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CCTV的法治频道中看见了这样的一期栏目:某女青春靓丽,家境富足,大学毕业的她眼看同学一个个的走上工作岗位,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父母托人找的工作,刚干两天便回家不干了,理由是没劲。时间久了,父母给的零用钱已经不能满足她越来越大的经济开销。于是她决定出去闯一闯,对于女儿的突然转变让父母喜出望外。由于怕自己的女儿在外受苦便给她带上了一笔钱。于是她便去了一个繁华的大城市,可是她每天除了入住高级宾馆、购买高档时装外、出入一些高级的场所外还依然是无所事事。她觉得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能父母给的钱马上就要用完了,可怎么办呢?为了实现她想要的生活,她想了一个好办法。她用剩余的钱买了一些补品和衣物给父母,并称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是某公司的经理助理,并且很受器重,公司已经把一批生意交给她来打理了。这次回家也是为这事来的。父母及亲戚朋友看着她的变化都非常惊喜。“这批生意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投资的话,还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成”。她自信满满的说道。看着家人和亲人对她的话都深信不疑的态度,又接着说“钱在银行里存着就是死钱,现在是钱赚钱的社会,讲究的是投资,说不定你每天坐在家里,就会有钱不断地流入了到你的账户。谁让咱们是亲戚,我会和公司领导说等分红的时候给你们加一个点”。有人开始动心了,姨妈最先投入了10万元。一个月过去了,某女尽情的挥霍着姨妈的投资,一天,她终于想起来“分红”的事情,便将几千元钱送去给姨妈。当看见一个月之内竟有这么大的收获的时候,姨妈不禁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些窃喜。于是,这个消息不径而走,来找她投资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享受她的生活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按时发放亲人们的分红。方法很简单,就是用后面“投资”的钱做为前面投资的经利发放。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这种欺诈行为最终总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个“拆东墙补西墙”故事正是上世纪庞氏骗局的演变,也是现代版的“庞氏骗局”。这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1920年一个叫查尔斯?庞氏的人,他是从意大利来美国淘金的移民,发现在一些欧洲国家1美分买进的一种可在其他国家使用的邮资预付的邮票,在美国可以兑换成6美分的邮票,一张邮票就可以赚得5美分。发现这个商机后,庞氏为此立即注册了一家证券公司,向人们宣扬“只要借给他1000美元,三个月连本带息返还1500美元”。消息传出后,第一个星期就收到高达100万的美元,之后更多的钱像洪水一样涌进来,他的公司堆满了钱,他只能招些人来帮忙数钱。庞氏用一部分钱在富人区买了豪华别墅,还成为汉华信托银行控股股东。由于一直不断有钱进入,他也如期地支付了利息和到期的本金。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有一些投资者开始要求返还资金。于是庞氏出现资金紧张现象,最终他因无法偿还巨额资金而琅珰入狱。经济学家称这次事件为“庞氏骗局”。
看如今社会里,这种“庞氏骗局”现象还真是不少:超常上涨的股票、超常发展的股市就是以庞氏骗局方式制造出来的。通过一轮一轮的自己投入不断抬高股价,依靠后一轮的资金投入来给前轮的投资者提供收益, 这样的游戏一直持续着、直至没有新的承接者而崩溃。 (“森林银行/绿色银行”、“奶牛银行” 等)等一些非法金融机构是庞氏骗局。这种银行的获利方式是从众多存款户那里以较低的利息获得存款,再以比较高的利息把款贷需要资金的人或企业。当很多储户由于一定的原因要求把存款提前取出来,这时贷款又无法及时收回时,就必然会发生危机。信用贷款发生挤兑,银行就会倒闭破产,储户利益严重受损。“信用”银行存在显著的庞氏骗局特征。非法传销是传销者眼中最“伟大的事业”,但是这种事业却是永远见不得光的,他们宣扬 “一夜暴富”的赚钱方式,把这种欺骗形为,硬是给穿上“善意”、“机会”的外衣。不停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掘金者”。他们不注重销售,以注重人头为主,产品只是一个“道具”。 非法传销与“庞氏骗局”在行为上是一致的,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的骗人行为!
以上所述的这些 “庞氏骗局”的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普遍的投机狂热。是指抛弃了自己的基本价值,而追求比本质更高价值的形态。是一种虚拟资本,造成社会经济昙花一现式的繁荣,所以“泡沫经济”是“吹”起来的, 正是那种有着希望一口气能吃成一个大胖子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推动了“泡沫经济”的发展。如果所有人的投机性需求都能“梦想成真”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担心泡沫问题了。假设那些为了别人承诺过的分红而盲目投资的人和梦想“一夜爆富”、“天上掉馅饼”的传销者们能够先收集完整的信息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决定。那么泡沫就会没有立足之地。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旦泡沫破裂,所有的想法、美梦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泡沫经济在这个社会不是起点,当然也绝对不会是终点,幻想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利益的人比比皆是,小心不要掉进泡沫的陷阱里。要劳记:泡沫经济有风险,如要投资需谨慎。
经济学家
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
约翰·希克斯1904年4月8日出于英格兰的瓦尔维克郡。13~17岁时的约翰在利明顿的格雷弗莱尔斯中学学习。17岁时,希克斯获取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克利夫顿学院和巴里奥学院学习数学。19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数学学位考试后,转入对“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习,1925年获硕士学位。 1926~1935年,希克斯到伦敦经济学院任助教,后来又任讲师,其间于1932年获取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工资理论》、《价值与资本》、《需求理论的修正》、《经济史理论》、《动态经济学方法》。
上帝被“蓝森林”感动了——诚信原则行商做生意有两条铁打的规矩,一个是诚信,一个是不欺。
——古代生意原则
诚信是为商之人最大的资本,也是最大的财富。诚信是一个企业最好的形象大使,诚信是企业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企业是树,诚信是根”。 诚信是企业最好的形象大使,诚信更是企业无形资产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树立品牌,除了产品优质、营销有方以外,还必须建设一种能保证企业生生不息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精髓就是诚信。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人杰克搬家时,在“蓝森林”家具店交付200元订金,订购了一张床垫。由于太匆忙,把新家的地址写错了。当他在半路上想返回家具店更改地址时,竟遭遇车祸,杰克没能醒来他变成了植物人。 “蓝森林”家具店并不知道这一情况,而杰克更是无法告诉家具店的送货人地址写错了,所以家具店的送货人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 “蓝森林”是一家严守合同的家具店,他们没有因为这张床垫无人领取而窃喜,反而四处张贴广告,在报纸上发布“寻购买床垫人杰克”的广告。但是杰克的家人并不知道他在遭遇不幸之前,曾订购过一个床垫。“蓝森林”家具店的做法让人感动,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期间,家具店曾两次更换老板,当在接任的时候,前任都要给接任者说明这张床垫的事情,接任者也像他们的前任一样,信守诺言……七年后,奇迹发生了,“植物人杰克”竟神奇地苏醒了,他只能记起离他最近的一件事就是:他是在订购床垫时不小心把地址写错,想返更改的路上出事的。故事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七年之后,“蓝森林”家具店特意将这张床垫作为订购者康复回家后的第一个礼物终于送到了杰克的家里。
这件事在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人们都说是“蓝森林”家具店的诚信感动了上帝,使杰克死而复生。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看了报道后也大加赞扬说:“真诚,一定能感动上帝!”为此,“蓝森林”家具店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了,它们用诚信为自己的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诚信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