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0300000023

第23章 多元化投资:沉浮中要有永远盈利的支柱产品(3)

被收购的这些公司摇身一变,立刻成了当地最大的户外媒体经营商。同时,他们还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各户外媒体广告的业务公司——TOM户外传媒集团。

2002年对李嘉诚来说是一个广告年,因为他几乎收购了内地最有影响力的户外广告公司。从他整个收购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超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洞察力。首先,中国加入世贸后,将对所有成员国的进口实行零关税的政策,势必会有大量外资涌入内地,竞争也会空前激既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没有蛮横无理的吞并。而是以心平气和的方法,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共赢,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李嘉诚就收购了内地各大城市的户外广告公司,堪称奇迹。

成功完成内地户外广告的收购后,无论在内地,还是在香港。李嘉诚立刻成了媒体们关注的焦点。

2002年9月,香港媒体报道,李嘉诚旗下的网络公司TOM将收购内地的《电脑报》。文中称,随着大众的口胃,TOM已率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发行了电脑杂志PCHOME,销路一直很好。如果成功收购《电脑报》后,那么IT界势必会形成一股旋风。

据说,早在2001年,TOM公司就与《电脑报》一见如故。TOM高层就与《电脑报》领导进行了会面,第一次结触双方就敲定了合作的基本框架,即整合IT资源,扩大电脑报刊在华语世界里的流量。

后来,TOM与《电脑报》曾有过多次接触。对此,IT界人士对此大加评论。其中有人称,两家联姻将有利于国内媒体的发展。自中国入世后,出版媒体业将全面向外资敞开大门。而TOM一向以胆大、活跃、敢于挑战跨媒体行业而著称,这次与《电脑报》的合作由此可见一斑。这位分析人还说,TOM与《电脑报》结合,将为低迷的中国新闻出版业焕发一线生机,但彼此的竞争程度将会更加激烈。

还有人认为,由于《电脑报》的发行低效和内容单一,将在很大程度限制它的发展,所以它在同行业中没有绝对优势可言。如果有PCHOME介入,情况可能好一点。否则,二者合作的前景不容乐观。

TOM收购《电脑报》,目的是想实施一个跨媒体的战略计划。在完成港台的《亚洲周刊》和PCHome收购后,再进军内地,形成互补优对一个经商者来说,敏锐的眼光与果敢的判断,对自己的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潮、新思想、新知识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只有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成就人生的辉煌。年已古稀的李嘉诚尚能做出如此大手笔的杰作,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和精力。

曹操在《短歌行》里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超人”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支撑下,在商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把握时机,投资有“度”

投资环境是否成熟,决定于瞬间的时机把握,既要反对盲目的投资,又要摒弃乐观的投资。总而言之,要掌控一个度。

——李嘉诚

投资需要时机,这已是所有人的共识。作为华商杰出代表的李嘉诚对此也持肯定态度,认为一个商人,是否能抓住有利时机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是决定其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李嘉诚是怎么看待投资与时机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他说:“投资环境是否成熟,决定于瞬间的时机把握,既要反对盲目的投资,又要摒弃乐观的投资。总而言之,要掌控一个度。”如果环境不允许而投资,难免会伤筋动骨,欲退而不能。如果环境适合投资,千万别犹豫不决,否则大好良机就会错过。所以说,掌握投资技巧是每个商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嘉诚就在内地设想过很多投资项目。到1993年,由于内地投资过热,导致了通货膨胀,为防止这一不良势头继续漫延,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当时,李嘉诚的许多投资项目也暂时搁浅,其中包括东方广场等项目。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李嘉诚是头脑发热,也有人说李嘉诚是先人一步。

数,就听天由命了。但这并不是一味儿的消极态度,而是既有迎接胜利的信心,又有准备失利的心态。李嘉诚曾设想,新建成的东方广场大厦高约70米,登楼远眺,气势恢宏的故宫将尽收眼底,王府井周边的景点建筑都可一览无余。对于香港人的李嘉诚来说,没超过100层的楼算不上什么摩天大厦。但对首都北京来说,这不是一件小事,人们对此都持否定的看法。

因为以人文景观著称的北京,对于修建大型现代化的建筑并不感冒,市民们担心如此会破坏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北京市民的担忧正吻合了国家城市规划局的文件精神。按照有关规定,北京市的建筑要围绕故宫为核心,逐渐向四周拓展,在3丈高的城墙内向外望去,如果只看到城墙和天空,才符合建筑标准。

