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500000006

第6章 汉代对敦煌的开拓与经营(2)

长城在汉代又称为“塞”,由每隔5公里左右的小城堡联着,小城堡设有发放警报的“烽台”,称为“亭”或“燧”,这些小城堡按其大小派驻着几十名到一二百名戍卒,由“候长”、“燧长”管理。隔若干个“炉”有一个较大的城,叫作“障”,由“候官”统率。各候官又由都尉统率,都尉住在更大的城堡里,即郡城或县城,以故“亭”、“障”往往连用,代表着长城的防御工事。

驻在亭障的士兵要密切注视敌情,称为“斥候”,有警要发出信号,称“烽燧”。驻在亭障的戍卒,也要开垦田地,疏通水利。他们保卫着我国古代西北边疆和人民的生产。戍卒是征发农民中的丁壮组成的。汉制:从2356岁的男子都是丁壮,他们必须先受一年的军事训练,而后还要赴边塞当一年戍卒,叫作“正卒”。边境郡县的正卒,军事训练和戍边都在边郡;内地郡县的正卒服戍边徭役时,才来边郡。

关于汉代的烽燧制度,《汉书贾谊传》曰斥候(候伺)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文颖注云边方备胡寇作高土橹(橹为无顶之屋),橹上作桔皋,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燃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细燃之以望其烟,曰燧。”张晏注云昼举烽,夜燔燧也。”从此可以看出汉代的烽燧情形。

关于报警的信号,一是烽表,即用红布和白布缝成帆状物,在敌人入侵时,则悬挂在亭障的高竿上,按入侵者的多少、远近而增减数量,一燧挂烽,他燧照传;二是烽烟,即焚薪取烟,亭障上有烟筒,焚薪之烟通过烟筒直上天空,白天易于被远处望见,这是情况紧急时的信号;三是苣火,夜间通报情况用燃苣火取代烽表。这是将点燃的苇束,悬上高竿,也按入侵者多少、远近而增减数量;四是积薪,积薪是叠积在亭燧附近的大草垛。无论昼夜,最紧急的警报就是焚烧积薪。

以上所举4种报警信号,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汉代发放警报信号是有制度规定的,即“烽火品约”。具体规定较为复杂,这里就不谈了。

总之,汉代的烽燧亭障,实际上是军事防御线上设立的军事通讯哨所。自从烽燧制度建立后,由于“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它为保卫河西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丝绸之路”上的来往使者、商贾们的安全,起着重大作用。

(三)建立邮驿——悬泉置

悬泉置是以地名名置者。所谓“悬泉”,是瀑布的一种名称。悬泉置所在地的悬泉,在今甘肃省西部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乱山子山,距离两地均约有60余公里。悬泉下泻之水成为小河,名悬泉水,细流一里许,潜入地下。

“置”是一种邮驿名称。在古代,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汉武帝设在悬泉附近的邮驿名“悬泉置”,是以马递为主的邮驿。

悬泉置设立的时间约在汉武帝对西域用兵的过程中。具体地说,是在李广利西伐大宛获胜归来之后。

李广利第一次伐大宛是在太初元年(前104年),次年即大败而归。他在屯兵敦煌一带时,为解决饮水问题,发现了悬泉。《汉书李广利传》载,李广利伐大宛,至半途巳死伤惨重,被迫退归。“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西凉异物志》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菀(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利]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

李广利第二次伐大宛是在太初三年(前102年),次年春,攻破大宛,广利凯旋而归。《西域传序》:自此“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从此时开始,自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日益繁忙起来,为军事和政治服务的正规邮驿开始设立,其中包括了悬泉置的设立。由此可知,悬泉置设立的时间,应在太初四年至太始元年(前101前96年)之间。

悬泉置的行政级别相当于县级。在汉代,置不同于一般邮亭,而往往设立于两个相邻的县界上,作为重要的中转邮驿,因之其机构较大,级别较高。东汉应劭曰:“置者,度其远近之间置之也。”从出土汉简可知,大致是设于县城的邮驿称传舍,设于县界的邮驿称置。两县城之间相距不足百里者,中间不设置。两县城间相距在百里以上者,设置于两县界上。如酒泉郡的玉门西至沙头99里,中不设置;张掖郡的昭武至酒泉郡的表是131里,中设祁连置。

四、移民实边与河西屯田

(一)移民实边

河西原有居民是羌、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族,匈奴占领河西后,主要是匈奴族人,就是在河西之战后,虽然浑邪王故地空无人,但“空无人”并不意味着没有匈奴人及其他族人,只不过人数大大减少罢了。在本地人口不多的情况下,要设置郡县,加强河西边防,就必须从内地大量向河西地区移民。

