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历史悠久,朝朝相袭,代代相承,逐渐形成了民族传统节日的一个完整体系。一年之中,其主要节日,据农历按月排列:
正月初一为元旦,即春节。
正月初七为人日。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或灯节。
二月十二为花朝节,又叫百花生日。
三月三日为上己节,又叫修禊节。
三月还有清明节。清明前一或二日又为寒食节。
四月初八为浴佛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七月初七为七夕,又叫女儿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叫鬼节。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十一月有冬至节。
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为除夕。
另外,有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为春社;秋后第五个戊日(在秋分前后)为秋社,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曰子。还有伏日,一般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初伏,伏日祭招以隐伏避盛暑。还有腊日,汉代为冬至后第三个戊日,后定为十二月初八,腊日祭百神,以逐疫。
汉民族节日虽多,但发展至今,最兴盛、最热闹、最隆重、最有群众基础的却是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四大传统节日。
(第一节春节)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即“正月初一”,古称元旦。《梦梁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的具体月日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积: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六国后则在十月初一。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后,汉武帝在恢复夏历时,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袭。到了近代,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历顺农时,从公历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l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但民间一般俗称春节为“过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春节在汉代时原是指24节气中的“立春”日,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
进入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后,人们就冶备过春节了。办年货是既繁忙又愉快的节的准备工作之一。家家户户都要采购各种食品衣物:鱼肉禽蛋、蔬菜瓜果、烟酒糕点、鞋袜衣帽,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以便除夕团聚、过年待客。有的还把食品加工成各种风味制品,如脂肉、酱鸡、彩蛋、泡菜、果酱等。在农村,人们往往自己酿酒供春节饮用。在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带,人们还有“切糖”的习俗,把丰收的粮食做成冬米糖、炒米糖、年糕糖、粉丝糖、玉米粉糖、芝麻糖、糕干等,以示丰收喜庆的甜蜜日子。节日穿盛装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因此,在腊月里人们还要忙制新衣,而给孩子服备一套新衣裤,是家庭主妇特别精心的一件事,以便过年时把小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打扫卫生是过年前的又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民间俗称为“掸尘”。除洒扫门庭,进行搬家式的大扫除外,还要理发沐浴,搞好个人卫生,干干净净迎春节。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也叫“年三十夜”。从前旧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时,人们往往用纸马饴馅糖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主人家一年的情况,除夕时就要迎灶神回来过年;同时还要摆上酒菜,点起香烛,祭祀先世先祖,求灶神保佑平安,请祖先赐福后代。现在这些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基本上破除了,而吃年夜饭成了除夕时最隆重的习俗。
除夕之夜,以最年长的老人为首,全家大小,包括已成家独立生活的儿女,都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若有家人外出不能赶回,也要放上碗筷,留出空位,既表团圆,又示思念。这时往往出现三世同桌,四世同桌,甚至五世同桌的团聚场面,充满着和睦、友爱、尊老爱幼、欢乐愉快的天伦之乐,极富人情味。年夜饭的菜大多有吉祥喜庆之意;鱼圆、肉圆、藕圆等丸子象征团圆,鱼象征年年有余,甜羹象征甜甜蜜蜜,花生意取长生,粉丝意取长寿等等。吃年夜饭时,桌上每一样菜,人人都要品尝一点,平常不沾酒的妇女和孩子,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或喝代用品(如汽水、果子汁、酒酿等),以承喜庆。北方年夜饭的主食多是饺子,意取“更岁交子”。旧俗在包过年饺子的时候,要在一个饺子里包上一点金、银或珠宝,谁吃中了谁就是有福气的人。现在人们虽不信这种迷信了,但仍在饺子里包上一点特殊的食品肋,如红枣、花生、桔子等,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南方年夜汉的主食多吃年糕和大米饭。年夜饭的菜都不能吃完,每样要留一点,以示年年有久日子越过越富裕。
