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2700000007

第7章 熊希龄:从统一党理事到平民教育家(4)

他的这个建议被采纳了。中央党部当即“通令各界抗敌后援会及各县、市党部依此需用,努力征募”。由此可以看出熊希龄对抗日救亡的一片关切之心。他当时几乎天天盼望着前方传来捷报,故总保持着一种振作的精神状态。直到大场失守后,给了他一个极大的打击,神情方面才不像往日那样兴奋了,但仍期待着战局能够改观。此时的熊希龄,一方面在上海救护伤兵难民,向当局进呈救亡策见,另一方面也在为香山慈幼院的事情筹划。自北平沦陷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在为香山慈幼院的存亡安危担忧。因为无法回平料理院事,他只好从上海给北平红字会的同人胡恩光写信,请胡暂时代理自己担任院长,设法保全香山慈幼院。胡系军人出身,又有宗教信仰,熊希龄认为在那个环境下,胡是最合适的代理人。然而终是放心不下,故一时又产生了将香山慈幼院里的儿童迁移出北熊希龄自撰墓志铭平,拟在沦陷区外另建分校的念头。在这种念头的支配下,1937年9月20日,熊希龄从上海给远在湖南长沙的朱经农写了一信:“香山慈幼院困陷北平,余不忍此无父无母之孤儿受饥寒之苦;更不忍其受压迫侮辱之教育,决计在江西南昌或长沙设立分校,设法将各儿童航海南迁”。并说他已经致函女儿熊芷去南昌择觅校址,但不知长沙有无房地可以租借,或衡山教会学校的房屋能否租用,希望朱经农“速为交涉,迅即见告”。倘无相当现成房舍,熊希龄说也可以毛彦文祭熊希龄手迹觅一官地,建筑茅屋,有如陶行知的“晓庄学校”式样,一切从简。他说:“在此长期抗战中,只宜如此,且使学生勤苦留一印象。敌人飞机虽加摧毁。亦无所惜也”。为了实现上述计划,他特电邀香山慈幼院第三校幼稚师范部主任张雪门来沪,让张先赴长沙落实校址,又电第二校小学部的教员张子招、周仰歧南下,协助张雪门具体办理各有关事项。自己与毛彦文慢行一步,打算俟上海的救护工作办理完竣即赴湘垣。1937年11月15日,日寇在杭州湾登陆,进犯松江,抄袭上海。12日,上海失陷,熊希龄与毛彦文避入租界之中,一日数惊,精神异常痛苦。12月13日,作为国家首都的南京又沦陷了,消息传来,熊希龄伤心得放声大哭。此时,他对于国民政府的前线抗敌已经完全失望了。觉得留在上海已然无补,国势已非己力所可挽回,还是回长沙去主持香山慈幼院的孤儿南迁,筹建分校去。但此时长江航运已断,熊希龄决计绕道香港,由香港转广州,再由广州沿粤汉铁路返回长沙。计议已定,他们先给在香港大学任教的熊家亲戚许地山发去电报,要许代为预订旅馆房间。然后在12月15日,熊希龄与毛彦文仓皇地踏上一艘由上海开往香港的意大利邮轮。在轮船的头等舱里,他们遇到大批由政府撤退下来的高级官员,大家尽谈战事,对于国家前途都抱悲观论调,由此使得熊希龄本已失望的心情更加显得沉重。18日,船抵香港。然而就在抵港的第八天,即12月25日,熊希龄因为感受刺激太深的缘故,兼以旅途劳顿,到港后又住在一个狭小简陋的房间,终日访客不绝,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调养,不幸突发脑溢血,猝然逝世,终年68岁。他逝世的情景,毛彦文在一篇回忆文章中作了详细的叙述:“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十二时光景,先生把当天所有报纸看完,又写了四封信:长沙朱经农君,汉口卓君卫君,重庆芷小姐及上海家中各一封,然后开始打坐。往日打完坐,他就开门叫我。可是这夜过了一小时,没有声息,我自动开门一看,他已睡在床上。问他怎么了,他说累了。骤然间说头痛欲裂,继之即吐,不到十分钟又吐,我发狂的毛彦文照片唤他,他才勉强说话:‘彦……中……中……风’。我骇极,狂按电铃,命侍者请医生,又打电话通知朱体仁先生及许地山伉俪。医生到时不肯打针,只看见他和旅馆老板娘交头接耳。一忽儿救护车来了,他坚决要把病人送医院。我起先不肯,后来又没了主意,乱做一团。送至九龙皇家医院时,体仁、地山伉俪及陈树楷君均已赶到。医生给他打了一针,断定是脑溢血。送进病房时,鼾声大作,像是睡熟了。我逼着医生,问他是否能救,他说‘Thereislife,thereishope’。我又要地山君请香港最好的医生,他勉强应允,匆匆离去。体仁亦以要打电报去沪、渝而离去。此时仅我和陈君二人。我忽然想起日间遇见本院毕业生朱福海,立即打电话叫他来。他到后约十余分钟,先生呼吸忽然发生障碍,特别护士奔告医生,医生命用oxygen,未及呼吸,鼾声已停。我逼医生打针急救,他不言语,我再三要求,他才用低沉的声音说:‘He’sgone’。我眼前一黑,好像天崩地裂,我疯了!医生看我这种情神,不胜凄然,安慰我说:‘ItisGod’will’。完了,一切都完了!这是青天霹雳,这是一个恶梦,生命是如此的容易毁灭吗?我不信,至今我还将信将疑。可是事实是残酷的。先生已一去永不返矣!此为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展六时,即阴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就是我一切幻灭的一天!”

