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8500000016

第16章 钳、枷

钳、枷是束颈的刑具。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用铁制的钳套在犯人的颈部,山西侯马发掘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有殉葬者颈上带的铁钳。在河北燕下都也曾多处发现铁钳。汉代有“髡钳城旦舂”刑,这种刑罚就是剃去犯人须发,给其加戴铁钳,并强迫其服城旦劳役。《汉书·楚元王传》颜注曰:“钳,以铁束颈也。”根据文献和出土的文物可知,这是一种由直、曲两根铁条组成、形状类似大写英文字母D那样的刑具,钳上一般还扣有铁链,便于胥役牵曳。《汉书·王莽传》云:“民犯铸钱,伍人相坐,没入为官奴婢。其男子槛车,儿女止步,以铁锁锒铛其颈,传诣钟官,以十万数。”这里的“铁锁”当即为“钳”。据史料记载,钳一直到宋代仍是法定的刑具。

枷的性质与钳相似,但以木料制作,中开圆孔卡住犯人的脖颈。枷这种刑具,早在商、周之际就出现了。《周易·噬嗑》篇有“何校灭耳”一句,前贤注解说:“校,枷也,罪重械其首也。”显然,那时的“何校”即“荷校”,就是后来的“枷项”。至秦汉时,当时把它与桎梏统称“械”或“三木”,而无专称。正式称枷为刑具,最早见于《晋书·石勒载记》,书中提到东晋建威将军阎粹怂恿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在山东捕捉北方的胡人卖给富家作奴隶,得到的钱财用来补充军费。司马腾曾派部下郭阳、张隆枷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等掳掠窃夺了不少胡人,把两名胡人用一副枷夹在一起,以便押送到冀州贩卖。后来成为后赵皇帝的石勒当时也在两胡一枷之中。当时枷的式样、大小已无史料查考,但它是一种用木头制作的固定俘虏脖颈的刑具是确定无疑的。两胡一枷是为了防备他们逃跑而采取的措施。后来对枷逐渐改进,式样大小、轻重才大体统一了。南朝萧子良《净住子》说:“壁如牢狱重,囚具婴众苦,抱长枷,牢大械,带金钳、负铁锁。”可见,这时的枷和钳已成为监狱中管理囚犯的一种常备刑具了。

北魏时,朝廷正式颁定枷为官方刑具之一,所以后世有人认为枷“始自后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枷的制作仍不统一,当时法官和州郡长官普遍制造重枷、大枷。除了用枷之外,还给犯人的脖颈上挂石头,绑石块的绳子深深勒进皮肉里,甚至勒断颈椎骨,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太和五年(481),魏孝文帝元宏下诏说:“若不是犯下谋大逆的犯人,不准用大枷。但什么算大枷,并未有什么明确的标准。永平元年(508)七月,魏宣武帝元恪下诏令尚书检查各地所用枷有无违制的情况。尚书令高肇、尚书仆射清河王元怿等人,经过调查,把有关情形和处理意见奏报宣武帝,经圣旨批示,规定大枷“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通颊木各方五寸”,用来惩罚叛逆谋反者,各台寺州郡原来制造的大枷都要焚毁,不准再用。

就在魏宣武帝下诏禁毁大枷之后,围绕大枷的去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当时的河阴县令宋翻不理皇帝诏令的茬儿,我行我素,一时传为美谈。那时河阴县衙里原来存放着一副大枷,名叫“弥尾青”,下属说:“朝廷下诏不让用大枷了,这副枷就烧掉吧!”宋翻说:“不要烧,暂且把它放在墙根下,以待豪猾之徒。”不久,有个名叫杨小驹的太监到县里办公事,颐指气使,十分骄横,比主子还威风,宋翻不仅不买他的账,还命令衙役取来“弥尾青”给他戴上,让他尝尝大枷的滋味。杨小驹受了一场恶气,回到宫里向宣武帝哭诉。宣魏宣武帝下诏毁枷,而后世不绝武帝认为打狗欺主,勃然大怒,传旨令河南府尹审问宋翻,同时下诏说,宋翻违抗朝廷旨意,使用超重大枷,是擅行威权以沽名钓誉。宋翻上书申辩说:“这面枷不是我制作的,之所以留下它,不是为了惩罚百姓,而是要惩治杨小驹这样的凶暴之徒”。在专制皇权的封建社会里,宋翻不畏权贵,敢于对抗有特殊身份的太监,他的勇气和魄力令人赞赏,因此一举而名震京师。只是中国历史上宋翻这样的直官太少了,所以朝廷中的歪风邪气往往比正风还盛。