出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考虑,国家的这一决策绝对英明。国务院相关文件也明确规定,天安门、前门附近及沿线地段允许修建建筑高楼,但高度最好控制在30~45米之间。

李嘉诚要建70米高的东方广场大厦,这显然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仅如此,东方广场的占地面积也超出了国家规定的7倍。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座大厦都无法动工兴建。同时,有一批专家也在呼吁国家相关部委,要求重新商讨东方广场的工程方案。

1994年末,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有关各方对经济运行的相关报告,并作了如下部署:第一,继续强化宏观调控力度,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又稳的发展。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深化改革。第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以盈利为目的的高档建筑项目,无正式手续的项目要一律取缔。

动工了,更不用说是其他报告申请的程序了。经专家反馈消息称,东方广场的建筑方案在国家城市规划的框架内严重超标,所以,东方广场被迫停工。

原则性很强的中国政府没有半点让步。李嘉诚知道,政府对此事有绝对的权利,这样僵持下去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何不想个办法变通一下。紧接着,他与北京市委相关领导就修改东方广场建设方案进行了磋商,工程才算幸免于夭折。尽管投资这个项目盈利不大,但绝对不会亏本的。

随后,长实集团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发表了声明:“先前东方广场的建筑方案完全违背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北京市的城市规划思路非常合理,符合广大市民的利益。按国家要求,北京各地段旧城危房改造区需科学合理利用,凡任何土地使用者都必须认真履行相关规章制度。这样的规划法律,在欧美及香港也被使用,作为投资商应该时刻遵守国家法规,任何触犯中国法律的行为都将无法实施。”

从这份声明中,充分显示了李嘉诚聪明、睿智、能屈能伸的办事作风。同时,也体现了他成熟的政治识别力。

1995年3月11日,李嘉诚向媒体宣布,长实已与北京市政府就东方广场修改方案达成一致,双方合作相当顺利。并说,此次合作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现已全部解决,建设项目很快便可恢复动工。

第二天,有报道称,长实这次在内地投资,因工期延误和地盘缩小而有所损失。李嘉诚马上出来避谣,说这与面积多少完全没关系。因为内地的地价便宜,即使是北京也无法和香港相比,香港最高时地价与起楼价为10∶1,内地则与之恰恰相反。同时,李嘉诚还表露他喜悦的心事了。这一时间内,长实股价保持平稳,没出现多大起伏。

所有征兆都显示,李嘉诚对眼前的一点儿困难好像事先知道一样,从容、耐心地等待着事情的转机。

1996年6月,几经波折的东方广场大厦终于通过了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定,并由国务院审批建设手续。从此形势豁然开朗,中断一年后的东方广场大厦,正式动工兴建,并于1999年,东方广场宣告全部竣工。

从投资东方广场一事可以看出,大陆的投资环境还不是很成熟,“超人”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向内地市场进军,的确有先见之明。单就这次与北京市合作兴建东方广场大厦而言,李嘉诚对内地市场的前景还抱乐观态度,他感觉有利可图,虽然中间遇到一点儿小风浪,但对他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教训,等于为他下一步大规模挺进大陆问路搭桥。

对大陆的投资环境,李嘉诚的判断和成功介入的机会,不早也不晚,恰到好处,把握投资时机相当的准确。如果再提前一步,可能导致困难重重,甚至亏本。如果犹豫不绝就会坐失良机。因此说,投资学就好比一门艺术,而投资者就是艺术家。李嘉诚撑控了整个局势的脉搏,所以对内地的投资显得底气十足、信心百倍。

同类推荐
  • 轻松回款47招

    轻松回款47招

    本书47个催款绝招是商场催款高手的经验总结!催款这份差使是足够苦的,但催款人也并不是催告无门。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欠债人这几招虽然够狠,但也不至于坚不可催,仔细揣摸,倒是处处有机可乘,有隙可钻。只要对症下药,找准突破口,全力攻之,还怕欠债人不乖乖就范?
  •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王忠明主任相识相交,是一种机缘。首先是久闻其名,待真正相识后,更加叹服其学识、才情与人格,再是荣幸约请其作中联重科的独立董事,继而促成了中外名家讲座全国首个企业分场在中联重科落户。于是,中外名家中联重科分场论道,一论三年多,场场爆满,数十位名家激荡思想,字字玑珠。一月一次的聆听成了中联人的心灵契约,成为中联人争相品评的精神盛宴。
  • 现代公司的统一财务控制与统一收支结算

