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孽障,怎么不早跟娘说,也好及早准备孩子的衣裳用度。”没等笑容完全舒展,司马秦氏又垂脸而叹,“只是不知道娘能不能撑到那一天。”
“母亲吉人天相,定能安泰无恙!”
“你小子净说些没用的,快去,快去,找你的媳妇儿去吧!”
司马懿由丫鬟推出房间,张春华接过来,往自家推去,她见司马懿脸上神色不对,问道:
“娘是有什么大事吗?”
“娘的身体怕是不行了。”说完这句,司马懿不再言语,目光黯然。
邺城始建于商,齐桓公称霸时重新修筑,至战国,又为魏国陪都。袁绍雄霸四州,以邺城为治所,苦心经营十余年,成为北中国首屈一指的名城。
曹操占领邺城后,发现它城巨人多墙高,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比起许都丝毫不差,因此将自己的司空府和一干掾属以及朝廷中枢迁到了邺城。他另外考虑,许都毕竟有天子在朝,做起事来多少会有掣肘,殿上反对自己的那些人,看得也实在心烦,却不能一个个都杀了。迁邺后,许都地位陡落,城中只剩一班酸文弱士,眼不见心不烦,任由他们自个儿热闹去。
曹操初到邺城,做了几件事,一件事是阔延邺城的规模,他用时三年,在原邺城的一侧修建了新城,称为北城。北城东西长七里,南北宽五里,设门六座,正中由大道贯穿,分为南、北两部,北边为公府官署所在,以及名为“戚里”的供显宦贵游居住的高楼;南边是普通百姓的居所,全由北方各地迁移充实。
第二件事是在旧邺城的深壕外增挖了一条护城河,并增设两道城阙,使整座城池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备。新城落成后,曹操对司空府几个掾属的职事进行了调整,这是他做的第三件事。
司马朗被外派到堂阳县任县长,曹操要发挥他善理庶务的能力,将堂阳这个治安混乱的东部重县好好治理一番,待积累政声后再行提拔。
陈群以西曹掾身份兼任司空府参军,文武兼具,可见曹操对他的信任。辛毗被加官侍中,侍中虽然是个散职,但因其能随从天子左右,出入宫廷,非亲信贵重之人不能任,如今曹操代天巡狩,辛毗就可以侍中之名出入曹操私宅,常与策对,这说明曹操将他视作心腹。崔琰由掾属升任尚书,位在中枢,这是对他在征袁战役中立下的功劳的表彰。
荀攸在原赐邑三百户的基础上,又赐邑四百户,他的叔父尚书令荀彧被曹操赏赐了千户食邑,曹操本欲将司空之位让给荀彧,被他坚拒,于是又增赐食邑千户。
赵俨被任命为都督护军,负责邺城所在的魏郡所驻军队的军纪督查,同时管理全郡的民屯事务,挚友杜袭也同有封赏。
从这次封赏任命看来,以荀彧为首的颍川人依旧是曹操倚重的对象,这让非颍川人士,如孙资、刘放在艳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嫉妒,常在曹操面前风言醋语。
这是曹操早就料到的,他丝毫不恼,反倒格外高兴,在颍川名士云集的司空府,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正是他通过这次封赏任命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收拢人心,一方面要使对方感受到自己对他的器重,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被他所累,成了别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这就必须在重用君子之才的同时重用小人之才,让那些名士时刻感受到危机,因而更加用命,更加忠诚,反过来自己再愈加恩宠,形成良性循环。
孙资、刘放说不上小人,但也决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这两人受到曹操青睐,除了的确博学多才,更因出身卑微,广通黎庶,消息灵通,故而被他倚为耳目。
孙资、刘放对名士虽然有种天然的反感,但并不是每个人他们都冷眉相对,崔琰与蒋济就是例外。这两个人不似荀彧、辛毗、陈群等人那般高高在上,崔琰更像是乡间的耆老,充满智慧,亲切慈爱,没有架子,容易接近;蒋济出身跟他俩相同,性格随和,待人热情,相比于崔琰,更是无话不谈。
这日休沐,二人从酒舍打来一坛子老酒,来到蒋济家,下人回告,蒋济去城西阜成河钓鱼去了。二人拎着酒,雇了两匹马,来到阜成河。只见蒋济头戴破帽,背靠大树,正全神贯注地盯视着河面。
刘放暗道,这个子通,真是会给自己找乐趣。
二人安静地站在树后,等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被蒋济甩到岸上,才叫着好出来。封赏之事过去了快十天,但二人依旧耿耿于怀,抱怨司空不给他们做主,蒋济听后,笑道:
“二位兄台如果天天为这种事烦恼,这日子还怎么过?在下不也没有加官,没有晋爵吗?咱们只要以忠心事司空,以才智辅司空,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司空可绝对不是糊涂人,他心里比谁都明白,又怎么能是我等能揣测的!”
“子通莫要怪罪啊,在下与彦龙兄其实也快忘了这事,可一见子通,忍不住又提起来了。莫怪,莫怪!”刘放说道。
“要说司空明察秋毫,一点不假,可是老话讲,家务事累死英雄汉。”孙资解开酒坛封泥,在地上排开三个大碗,倒满酒,自己取来一杯先喝了几口,说道,“司空再英明决断,可也免不了俗。”
“这话怎么说?”蒋济手拿酒杯看着孙资。
“司空在朝堂是司空,在家中是父亲,父亲爱幼子,打算立他为嗣,众人看得一清二楚。可废长立幼从来都是大忌,袁绍不就是明证吗?若非如此,何至于此败得如此快!”