向河西地区移民的对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背逆亡道,家属徙焉。”其中的“关东下贫”,是绝对多数。“下贫”,就是指生活无着的农民,如元狩年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是在政府“振”、“贷”都不能解决饥乏的情况下进行的,迁徙对象就是“下贫”。上面所说的“报怨过当”,就是刑事犯罪者。“背逆亡道”就是犯有叛逆罪的政治犯,这些因犯法而被迁徙的对象,也不在少数。如武帝时附和戾太子之乱的官吏、士卒,都被迁徙至敦煌郡。西汉还有所谓减死戍边的法律。当然,还有一些是自愿迁徙到河西的,也有一些屯田戍卒在服役期满后,自愿留在屯戍边县,并把家室接到其地的。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由于各种原因,而被强制迁徙到了河西。

向河西地区移民,主要是在汉武帝时代。具体年代,据《汉书》记载,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这个“边”,可能包括河西地区在内;《资治通鉴》记载:武帝“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武帝以后,向河西的移民仍然不断。这些被迁徙的人民,屯田河西,为巩固、保卫边防作出了贡献。

汉武帝的徙民措施,直接改变了河西地区人烟稀少的状况。通过徙民,使河西地区人口大增,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末年,河西4郡共有61270户,28万多人。

从历史上看,移民实边从来就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措施,而是作为一项以巩固边防为主,包含政治、经济内容的综合性措施,汉代向河西的移民也是如此。它为加强边防、防御匈奴人侵,发挥了重大作用,并随之将汉王朝内地实行的封建经济与政治制度推行到了河西。因此我们说,向河西移民及设置郡县,是把当时内地行之已久的封建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推行到河西,从而表明河西进入了封建制。

(二)河西屯田

随着河西设郡,内地徙民源源而来。移民初期,“衣食皆仰给县官”。除徙民之外,河西地区还驻有大量的戍卒和战斗部队。徙民、戍卒与战斗部队的数量既然很庞大,则对粮食的需要量也势必增大。因此,解决河西地区军民的粮食供应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如果河西地区所需粮食不由当地生产,就必须从内地长途转输,这就需要国家付出很髙的运价。因此发展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就成为建郡后的重要任务了。

在河西地区发展农业,有着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方面来说,河西以南的祁连山中有广大的冰川积雪,是一个天然水库,冰雪消融能供给走廊农业和畜牧业足够的用水,同时畜牧业的兴盛,又有足够的畜力用于农业生产。

从主观方面来说,由于有大量的徙民和戍卒,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大批的徙民和戍卒,都是内地农业区的农民。他们到了河西,当然就把内地先进的耕作经验和技术带到了河西。汉武帝末年,赵过的代田法,就曾在“边郡及居延城(韦昭注,张掖县也广推行,“是后边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同时西汉政府对盐铁实行专卖,又保证了国家给生产者提供必需的铁农具。汉王朝还在河西地区大兴水利。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据居延汉简记载,居延一带的许多亭燧如甲渠、临渠、水门、广渠、肩水等,都是由水渠而命名的。在居延屯田的田卒中,就有一种专门从事治渠引水的“河渠卒”,这都说明了汉政府对水利的重视。

西汉“屯田”的名称虽然始于桑弘羊轮台以东《屯田奏》,但屯田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却不限于西域。关于河西屯田,《汉书匈奴传》曰:“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史记平准书》曰:“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在汉简里,也可以看到屯田的种种记录,如“戍田卒千五百人为谇马田官写泾渠,乃正月己酉淮阳郡”这种戍田卒,就是戍卒中的专门屯田生产者。

屯田是且田且守,亦兵亦农,军事活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措施。戍边是汉代农民负担的播役之一,每个成年人都必须负担戍边徭役,因此汉政府便以征发戍卒的名义,把大批的农民调发到边疆及新占领的地区戍守或田耕。在屯田的名义下,他们一方面守边,一方面垦田种植,而且大部分戍卒是从事屯田。

屯田的戍卒都有一定的期限,一般是一年,到期就遣归故里。可是边郡人屯戍的时间比内地人长,因为内地人还要在本郡服一年正卒,边郡人正卒和戍卒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之这两种徭役就归并在一起执行了。

汉代在边郡的屯田规模很大,为了便于管理屯田事宜,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组织系统。

屯田的组织,见于史书和汉简记载的,有农都尉、护田校尉、候农令、劝农掾、仓长、仓左、仓曹史。而具体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戍卒则称为戍田卒、事田、田卒、河渠卒等。

屯田的收获,不仅解决边防给养,供应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和商人,而且还可向市场出售,以资调节。居延简载粜粟四千石,请告入县官,贵市平价,石六千得利二万四千。”同时,当内地发生灾害时,还可以调拨边郡屯田积谷以救内地之灾。可见,河西屯田对当时的国家财政和经济起了一定的良好作用。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河西屯田就其组织形式看,虽然是军事性质的,但就其直接目的来看,首先是为了巩固边防,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的困难和扩大国家直接控制的耕地面积。然而从屯田的结果来看,却使封建生产方式在河西得以推行。因为汉代的地租形态,除实物地租以外还有劳役地租,而且在几种不同名义的徭役下,劳役地租实际上是很重的。为了把这种既有的封建剥削制度在新辟的河西地区推行,就产生了以戍卒这一徭役为中心内容的屯田制度,可见屯田实是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一种力役地租剥削形式。因之,屯田制在河西的推行也就是河西封建化的过程。

