车,还拉着她的脚哭泣。她嫁走以后,您不是不想念她,但您却常祈祷说:‘千万别让女儿在燕国失意而回来’,是不是想让她在燕国久住,子孙相继为王呢?”

赵太后点了点头,说:“对。”

触龙又问:“从现在向上数到三代以前,赵国君主的子孙现在仍有侯爵的人还有吗?”

赵太后说:“没有。”

“不但赵国,您听说别国有这种情况吗?”

“老妇没听说过。”

触龙这才把话题点破:“这不是人主之子孙不好,而是他们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名位财富太多的缘故。如今您对待长安君,给他很高的地位,把膏腴之地分封给他,但不让他趁着此时为国立功。一旦您有不测,长安君以什么在赵国立身?所以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短近,您爱他不如爱女儿那样深远。”

赵太后恍然大悟,听从了触龙的劝告,派长安君为质于齐。

诸葛亮熟读史书,对于这个故事了如指掌。他对子女的爱,是一种为他们计之长远之爱。他不是让儿子在家中享受安乐,而是把他放到为国效命的实践中,锤打锻炼,让他为国立功,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年),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北伐。当时,他的过继儿子诸葛乔已经是24岁的壮年汉子,诸葛亮便把他带到汉中前线,让他与诸将子弟一起,在高山深谷之中餐风宿露,为军队传输运粮。他在写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说:

乔(指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

作为一国丞相之子,丝毫没有特殊,而是和诸将之子同甘共苦,为国尽力,这不正体现了公忠爱国的诸葛亮一片爱子之心么!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诸葛亮为他取名诸葛瞻,字思远,意思是让儿子高瞻远瞩,志存高远。联系前面所引《诫子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同样是对诸葛瞻的希望与要求。诸葛瞻自幼聪慧过人,一般为父者见儿子天资聪慧恐怕要喜不自禁,而诸葛亮却担心儿子因聪慧过人而放弃了后天努力,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流露出这样的忧虑:

瞻(即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东汉末年,孔融在河南尹李膺家中作客,时年十余岁,却表现出超众的智慧,被誉为异童子。而太中大夫陈炜听说后,不以为然地说:“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陈炜用这个现象套在孔融身上当然不适宜,因为孔融小时聪明,长大后亦出众。但从陈炜的态度看,“小时了了大亦未必奇”的现象是大有人在的。究其原因,恐怕与自恃聪明而放弃后天努力有关。为了避免儿子“恐不为重器”。诸葛亮对诸葛瞻要求很严,在北伐曹魏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教育儿子。史载诸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这说明,诸葛瞻在诸葛亮逝世后一直到长大成人。一直保持着才思敏捷、多才多艺的优点。这当然是他勤于学习,不断进行后天努为的结果,而这与诸葛亮对他进行严格要求与训练是有很大关系的。在诸葛亮的严格要求与影响下,诸葛瞻不但勤奋学习,而且也继承了其父诸葛亮忠于国家的优秀品质。据史书记载,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曹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沿一条与古景谷道大体平行的小路向东越摩天岭,径趋江油。任蜀汉卫将军、平尚书事的诸葛瞻督军至涪(今四川绵阳市)抵抗。因江油守将降魏,瞻退还绵竹(今四川绵阳市西南),阻击艾军。邓艾派人给诸葛瞻送信劝降,并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而诸葛瞻拒不投降,他斩杀来使,与邓艾军大战,战死在沙场,时年37岁。与诸葛瞻同时阵亡的还有他的长子诸葛尚。诸葛瞻的壮举,被晋人干宝誉为“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甚至敌国的皇帝也称赞说:“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诸葛亮家一门三代忠烈,当与诸葛亮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有密切关系。

诸葛亮不但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格,对他的亲戚也非常关心爱护。他给外甥写的《诫外甥书》说: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手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谆谆告诫他的外甥,要有高尚远大的志向,要能屈能伸,不为小事烦恼,广泛学习别人的长处,要有坚强刚毅的意志,要有振奋昂扬的精神。

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自幼才学过人,敏思捷才。孙权对他很器重,欲任他为节度官,典掌军粮。诸葛亮知道后,立即给吴国大臣陆逊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家兄年老,而恪(即诸葛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孙权见到这封信后,便改变了主意,没有让诸葛恪典主粮谷。大凡做长辈的,都愿意晚辈有大出息,被人重用。但诸葛亮深知自己侄子性格粗疏的毛病,认为他担典粮重任,会出差错,不但误了国家,也会害了自己。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诸葛恪的真切爱护。

治家以俭,是诸葛亮治家的又一特色。

诸葛亮身为一国丞相,在家庭生活上却十分俭朴。他给李严的信中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清人张澍对此感慨道:“侯之妾乃无副服,其俭德可师矣。”诸葛亮家庭生活的节俭,从他给后主的表章中也可反映出来,表章说: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才,以负陛下。

