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主要的问题不是技术,是技术转化成为商品的能力,技术换不成钱一点用都没有。与科学不一样,技术是很实用的东西,科学院和大学里有相当多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但是由于不能转化,所以变不成财富。因此,在中国转化机制极其重要,机制好了技术自然出来,机制不好大家投入再多也没有多大用处,这是一个大的观念问题。
坚持做自己的品牌
坚持做自己的品牌是联想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
坚持做自己的品牌是联想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市场的格局发生巨变,国家取消了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大批国际知名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本土电脑厂商生死攸关,当时也有媒体报道,担心“联想还能撑多久”。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选择是干脆去卖外国品牌的机器,还有一种选择是寻找自身问题,调整自己,站起来迎战。我们选择了后者,从当时在中国市场只占2%、3%左右到后来的28%、29%,成为中国第一和亚洲第一的PC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认真研究行业本身之外,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之后并购IBMPC,以及联想控股的大转型,去做投资业务,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摘自《柳传志:希望商业环境能够不断地进一步改善》
背景分析
2013年,柳传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曾被问道:“您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柳传志的回答是:“坚持做自己的品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市场的格局发生巨变,国家取消了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大批国际知名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当时也有媒体担心‘联想还能撑多久’。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选择是干脆去卖外国品牌的机器,还有一种选择是调整自己,站起来迎战。我们选择了后者。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行业本身之外,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之后并购IBM的PC业务,以及联想控股的大转型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联想创业之初,是通过做进出口贸易存活下去的。他们在为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做代理的过程中,慢慢产生出自己做品牌的想法。
联想汉卡的巨大成功,为联想积累了做品牌的资金,1989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正式更名“联想计算机集团”。一个全新的品牌,自此在中国拉开序幕。“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1989年,这句口号逐渐在中国流传开,并因响亮、大气而被记住。
曾任联想集团第二任公关经理的陈惠湘曾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想的企业品牌是怎么回事,产品品牌是怎么回事,以及整个品牌工作规划、考核要求、宣传费用、投入比重等,我们都比较清楚了。”
1990年联想推出第一台自有品牌电脑,1992年,“联想1+1”“家用电脑”概念开始推广,1994年联想微机事业部成立。彼时,外国电脑品牌大军压境,联想危机四伏。面对强势的国外电脑品牌,联想祭出它的价格利器,连续4次大降价,“万元奔腾”使得联想市场占有率第一次占据中国第一,并保持至今。
当然,在推出品牌电脑的同时,联想品牌宣传活动也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柳传志一边高喊着“扛起民族产业大旗”的口号,一边推出面向家庭用户的联想1+1家用电脑,通过“联想电脑快车”“1+1暑期大培训”等活动普及电脑知识。这一系列品牌活动,配合1994年推出的形象战略,令“联想”这一品牌在中国迅速崛起,也使得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称霸的时代成为过去。
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ThinkPad电脑品牌,为联想由中国品牌变为国际品牌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PC日渐衰退,联想又提出了新的品牌战略——PC+战略。联想认为,PC产业已经进入PC+的时代,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视等不同类型的设备,都能拥有像PC那样的计算、存储和网络通信能力。联想将推出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智能电视4大品类的终端产品,通过融合,实现从传统PC领域领先厂商到PC+领域领先厂商的过渡。