熊希龄的骤然去世使得毛彦文惊惶失措。但丧事还得操办。当时在香港的亲友熟人只有陈树楷一家(陈字伯年,广东人,他的伯毛彦文站立熊希龄墓碑旁照片父与熊希龄为同科进士)、许地山夫妇和熊希龄的内侄婿朱庭祺(朱系盐务稽核所总办,时设一临时办事处在香港饭店,驻此办公)。再就是还有一位慈幼院的毕业生朱福海。就靠着这几个人出力,东奔西跑。没有钱,由朱庭祺代毛彦文向盐务稽核所香港办事处商借5000英镑,说明月息若干,这就是治丧的全部费用。当时因为战乱,日寇到处轰炸,国内亲友接电来港参加丧事的人很少,仅只有上海红字会代表张冠善、熊的外甥田学曾,内侄女朱曦,毛彦文的堂弟毛仿梅,香山慈幼院的代表张雪门(从长沙赶来)以及熊希龄的次女熊鼎(于出殡前一日到达)。故熊希龄的丧事办得十分简寂。然丧事办毕,葬在何处呢?当时各方意见不一。上海方面的亲友主张葬于上海。熊的长女熊芷由重庆发来电报,希望火化后,将灵骨运往重庆。湖南省政府派人到港迎榇,准备予以公葬岳麓山(当时有彭施涤、赵恒惕、胡元倓、何键等44人联名具呈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代呈国民政府行政院请予公葬),北平的亲友建议归葬北平香山北辛村的熊家墓园,因为这里有熊希龄自己筑的生圹,并且熊的母亲,夫人朱其慧都葬在此。毛彦文说,从道理上讲,以归葬北平香山的熊家墓园为最好。可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从香港运柩到北平,确不容易,倘若途中出了差错,将追悔莫及。因此,她果断地作出决定:先暂时将熊希龄安葬在香港,俟时局平定后,再为归葬北平香山熊家墓园。于是托人在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墓量字号地段购买了一处位置,于1938年1月10日,将熊希龄棺葬于此(半个世纪后,即1992年的夏天,毛彦文与部分原香山慈幼院的学生将熊希龄的灵骨归葬北京香山熊家墓园,并将墓园修葺一新)。熊希龄的丧事虽然办得简寂,然而人们在心里却为他筑起了一座座丰碑。国民政府在收到湖南省政府请予公葬熊希龄的呈文后,立即发出一份“明令褒扬”的专件。谓:“赈务委员会委员熊希龄才猷卓越,知识湛深。辛亥光复以后,屡任要职,望实允孚。嗣后办理慈善事业,提倡民众教育,愿力恢宏,功在社会。此次抗战开始,在沪创设伤兵医院及难民救护所,悉心赈济,成效昭然。近以忠愤填膺,撄疾逝世,追怀往绩,轸悼殊深。应予明令褒扬,交考试院转饬铨叙部从优议恤,并由行政院转饬湖南省政府举行公葬。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资表彰,而昭激劝。”1938年4月3日(即农历清明的前两天),上海各慈善团体与熊氏诸亲友在上海发起为熊希龄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庆澜在熊希龄的遗像上题了“霖雨苍生”四个大字。张元济起草的《公祭熊秉三先生文》,历述其生平事迹,闻之令人心恸:“……佛人地狱之大愿兮,思救死而扶伤;终凿枘之不相入兮,只善刀而自藏;骇帝制其蠢蠢兮,独归隐于岩廊;弦歌倏其将绝兮,幸馈贫之有粮;湘民所利将被夺兮,协众力而起为之防;念天下之己饥己溺兮,无一息之敢亡;毛彦文晚年在台北归葬北京香山后的熊希龄先生墓园张元济与熊希龄交谊甚深,尤其在戊戌时,他们同时被革职,当时遭党禁者共有20余人,先后云亡,到1937年仅存陈三立、熊希龄与张元济三人。而1937年内陈、熊相继去世,则只剩下他一人了。故他对熊的情感较别人又特别一些。他为熊希龄写的挽联云:“浩劫转旋难,归来异域,羁魂破碎,多应怜故国;知交零落尽,数遍前朝,党籍孑遗,我愧作余民。”蔡元培与熊希龄交谊亦深,他除了为熊希龄书写墓碑,也撰了一副挽联:“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与熊希龄生前一起办理慈幼事业的陈鹤琴作歌颂道:“烽烟满目,戎马仓皇,际此时兮艰危,伤哲人之凋亡,草木下泪,白日无光,灾黎待谁拯救?儿童失去保障!维公伟绩,有如山高,有如水长!吾人必须从此继起,努力前进莫傍徨!前进莫傍徨!”