除夕之夜,人们还有守岁的习惯。《东京梦华录》中就说:“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现在人们守岁时开展各种文娱活动:看戏看电影,听广播看电视,下棋打扑克,讲故事做游戏,等待子夜12点的到来。子夜时分,黎明初起,家家户户放爆竹,以示辞旧迎新。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叫“年”的妖怪,每年冬末春初来伤害人和家畜。可是它怕光和响声,爆竹一响,就吓跑了。于是每到春节,家家户产放爆竹以驱逐妖怪,迎来吉样。《荆楚岁时记》就说:“正月一日,是之元日也,春新谓之端同,鸡鸣而起,先于庭前放爆竹,以避比臊恶鬼。”如今放爆竹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春节活动之一。有的地方除夕之夜还玩灯笼。这种灯笼以竹蔑扎成骨架,糊上彩纸,做成各式各样的彩灯,中间点上蜡烛,黑夜之中,五光十色,与接连不断的爆竹声交相辉映,把除夕的欢乐气氛搞得浓浓的。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拜年是春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之一。旧俗,正月初一早上,人们常常先在庭院的天空下祭拜神灵和祖先,以求保佑新年吉祥、平安。孩子们早起后,穿上新衣新鞋,给父母磕头拜年,父母除讲些吉利话和鼓励上进外,还要给红纸包的“压岁钱”。这一天的拜年活动主要就是后辈给长辈拜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民族道德传统。现在移风易俗,破除了迷信活动。拜年时,彼此讲吉利的欢庆话恭贸新禧,客人往往送些节日礼品,主人则拿出各种糖果糕点,沏上甜茶,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热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间的亲密友谊。这种活动一般持续一个星期,最长的持续到正月十五。
挂年画,贴春联是汉族春节的传统习俗。最早的年画可能就是为避邪恶称为神荼,郁垒的“门神”画。《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门神”画后来发展成“年画”,其多取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历史人物、小说、神话以及山水、花鸟、走兽,而其中的娃娃画最富情趣。至今人们仍喜欢在办年货时买自己喜爱的年画,挂在家中,烘托节日欢庆气氛;而春联的前身即是战国时期悬挂的用桃木削制,刻有灭祸降福的神像或咒语的“桃符”,到了五代发展成“题桃符”的春联,桃木板也被红纸所替代。明朝时盛行于民间。现在已成为汉民族特有的.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幕。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还处在喜庆之中的家家户户,再一次相聚在一起,共同欢庆,故这天叫“上元节”。又因“上元”这天食俗吃“元”宵,寓意和象征团圆,故又称为“元宵节”。与此同时,习俗除吃“元宵”外,还喜欢闹花灯,所以又称“灯节”。闹花灯的习俗大约源于东汉初年的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那时提倡佛法,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明帝下诏,农历正月十五“奏乐绕城,步步燃灯三十里”。此后各朝闹花灯的规模越来越大,宋朝时,据《梦梁录·元宵》,《武林旧事·元宵》、《东京梦华录》等的记载,当时的元宵节灯市更是盛况空前。唐宋时,灯市还出现了灯谜,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创作出了许多饶有趣味、脍炙人口的好谜,民国时甚至还出版了一本收集有两万多条灯谜的《谜海》一书。
在元宵节活动小还有踩高跷、扭秧歌、玩花船、唱大戏、舞狮子、舞龙等。其中最高有民族特色的,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舞龙。龙,本来就是汉民族古代传说中特有的消灾降福的神异动物,《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就有有翅膀的龙的记载,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大将,叫“应龙”。后来龙的形象变化成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金灿灿、两须宛若飘带的奇特样子。舞龙的起源有悠久的历史。西汉时舞龙已出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求雨》中有详细的记载。到宋朝民间已很普及,《东京梦华录·元宵》中就说:“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婉蜓如双龙飞走。”解放后,舞龙这种民间艺术得到“推陈出新”的发展,有布龙,还有纱龙、纸龙、百叶龙和板龙等。特别是板龙,俗叫凳板龙,除龙头、龙尾用篾扎纸糊外,中间由上百块一米多长的凳板连结组成,板上燃灯,一人一板,夜色中,在鼓点、爆竹和呐喊的一片欢腾声中,游盘、翻滚、旋转,板上灯光变化万千,犹如火龙。飞舞,翻江倒海,气势磅礴,今人叹为观止。笔者曾亲眼目睹舞板龙的盛况,实在是激动人心。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元宵闹花灯的高潮中圆满结束,人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汉民族为什么特别看重春节?叶圣陶曾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他说:“春节家人要团聚,亲友要往来,因为过完节,为了各谋生计,许多人又要四出奔波。”所以春节是四大佳节中最盛大、最热闹、最富情趣的节日,它包含着汉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
(第二节清明节)
“清明”是汉民族24个节气之一。最早的文字记吸出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着的《淮南子·天文训篇》,“春分后15日,到指乙,为清明。”
踏青是清明的传统习俗。清明时节,大地回春,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正是春暖花开、柳绿花红、万象更新的季节,人们纷纷结伙成群到郊外踏青。杜甫的名诗《丽人行》开头二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描写唐时长安城外踏青的盛况。宋朝的欧阳修还专门写过关于踏青的词——《阮郎归·踏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目长蝴蝶飞。”民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因此,清明郊游踏青时,小孩们常常折几条柳枝扎成柳圈戴在头上,妇女们常采鲜花,插在头上,以示春天的到来。