对于这次品牌重塑,联想集团副总裁魏江雷说道:“联想传统稳健的形象符合PC时代的需求,而在PC+时代,我们希望变得更年轻化、时尚化、消费化,能够获得年轻消费者的关心和喜爱。我希望未来人们提到联想,就能想到这是一家高端的、创新的、国际化的、负责任的企业。”
一个品牌的磨炼就像马拉松一样,需要不断地投入。不管是打造一款经典的产品,还是塑造一个知名的品牌,都需要长期的准备、大量的投入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也是联想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联想这个品牌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拓展透析
“品牌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神奇的故事。”国际著名营销管理大师杰·亚伯拉罕说。
市场上各类品牌竞争纷纭,如何使自己的品牌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呢?品牌与品牌之间,名牌与名牌之间,仍然有强有弱。品牌竞争力强,就处于强势地位,就是名牌。反之,品牌就处于弱势或劣势,久而久之,就会危及品牌的生命。
强势品牌的特征不是企业主观臆造的,而是消费者在生活中的品牌体验积累的结果。强势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清晰、良好印象的品牌。品牌与消费者有着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很多时候并不是建立在高技术之上,而是建立在品牌的整合传播上的。
强势品牌的突出特征是准确而有力的品牌定位,以及由定位而塑造的鲜明的品牌个性。明确而有力的品牌定位是打造强势品牌的基础。品牌定位是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主要购买理由,包含“产品为什么好”以及“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不同点”等内容。这种理由必须直观,易为消费人群所理解和接受。
说到品牌,就不能不提到乔布斯的苹果。苹果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非常高,并且苹果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它代表着高端品牌、封闭生态链、未来科技、完美设计、时尚理念、卓越品质。
对大多数苹果使用者来说,他们喜爱苹果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对于这个品牌的忠诚究竟从而何来?乔布斯到底是怎么俘虏千万消费者的心?
一个粉丝表示,苹果的产品在物质上满足了奢侈品的一切特性:时尚、精致、可炫耀;在精神上,苹果无疑是一家富有理想主义的公司:创新、独立、有所坚持。从内在到外在,苹果的产品都让人神往。
有人这样形容苹果:“如果那不再是店(苹果体验店),那一定是教堂;如果人们不是癫狂,那一定是一种信仰;如果那个苹果不再是商标,一定是个宗教符号;虽说店里没有神像,但在消费者心中乔布斯比教主还神圣。”
作为数码界的领军者之一,苹果公司的产品一直站在潮流的前端,从最初的超大容量MP3播放器iPOd到超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到划时代的触屏手机iPhOne,再到先声夺人的平板电脑iPad,苹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人带来惊喜,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苹果不是卖电子产品的,而是引领时尚的时尚教主。
“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处于一个日渐萎缩的行业,那么赶紧在自己变得跟不上时代之前抽身而出,去转换行业。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这是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也可以被视为苹果的信条。
苹果品牌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始终牢牢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心。“如果你不赶紧买一款苹果的产品,说明你已经老了。”这就是人们对于苹果品牌的认知。
苹果众多的特点中,哪个给消费者留下最深的印象呢?首先是时尚的外表,苹果的创意是其最大的竞争力,年轻人求新求变的气质决定苹果需要让自己变得更新和更快,苹果的特色就是“时尚代言人”。只要苹果能够不断给鲜活的年轻群体这种特立独行的信念、前沿尖端的信息咨询,那么苹果公司就能一直向前发展。
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年代,甚至一个世界的最佳方式,不是用武力,而是用承载着文化的物质产品,美国通过可口可乐、好莱坞、苹果、NBA、耐克等渗透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包括开放的中国,而乔布斯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他的苹果!
