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5300000028

第28章 唐师曾(2)

他还风趣、谦虚地说:“我有幸在战时周游列国,成为战争中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我到过伊拉克没见过空中花园,到过以色列没见伯利恒,到过约旦没游过死海,到过埃及却不知金字塔为何……我是摄影记者,按传统不该写文章。海湾战争中,由于战时法规对摄影采访的诸多限制,逼得一人独居虎穴的我不得不另辟蹊径;为完成任务,我在拍照、冲洗、放大、传真之余操起钢笔试着写新闻,想不到受到新华社总编室通报表扬、万千读者的欢迎而势成骑虎。其实我写得很臭,只不过代表12亿中国人在恰当的时间到了一个恰当的地点,偶作蛩名而惊天下。如果没有新华社摄影部不停踢我的屁股,我绝不可能跳在吉普车引擎上,蹲在长途采访的旅途中以膝代案,一篇一篇地炮制战地飞鸿;没有我老板命正润色,我在战时写的东西肯定一篇也上不了版面。”

海湾战争期间,唐师曾辗转以色列和伊拉克做战地报道,写成了《我从战场上归来》、《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等著作(后来又出版了《重返巴格达》、《我的诺曼底》),奠定了自己战地记者的光辉形象。在《我从战场归来》的“前言”中,唐师曾写道:“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确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天赐——本世纪仅次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从部队正规化、装备、训练、实战经验看,伊拉克军队的钢铁含量远远高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的中朝、越南部队。伊拉克飞机、坦克在数量质量上的相当优势,使其可动用空军和上千辆坦克进行以师为单位的坦克战。”加上自己的传奇见闻,所以唐师曾觉得有必要撰写这本书。

在绝大多数视“生命第一、照片第二”的声音中,唐师曾发出“照片第一、生命第二”。他的愿望就是成为罗伯特·卡帕那样的杰出战地记者。1954年卡帕在越南踏雷而亡,临终一刻按下快门。唐师曾总结卡帕精神“为人类进步玩命工作”。他给自己电子信箱也取名“卡帕”(capa)。郭超人社长曾对他说:“摄影记者应该是最勇敢、最忠诚的人。新华社摄影记者更应该如此。”他也记住了。

中东是唐师曾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摄影记者有在现场和大人物交朋友的无限机会。在中东工作期间,他曾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约旦国王侯赛因等许多国家领导人拍照,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可爱的倔老头阿拉法特。1991年1月7日,在黑云压城的巴格达,他第一次见到阿拉法特。海湾战争爆发之际,阿拉法特是唯一公开站在巴格达一方的政治家。那天唐师曾突然发现,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只有1.60米。此后几年里,他先后几十次为阿拉法特拍照。阿拉法特去世那天,他曾非常伤心。

“病鸭”重返巴格达

杨澜曾这样说唐师曾:“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专门到那些别人不敢去或者不能去的地方拍照片。”“他似乎是永远坐不住的人。”

2000年5月至6月,在海湾战争10周年之际,唐师曾一面大把大把吃药,一面却自费重返伊拉克战地,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伊拉克人民,告诉世界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呼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于是著有《重返伊拉克》。唐师曾自己认为这本书是这段时间最能全面反映伊拉克一线情况的书。他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文明发祥地由盛而衰的历史。文字还是那样激扬,文笔还是那样幽默,知识还是那样厚重,故事还是那样震撼心灵,照片还是那样冲击视线……

在此之前,1991年3月至5月,1993年1月至2月,1993年7月至8月,唐师曾先后三次重返巴格达,都是为了近距离拍摄废墟般的城市、呻吟中的百姓、遭受践踏的文明,目的就在于实践卡帕所言“只有相机才能真实记录历史”。故人萧乾(著名作家,二战时期中国著名战地记者)也曾忠告他,“驻外记者工作之一,把外国好的东西拿来学习,不好的我们引以为戒”。

海湾战争结束后,唐师曾又在中东继续干了2年,光伊拉克就去了4次,最长的一次住了半年多。由于对自己体力过分信任,他把伊拉克能去的地方都去了一遍,当地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当地人住哪里他就住哪里。