十年过去了,到了1948年1月3日,是熊希龄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子,毛彦文在北京石驸马大街22号熊宅又特地举行纪念会。熊氏的亲友、学生以及仰慕熊希龄的人都来了。毛彦文说:“冷落的熊宅,又见车水马龙,盛极一时。”这表明人们并没有忘记熊希龄。是的,人们不会忘记这位先哲的。《北平日报》的一位记者这样说:“岁月的冗长没有冲淡他在他的同僚、亲友们心中的印象、影响、以及悲戚的情绪,尤其是香山慈幼院历届所教养出来的五千余名孤儿,他们广被遗泽,过去曾,现在是,将来会,把熊氏虔敬的供奉在记忆里。就北方广大的群众来讲,凡是知道香山慈幼院这个组织的便会慕闻熊氏这个人,反过来说,亲炙或仰慕熊氏的为人的,也便知道他手创的慈幼院;熊氏的名字与慈幼院,两者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直到今天,慈幼院里有他,而他对于慈幼院,比之其他任何事业,却也是戮力尽瘁的费过一番经营。今天各方面来纪念他逝世十周年,不单纯是乡谊,世谊,以至于友谊方面的属于人情与情感上的形式与维系;纪念他,因为他曾种下一颗值得被纪念的‘因’。”

1月3日这天,《华北日报》、《世界日报》、天津《大公报》、《东方杂志》等一些刊物,都开辟了纪念熊希龄的特刊或专栏,胡适、林志钧、叶景葵、朱经农、成舍我、沈从文等人,都写了专门的纪念文章,追忆熊希龄的生平并表达对他的敬仰。毛彦文也写了一篇,她的文章最动真情。其中一段评论这样说:“先生自绝意仕途后即从事社会事业,这是一个新的觉悟。政治既无力令其改善,就不如把社会基层改造,奠定基础。故举凡救济工作,儿童福利的提倡,慈幼院的创立,处处表现有远大的眼光。二十余年前,绝无人用最新式的教养,培植孤贫儿童。本院于民国二十年即有家庭式教养,至今欧美先进国家视为最理想的机关教养方式,先生早于十六年前实行了。二十一年自与子女析产后,将他所得石驸马大街等处的房地产全部捐充儿童福利事业的基金,并设董事会管理之,他自己从那时起仅每月向董事会支数百元生活费而已,其自奉之薄,有如此者。先生待人诚恳和蔼,聪颖过人,其文章,其书法,其绘画,均足以传世。他尤爱国,虽不在位,对于国事仍极关切,不然也许今天还健在,不至因初期抗战失利刺激过深的原因而死于国难。至于在政治上,有正确的主张,对国家有不可磨灭的功勋,自有公论。”