从此齐、北周到隋,都沿袭北魏的法规,普遍用枷。唐代刑人用枷更是常事。《唐六典》载:“诸流、徙罪及作者皆著钳,若无钳者著盘枷,病及有保者听脱。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颊长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但是,唐代的一些酷吏并未按照这规定的尺寸,而是挖空心思制作大枷、重枷。例如武则天时,著名酷吏来俊臣制作的大枷有十种名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还有一种特别重的枷叫“尾犭俞”。从这些凶恶的名字可以想见,每一种枷定十分厉害、够人受的。与来俊臣同具恶名的另一名酷吏索元礼手段更加奇特,他令犯人跪在地上,双手捧枷,在枷板上再放上一摞砖,这叫做“仙人献果”。或者让犯人站在高处的横木上,把他颈上的枷掉转方向,使长的一端朝后,犯人必然身体要向前倾,而脖子也就被勒得更紧,这叫做“玉女登梯”。索元礼用这样的刑罚和刑具,常常把人折磨致死。

宋代,对枷的重量有一定的限制,但在实行时枷的重量常常超出规定。有的地方制的枷用铁皮包边镶角,称为“铁叶枷”,例如小说《水浒传》中林冲和武松发配时戴的枷,就是七斤半重的“团头铁叶护身枷”。有的地方用铁铸成铁枷,其重量肯定要远远超过木枷。尽管在宋初太平兴国三年(978)曾颁发过不得以铁为枷的诏令,但铁枷仍被某些酷吏使用。用超重的刑具残酷地折腾犯人,或者能从犯人身上诈出点儿礼钱。金代的枷也常常超出规定,泰和四年(1204)七月,金章宗完颜曾派官员到各地巡察,对滥用重枷的现象予以查究,但并不能彻底禁绝。这或者是上面的查禁只是装装样子,或者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刑罚层层加码,越是下面越黑暗,这种社会现象在历史上亦然。

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诏令统一枷的型号。规定枷长五尺五寸。两端一尺五寸,用干木制作,死刑犯人戴的枷重三十五斤,徒罪、流罪犯人戴的枷重二十斤,杖罪犯人戴的枷重十五斤,长短轻重的数据皆刻在枷上。洪武二十六年(1393)下诏,凡在京的各衙门所用的刑具都必须经过检查,符合规定的标准才准许使用。但是,实际上明代的枷比以前各代更重,由宦官控制的东厂、西厂用的枷就越做越重,越做越奇。

正统年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和宦官王振有隙,王振捏造罪名将李时勉等处以枷刑,并制作了几副百斤大枷,命令将李时勉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三人枷号示众。其中一副最重的有一百多斤。是王振让人给李时勉特制的,但金鉴争着要戴重枷,说:“我年轻力壮,给我戴这面枷吧。”李时勉也不示弱,说:“老夫筋骨更坚,还是我戴吧。”就抢先戴了重枷。当时正值盛暑炎夏,他们被枷三天仍未解除,于是便激起了民愤,监生李贵等千余人去皇宫门前请命,要求朝廷赦免李时勉等。皇太后恐事态扩大,责成英宗皇帝立即释放了李时勉等人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政时期制作的大枷重一百五十斤。给事中安奎、御史张或奉旨去外地盘查钱粮回京,刘瑾向他们索贿而未成,就捏造罪名将安、张二人用一百五十斤的重枷夹于城门。当时正是夏季,雨下个不停,两人被淋得像水母鸡。都御史刘孟赴任延迟了日期,被逮至京师,枷号于吏部衙门外。御史王时中也因得罪刘瑾被枷于三法司牌楼下,远近围观的群众望见这种景象,都忍不住流泪。被枷号的还有给事中吉时、郎中刘绎、副使姚祥、参议吴廷举等,吴献臣因为弹劾刘瑾,被枷号于午门前长达一个月之久。