2000年这次唐师曾重返巴格达,把他夫人也带去了,还在中东(伊拉克的曼苏尔)孕育了后代。他夫人曾“试图阻止”病中的唐师曾重返中东,屡屡不成,结果还被拖下水,陪同丈夫去了战地。他曾在耶路撒冷哭墙下许过3个愿:“做好记者、娶好姑娘、生小超人”,至此算是一一如愿。在北大医院林巧稚嫡传弟子董悦教授亲自操刀下,2001年唐师曾终于幸福得子,取名亚述。亚述是伊拉克北部一个文明古国。而且这天刚好是7月23日——埃及国庆日,进一步说明此人有阿拉伯情缘。

唐师曾是去呼唤和平,因为他“痛恨海湾战争,还我开心生活”。

他说:“当我的海湾战友在电视上谴责海湾战争毁了我们的余生时,我发明了独自远行的逃避法。上帝给我佳能相机、大吉普的同时也给了我疾病,当年透支的生命必须加倍偿还。”

唐师曾还认为:“伊拉克是神在地球上造的最好一块土地,是唯一有丰富的水和丰富的油的土地。”而且两河流域的水并不湍急,就像两条大水渠一样形成新月形的沃土。而且这个地方曾是人类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备、最文明、最富足的国家。“civic”就是“城市”之意;而英文“文明”一词(civiliazation)便来自这个词根。他热爱伊拉克,他对伊拉克评价很高。

而且唐师曾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他持续不断地反复地去那里,于是在那里有了很多朋友,“有将军朋友、大官朋友,也有普通老百姓朋友、一无所有的朋友。所以说起伊拉克,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的新闻事件,而是有我的兄弟姐妹在那”。他已对伊拉克产生了深厚感情。

他还希望考察海湾战争及其封锁对伊拉克的影响,对海湾国家和世界格局的影响。他说:“《重返巴格达》讲的是一个普通人靠自己努力、持私人护照美梦成真的坎坷过程。我只希望《重返巴格达》能像1990年12月我潜入巴格达等待海湾战争爆发那样,再次告诉我的国家那里发生了什么。”

唐师曾右胳膊上有块手表,左胳膊上也有块手表。他解释“左边是伊拉克时间,右边是中国时间。空间上我不能同伊拉克在一起,时间上可以”。

唐师曾说这次去伊是对他的最大挑战。因新华社领导照顾他身体,让他在家养病。可是他太喜欢伊拉克了,觉得人类的伟大文明被封锁了十年,应该被反映出来。他的新婚妻子不放心,要照顾他,所以全家都去了。这次他买了部莱卡相机(伟大的罗伯特·卡帕用过的牌子),回来之后就写了《重返巴格达》。也就是这段时间,新浪网上开始流传他已被新华社开除。所以他说,这次采访是对他整个人生的最大挑战,但是由于他的心自由,就去了。

有读者反映:“看《重返巴格达》,就像坐在放映机前,跟着摄像机镜头去了趟海湾战争后的中东。”“唐老鸭的作品,好就好在栩栩如生地让人看到这个世界的模样;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就是老鸭以镜明志式的自我剖析,让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说得多好啊!

2003年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要生擒一代枭雄萨达姆,战争达到白热化。有过多次中东战地采访经历的唐师曾,其心态是始终想去,但由于他血不好,新华社领导更坚决地让他在家休养,一个是出于对他的爱护,另外是他如今已有更年轻更健康的生命(儿子)。他认为:“现在去的记者,他们经验不如我,尽管我目前有病,我仍然想去。对我来说最大的难度是,我自己没办法投入那么高的经费。三年前我自费去了趟伊拉克,几乎是倾家荡产。”

为什么伊拉克与美国要打仗?唐师曾说:“我经验中的阿拉伯人和美国人仿佛生活在不同时空,在交流上存在一定障碍,但战争和暴力显然解决不了问题,聪明的小布什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唐老鸭”的诺曼底

《我的诺曼底》是一部跨越了12年才最终成书的新作,源自于1992年的一篇文章《魂系梦牵阿拉曼》。那时正值阿拉曼战役50周年,唐师曾开着他的大吉普“和平鸭”号,启动了其二战旅程。也正是那篇文章,让唐师曾获得了当面采访前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之子、原斯图加特市市长小隆美尔,以及与众多世界政要一起参加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的机会。“我自己就是个战争受害者,所以我狂热追求和平,终身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和罗伯特·卡帕一样的战地记者。”他写道。

