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4100000011

第11章 独孤皇后

弘农华阴人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官拜大将军,是北周的八柱国之一。杨忠的长子杨坚,生得一表人才,而且相貌奇伟:“为人龙额,额上有玉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似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云中人独孤信是北周的另一位开国功臣,也是八柱国之一,官拜大都督、大司马,授河内公。独孤信有七个女儿,幼女十四岁,待字闺中。独孤信见杨坚生有奇表,经过细心考察,便将幼女嫁给了杨坚。

杨坚娶了独孤氏后,两人感情很好。《隋书·后妃传》称:“高祖(杨坚)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初亦柔顺恭孝,不失妇道。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师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世以为贤。”独孤氏不仅如上所载,大姐嫁北周明帝宇文毓为皇后,长女嫁周宣帝为皇后,而且她的四姐还嫁给了李昞,即是唐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一门历北周、隋、唐三朝为外戚,尊荣显贵无比。因而《北周书》的作者惊呼“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再说北周宣帝宇文赞死后,小御正刘昉和内史上大夫郑译矫诏,以杨坚知中外兵马事,辅佐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杨坚总揽朝政,朝野汹汹,御正中大夫颜之仪知道遗诏有假,坚决不从,相州总管尉迟迥与其侄青州总管尉迟勤领十四州之众反对杨坚。魏、赵数十万人也与杨坚所在的长安相对抗。杨坚镇静自若,大胆地革除宣帝的暴政,与民休息,收笼人心,又节略条律,制订《刑书要制》颁行,并力行节俭,令朝臣敬服。礼送千金公主和亲,解除了困扰王朝的北患。同时,召赵、越、陈、代、滕五王入京,以防生变。

京城稳固以后,杨坚委上柱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发关中兵讨伐尉迟迥。尉迟迥兵败自杀。半年后,杨坚白相国进爵为王。在大定元年(581)二月,静帝下诏禅位,杨坚建隋代周,建都长安,为隋文帝。独孤氏立为皇后。史载周宣帝崩,杨坚居禁中,总百揆,独孤氏派人告诉杨坚:“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于是更坚定了废周自立。

杨坚建隋以后,突厥依旧与中国交市。市易中,突厥有一箧明珠,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想买下送给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却回绝说:“非我所需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百僚无不进表称贺,朝野称善,文帝杨坚也宠爱之余,不禁由衷敬畏。

杨坚每次临朝,独孤氏总是与杨坚“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独孤氏如此地送杨坚上朝、退朝,关心朝政得失,贤明、敏锐地匡辅失误,且多所弘益,这真是古今罕有,也可看出独孤氏的独特之处。

独孤氏很早就失去了双亲,对于亲情常怀感慕:“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有司奏:“以《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宪章在昔,请依古制。”后曰:“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独孤皇后不许。独孤皇后不仅自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还常告诫各位公主:“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于舅姑,离薄入骨肉,此不顺事,尔等当戒之。”

大都督崔长仁,“后之中外兄弟也,犯法当斩”,杨坚顾念独孤皇后,想赦其无罪,独孤皇后知道以后,郑重地对文帝杨坚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请杨坚对之依法行事。于是崔长仁依律坐罪处死,独孤皇后的异母弟独孤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皇后三天不进饮食,替独弧陀请命说:“陀若蠹政害民者,妾不敢言。今坐为妾身,敢请其命。”独孤陀因此减死罪一等,免于一死。独孤皇后每与杨坚谈及政事,往往所见相同,杨坚很欣慰,也很惊讶。宫中人等因此称杨坚和独孤皇后为二圣。

独孤皇后不仅圣明敏锐,而且颇为仁爱。每次听到大理寺秋决死囚,未尝不伤感落泪。独孤皇后对治政得失不苟且,对性命关天不苟且,同样,对于情和爱也毫不苟且。因此,历史上能做皇上惟一妻子的圣明、仁爱的独孤皇后,在情场上便兴起了一场场风波,弄得血雨腥风,而每一场风波又都是以她的胜利告终。独孤皇后因此在历史上成为一位有名的悍妒之妇,其悍妒之名又远远盖过了她的仁爱之名。

