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网络的诞生和发展网!
这是许多年前一个年轻诗人写过的一首题为“生活”的诗,也许是世界上最短的诗。如果说这是诗人对人类生活的文学意义的感悟,那么在信息社会,它或许就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
“因特网”(Intemet)在国内两三年前还是一个挺专业的术语,近来,似乎是突然之间,变成了各种媒体关注的对象。如果一个中学生告诉你,他昨天先是“到”美国白宫与美国政府的某新闻官员“谈”了会儿话,然后,“漫游”到巴黎的卢浮宫“传回家”几幅世界名画。接着,“在”香港“逛”了几家大商场。最后,与几个从未谋面,但经常“在一起”的“朋友”玩了几局“拱猪”。你千万不要怀疑他的诚实,也不要为他的精神是否正常担心。千万不要显出迷惑和惊讶,因为,在今天,你应该知道,这很寻常——他上“网”了。
于是,几乎一夜春风来,东南西北共“网络”,大有“一网打尽天下”的气势。与“信息社会”一词似乎具有同等意义的“网络社会”概念出现了。而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未来信息社会将是一个以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为信息交流媒介的,把社会各个部分联成统一整体的“新”社会。我们尽管不能说“网络社会”就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但与传统社会相比,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形成新的社会交往和联系方式。
当然,因特网并不是电子信息网络的全部。简单地说,电子信息网络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企业或者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相连而成的“企业网”;其次是一个行业跨地区的各个企业网相连组成的“行业网”;最后是各个企业网和行业网相连构成的世界性的“网际网”。因特网是一个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发展最迅猛的网际网,它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因特网形成于20多年前一般人对电脑尚不知为何物的时代。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让美国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分享储存在全美各地电脑系统中的数据,共用各系统软硬件设备,发展出实验性的ARPANET网络,使用者能在网络上彼此交换电子函件。为了更好地使用网上资源,ARPANET网络开始与其他网络连接,其中包括无线、卫星等网络。现今因特网的雏形与概念就在这种网网相接的过程中形成。以现今因特网上数不胜数的节点,很难想像成立之初ARPANET只连接了4个节点,到1975年,网络上的节点也只有100个。就像各式网络一样,因特网也有它的通信协议,早先它所采用的协定是一种不具弹性的网络控制协定(NCP),不过后来改用目前众所周知的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metProtocol)协议,约在1980年左右,它与BerkeleyUnix系统相互结合。此举不但使得Unix操作系统具备了通信的能力,也使TCP/IP作为通信标准的地位更加巩固,电脑制造商纷纷将这项标准纳入其产品中,使得网络间的通信更为畅通。由于网络上的电脑不会因不同品牌而无法沟通,所以,因特网的规模呈指数式增长。很难对因特网的使用量进行精确的统计分析,但某些非正式的统计资料,也多少可以表示出其发展方向与潜力。在网络的连接数目上,1985年到1994年底,因特网中相互连接的网络已从当初的200个成长到45000个,其所连接的主机从1000部,增长到6百万台以上,而其中约有1百万台主机是建置在教育单位内,130万台是商业用的地址(WebSite),另外385000台则属政府或军事单位,这些机器大部分在美国境内,但约有130万台散布在其他各地。不仅主机的数量增加了,通信量也相对增加了,据统计,1988年1月时的NSFNET通信量为8500万个信息包(每一个信息包含200个字节,而每一字节相当于一个ASCII字母)。但1994.年11月时的通信量已增长为8600亿个信息包,在短短的6年内,增长了600多倍,而现今的数字要比它们多许多。
20多年来,因特网已陆续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同时这些服务是免费提供给上网用户使用的。网络上的服务包括:阿奇(Archie)、电子公告板(BBS)、在线数据库(On-LineDatabase)、电子函件(E-Mail)、文件传送协议(FTP)、综合文件系统(Gopher)、连线导线系统(Hytelnet)、多人交谈系统(IRC)、图书馆查询(Libraries)、多人游戏(MUD)、新闻邮件(News)、远程登录(Telnet)。借助网络,使用者可到各大图书馆搜寻信息、下载数据及软件,与网络上各式主题的讨论组交换意见及心得。
早先网络上使用的仍是UNIX操作系统的指令,因此,使用者以团体居多,但近年来,由于浏览器的问世,使得一般个人用户,也能轻易地得到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使得网络的使用率激增。电子函件是指使用者将邮件以电子的方式,在网络上传递,并存在对方的电子信箱中。文件传送协议则是指使用者通过因特网,将存在各网络的大量公用软件和文件,装载到本地所在的机器上。而万维网(又称“天罗地网”)是一种采用超文本(Hypertext)互联的系统。通过它,使用者可轻易地查询到欲寻找的图像及影像资料。远程登录的功能,主要是让使用者能连上远端另一部主机,从而利用该部主机资源。综合文件系统则是一种分散式的文件传送协议系统,采用主从服务器结构,通过TCP/IP协定,使用者通过选单式界面,可以很方便地搜寻及传送资料,它还可与网络上的其他服务结合使用;另外,它可与各地的相同系统串连,使用者可轻易地一次找到所需的信息。因特网上的新闻服务是一个世界性的电子讨论广场,内容包罗万象,使用者通过因特网,与全球各地的专家对于感兴趣的主题交换心得。除了上述信息查询和获取的功能外,因特网还具有线上实时多人交谈的功能,使用者以输入文字的方式,与散居在全球各地的网友进行实时笔谈。当然人类绝不会只甘于笔谈而已,现今,网络已具备日臻完善的语音通信功能。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快速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自为理所当然之举。以北京为例,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信息港,其“首都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目标是:用10-15年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同期水平的首都信息高速公路。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利用通信、电脑、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和软件等现代高新技术,形成科学研究、工作、生产、娱乐为一体的国家信息网。其基本组成是信息高速通道(通信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图缘库)、信息处理与控制(电脑)、信息服务对象(使用多媒体终端的人)。北京信息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分三个阶段:1995-1997年,建成初级的信息高速通信网,包括2.5Gb/s速率的高速骨干传输网、全数字本地电话网、数字移动电话网、ATM交换试验网及窄带ISDN;1998-2000年建成实用性宽带ISDN,开展智能网业务和高速信息业务;2000-2010年达到总目标。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北京的多数人都可以享受比今天的美国人更好、更多、更快捷的信息服务。
