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密切关注这边形势的大骑士呼延赞放下心来,安心的施展武技,一支骑士枪在他手中宛如活了过来,刺,砸,扫,戳等无不得心应手——当年呼延赞在帝都苦练武技时,曾经借鉴过帝都螳螂拳馆之金字招牌螳螂拳中的精妙招式,因此,呼延赞的骑士枪施展出的不完全是枪法,还有一些拳法中的精义,比如四两拨千斤,比如以柔克刚,比如缠绕卸引等手法。
螳螂拳馆的馆主过三拳老拳师曾经说过,天下武功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一是招式精妙,二是斗气深厚,呼延赞大骑士深以为然。
如此一来,对于呼延赞枪法中时不时冒出的精妙招式和手法,与他对战的野蛮人百夫长拓跋扈则大感吃力,虽然拓跋扈修炼的功法实质上和斗气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名称叫法不同而已,草原人称这种斗气为原气。
本来,大骑士呼延赞的斗气就比百夫长拓跋扈的原气来的深厚,现在招式看来也比拓跋扈高出一筹,所以,平时自视甚高,非常自负的百夫长拓跋扈被呼延赞打的满头大汗,心中叫苦不已,知道是自己大意,踢到了铁板。
不由心中暗骂自己糊涂,巫士朵儿衮已经提醒自己对方是一位大骑士,可惜自己太自傲了,竟然不把一位大骑士放在眼里,真是够混账的——须知,大骑士无论走到哪里都算得上是顶尖高手了。
可是……还是有一点略微不同的,百夫长拓跋扈困惑不解,他之前不是没有和帝国所谓的大骑士拼杀过,对大骑士的基本实力也有一个大致的估量——对他来说,就算不能最终战胜大骑士,但起初应付几百招尚可以不落下风,拖住一段时间绝对不成问题——不然他也不敢一人对决大骑士,然而眼前的大骑士实力好像强悍的有点过分,彻底颠覆了他对骑士体系的境界划分。
如果呼延赞知道拓跋扈心中所想,可能会得意的大笑道:“小样,知道帝都螳螂拳馆吗,知道大名鼎鼎的螳螂拳吗,过三拳老拳师可是观察了几十年的螳螂才创出一套螳螂拳的,里面的精妙变化又岂是你们这些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可以领悟的”。
的的确确,螳螂拳馆在帝都那叫一个声名大噪,一般来说自觉无法通过成为侍从,从而来获得骑士修炼功法的有志青年,又不想平平淡淡过一生,就会想方设法拜入拳馆,跟随老拳师学练拳法,尽管练不出斗气,但随着掌握了精妙拳法,再加上长期打拳,力气也会相应大增,故此拳馆出来的弟子之战力也是不可小觑的,甚至一些拳法高明之辈不比一些骑士差多少,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过三拳老拳师,大骑士呼延赞曾经和老拳师切磋过,三场中倒有两场是打成平手的,而最后一场才凭借深厚的斗气勉强取胜,精妙招式之威力可见一斑。
可惜呼延赞大骑士不知道拓跋扈的想法,也就无从解释,并且大骑士还趁拓跋扈心思不集中之际忽然偷袭。
只见呼延赞猛地把骑士枪缩回背后,然后转身快速刺出,臂力加上腰力,骑士枪寒光森森的枪头如毒龙钻一般向拓跋扈刺去,枪头蕴含的斗气和空气快速摩擦散发出火花般的光芒,由于枪头速度太快以至于空中响起奇异的呼啸声。
面对如此气势汹汹的一枪,拓跋扈脸色顿变,来不及其他反应,不假思索地抛下手中的马刀,双手合拢,竟然想凭借双手之力抓住骑士枪,这一招可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倘若抓不住骑士枪,拓跋扈肯定会被骑士枪刺个对穿,即便抓住了,估计双手也废掉了,蕴含斗气的骑士枪又岂是血肉之躯可以抗衡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骑士呼延赞陡然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水中,快速前进的骑士枪犹如被重重水压阻挡,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拓跋扈抓住良机,立即逃离战圈,回到巫士朵儿衮的身边,并且低声道:“多谢巫士的援手……否则我性命难保”。
呼延赞诧异,抬头看去,发现朵儿衮正拿着一柄小刀割开自己的手臂,此时手臂上虽然伤口大开,可怪异的不见任何鲜血流出,呼延赞大骑士心中一动,脱口而出:“血咒巫术,你是巫士”。
原来,在旁观战的巫士朵儿衮发现不妙,不但野蛮人骑兵被赖骰和段欲联手打的节节后退,就连身手不凡的百夫长看起来也难逃呼延赞石破天惊的一枪,本想袖手旁观的朵儿衮无可奈何,这次的行动还需要拓跋扈的领路,不能不管他死活,只好出手相救,而且迫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对身体伤害最大的血咒巫术,这是因为在所有的巫术中,只有血咒速度最快,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救下危急关头的拓跋扈,用其他的巫术,大概还没准备好道具,拓跋扈可能早已惨死骑士枪下。
虽说如此,平时相当爱惜自己身体的朵儿衮还是在心中把贸然出击的拓跋扈骂了个狗血喷头,恼怒异常,外人不知道,由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巫士的身体一向不是太强壮的,故此不是到了绝境,没有巫士喜欢施展血咒。
血咒的释放速度和效果都是一流的——可血咒的施术者必须用自己的精血,用他人的无效,为什么会如此,只知道所以然而不知道之所以然的巫教始终摸不着头脑,不管他们试图如何改良,曾经实验多少遍,这个规律死活打不破。
巫士朵儿衮再次建议撤退,此次百夫长拓跋扈毫不犹豫同意,立即吹响撤退的号角,并且身先士卒抢先护送朵儿衮动身。
野蛮人骑兵战士小队护送巫教的巫士不远千里进入帝国后方,即便用脚趾头思考,大骑士呼延赞也知道其中肯定有阴谋,而且十有八九和这场战争有关,为了弄清其中的阴谋,也为了以后战场能顺利获胜,大骑士决定抓获这位巫士或者领头的百夫长拷问——无数的过往经验证明,只有领头人才知道真正的内幕实情。
和农兵们交战的野蛮人骑兵再次怪叫起来,不过此次是为了撤退,他们纷纷扭转马头,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就在农兵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准备从容的撤退逃跑,一些农兵不甘心,向前追去,很快和大骑士汇合一起,紧咬住野蛮人的步伐。
正在这时,追赶中的大骑士呼延赞发现前面的巫士随手向后面撒下什么东西,随即呼延赞感觉一阵昏眩,一惊之下当即闭气,运起斗气抵抗,但其他中招的农兵则纷纷倒下。
情况急转直下,追击已经无法进行,况且还不知道那位神秘的巫士另有什么厉害的后手,大骑士呼延赞遂停下马匹,恨恨地运起全身的斗气,灌注到骑士枪上,然后猛然掷出骑士枪,直指巫士朵儿衮的后背。
骑士枪快如闪电地划破长空,瞬间就追上野蛮人的队伍,在后面掩护的野蛮人骑兵急切之间来不及用马刀抵挡,眼看就要把巫士刺穿,不过可惜的是,关键时刻悍不畏死的野蛮人战士用身体抵挡,骑士枪一连贯穿三个野蛮人战士身体后力尽掉落地上,而其他野蛮人眼都不眨一下,迅速簇拥着朵儿衮快马加鞭的离开了此处。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小规模战斗以三岔口农兵寨小胜而告终,仍然站立的农兵都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