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国家的产生可以作为古代民族形成的标志,那么吴、越两国是否是由两个不同的民族建立的呢?否。吴越是同一个民族所建立的两个不同的国家。对此,当时的人们都是确信不疑的。如:吴王夫差将要北征齐国,伍子胥认为不行,他说:“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又如《吴越春秋》卷5《夫差内传》中记载大夫种说:“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再如,越国的范蠡也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今人王文清撰有《论吴、越同族》一文所论甚详,余不赘言。
至于同一个越民族为何会建立两个国家,这当然是有其历史背景的。这与吴、越两国的建立分别受周民族和夏民族的影响不无关系。此外,吴国建立后,作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当然要掠夺和征服他人作奴隶,这样与吴“习俗同,言语通”、“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的“越”就首当其冲了。而越强大起来后,也就理所当然地要与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战争,于是在吴王阖庐与越王允常时,两国即开始发生战争,及至夫差和勾践之时,战争就更多了。勾践失败后之所以到吴国给夫差作奴养马,这正是由奴隶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在这种尖锐的对立中,虽然吴、越本同属于百越集团,但却建立了两个势力不同的国家。经过反复的较量,公元前473年最后由越灭了吴,越民族也就统一于越国。顺便指出,同一个民族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情况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并非偶然现象,阿拉伯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先后建立了若干个国家是更为典型的例证。
因此之故,吴、越两国的建立也就成了越民族形成的标志。
三、越民族特征的奇崛
从百越集团中突起的越民族,由于其与夏、商、周、楚诸民族的渊源不同,所以越民族的民族特征表现得十分奇崛,别具一格。
1.地处太湖流域的共同地域。
共同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发生内部联系的空间条件。正如我们在起源编中已论述过的那样,越民族的先祖们,自河姆渡文化起,经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到几何印纹陶文化,一脉相传地世世代代居住在东海之滨的太湖流域,即今苏南和浙北一带,在于越各部落经过原始社会末期各氏族、部落分化、瓦解、融合的过程中,血缘关系逐步转变为地缘关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吴国建都苏州,即《吴越春秋》卷1所记太伯在荆蛮之地筑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部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汉书·地理志上》也记载汉之会稽郡吴县是“故国,周太伯所邑,具震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震泽。”又《淮南子·地形训》云:“越之具区”是天下“九薮”之一。高诱注曰:“具区,在吴、越之间也。”具震泽、具区泽即今之太湖,可见吴国在今太湖以东和以北。
而越都会稽,即今绍兴,《国语·越语上》记载:“践之地,南至句无,北至于擤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道百里。”韦昭曰:句无,“今诸暨有亭是也”;御儿,“今嘉兴御儿乡是也”;鄞,“今鄞县是也”;姑蔑,“今太湖是了”。可见越国在太湖以东和以南。
越民族共同地域的这种分裂状态,后来随着越灭吴而统一。
2.“同音共律”的共同语言。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吴国建国比越国稍早,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内无论经济力量,还是军事力量,吴都强于越,所以越语是以“吴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西汉时,扬雄在《方言》一书中所搜集的“吴越”、“吴扬”、“吴楚”、“荆吴”之间的方言都离不开吴的原因。
春秋之时,越民族的共同语言被中原诸民族人称之为“夷言”或“夷声”。《春秋》定公14年记载:“于越败吴于李”。孔颖达疏曰:“于越,越也,夷言发声谓之于越,从彼俗而名之也。”《汉书·地理志下》亦载:“太伯初奔荆蛮,荆蛮归之,号曰勾吴。”颜师古注曰:“勾音,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此即称越语为“夷言”之例。又《淮南子·缪称训》记载:“艾陵之战也,夫差曰:夷声阳,勾吴其庶手?”此即称越语为“夷声”之例。
越语在语音上的特点就是以复音节为主。最能说明这种情况的就是越人的名字,凡见于典籍文献的,都是复音,如“无余”、“杨相”、“疆鸠吏”、“夷吾”、“禽处”、“屈羽”、“勾毕”、“馀乔疑吾”、“颇高”、“周繇”、“无”、“寿梦”、“阖闾”、“勾践”等,从字面上读常常感到很不顺口,其实均是音译而已。由于音译,所以多数的人名在典籍文献中就有不同的写法,如“寿梦”一名,《史记·吴太伯世家》作“寿萝”,《春秋》三传均作“乘诸”,《史记·吴太伯世家》李隐引《世本》又写作“孰姑”或“祝梦”,现存吴王所用的戈头上写作“是(即野字)”。由此可见“寿梦”一词越语的人名。至于《说苑》卷十一《善说》中所记之《越人歌》歌词:“滥兮草滥予昌泽予昌州州州焉手秦胥胥缦予平昭澶秦渗随河湖”则是最珍贵的越语材料。
近人罗香林先生在《百越源流与文化》中,对古越语与汉语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古越语与汉语之不同是:发音轻利急速;有些词语同汉语不同,如大,越语叫濯等;名词类音缀,有复辅音和连音成分,如船,越语叫须卢等;词序倒置,如盐官,按汉语应译为“馀朱”,而越语却叫“朱馀”等。
3.“其谷宜稻”、“其畜宜鸡、狗、鸟、兽”、“其利金、锡、竹箭”的共同经济生活。
对于最初形成的民族来说,共同的经济生活除包含人们在经济生活上相互依赖的紧密联系性以外,主要还包含有他们在经济生活类型上的一致性。《逸周书·职方解》云:“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鸡、狗、鸟、兽,其谷宜稻。”这就是说世代土着在太湖流域的越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经济生活上相互依赖的紧密联系,通过“其谷宜稻”、“其畜宜鸡、狗、鸟、兽”、“其利金、锡、竹箭”的一致性表现了出来。