    现代公司的统一财务控制与统一收支结算

    本书围绕大公司或集团货币资本的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涉及集团公司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公司运营诊断、公司财务风险,以及统一财务控制所要求的预算管理等。
  • 中层主管枕边书

    中层主管枕边书

    本书从中层主管这个角度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中层主管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问题还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 36°店铺服务

    36°店铺服务

    服务质量的优劣能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对于店铺而言,服务质量更是其产身之本。本书从对服务的认识,到店铺服务技巧与实务,再到处理客户抽诉并保持良好互动,层层递进、全方位地阐释了店铺服务的相关知识,是店铺经营者及服力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热门推荐
  • 逃婚王妃:王爷你别追

    逃婚王妃:王爷你别追

    二十四世纪世界级美容院的大老板,竟然在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被一个从天而降的花盆给砸死了!老天爷,你玩我呢!一朝穿越,被一个老头捡到抚养长大。某一日下山,却不小心被一只妖孽缠上了,从此,宫轻语便开始了她的逃婚之路……小片段:啪!某妖孽帅气壁咚:“轻儿,嫁给我把。”“…………起开。”“我当你默认了哦。”宫轻语猛地抬脚一踹,“呜哇!轻儿……下脚不必这么狠吧……你以后的幸福可……”宫轻语头顶暴起青筋,抬脚,又狠狠的在妖孽肚子上踹了一脚,“唔啊!”妖孽,卒。
  • 明朝流落民间的皇后

    明朝流落民间的皇后

    区区一介女官竟卷入明代叔侄的皇权之争。故事发生在600多年前的明宣宗时期,历史相传宣宗之子英宗朱祁镇的生母是一无名宫女,然而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故事中的她正是大明王朝流落民间的无名“皇后”……
  •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嗜血道尊

    嗜血道尊

    一个普通山村少年,父母被仇人追杀失踪,养父也身首异处。为了复仇为了变强,少年不断克服所有困难,最终复仇成功,得证大道。
  • 所谓茶仙

    所谓茶仙

    老师说所谓一本好书啊,就得有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以及怎样发生的~所以内容以下:who:一只天然黑的小茶仙儿(?)+一枚纯纯蠢蠢的高中女(?)when:三生三世十里茶花的渊源where:围绕一棵万年常青的老茶树what:发生几件惊天地泣鬼神的怪事儿how:各位看官就仔细瞅着吧~
  • 朱陵仙梦

    朱陵仙梦

    携细雨三分,策马扬鞭催梦去,枕清风一缕拥山揽月抱云眠。不愿:空得流年仙寂灭;只能:剑指九天笑苍穹;怎可:负了好年华;待我:重整这九重天。
  • 挽魂歌

    挽魂歌

    开天以来,人们以魄为器,以魂为力。以白魂为皇,以黑魄为尊。然而除了传说,却没人同时拥有黑魄白魂。然而当所有人都向往拥有的黑魄白魂同时出现在一个废柴身上时会发生什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风雪情殇

    风雪情殇

    他,像风一样轻飘却无处不在;她,一团冰雪,心内凛寒。他,三国之中的鬼才;她现代的千金。他和她,本不该有任何的交集,却因为一场早有预谋的意外,双双卷进了三国这个乱世。他们开始了较量,开始了利用。当他们在不知不觉的较量和利用之中,却不晓得早已萌发了爱情的嫩芽。一路坎坷,相互扶持,风雪之间,缠缠绕绕已是密不可分。
  • 纨绔三小姐:爆笑宠妃要爬墙

    纨绔三小姐:爆笑宠妃要爬墙

    一朝穿越,醒来睁眼,成了将军府里最为受宠的小姐,郡主特权,无法无天。死于纨绔?好,她就要加倍纨绔,让所有给她穿小鞋的人全部死在小鞋里!天生废柴?好,她偏要扮猪吃虎,打的所有人落花流水却依旧不露神色!传闻摄政王大人俊美如神,妖孽无双?如此美男她绝不放过。谁知道摄政王不好惹,唇角一勾,杀气如麻,“你想怎么死?”“嘿嘿,欲仙欲死!”抢了摄政王的亵裤,她拍卖出了一个天价。“摄政王大人如同妖孽,半人半妖,简称人妖……”大放厥词,她不怕死的再偷亵裤,却不料手上一滑,竟是摸上那沉睡之中的巨龙。天哪噜,这样一个人妖,玩意儿倒是不小。“摸都摸了,不如我来叫你欲仙欲死!”妖孽冷笑,连压带抱,旖旎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