品牌的知名度对产品的销售成绩有巨大的影响。很多时候,广告让消费者进行首次购买,然后是品牌的质量让消费者产生继续购买的欲望,并形成长期的、对品牌文化的认同。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在打造强势品牌上下够功夫。
给老百姓“好货”,而不是“国货”
只强调民族工业是会引起反感的,老百姓要求用“好货”,而不是“国货”。
我们已经开始考虑所谓撤退的问题。如果确实挣不出利润,我们只有忍痛放弃联想国产微机的品牌。这当然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整机的几个大厂家从去年到今天,为形势所迫,基本已经放弃了原有的品牌,通过和外国公司合作的方式打出了新的品牌。我们自己是企业,所以非常理解这种企业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也放弃联想品牌的微机,有可能国产微机就完全不存在了。
我们的具体想法是:
要求政府关注我们,当我们做得好时为我们叫好。只强调民族工业是会引起反感的,老百姓要求用“好货”,而不是“国货”。我们希望电子工业部组织宣传舆论部门监督、检查我们的质量,检查我们的服务。做得不好时,向我们发出警告,我们立即改正;做得好时,为我们叫好。
希望制定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行业采购政策,在性价比相同的前提下,优先购买国产商品。
——1994年9月柳传志给电子工业部领导的汇报讲话
背景分析
联想刚刚推出自己的品牌电脑时,就将质量问题当成了公司的头等大计。当时联想的总裁室发出1899封调查信征询意见,几乎涵盖了95%以上的联想微机用户,结果得到867人的回应。统计报告在1991年3月8日这一天提交,结果显示在“关于产品质量”一栏中,41%的人表示不能满意或者不置可否。好消息是,还有59%的用户表示好感,并且把“联想286”排在“AST微机”之前。1991年这些用户买去8582台联想微机,令柳传志和他的总裁室多少有了一点安慰。
这份调查报告让柳传志深刻地意识到,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不要说百年大计,就连公司的生存都会遇到威胁。
当1993年外资电脑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时,国内的计算机行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这时柳传志提出“坚决扛住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这既表现出了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也表现出他敏锐的政治智慧。柳传志的这一番举动不仅获得了政府的好感,媒体也对联想的举动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联想高举民族工业大旗的行为,从而让联想这个品牌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但柳传志也清醒地认识到:“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你不能用‘爱国口号’的调子高低和声音大小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爱国情怀。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人,但我首先更是一名企业家,企业家必须脚踏实地地做事情。我和我的企业同仁必须明确,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爱国理想。
“提倡国货没有问题,但绝不能让市场标准改变了来适应你,更不应要求制定保护性的标准。企业不可能用爱国两个字让老百姓掏钱买质次价高的东西,那种批评消费者不买国货就是不爱国的说法就更没有道理。”
为了让老百姓用上“好货”,联想一直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质量管理理念,联想的质量工作经过了从“符合标准”到“客户满意”到“质量经营”的跳跃式发展。2001年11月,联想单独成立了公司级质量管理部,并建立了各层级的监督检查机制与制度。质量部门引导各个环节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各个产品形成环节的关键性能指标(KPI)。每个环节和部门都有明确的质量、效率和成本指标及其考核办法。
2012年,联想在质量管理中引入“复盘”管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都要对产品各环节的节点进行质量“复盘”,重新检查,找到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复盘”管理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成为联想质量创新的一部分。
在对外战略上,柳传志喜欢用酒来比喻他的海外战略:当你的名望还不足以和那些世界名牌相抗衡的时候,你只能让产品质量和工艺都具有很高水平,就像酒中极品“茅台”,醇香四溢,沁人肺腑,可是你只能要求顾客付最低的价格,就像3块钱一瓶的“二锅头”。可见,即便是顶着降价抢市场的压力,柳传志也不允许联想的质量水准下降,反而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这也竞争不过国外品牌,他宁愿不做这个品牌,也不愿意在产品质量上打折扣。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正是联想这个品牌在国外迅速打开市场的最重要原因。
拓展透析
质量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存亡的决定性因素。要想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同,关键是产品的质量。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客户利益至上的观念,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这就要求企业尽一切可能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的品质追求零缺陷。因为“差不多就好”、对产品质量妥协,都可能对顾客造成100%的损失,进而对企业的信誉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的灭亡。
三鹿集团是河北一家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乳品企业,它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相对低廉,是广大处于中低层经济水平的家庭的育婴首选产品。长期以来,三鹿集团不仅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且多次获得政府嘉奖,深受消费者好评。就在2008年1月,三鹿集团开发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还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鹿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的领奖台,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骄傲。可就是这么一家顶着无数光环的老牌企业,最终因为质量管理不到位,从高高的领奖台上摔了下来,再也没能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