“其谷宜稻”,就是指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本书起源编中已列举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为例,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吴越建国、越民族形成后依然如此。《国语·越语上》记载勾践被吴王夫差释放回越后礼贤下士,“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胜以行。”《国语·越语下》又记载了吴国曾发生“吴稻蟹,不遗种”的灾害。另据《吴起春秋》卷9所记: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84年向吴借粮万石,尔后“拣择精粟(应为稻谷)而蒸,还于吴”,吴种之无收而发生大饥荒。正因为越民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民族,所以越王勾践还“身自耕作”。所有这些,都表现和反映了越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经济生活的一致性。
“其畜宜鸡、狗、鸟、兽”,就是指越民族不仅家禽家畜馒头业发达,如吴国有养鸡的“鸡陂”,越国有养鸡、狗、猪的“鸡山”、“犬山”、“豕山”。而且还充分运用“三江、五湖之利”,“蝉蛇”、“羹鱼”和“美赢(螺)蚌”,甚至可能是中国最早馒头家鹅、家鸭的民族之一。所有这些,也表现和反映了越民族在家畜馒头上经济生活的一致性。
“其利金、锡、竹箭”,就是指越民族在青铜冶铸、陶瓷、竹器等手工业方面的一致性。在青铜冶炼方面,正如《周礼·考工记》所云:“吴、粤(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吴、粤之剑,迁于其地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所以吴国产的剑,或是越国出的剑,在尺寸规格和形制方面都基本相同,完全可以相互媲美。如苏州葑门河道出土的一把没有铭文的铜剑,与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有铭文的越王勾践铜剑就完全一样。
至于陶器,无论是在吴国故地出土的,还是在越国故地出土的都带有几何形印纹这一特点。
还有竹器,也被人们赞之为“吴、越之竹”,所有这些,也都表现和反映出越民族经济生活的一致性。
4.“同气共俗”的共同心理素质。
“同气共俗”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表现有:
(1)断发文身。
断发文身之俗是百越集团的传统习俗,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太伯、仲雍奔吴,都随乡入俗而断发文身。越国建立后,便成为“国俗”。如战国时期使者诸发出使梁(魏)国,梁王的大臣韩子玩弄诸发说:“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祀相见,不冠则否。”诸发坚持肯说:“愿无变国俗。”
(2)裸以为饰。
《列子·汤问篇》云:“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张湛注曰:“断截其发而裸身。”越民族何以喜裸身呢?《左传》哀公7年云:子贡对吴太宰嚭说:“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裸)以为饰”。孔颖达疏曰:“以为饰者,其身体以文身为饰也。”此俗沿习久远,直到东汉之时,吴郡之人仍“被发文身,臝(裸)以为饰”。时至今日江、浙一带有的农民夏天下田劳动仍喜裸身。
(3)男女同川而浴:
《尚书大传》云:“吴、越之俗,男女同川而浴。”
(4)黑齿和凿齿。
所谓“黑齿”,就是把牙齿染黑。“凿齿”,就是拨牙,又称为“擿齿”。《管子·小匡篇》记桓公云:“南至吴、越、巴、、、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管子·小问篇》又记:“昔者,吴、干战,未龀(未换牙)不得入军门。国子擿其齿,遂入、为干国多。”《史记·赵世家》亦云:“黑齿雕题,却冠秫缝,大吴之国也。”集解引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
(5)契臂盟誓。
盟誓时刻臂出血表示信约的风俗。《淮南子·齐俗训》云:“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契,高诱注即“刻臂出血”。
(6)堆土坟墓。
越民族除有挖墓穴,或用葬具埋葬死人外,还流行平地堆土起坟的葬式,在吴、越故地上海金山戚家墩、青浦寺前庄和浙江安吉县地铺都发掘过“采用平地起堆,无塘穴的葬式”的墓葬。至今江、浙一带农村还流行这种堆土坟葬。
(7)鬼俗和鸡卜。
《史记·孝武本纪》云:“越人俗信鬼”。《集韵》载:“南方之鬼曰禨,一说吴人曰鬼,越人曰禨。”又《淮南子·人间训》亦载:“荆人鬼,越人禨”。禨与同。至今浙江一些方言中乃称“鬼”为“jù”,与“禨(jī)”同声母。
鸡卜是越民族从远古以来就盛行的占卜方法。《史记·孝武本纪》载:“是时既灭两越,越人勇之乃方: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天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正义》云:“鸡卜法,用鸡一狗一生,祝愿讫,好杀鸡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肯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则凶”。
(8)图腾崇拜鸟、蛇。
楚民族图腾崇拜鸟,本书起源编中已有论述,除此之外,他们还崇拜蛇图腾。
在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的蛇,往往化为传说中的龙,此即闻一多先生所云:龙是蛇类,龙的基调是蛇,所以越民族的蛇图腾崇拜也是龙图腾崇拜。而与蛇(龙)图腾关系最大的就是文身的作用问题。越民族为什么要文身?《说苑·奉使篇》载:诸发曰:“(越人)断发文身,烂然成章,以象成子孝,将避水神也”;《汉书·地理志下》颜师古注“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定”之语时,引应劭曰:“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学龙子。故子见伤害也。”《淮南子·原道训》中高诱注“发文身,以学鳞虫”之语时说:“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日以学鳞虫也。”为什么越人会认为身上刻画了龙蛇之状后,就能不受蛇(龙)的伤害呢?对此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鳞语》中作了解释,他说:“南海,龙之都会,古时入水采贝者皆绣身而为龙子,使龙以为已类,不告噬。”一语道破了越人身文龙、蛇纹的根由,即视龙蛇为已类。也就是说奉蛇(龙)为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