一侧的刘放频频点头,附和道:
“司空向来不拘泥俗礼,因此我等寒门亦能出入公府,授予职权。可是立嗣又是另一回事,嗣子不仅要承继司空曹氏族长之位,更要承继司空的官位爵品,兹事体大,于国于家于众属都有着莫大的利害关系。最为根本的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一旦有所变故,必将动摇根本。我担心以司空今日之重,逆势而行,必将使他奋身徒步,白旄黄钺十七年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让野心者有可乘之机。
“曹丕公子虽然为人有些莽撞,但司空除了从小将他带在身边赴熊虎之任以外,又何曾聘请名师教导过他?可不管怎么说,曹丕公子身为长子,理应成为继承者。顺天应民才是长久之道,这也正是司空能略平北方虎视南土的原因。子通,你觉得呢?”
蒋济一开始还纳闷这两人怎么说起立嗣这事来了,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人是来找支持者的,与我称兄道弟的目的也在于此,只是——
这两个人什么时候结交了曹丕?
他们为了曹丕四处奔走,寻求支持,难道不怕被曹操发现吗?不过反过来,如果他们能帮曹丕顺利接位,势必成为曹丕最为倚重与亲近的人。恩赏自是不用说,说不定还能左右军政,比之将来的富贵,如今冒一点险算得了什么!
曹操虽然宠爱曹冲,也确实表露过打算立曹冲为嗣的意图,但他认为,曹操在这种事上,绝对不会感情用事,他那时候的表态或许只是突然来了情绪。至少到目前为止,曹操没有下达任何正式的文书确立曹冲的地位,立他为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了曹丕,那几个成年的兄弟可能也都在暗自较劲,觊觎宝座,这么一想,曹冲未免有些可怜。这个见到谁都面露无邪笑容的青衫少年,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卷入这场争斗之中,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哥哥,竟将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将相帝王之家,浓情蜜意的背后,皆是刀光剑影的暗杀与烛影斧声的猜疑,历朝历代都不能幸免。
自己该站在哪边呢?
理性分析的结果,让蒋济选择了曹丕,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需要这么做。孙资、刘放得知他的态度,喜不自禁,一连灌下两碗酒,也许是因为酒醉的缘故,这两个人说起话来开始口无遮拦。
“子通,我方才说曹操不拘泥礼法,就立嗣来说,他看重的不是嫡庶长幼这样的名分,而是统御、操柄的才能。老实说,曹丕公子除了驰骋沙场,诸多方面皆不如曹冲,因此曹冲一日不死,我心里头就一日放心不下。曹丕公子虽没有明说,但我觉得,他其实早有这个意思。我们既然支持曹丕公子,就应该想他没有想到的,做他不敢去做的。”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一个人上位,在他的脚下也堆满了反对者、碍眼者的累累尸身。“斩尽杀绝”在这里不仅仅是对付他人的手段,更是自己的生存之道。
孙资、刘放走后,蒋济重又甩下渔竿,很快,渔线抖动,这是有鱼上钩,蒋济用力往上一拉,渔竿“啪”的一声断成两截。他愣愣地注视着漂在水面上的那截断木,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太对劲。
对!是陈群!
曹丕因为何晏的事,对陈群怀怨已久,一旦继嗣,必然对他不利,往最坏处想,可能性命都保不住。蒋济思来想去没有主意,这事又不能向他人请教,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得找权枢之外的人,没有切身利益,必定比自己看得透彻。
此时,他想到了司马懿。
五天后的休沐日,蒋济身骑快马,奔到温县,还没到司马家,就瞧见府门两侧挂着白绫,心下登时一紧。下马递上名刺,不多时,管家一身素服,脚踏碎步来迎,将他带到司马懿面前。
只见司马懿身披重孝,面容憔悴,嘴微张,哼着儿时司马秦氏教他的歌谣。蒋济听他唱完,轻轻呼唤他的名字,司马懿似乎是用尽全力一般抬起头,注视着他,眼神空洞,没有情绪,没有光泽,就像是手艺拙劣的木匠雕出来的塑像。
“子通,你来了。”声音微弱,精神不振。
“仲达,这是?”
“老夫人过世了,十几天前刚办完一应礼俗。” 管家在一旁轻声回道。
“崔先生当日因母逝,到陆浑山找孔明先生纾解心绪,涕泗滂沱,哀动左右。我当时以为那样太过,近乎虚假,如今家母病逝,才知无论怎样号哭,不足表达心头悲痛。”
张春华挺着大肚子,由一个小姑娘搀着从里屋出来,似乎是要晒晒太阳,一见有外人,就要转身回屋,被司马懿叫住,说这是陆浑老友,不用回避。
张春华的肚子正孕育着新生命,生死相替,喜悲交加,蒋济不觉哀戚,眼眶有些湿润。他擦了擦眼角,不知道这个时候对司马懿说那件事恰不恰当,可是这又关系到陈群今后的命运,身为朋友,不能袖手旁观。
司马懿听完蒋济的讲述,无神的眼睛慢慢放出一丝光彩。他敲了敲自己的腿,说道:
“大乐必易,很多事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复杂。”
“你是说让长文兄去杀曹冲以表忠心?”蒋济口呆目钝。
“子通,你多想了!”
司马懿令小姑娘将自己推到天井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