唐师曾在这12年里,“其间天灾人祸、贫病交加、债台高筑、妻离子散,至今难见我儿亚述。我的身体和大脑都很累,因为一个人走了很远的路。承蒙神的保佑、祖宗福荫、朋友相助,加上我走火入魔,不弃不离,最终完成《我的诺曼底》。”

2004年6月6日是二战后期著名的“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为铭记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前往法国诺曼底,在治病的同时,记录报道了整个活动在欧洲大陆开展的盛况。此次远征的宗旨是:回顾二战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巨大危害,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愿望的理解,呼吁全人类热爱和平、保卫和平。

同类推荐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心灵底片

    心灵底片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分为“乡土乡情”“仁山智水”“生活随感”“情人咏史”四部分。文字干净纯朴,语言清新自然。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热门推荐
  • 凶神传

    凶神传

    万古凶兽转世,拥有绝世天赋的他逆天崛起,征战四方,要么亡,要么成皇!
  • 中国科技史速读

    中国科技史速读

    历史有助于我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我们建立民族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资料经过提炼,横向分割,纵向发展,纵横交错,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相应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内容涵盖中国宫廷历、政治历、军事历、科技历、文化历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细胞变异之炼体撼天

    细胞变异之炼体撼天

    不甘落寞的少年在一次实验室参观之行意外打破人体基因极限,全身吸入了星空深处的神秘绿血和血坛深处的未知黑血。在人人追求武道极致的大陆上,一支没落的炼体流派中,李扬能否依靠这不一样的体术修炼创造出不一样的炼体奇迹。敬请期待,变异带来的一力撼天!
  • 穆念陌忘

    穆念陌忘

    有时候,我们离记忆中的地方远远的,以为这样便可以全部忘记,但是,有些人、有些事,是一旦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便再也无法割舍下的。黎陌的出现打破了穆宇凡原本平静的生活,她改变了少年孤僻的一面,却从此也将悲伤和苦难一并带给了他,经过一波波的事后,他们经历了生离死别,他们经历了苦苦等待,她想过离开,可,无论走多远,少年的影子都一直在她的记忆中,每一次想忘记,都是血肉分离般的疼痛。十年的兜兜转转,年复一年的苦苦等待,他们认识十年,他一直爱着她,在她还不知道的时候,她一直以为她的记忆最清晰,可是,那些被她遗落的记忆碎片,他全部把它们珍藏,放在内心最柔软的位置。少年的眼泪,黎陌的离开都是他们爱着彼此的证明.....
  • 我家男神是学霸

    我家男神是学霸

    话说女追男隔层纱,但为啥她追了他7年,他还是那么冷漠。。终于有一天,夏言沫"啪"的拍了拍桌子说"白屿!老子再也不要喜欢你了!"谁知那个男人反身来了个壁咚"呵,想逃?!"夏言沫一脸懵。。
  • 末世修真之夜轻染

    末世修真之夜轻染

    这是一个异界大能重生现代末世文。她,夜轻染,明溪大陆的天才,年仅一千三百二十四岁便踏入渡神期,却不想渡神失败,幸好她提前元婴得以躲过此劫,却不想被拉入空间裂缝。她,`夜轻染`吃喝玩乐,嚣张跋扈,蛮不讲理的大小姐,只因有一个疼她入骨的哥哥,夜清尘。却死在末世实验室研究所。当异界大能重生在现代少女身上一切都将不同,回到末世前收集种子物资。没事打打丧尸升升级,收点打手加小弟,末世混的有滋有味。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小虐,女主性格不定。新人新文,求收藏,求月票。
  • The Crowd

    The Crow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言

    至言

    仙人,超脱凡俗,唯谈真吾,是为仙谈。圣人,驾御天地,断论一方,是为圣论。神人,摈弃万象,大话乱界,是为神话。至人,心向大同,微言大义,是为至言!
  • 娱乐圈之天生绝配

    娱乐圈之天生绝配

    娱乐圈传奇萧墨,16岁拿了所有新人奖,次年专辑过200万,登上巨蛋,成为最年轻的登台艺人,两年后拿视帝后却选择退隐,现在携女主陈曦回归,从此踏上了他们爱与荣耀的征程,有了属于他们的甜蜜时光。ps.1v1绝对宠文,结局HE.亲们,你们懂得,赶快支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