从上述一信一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治家以俭的特点。

如果是一个一般人,治家俭约可能只具有个人和家庭的意义。但诸葛亮不是一般庶民百性,他的治家俭朴,意义要超出一般人。

首先,诸葛亮的俭朴治家具有政治意义。清人王夫之说:“武侯之言说:‘淡泊可以明志。’诚淡泊矣,可以质鬼神,可以信君父,可以对僚友,可以示百姓,无待建鼓以亟鸣矣。且夫持大权,建大功,为物望所归,而怀不轨之志者,未有不封殖以厚储于家者也。”在这里,王夫之提出一个持大权、建大功的目的问题。在封建社会,财富与权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大功以收众望,收众望以揽大权,揽大权以取民财,这的确是一些野心家共有的逻辑。诸葛亮在军阀混战风云际会之时为刘备规划三分,在强曹雄孙的夹缝中助刘备建立霸业,把区区一州之地治理得在三国中最有条理,其功劳不可谓不大;受遗诏辅政,后主刘禅以父事之,祭由后主,政由葛氏,事无巨细,皆亮专之,权力不可谓不重。功大权重,但诸葛亮的发展逻辑并不是广厦富丽,美女充盈,财宝流溢,谷米陈腐,而恰恰相反,是家无余财,妾无副服。这不是说明他的功业、权力不是为了个人吗?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其次,诸葛亮的俭朴治家具有榜样意义。韩非说:“孙叔敖相楚,栈车牝马,粝饭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由良大夫也。其俭逼下。”孙叔敖身为相国,乘坐用母马拉的柴车,衣食简陋,这种俭约当国的态度是受韩非称赞的。诸葛亮也十分赞赏这种精神,他发布教令说:“昔孙叔敖乘马三年,不知牝牡,称其贤也。”这个教令,与韩非称赞孙叔敖如出一辙。诸葛亮与孙叔敖在个人生活俭朴方面是相同的。孙叔敖“其俭逼下”即他身为丞相生活俭朴,其榜样的作用约束了部下的奢侈行为。诸葛亮的生活俭朴同样为蜀汉官员树立了榜样。蜀汉政权内官僚的节俭清廉,当与诸葛亮的榜样作用有很大关系。

第三,诸葛亮的俭朴治家具有修身意义。诸葛亮有句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养德可以修身,节俭可以致静。

为什么这样呢?

节俭就是满足于正常生活的物质需求,不为物欲所驱使,不过分地追求奢华,从而在外界物质引诱面前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能够有节俭的生活态度就已不易,达到静的境界就更需要修养。张鲁是道教领袖,按说静的修炼应该是很好的,但实质上却大谬不然。诸葛亮就给张鲁写信批评他说:“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指出了张鲁虽标榜道,但并未真正静心求道,而是在“享身嗜味”。

诸葛亮追求宁静淡泊,主张以俭致静,一般人认为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缘故。的确,在老子的言论中,有很多关于静的论述。如“至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然而。除道家之外,儒家、法家也讲静。荀子说:“虚壹而静。”韩非也说:“用神也静,静则少费。”所以,探求诸葛亮的求静修身观,不能只看到道家的影响。

同样,关于俭,各家各派也有自己的论述。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说慈,二说俭,三说不敢为天下先。”这是道家理论。孔子说:“奢则不逊,俭则固。”这是儒家理论。墨子说:“故圣人作,海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这是墨家的理论。

道家讲静讲俭,而且讲得精微透彻,但有较浓的独善其身出世味道;道家以外的儒、法、墨各家,经世致用的人世倾向较明显。而诸葛亮的俭以致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正是把各家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把出世与人世和谐地统一起来。

[今用]:诸葛亮用这种思想治家育子,将子孙培育成了聪明、好学、有志、忠烈的蜀国君子。同时,“其俭逼下”,也使得百官不得不以诸葛亮为榜样。更为今天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治国与治家以至于管理企业都有类似之处,在繁世浮华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勤俭节约”这个古老的口号,禁止吃喝挥霍,俭可成风,风可蔓延整个社会,如果我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国必昌隆,家必万兴,企业必可蒸蒸日上。

有“台湾商神”之称的王永庆,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他身为台湾塑料集团的董事长,带领台塑人挖空心思,精打细算,时时处处节省。他在米店工作时,每天为了省3角钱,无论春夏秋冬他都洗冷水澡,在台塑集团里,一只信封用30次并不是天方夜谭,你不必为访问台塑只有一杯白开水招待而吃惊,台塑企业正是靠这点点滴滴的积累,降低了营销成本,增加了利润也增强了竞争能力。