独孤皇后在夫妇问题上很敏感,主张一夫一妻。由于独孤皇后在这一点上私心颇重,不容她人沾恩,后宫的大批女子便只能在厚沉沉的宫墙中怨天尤人,终日难得见到皇上一面,即便见到也难得承幸。独孤皇后独享着皇上的雨露恩爱,好在苍天有眼,她一连替杨坚生了五个儿子。不然的话,杨氏龙脉一断,皇朝就有后继无人之忧了——这种情况下,朝野臣民起码就不答应。

独孤氏坚持终身一夫一妻相守,对于皇帝或大臣纳妾,极为厌恶。她母仪天下以后,正位中宫,一方面让皇帝保证不纳妾,一方面力图制造一种朝野人人不纳妾的外围环境,让皇上不感到很委曲。独孤皇后听说某位大臣妻室死了,又纳妾,妾又生子,皇后便让文帝责罚降黜大臣。诸王中有妾怀孕的,皇后也要劝文帝加以呵斥。独孤皇后所犯的一个重大的历史错误,是促使文帝废太子杨勇,而立导致隋王朝灭亡的二子杨广。

独孤皇后替文帝杨坚生了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五子杨凉。文帝为此很得意,曾自得地对近侍们说:“朕别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不若前代帝王,内宠多,兄弟间互相忿诤。亡国之道,莫此为甚。”

长子杨勇,小名阿发,天性宽厚,不善心计,因自小到大生长在深宫,不免有点率意任性。次子杨广小名阿,长得仪表堂堂,相貌英伟,且善于察言观色,深藏心机。杨坚临大位以后,独孤氏立为皇后,长子杨勇立为太子,次子杨广封为晋王。独孤皇后在五个儿子中,最喜欢杨广。杨广不仅长得俊伟,还好学习,天性敏意,能诗能文,加之仪表庄重,很得朝野的瞩目,文帝也很倚重。杨广不仅能文,还长于武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杨坚兴兵,委杨广为行军元帅统军南下,大举伐陈。陈灭亡。杨广杀陈乱政的五佞臣,以谢江南百姓;文书图籍,封存府库,资财一无所取。杨广因此贤名远播,朝野称道不绝。

太子杨勇奢侈、好色,渐渐失宠。杨广却不同,礼贤朝士,敬接文人,大臣中想成就一番事业者,皆倾心与杨广相结。文帝每次派左右宣召杨广,杨广总是不论贵贱,迎门接引,好生款待,临走再送上重礼。尤其是皇后的左右,更为礼敬有加。因此文帝、皇后的左右,无不甚称其仁,交口赞誉。有一次观猎,遇上大雨,左右进雨衣,杨广却说:“卒士皆露湿,我独衣此乎!”

杨广声名日著的同时,太子杨勇则江河日下,而且最要命的是,他因好色竟冲撞独孤皇后,从而导致了一场王朝悲剧。杨勇的太子妃元氏,是前朝元魏的皇族,金枝玉叶,门第高贵。独孤氏很是喜欢元氏。但元氏在美人成堆的后宫中,算不上美丽,自然就不会为好色的杨勇所宠爱,杨勇宠爱的是另一位沉鱼落雁的美姬云氏。云氏出身低贱,却美丽聪慧无比。独孤皇后为此常斥责太子,要太子礼敬、爱护元氏,疏远云氏。太子表面上答应,不过是敷衍而已。可是爱又不是能够强求的,元氏只有伤心落泪。

过不多久,元氏突然暴病身亡了。而几乎与此同时,云氏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是文帝杨坚的嫡长孙。文帝为此很高兴,可独孤皇后则大不以为然,而且还怀疑是太子杨勇杀死了元氏。独孤皇后对太子宠爱美妾由厌恶而生恨,认为做皇帝的老子尚别无姬妾,身为太子的却如此贪恋女色,日后如何能够成就大事?皇后就派人侦伺太子的行踪,将其不当的言行经常转奏杨坚,说这儿子不堪重用。杨勇生来又率性惯了,不注意检点,有两件事情让杨坚也厌恶起来。于是,太子的被废就成了一种必然。