毛彦文的上述评论是贴切、中肯的。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熊希龄一生中也难免存在着某些过错与失误。但是他的过失与他的功绩比起来,只能是大醇小疵,白璧微瑕。他一生盖棺论定,不失为一个赤诚的爱国者,怀有经国济世抱负的政治家,有志于造福人群的社会活动家、慈善家与平民教育家。他一生蒿目时艰,尽瘁国事,关怀民瘼,为孤贫儿童谋幸福;他晚年披肝沥胆,舍生忘死,积极地投身抗日救亡,是永远值得后人崇敬和怀念的。熊希龄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历史没能让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是他和梁启超在政治上联手的失败。但熊希龄没有因此悲观厌世,更没有采取梁的革命手段。熊希龄好像老早就意识到民主政治革命是要“渐进式”的。如一时达不到健全资产阶级式民主政治和法制,则置政治于度外,而把察言与教育合为一体,使社会平民同受幸福。熊希龄,是位很了不起的“白璧微瑕”的平民教育家的领袖人物!

同类推荐
  • 新汉书

    新汉书

    江山如画,豪杰遍生,剑气如虹,美人如玉。没有天生的英雄,没有天生的王者。身逢乱世,能苟活一世已乃兴事,哪有心思争权夺利。可,不愿漏媚骨,不愿屈恭膝,那该何去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却意外来了一个对历史并不熟悉的现代人,他有能力活下去吗,他如何面对这陌生的世界?奸雄、枭雄、英雄、奇才、鬼才、美女......这只是虚构的故事;这只是古怪的传奇。这只是已过去的历史;这只是今日荒唐之言。初次练笔,功底浅薄,若辱君之眼,先行谢罪。
  • 寒火

    寒火

    一个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穿越来到三国时代,成为吕布的弟弟,他将怎样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胆识,创造出一个煌天盛世呢?敬请期待《三国之煌天盛世》
  •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穿越隋唐之李玄霸

    他某名牌大学挂科生,穿越回到隋唐,成为了李渊的三儿子李玄霸,他有着领先1000多年的知识,他有着永动机般的精力,他有着显赫的家世,他是隋唐第一好汉……他搞发明、做生意、贩奴隶,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与群雄逐鹿中原,与李世民争霸华夏,开疆拓土成就日不落帝国……
  • 八卦战国

    八卦战国

    一部先秦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至秦扫六合,文明在起源,国家在发展,思想在形成;一部春秋战国史,横跨东周列国,纵贯五霸七雄,三教与九流并存,英雄与骚客共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手串穿越记

    手串穿越记

    试想假如潘金莲家里有串珠子,她在家里就不会闷,会在家安安静静,也不会开窗吹风。那么就不会遇到西门庆,不遇到西门庆金莲就不会出轨,不出轨,武松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就不会有靖康之耻,也没有金兵入关,更不会有大清朝,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中国将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却又被对头和死敌占据,所以只好先西游,再东征,穿越来穿越去,乃至穿到虫洞打外星人……时空由此混乱,杂七杂八的元素涌入架空时代之中,神奇的旅程就此开始。
热门推荐
  • 念你成殇:邪魅鬼王嚣张妃

    念你成殇:邪魅鬼王嚣张妃

    因一个莫名其妙的赌约,他娶了她。他步步为营,为了内心最柔软的那个她,不惜一次次伤害她。她小心翼翼,举步维艰,跟他针锋相对,却不小心弄丢了一颗心。“君墨染,你一定会为你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如有来世,必将我如今遭受的一切悉数奉还。”那一天,她如是说。他以为,他爱的只不过是与那个她相似的性格,他以为他不会后悔。但等他发现,原来他的内心早就被她全数霸占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亲……我保证不会是BE的结局,亲们放心入坑)
  • TFBOYS之四叶花海

    TFBOYS之四叶花海

    在生活中,会有许多的四叶草吧。随着tfboys三小只一点一点的长大,他们越来越受世界人们的欢迎。所以小编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而写出了自己幻想中tfboys的少年们遇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四叶草时的一个场景。
  • 爱深时方恨晚