同类推荐
  • 职业情商

    职业情商

    在职场中,职业情商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必修课。情商,是一个人的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它包含五个方面内容: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职业情商,是这五个方面在职场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积攒成功能量的智慧读本,为你指点迷津,破解生存困惑,为你启迪心智,增长处世智慧,最现实的人生哲学,最实用的成功宝典。
  •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简要概括了年轻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100条人生经验。阅读本书,年轻人将会懂得人生的成功之道、处世法则;应用本书,年轻人将告别青鲁莽,向人生的成熟迈进。仔细揣摩、用心掌握这本书的细节,将会对年轻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二十几岁的这代年轻人一定能够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成为把握时代命运的弄潮儿。
热门推荐
  • 冰心劫

    冰心劫

    《冰心劫》一颗心,带来的转世之缘。他,转世之身,与爱人相遇却不相识。她,封印之身,只为朝夕而处。踏上巅峰,却换取一场热泪。冰菊在此期待各位朋友的加入。QQ:1592769790群号545771893
  • 故人不知何处去

    故人不知何处去

    “若是我走了,你莫要跟来,好好的活着等我回来。”“我这辈子没太多本事,能护你平安足矣。”一句句的话他已经再也听不到了……故人不知何处去,抬首不见故人颜
  • 凉风木槿幻夕雾

    凉风木槿幻夕雾

    一朝重生来到古代一个有父母疼爱,关照的世界,她幸运成为雪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父皇说整个大陆任你闯有雪域给你做后盾,母后说女孩子就要好好的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十七岁那年,淳于凉沨闯入她的世界,给她下了烙印誓要宠她一辈子,当世人沉迷于她的才华,宁一掷千金甚至江山换美人倾心时,淳于凉沨却紧紧抱住雪木槿,向世人宣告她是我的。
  • 陆破天的传奇一生

    陆破天的传奇一生

    自幼丧母,父亲抛弃妻子身居国外,可最近一场风波却将各种疑团解开!一千五百万的遗产?多出来的妹妹?母亲的死因?巨额的遗产,这笔资金该如何安置?妖孽的人生,这段经历该如何谱序?—————来自基营洛子渊客户端,爱生活,爱G大
  • 仙灵.末日篇

    仙灵.末日篇

    突如其来的末日让叶枫都市抱美的美梦破碎。末日天灾不断,灾难频发----突然降临的新文明,恐怖的尸潮,虫灾之厄,天外来客,史前文明......还有那神奇的系统!且看叶枫如何在这末日之中叱咤风云,醉卧美人膝!
  • 绝色王妃:月夜蔷薇

    绝色王妃:月夜蔷薇

    “对不起,我…咳咳…不能守信了…”她黑漆如夜的眸子里划过一道如有若无的黯淡。“不!不要离开我!我不能再一次失去你了。”他仓促慌乱地抱住她血淋淋的身躯,是那样脆弱,仿佛下一刻她便会离去。这种感受,他尝过一次,已不想再第二次了。“我…”她忽然咧开一抹灿烂的微笑,血从唇角淌溢出许多,“我会死吗…咳咳,玦…”呼吸渐渐地变弱。“你不会的,我们说过要在一起的!”他眼神中透着一股深深的绝望与痛苦。手不由收紧起来。“玦,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咳咳陪伴…”她缓缓闭上了如蝉翼般睫毛,悄然睡去了…“弥儿!”他瞪红一双眼,朝天怒吼一声。半晌,他抬起充斥着浓郁的戾气血眸,不起一丝波澜。“你们必须都给弥儿陪葬!”
  • 硝烟不曾散尽

    硝烟不曾散尽

    兵者,伐也!当他选择一身戎装,便选择了不一样的传奇人生。他注定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为捍卫和平的胜利之剑。
  • 瞪眼扫天下

    瞪眼扫天下

    片段:女“苏青,怎么样,昨晚我给你送去的那几名男子如何,是不是让你很爽”女子冰冷的话语落入名为苏青的女子耳中!她尤为愤恨!努力的撑起身子!对面前女子破口大骂“黎可,那又怎样,你不要忘了,你只不过是一个连姓都没有的弃女,弃女啊,爸爸永远不会认你的,你妈是贱人,你也是。”话还未说完,名为黎可的人便打断了她“呦,怎么,那几个男人没有让你学乖吗,呵,那就让咪咪伺候你吧!来人呐,把这个贱人剁了去喂咪咪,”“是”门外响起数道冰冷的声音,仿佛不具有人气。而一边的苏青正在黑衣人怀里挣扎着“黎可,你个贱人,快放了我,爸爸见不到我会让你生不如死的,黎可~!”黎可冷冷的笑着“呵,生不如死么,我倒要看看,是谁先死!”
  • 凡尘路,红尘仙

    凡尘路,红尘仙

    古代神话中出现的各路神仙真的存在过么?凡人可修炼成仙,但是真的还有仙麽?各地都有着神像佛像,为何一直从未见众神显现,是他们从未出现过,只存在于我们先辈们的幻想,还是他们已经遗弃了我们这些凡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亦或是他们在某个地方默默的守护我们呢?跟随着主人公,让我们一起踏上一条异样的寻仙路。
  • My Mark Twain

    My Mark Tw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