嘉靖年间,有个叫刘东山的人,状告皇亲张延龄兄弟谋反,锦衣卫指挥王佐一方面为张氏辩诬,一方面反过来指控刘东山诬告皇亲,罪不容赦,于是将刘东山用大枷枷号示众三个月,然后充军边地,结果刘东山受尽折磨,含恨死于戍所。据说这是明代对犯人枷号时间最长的一次,刘东山想和恶势力斗争,反被恶势力治死,君不见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权别进来,历史上好人受气、被整,坏人弹冠相庆的史例太多了,这是传统文化中最腐败的一部分,读之令人寒心。

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又制造出一种新式刑具——立枷。这种枷前长后短,长的一端触地,犯人被枷夹住脖子,身体只能站着支持,不能坐、也不能跪,立枷重“三百余斤,犯者立死”。用立枷的犯人大都在一天内就送了命,若有不能短期即死的,监刑的校尉可把枷锉低三寸,这样,犯人就站不直,立不稳,跪不成,坐不住,只能弯曲着双腿,斜挂在那里,不一会儿就会力量用尽,气绝身亡。这种整人的歪门邪招,又何其毒也。所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十八“立枷”中说,万历时的士大夫们真是谈立枷而色变,认为它的凶残性超过大辟。

清代仍有枷刑,康熙八年(1669)规定被枷的犯人所戴的枷,重的七十斤,轻的六十斤,长三尺,宽二尺九寸,诏告内外行刑衙门都必须按照刑部制明神宗朱翊钧制造立枷,犯人一天即可毙命。作的式样执行,不得违规、自行其是。各地官员大都能遵守规定,个别酷吏独出心裁,变换枷的花样,但只是个别,无伤大局。总的来看,清代的枷刑远未有明代枷刑的花样翻新和残酷,所以这里就不赘述了。

历史上的枷刑,主要是施用于男犯人,女犯人则用械。但有时对女犯人亦用枷。明代有一位女子因通奸致罪,被官府捉拿审问,她就是戴的枷。某郡守听说这位风流女子是位才女,识文断字会作诗词,令她以枷为题作一首词,并说若词作得好,就能获得赦免。女子即赋《黄莺儿》一首:“奴命木星临,霎时间上下分。松杉裁就为圆领,交颈怎生,画眉不成,眼睛儿盼不见弓鞋影。为多情,风流太守,特赠与佳人”。将这词释译如下:“木”是指枷,“木星”指枷灾,“奴命木星临”意为枷刑灾星的到来,是我命里注定的;“上下分”,指枷由两块木板组成,“霎时间上下分”意为霎时间我便被大枷锁定;“松杉裁就为圆领”意为把枷当成圆领;“交颈怎生”意为做不成交颈的美事;“画眉不成”意为描不成眉毛;“眼睛儿盼不见弓鞋影”意为眼睛连鞋也看不见;“为多情,风流太守,特赠与佳人”,意为因多情,太守吃醋,才给我戴这玩意儿。这位女人不愧是风流才女,她能把冷酷刑具的枷加以诗化、艺术化,描绘得如此形象、生动,同时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坦然、温柔、风流、幽默。郡守赞赏女子才思机敏,没有判她的罪,而把她释放了。可见,有才气、有专长的人即使招了祸,碰到识货的主,也能得到宽恕,转危为安;但玩政治的社会油子,一旦败落,就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了。

同类推荐
  • 穿越之三国风云帝王觉醒

    穿越之三国风云帝王觉醒

    一个全能少年在现代身份显赫,14就拿到物理学的博士位获得诺贝尔奖,18岁拿到了军事、政治、历史、化学………………等显著成就,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人的天才少年。成为全球少女的偶像全家以他为荣。但在一场雨中的一本奇异的中国小说经典之下开始了他纵横三国的传奇旅途。
  • 明末演义

    明末演义

    明朝末期,天地不仁,朝廷昏庸无道,权贵巧取豪夺,百姓流离失所,各路英豪揭竿起义。与此同时,山东梁山有两个宁静的小山村,分别为东石相和西石相。这两个山村的名字,则来源于一百零八将石相。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祖先初来之时,忽见南山电闪雷鸣,好似苍穹要掉落,不时有遮天蔽日的电龙在漆黑的云层之中穿梭,壮丽又骇人。当人们来到这里之时,只见得在山顶,竟然有序的摆放着108尊威风凛凛的石像,正是那昔日的梁山好汉。又盛传,此地必有真龙现身,朝中得知,下令把石像全部砸碎,虽这两个村子还是石相村,却早已没有石相的影子。
  • 魔手杖