今天,我们享受的网上信息还略显昂贵,首先你要有一台计算机、一根电话线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另外,你还要支付入网费和不算便宜的市内电话费,但电子信息网络距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当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时候,不少人觉得它虽然是个“不错的东西”,但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系不大。爱迪生坚持认为,以后,只有钱多得花不完的人才会坚持用蜡烛照明。今天,爱迪生的预言早已变为事实。信息技术不仅与灯泡一样,使用它的人越多,它就越便宜,而且,与灯泡不同,使用的人越多,它就越有用。纵观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雄心勃勃、形形色色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久的将来,电子信息网络肯定如同自来水、管道煤气、铁路和公路设施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世界将被一“网”打尽。
(第二节)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少有一种技术能够像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一样唤起公众如此的热情,激发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想像力。很自然地,人们要问:这是为什么?
比尔·盖茨认为,对于社会信息基础工程,“高速公路”的比喻并不十分正确。它暗示两点之间的距离,但通讯技术的特点是消除距离。真正的问题是,它强调的是物理结构,而不是它的具体应用。对即将发生的许多活动描述的更为贴切的比喻是“终极市场”。全球信息市场是巨大的,在这个市场上,人类的商品、服务、思想等交换形式将囊括无遗。它在许多方面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权,包括如何挣钱、花钱,与谁交往,受何种教育。人的身份感、自我感和归属感会在相当大程度上获得开放。
的确,信息技术不管它多么复杂,与通讯又多么密切相关,都应该是隐藏在“使用”背后的。过去计算机复杂的操作要求和迄今仍像计算机影子一样存在的键盘的复杂构造,掩盖了事物的本质。经过电子信息技术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双击鼠标进入一座博物馆,打上一行字符再按“回车”登录到远方的数据库。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说“我想学这门课”进入期望的教室,通过与远方某人的几次联络使对方经常自动地出现在你的电子视野。要实现这一切,当然需要已有的和将有的信息技术的复杂动作,但对用户而言,需要直接打交道的只是“透明”、直观,并且将会越来越逼真、善解人意的“用户界面”。
当“工具”迟到幕后,“利益”显现出来,人们豁然明了: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不是一项普通的技术,它带给我们的不单是某种物品,也不仅是某种技术应用,它将把我们带人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过去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信息沟通不便都将消失,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将形成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可是,在信息技术和美好的未来之间并不是单行道。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自由,可是,人们如何利用这自由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对人类而言,技术毕竟只是“工具”,它带给人们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取决于人如何使用它。我们虽然有理由对未来表示乐观,但这需要建立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为此而不懈努力的基础上。
人类面临抉择,人类必须做出抉择,网络的迅速发展,迫使我们尽快做出抉择。如果这种抉择不是盲目的决断和一时的冲动,就需要仔细分析对网络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使用,正当的和不正当的使用,好或者坏的使用,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或者甚至是负价值的使用,正因为如此,网络伦理学应运而生。
信息高速公路仍在建设中,而且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之广,使得人们要全面评价和分析它的社会“效用”后果的各种细节是不现实的。因此,网络伦理学首先是发展中的伦理学,它是关于向信息社会过渡中面临的各种伦理问题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会随着网络进入社会生活的程度而不断发展,目前尚未形成完整、公认、相对稳定的理论体系。其次,它是一门构造性的伦理学,也就是说,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尚未具有健全伦理秩序的领域中进行道德运行机制的设计和建构。第三,虽然它是伦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但是,它不是经典伦理学的一个应用,因为未来的社会是建立在电子信息网络之上的信息社会,而网络伦理学专门研究那些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最典型、最集中体现信息社会特点的伦理问题,因而,它是一个传统伦理学向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伦理学过渡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