    爱深时方恨晚

    相传,很久以前美人鱼的令尊临死前留了一滴眼泪,她的眼泪在掉的地之时凝结成珠,凡人若触碰此物,便会中毒身亡,世间只有阳法道和阴医师才可触碰此物,又因为此物乃阴医师相克之物,所以交以阴医师之族长保管,于是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这泪珠也有了名字,世人称之为“相濡以沫”之泪。白陌为了帮哥哥找解药,便想办法赢取苏沫的信任,于是两人从相识,相爱,到相杀。
  • 活死人的黎明:生化末日

    活死人的黎明:生化末日

    龙恩新书《绝代狂神》。ERD公司为军方研究病毒,希望制造出强大的生化战士。不料,失败品T病毒在实验中泄露,更可怕的是通过感染的丧尸传播,成了世界的灾难。在死亡恐惧以及求生欲望的面前,丧尸的可怕远远没有人心来的黑暗。这,就是末日......
  •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真实名经序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真实名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版电影

    绝版电影

    《绝版电影》是慢热型小说,采用倒叙式开头,将读者带入绝版电影的青春世界,人生本就是一场绝版的电影、青春本就充斥着热血。且看主人公,顺境时谈笑风生、独领风骚;逆境时,看他山人自有算计………
  • 穿越之傻王爷

    穿越之傻王爷

    她,生为杀手,却一心想要田园山水般的生活。每天打打游戏,种种花,遛遛狗是她的梦想。结果在她情窦初开看上自家老大的时候,她那老大一颗子弹送她上了西天……不爱我也不至于要杀掉我吧?!幸亏老天待她不薄,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成为了官家小姐。没等她享受完大小姐的惬意生活,便宜老爹又匆匆忙忙的把她嫁给了傻王爷……什么?傻王爷?傻王爷好啊!叶欣两眼放光,傻王爷好调教,她最喜欢养成游戏了……只不过这个傻王爷,看起来怎么有点眼熟?
  • 珠玑赋

    珠玑赋

    宋辞云这一生为了别人而活。她因为他酒后一句戏言,动用家族势力,为他杀兄轼父,替他背负天下骂名,扶他上皇位,怕他根基不稳为他铲除异己,帮他在朝中安插他信得过的得力大臣。等他的江山稳固下来了,却封了她的姐姐为皇后,日日陪在她姐姐身边。她依然无怨无悔,直到她被陷害。而她一直深爱的男人没有丝毫犹豫将她送入冷宫,骂她毒妇,赐她鹤顶红与三尺白绫。临终前,她发毒誓,来生定让他不得好死。可阴差阳错,她重生到了另一女子身上。“陛下糊涂了不成?我是宋珠,不是什么宋辞云,更不会屈位于贵妃。”
  • 来世定会成为夫夫

    来世定会成为夫夫

    轮回千年,我只为等你!我在这里尘世间以游荡了千年,为了你,我大闹三途川!私倒孟婆汤!为了你,我被地府追赶整整上千年!天地不容我,我只会找你!还记得昔日你和我在昆仑山见的那些美景吗?你说过,若有来世,我们定会像女娲与伏羲一样结为夫夫!这人世间早已物是人非,倘若这一世,若再找不到你,我便真的要灰飞烟灭,我好不甘心啊!禅和等我,我来了!
  • 三世浮尘

    三世浮尘

    第一世,她是太女,他是质子。初见,她挑着他下巴:“美人,嫁否?”他淡淡一笑:“太女,娶否?”二世,她对他说:“我看你骨骼惊奇,拜我为师吧。”你确定不是看在他厨艺的份上。第三世,魔魅的宫殿,苍白的面孔,比血黏稠的红唇:“多香的血。”她也一脸邪魅:“不如,你来尝尝?”小剧场“宫主,师祖她抢了皇帝的御膳”下人哭着禀告。“哦,吃得可愉快。”皇甫琅玕挑眉。……“始祖,王后拿了祖传圣宝。”皇甫琅玕皱眉:“她怎么拿那东西?”长老仿佛看到了希望:“对呀!”皇甫琅玕自言自语:“那玩意那么差,不适合她,我这里有更好的,我得给她挑些。”长老栽倒……(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