    魔手杖

    着名唐代文人骆宾王的后裔家族,骆家兴的祖父临终前留下一枝与众不同的手杖,有密文。而后骆家兴在归根认宗做家谱时发现村上的一位老人也有一枝类似的手杖,他知道手杖的来历,从而引出骆家兴的家世来,有惊悚,有悬疑,有推理,有探险,有探宝及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森蚺在行动

    森蚺在行动

    一支正在演习的中国连队被意外的送到了1938年的抗日战场,他们利用特殊的身份做为掩护,在抗日战场上打击敌人的指挥系统,他们利用各种地形攻击日军,在他们大有收获的同时他们也牺牲了很多队员,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对日寇的打击,“只要日本人在中国一天,我们就绝不会放过他们,森蚺敢死队誓死抗日。我们怕死但是我们更怕到我们死的时候侵略者还在侵我国土,杀我国民,所以我们不能死!”绿色信号弹划破了黑色的夜空,当日军看到森蚺的标致颜色时,心里不仅仅是害怕了……,日军指挥官都曾告诉部下,如果看到绿色信号弹就把你们的头缩起来,他们的狙击手最爱你们的脑袋。满身鲜血的梅津美治郎对自已说:“不将森蚺敢死队除掉,我梅津枉为帝国军人!”森蚺在行动,你准备好了吗?
热门推荐
  • 良缘天赐:神秘公子从天降

    良缘天赐:神秘公子从天降

    想她堂堂Conquer杂志公司女总裁,竟然被一只小白脸从天而降夺了清白,辛辛苦苦将小白脸捧红,这厮竟然回过头来反咬一口!余纤云一双美目怒视压在身上的某男:“你做什么!”某男微微一笑“在下夺了姑娘的清白,许姑娘十里红妆,来日定当八抬大轿迎娶回家!”“滚!”
  • 101个故事

    101个故事

    101个故事—从古至今之故事。第一卷:古之韵第二卷:现之意
  • 荒灭虚空

    荒灭虚空

    锻体炼气化玄气,九珠锋幕黄玄境,凝神炼魄化玄丹。九转天合悟法则,九劫生死入轮回,阴阳先驱晋天道。山海之力炼幽冥,五行之力破太虚,星宇洪荒灭虚空。
  • 雨至今日回首成雪

    雨至今日回首成雪

    李雨默,从小就是个没有人照顾的女孩,她是如此平凡,命运却如此对她不公。但是自从一个神秘男子的出现,开始慢慢颠覆了李雨默生活,他叫萧奕臣,一个神出鬼没却总是在李雨默陷入绝境是伸手拉她一把的男子。李雨默在大学里认识了二狗子,她们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她们是最好的朋友。然而命运的剧本早已开始,对于李雨默的一切邂逅都是蓄谋已久的阴谋,而阴谋背后,却充满着不为人知的温情。为了查明真相,李雨默慢慢走进了萧奕臣的世界,但是过程充满颠簸。然而,令李雨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系列复杂故事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她……
  • 橫杀天下:大神被我抱走了

    橫杀天下:大神被我抱走了

    凤霸集团的女总裁,18岁开始接手父母的全国首富排行版第三“凤霸集团”刚成年就把凤霸集团直接追上第二,这还像话吗?另一个全国首富第一的集团总裁居然是网游大神,天啊!大神不应该有大神的风范吗?为什么这吗娇滴滴的?怎么对我这么和蔼?天要玩我吗?
  • 重生之幸福来得如此简单

    重生之幸福来得如此简单

    她以为她会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在老妈的催促下和不认识的人相亲结婚,然而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有了重新掌握幸福的机会。。。这次能抓住么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我欲成峰

    我欲成峰

    星斗初开,相传这人世间本不属于人类。自由残老卷轴中曾提到,在茫茫山海之间,八种奇石散落在不同绝境中。千百年中只有一人曾收得过八种奇石,辉煌一生,名扬百年。......百年之后,世间安泰,沉寂了千载的大陆世界,无数奇石缤纷涌现重见天日,争锋之夺,谁将是这世界的真正主宰......
  • 剑底扬尘

    剑底扬尘

    希望这本不一样的武侠,能带给您当年那一样的武侠梦……左小吉本是个平凡的马车夫,却因为偶遇被人追杀的邹渐遥等人,不小心被卷入一场空前的阴谋之中,而看似平静的江湖,也因为这场暗杀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