一次是大阅的时候,太子杨勇奉命参加这次文帝主持的大典。杨勇的铠甲上,装饰了金珠彩玉。杨坚崇尚节俭,太子的如此行为,当然引起了杨坚的愤怒,便当众斥责了太子。

冬至节是宫中的重要节日。这年冬至到了,太子宫中张灯结彩,朝廷百官鱼贯而入,拜贺太子。太子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在东宫郑重其事地接受百官的贺礼跪拜,俨然是一朝天子。场面宏大,景象十分壮观。文帝杨坚依然还在,并主持着朝政,听到东宫的这般贺拜,文帝的心境自然可想而知。文帝又爱猜忌,觉着朝臣对自己的冷落便意味着至高皇权的转移,太子取代皇帝之位只不过是个时间的先后而已。文帝哪里受得了这个?这江山社稷还是得自己说了算的!文帝恼羞成怒。第二天,朝堂上百官依序排列。文帝冷冷地责问众臣:“听说昨日满朝公卿,都去东宫朝贺,这是什么礼节?”百官一时间都傻眼了。这不是公开了皇帝与太子之间的争权吗?这不就意味着将有一场残酷的或明或暗的血腥争斗?百官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太常少卿辛亶素有急智,见问随即出班答道:“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文帝冷笑道:“改节称贺,正可三数十人,逐情各去,何因有司征召,一时普集,太子法服设乐以待之?东宫如此,殊乖札制。”

百官受到了文帝的斥责,文帝郑重地下诏:“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爱自近代,圣教渐亏。俯仰逐情报,因循成俗,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宫。事非典则,宜悉停断。”百官们一身虚汗,诚惶诚恐。自此以后,文帝对太子的恩宠始衰,渐生疑阻。

文帝吩咐选宗卫侍官,以入上台宿卫,而且尽取精强力壮者。大臣高颍进奏说:“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文帝作色说道:“我有时行动,宿卫须得雄毅。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此极敝法,甚非我意。如我商量,恒于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好事?我熟见前代,公不须仍踵旧风。”文帝之所以如此措词严厉,是因为高颍与太子杨勇是亲家。高颍的儿子,娶杨勇的女儿,文帝觉其私下有鬼。

太子杨勇江河日下。次子晋王杨广知道有机可乘,便行动起来。太子好色,宫中多内宠,独孤皇后很厌恶这个,尤其是见不得太子冷遇正配元氏,而宠昭训云氏。晋王杨广就“弥自矫饰,姬妾胆备员数,唯共萧妃居处”。独孤皇后知道这些以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德行。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南朝陈被灭,扬州须派一重臣前去镇守。文帝在独孤皇后的影响下,也由信任到倚重晋王杨广。于是,文帝任杨广为扬州总管,坐镇南方。杨广临行前,到后宫辞别独孤皇后,浓情地说道:“臣镇守有限,方违颜色,臣子之恋,实结于心。一辞阶闼,无由侍奉,拜见之期,杳然末日。”说罢已是哽咽流涕,伏不能起。

独孤皇后见次子如此动情,也伤感地说道:“汝在方镇,我又年老,今者之别,有切常离。”说着,也是潸然泪下,母子相对欷歔。晋王杨广适时地说道:“臣性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谗谮生于投杼,鸩毒遇于杯勺,是用勤忧积念,惧履危亡。”独孤皇后闻言盛怒,忿然说道:“地伐(杨勇字)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穷治,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儿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晋王再拜,呜咽不能止。皇后也是悲不自胜。太子的废黜此时已经形成定局。

杨广知道了皇后的意思,就和心腹张街定策,遣褒公宇文述深交越国公杨素的弟弟杨约,让杨约转告杨素皇后的意思。杨素大惊失色,瞿然地说道:“但不知皇后如何?必如所言,吾又何为者!”几天以后,杨素入内侍宴,微称晋王孝悌恭俭,有类至尊。杨素以此试试皇后,看是什么意思,想不到皇后听后流着泪说:“公言是也。我儿大孝顺,每闻至尊及我遣内使到,必迎于境首,言及违离,未尝不泣。又其新妇亦大可怜。我使婢去,常与之同寝共食。岂若地伐共阿云相对而坐,终日酣宴,昵近小人、疑阻骨肉。我所以益怜阿(杨广小名)者,常恐暗地杀之。”杨素知道了皇后的心意,就势大谈太子不才,赞誉晋王。皇后于是赠送杨素黄金。废黜太子便已开始。