与此同时,民间体育活动也极为活跃,如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蹴球(即踢足球、打马球)等,特别是放风箔,历史悠久、至今不衰。风筝又名纸鸢,据明王坼《稗史汇编》所说,为西汉初年的韩信所造。南北朗时,纸鸢已开始盛行,《唐书.田悦传》中记载,梁武帝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京城被围,曾利用纸鸢向外求援。到宋明时代,汉族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已很普通,如宋苏汉臣画的《百子图》和明方氏墨谱《九子图》中部绘有小儿放风等的情景。清朝时风筝更是盛行,大家熟悉的《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有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等放风筝的有超故事。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还是个风筝专家。在北方,古代还常在清明时举行“射柳”的竞赛活动。“射柳”本是中国北方古代鲜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后这些少数目族都先后被汉民族同化,于是“射柳”在宋时已作为一种游戏:折柳环插球场,军士驰马射柳,其矢镞阔于常镞一寸多,中柳即断,称之为“射柳”。明朝时常于清明举行射柳竞赛:以鹁鸽贮于葫芦中,挂在柳上,射中葫芦,鸽即飞出,凭鸽飞的高低决胜负,为之“剪柳”。由此可见清明节的气氛是很活跃,热闹的。
而清明节扫墓习俗的形成则与寒食节有关。旧俗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二天)为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而禁火寒食。据说晋文公重耳在当太子时,为避后母骊姬的迫害,在国外流亡19年。一次路过卫国,其与随从被人追击,逃得又累又饿,瘫软在地上走不动了。这时介子推暗暗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肉汤给重耳解饥。其知情后,含泪说;即位之后,一定要加重封赏。后来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一一封赏了当初随从他流亡的功臣,却偏偏少了介于推。虽然很多人为此抱不平,但介于推却不去争功讨赏,而与母亲一起隐居到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后来有人写信提醒了晋文公,遂派人去召介子推,请他出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并避而不见宫使。有人对晋文公说:子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定会背着老母出来的。于是晋文公同意放火烧山。可是三天三夜的大火把绵山烧成了光山,也不见一个人影。没想到子推宁死不愿下山受封,和老母抱着一棵参天枯柳一同烧死了。晋文公大哭一场,为尊敬子推的高贵品德,葬他们母子于绵山,立庙纪念,并改绵山为介山,下令以后每年介子推烧死的这一天,即清明前一天,全国禁火,寒食,以示纪念。于是每年清明前后,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插柳枝,人们还带上食品到介子推墓前野祭、扫墓,以示怀念。
清明扫墓以后沿袭成俗。唐朝自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一诗,对古代汉族在清明时到郊外扫墓祭祖作了逼真的描写“丘墟郭门外,寒台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青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得,萧萧风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的《清明》诗也写到:“南北山头多墓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自蝴蝶,泪血柒成红杜鹃。”宋朝时,还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当时的太学放假三天,武学(即军校)放假一天,以便让师生扫墓和郊游。历代以来,古人在祭自己的祖先的同时,往往对历史上的功臣或“清官”,以及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都要祭拜。这就是解放后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传统习惯的先河。
清明节也包含着汉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
(第三节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引《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端,初也。”而农历的正月是“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古人也常把初五日写成“午日”,这样“初五”也就可以写成“端午”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的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还因为古时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也可以说成“端阳”。这样,端午节,又叫重午节或端阳节。
汉民族传统习惯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发展到后来用箬叶等把糯米包成粽子,古称角黍,来祭屈原。这也就是汉族五月端午吃粽子食俗的起由。
其实,端午始原还有多说,一为龙的节口说,闻一多先生专作《端午考》,认为端午本是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二为夏至说,刘德谦的《“端午”始源又一说》认为端午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