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1〕。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2〕。老合投闲〔3〕,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4〕。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5〕。争先见面重重〔6〕。看爽气朝来三数峰〔7〕。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8〕;相如庭户,车骑雍容〔9〕。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10〕。新堤路〔11〕,问偃湖何日,烟水漾潆?
【题解】
这本来是一篇描写灵山齐庵风光的歌词,作者却寄寓新意,表达了不能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收复失地的悲愤,这样,就把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同壮志不酬的慷慨悲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在绘山状水中体现了作者壮阔的胸怀,浩大的气魄。特别是下片,以赋体写灵山的种种形态,所用拟比的写法,新奇警醒,表现了作者在千古历史的长卷中,纵横驰骋,评点人物,气概非凡。而词中论灵山雄深雅健的评语,恰又是作者文人雅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词中实际上是赋予了山水以作者的人格,再现了物我交融之妙。灵山是上饶西北七十馀里处的山脉名,众山高耸,绵延百馀里,而齐庵位于灵山下,词中有“吾庐小”句当指齐庵,是不是作者在灵山的临时居所,由于写齐庵仅此一首,还无法确定。偃湖在《铅山县志》中也没有记载,有人说上世纪60年代在上饶灵山下的茗人乡所建成的水库,就在偃湖。这首词应当写于庆元二年(1196),在作者移居铅山瓢泉之前。
【注释】
〔1〕叠嶂:重叠的山峰。万马:把众山比喻成奔驰的万马,在作者的观感中,它仿佛朝西驰去,但中途回旋,有回马向东的趋势。苏轼《游径山》诗:“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2〕“惊湍”二句:写飞流瀑布所形成的溪流,直下是瀑布的形态,倒溅的跳珠是激溅起的水花。横截指小桥横架溪流之上。初弓:新月的弓形。〔3〕投闲:投放到闲处。韩愈《进学解》:“初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老合投闲:人老了就应当投闲置散。但此年作者年仅五十七,以当时七十致仕言,老并不是投闲的主要理由,这是作者对被投闲置散所表示的不满说法。〔4〕天教多事:天让我天事找事。检校:检阅,按视。长身:身材高大的人,指松,隐喻士兵。这两句是说,既然没有资格去统率千军万马,姑且把按视十万长松当作检阅十万大兵吧。作者在梦想中统率十万大军前去恢复失地。杜牧《晚晴赋》:“松数十株,切切交风。如冠剑大臣,国有急难,庭立面议。竹林外裹兮,十万丈夫,甲刃枞枞。”〔5〕龙蛇影:即松树影。苏轼《戏作松》诗:“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冈。……不见十馀年,想作龙蛇长。”白居易《草堂记》:“夹涧有古松,如龙蛇走。”风雨声:指松林的风吹雨打声。〔6〕争先见面重重:即重重争先见面,喻重叠的群山争着前来相见。〔7〕爽气:清爽的空气。朝来三数峰:早晨在几座山峰下。《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8〕谢家子弟:指东晋谢安的子侄辈,个个英俊不凡。衣冠磊落:指风度仪表磊落不凡。〔9〕相如庭户:司马相如的庭院。车骑雍容:指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雍容即从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10〕《新唐书·柳宗元传》:“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坐废,遂不振。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司马子长:即司马迁,所作《史记》又称《太史公书》。〔11〕所谓新堤路,应当是作者截断灵山溪流,企图造成一个人丁湖的努力失败留下的一段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