太子得讯后,心中忧惧,又苦于无计。太子召擅长占候的新丰人王辅贤人东宫占候。王辅贤说:“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之象也。”以铜铁五兵造诸厌胜,又在后园内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时于内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避灾。文帝派杨素察看。杨素称“太子媒蘖,构成其罪”。不久,文帝下诏,太子杨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一并废为庶人。两个月后,次子、晋王杨广立为太子。

两年以后,独孤皇后死去。她至死还认为,自己替杨氏王朝选定了一个理想的接班人。朝野群臣也认为杨广不错。然而,隋王朝二世而没,就是没于隋炀帝杨广。

独孤皇后在太子的废黜上,起因于太子冷遇正配而宠爱美妾。同样,独孤皇后也不能容忍皇上在她之外而另有所爱。文帝杨坚也曾为此立过誓言,绝不纳妾。可是,杨坚立誓是做皇帝以前的事,做了皇帝以后,天下女子都为他所有,情况就有所不同。后宫的殿前花下,到处都是如花似玉、楚楚动人的妙龄女子,在这种情形下让皇帝目不斜视,恐怕做不到,而且也会憋得受不了,随着承平日久,皇后芳容渐去,文帝越雷池的念头日渐强烈,待见到了尉迟氏,便再也按捺不住。

文帝是在仁寿宫中见到美艳照人、沉鱼落雁的尉迟氏的。尉迟氏是尉迟迥的孙女。尉迟迥兵败以后,眷属没入官府为奴。尉迟氏年轻美貌,娇弱动人,比起中年的独孤皇后,尉迟氏自然迷人妩媚得多。文帝便迷上了这个少女,常在皇后午休的时候,在内书房与她温存。不久,皇后知道了此事,大兴问罪之师。皇后不能处置文帝,只有泄愤于尉迟氏。皇后趁文帝上朝之时,派人杀了尉迟氏,并命人在文帝退朝以后,送上一个盒子。文帝问盒子里是什么,皇后命人打开,文帝一见之下,脸色陡变,盒内竟是尉迟氏血淋淋的人头!

文帝怒不可遏,可是又不能对皇后如何。文帝一气之下,大跑而出,从厩中拉出一匹马,疯癫癫地纵马奔出皇宫,一下子奔突二十余里,闯入了一座山谷。大臣高颍、杨素得报以后,怕出意外,急忙紧追其后,在山谷停下来,两人扣马苦谏,劝慰皇上。文帝长叹道:“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颍劝慰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文帝怒意稍解,驻马良久,到中夜方始回皇宫。皇后俟候在阁内,见皇上回来,流涕拜谢。高颍、杨素在一旁和解。文帝“置酒极欢,后自此意颇衰折”。

仁寿二年八月甲子,月晕四重。己巳,太白犯轩辕。当夜,独孤皇后死于永安宫,时年五十岁。文帝开始纵情女色,宠幸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由于过度沉溺,文帝渐渐身体不支。文帝病重时,想到了独孤皇后的好处,便对侍者说:“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文帝怀念起了独孤皇后在世时的清心寡欲的日子,但为时已晚了。

同类推荐
  • 槃凰缘

    槃凰缘

    ——“君托孤于臣常有,然托付天下及万世子孙于臣则前无古人,不知后有来者否?肩负大汉命运,守护御龙氏后人……”——「我无大才,唯有将众智之谋聚于槃凰盘,孝孙通晓兵书,却不用兵书,深谙兵法,却不循兵法,其采纳众言之胸怀,乾纲雄断之魄力,乃运筹帷幄之统帅。」「我稍可识人用人,至于管人制人不敢妄论,伯升以英雄气概号天下之杰,以赏罚分明激将士之志,以仁义名望得官民之心,乃治国安邦之良辅。」「我居蓬莱岛槃凰宫十五载,观天下十载,布盘五载,文叔治世耕田守身,乱世隐忍待变,其大愚表于外,大志藏于心,此乃治世之庸人,乱世之雄主,乃统御天下之圣君。」
  • 大宋六百年