总之,汉代的屯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屯田生产使得边郡粮库充足,这就大大减轻了国家组织的由内地向边塞运输粮食的沉重负担;田卒本身既是整个戍卒的组成部分,就使得汉王朝戍边的力量大大加强。如武帝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也只有在屯田的情况下,才能在边郡驻守这么多的部队;屯田活动既解决了边郡的粮草,也解决了边塞的武备,这就遏制了匈奴奴隶主骑兵的掠夺。《汉书匈奴传》说昭帝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

同类推荐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十二年等待冬晴

    十二年等待冬晴

    长达十二年的等待,他们能否坚持呢?冬晴在漫漫求学的道路上又会怎样呢!
  • 绿茵战将

    绿茵战将

    足球,世界第一运动,太多的比赛留下了太多的经典画面,希望用手下的一支笔把这些精彩的画面记录在文字的海洋里
  • 请永远不要原谅我

    请永远不要原谅我

    本书是长篇小说。那霎在五年后重新遇见了邓季季,那个在她中学时期给予她除了外婆之外惟一亲人般呵护的英语老师,只是她发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但是还是有些不习惯,她在慢慢学习从日积月累中习惯并且成长。
  • 耀眼归来

    耀眼归来

    “我回来了!你们应该高兴不是吗!”乐瑾儿回来了,再不是以前的丑小鸭,再没有曾经的自卑和懦弱。她冰冷的像是地狱里走来的修罗。天生高傲的王者为她卸下冰冷的面具,天使般的魔鬼为她倾尽所有,妖孽般的天使充当她的护花使者。她心中感激的人:颜辰亦?风言墨?苏许?她最感激的是曾经的自己。看落魄千金一步步成为耀眼女王。
  • 武道巅峰系统

    武道巅峰系统

    茫茫大陆中,一位少年托颖而出,斩其魔,诛其仙,坑其神,最后站在大陆最顶峰,俯视众生。
  • 天黑说鬼

    天黑说鬼

    瘸腿的三流道士,瞎眼的吃货和尚,神秘的青脸丫鬟,和不靠谱的我。现代都市里四朵奇葩忽悠组合,无奈被逼捉鬼。奈何狗屁不懂,陷入鬼界,从此颠倒黑白。小鬼不散,厉鬼缠身,恶鬼难斗,心鬼怎医。今晚说鬼,那鬼就在身边。今夜说鬼,和鬼一起来听。
  • 教主大人的萌萌小医妻

    教主大人的萌萌小医妻

    一个21世纪逗比搞笑军医,一朝穿越,成为死亡谷里面的孤女,为了归家,决心出谷找到神秘器具,于是救下误闯死亡谷的神秘男子。简介就说到这里啦,关键是以正文为主。本文一对一,男女主双处,文风逗比搞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与你相遇真好

    与你相遇真好

    从小就认识的他们,被十三岁那年残酷的分别了。可幸运的是十年后的他们又相遇了,随着生活中磕磕绊绊的小事忙碌着。安朵朵很庆幸小的时候与凌晨浩相遇,也许就像小说里所说的,人生下来就注定了谁与谁的缘分了。
  • 笙箫雨涩:一代女皇惊天下

    笙箫雨涩:一代女皇惊天下

    我?我叫关箐箐,一个新世纪的女孩,一个普普通通的博士后,空有一脑子。家境、样貌、性格样样比不上别人!水性不好的我去海边失足落水,睁开眼居然到了古代。难道我穿越了?好,穿就穿吧。可为什么还穿到了一个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的丞相之女身上!以后日子怎么过啊!望女成凤的丞相老爸把我嫁给了太子,未来的皇上。按照穿越定律,跑显然是不明智的。嫁就嫁吧,我只想好好过日子。但是:欺骗、斗争、纷乱、利诱……我要疯了!可是,我有着一个聪明的大脑,倾国的美貌,这点事能绊得住我?呵呵……我把皇帝推了,哼!女人可不是任人欺负的!我的天下我做主!波诡云谲的宫廷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桃有主

    名桃有主

    第一眼开始爱你,第二眼决定纠缠一生。霸道的富家女季桃因报错六级校区,意外遇见北校的学霸男神施钧懿,对他一见钟情。为了搭讪,桃子巧问施钧懿借钱买吃的,要来了联系方式,之后各种死缠烂打,终于成功踩伤施钧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