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815:21:53)
昨天去了趟书店,今儿醒来便又是电话要谈这几本书稿的一大堆事,突然觉得好失落呀!下午到办公室来难得的安静呢,为自己泡了杯乌龙,煮水的声音呜呜地。让我更加是心里难受,想给哪个闺密电话聊几句却拿着电话许久了也不知该不该拨,或者是该拨给谁?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好朋友该是第二种亲人甚至说比亲人更加能温暖你的人!因为亲人与家庭你不可选择而朋友则不然……
书应该是我们寂寞的时候最好的朋友吧!其实我那句“不喜读书”指的是深层的阅读,昨天浏览了几层的图书大厦,真是花花绿绿一派生机盎然呀!但估计除了工具书和教辅、儿童类,日常的有80%是关于实用类的比如:大则成功励志、公共关系、社会观察;小则居家茶汤推拿宠物一应俱全。我床头有两本书,已经10几年了搬到哪里都是它们:一本《圣经》中英文本、有福音和唱诗的三自爱编本合集;一本《中国历代诗词》1985年版。1985年的版本是根据每一个名句的首个字的笔画查找极为节省时间,每晚翻翻真是不会做诗也会溜啊……而且从佛家偈语到民间轶名收录和释义都能面面俱到。我太喜欢那本书了,看到变了色,书页间粘了胶条、看到连哪一句在哪一页都知道呢!一本好书能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朋友啊!而我们现在的图书常常给人的指导多、让人的反思少;给人的愉悦多,让人的记取少。去了书店回来反而觉得写书的迷茫啊!只能无语……
交往一个朋友需要时间、需要事件:时间是考量一切的东西,只是付出的是沉没,成本无法回收的,我只怕的是时间告诉了我,而我已经换不回时间了!呵呵,事件就是不能只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啊!首先我们自己对朋友就应是这样!我是山东人,有仗义的祖训,所以最看不惯的也是那些只看自己眼前困难对朋友只说不做,事后又觉得自己全有道理,为了自己和自己父母子嗣家事大小的大事忽略点朋友的感受原是应该?!还得说那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呵呵,主幼强从的刘备若是没了兄弟,只凭自己会编得一手草鞋的会哭工夫恐怕也难成大业了啊!与朋友交,尤其是要能交心过命的朋友,仗义是第一,再就是能雪中送炭,切忌事后抒情。
“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朋友有石友、死友、挚友、素友、损友、诤友、益友、忘年友、盟友、文友还有密友、闺友,现在又有网友、客友……凡此等等,不管是哪个,如果常常交往相见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这是个太潜移默化又立竿见影的事情的呢。犹如你找个什么样的人,成了个什么样的家,就容易立个什么样的业,再到生个什么样的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处事之道才是最杀人的东西呢!这些的偶然都只是必然的铺陈而已呢!好像读一本书,只要是静下心来花时间读了就一定会有些记忆呢,想一想我们周围的朋友都是因了什么被我们记得,又是因了什么被彼此成了过客的……若是好友定像是好书,总在读总可以读,想读又总有收获,读得到东西……选择周围的朋友不亚于选择自己的另一半啊!不管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用句现代的in语都容易被不小心定义成某某“族”了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