    大宋六百年

    靖康,风云变幻,狼烟四起。多少汉人耻辱的血泪。起雄兵,驱胡虏,一人之力手擎长天。挽住汉室河山不倒。种家,折家,杨家,中兴四将,六贼,恩怨情仇何时休。
  •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试问天下著史者,何以决定和改变历史?军事?政治?科技?若然不知,何以写史?改变历史的不是军事,不是政治,也不是科技,而是智慧!本书开篇也有穿越,为示本书对穿越的藐视,穿到四千万年前的灵魂,反而被炎某囚禁于体内,成了受折磨的灵魂······本书的情怀和行文效仿已经仙逝的古龙本书江湖格局和情节布局模仿金庸大侠书中国与国的大战场面,将会海陆空并行描写小规模的精英团队决战,则模仿英雄联盟的5V5、3v3模式各路英雄的一招一式则取材于游戏《天涯明月刀》和《剑灵》,
  •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中文名儒家十三经意义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时间南宋教派儒家
  •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巨变。本书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
热门推荐
  • 爱的橡皮擦

    爱的橡皮擦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写满了字,分手时橡皮一擦,只留下淡淡的痕迹,那就是所谓的回忆。
  • 都市桃运天尊

    都市桃运天尊

    在神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在人的眼中他就是神!一个穿越时空的修真者来到了现实生活中看他是如何逍遥混世的。现实中他如何让自己的帮派通天?远古修真者是怎样美女成群的?逆天的杀手组织是怎样的肆无忌惮?
  • 梦幻粉色之恋

    梦幻粉色之恋

    他,独宠着她,但又为什么要伤了她的心?她和他青梅竹马,她心动了,可最后却伤了自己
  • 建筑节能 安全生产 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读本

    建筑节能 安全生产 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读本

    长期以来,浙江省对工程建设现场关键岗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目前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统一考试合格并核发证书的施工员等各类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已近30万人,他们在施工一线承担着施工现场的组织及质量安全管理等各项任务,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藏山经

    藏山经

    十年前的事故,开启了一段诡异探险。一个古盘,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自古帝王追求的不死之境,是否真的存在?是什么,让两个国家一夜消失?又是什么,操控人类的命运长达数千年?几个人,是否能解开,自人类存在以来就隐藏的秘密——生与死。
  • 虚想症候群

    虚想症候群

    这世上有一种病,类似于精神分裂,有类似于中二病,混淆幻想与现实,一个人的身体却带有两种思想,我叫它为虚想症。我的一生就是一部年度大戏,而且充满了悲剧情节。人们都说人生如戏,那我的人生就是一场“戏”,“游戏”的“戏”,一场没有重头在来的机会的,一次定输赢的大型游戏。键盘敲出来的感情,能有多深。我就告诉你,真的,深如大海,深如咫尺悬崖。
  • 壁虎的报恩

    壁虎的报恩

    ——你永远不知道你无意间的一个善举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此文又名《我的壁虎男友》,简单明了,女主男朋友是妖精!全文甜甜甜,壁虎精老师苏苏苏,少虐多糖。其实还包含了校园、同居养成,妖精玄幻等等的元素,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分类哈哈。灵感来源我的梦境,希望大家能喜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总裁老公,别说话

    总裁老公,别说话

    五年,足以改变一切,再见时,已物事人非,他早已不是单纯善良的小男孩,她也已不是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他接近她,目的不纯,而她接近他,又何不是呢?她接近他也带着目的,他们相互进行着利用和被利用。校园:“君扬,我要吃棉花糖。”小女孩嘟了嘟嘴。“好,等我,在这里乖乖的,我去给你买!”小男孩宠溺的一笑,捏了捏小女孩的脸蛋,便去买了。而现在,小女孩已长大,成了大女孩,小男孩也已长大,成了大男孩。“君扬,我想吃棉花糖。”大女孩红着眼对大男孩说,“没时间,自己去!”大男孩皱了皱眉,语气不耐烦的说道,便摔门而出。五年的分别,已分不清谁对,谁错,谁是,谁非。
  • 你赐予了我光明

    你赐予了我光明

    大学校草陈少卿因为意外而失去了光明,万念俱灰的他在护士林素雅的照顾和开导下走出了阴影,本来可以幸福生活的他们,却又一次被命运捉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