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300000009

第9章 隋唐汉族风俗(9)

第三是花式丰繁。就服装而言,因隋唐时期纺织手工业空前发达,据《唐六典》记载,当时的纺织物已有布、绢、纱、绫、绮、锦、、、褐等十几种,每一种又有十几或几十种花色,使得服装面料的花色十分繁复;同时,服装款式“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旧唐书·舆服志》。样式众多,如女裙,就有长裙、仙裙、绸裙、纱裙、罗裙、金泥蔟蝶裙、百鸟毛裙、石榴裙等几十种款式。至于女子发式,更是花样翻新,有祥云髻、百合髻、交心髻、倭堕髻、乌蛮髻、堕马髻、扫闹髻等近百种花样,体现出花式丰繁的特点。

第四是崇尚时髦。隋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商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社会风气开放,服装的审美功能逐步凸现,这就促成了唐代服饰风俗标新立异、追求时髦特点的形成。女着男装、坦胸露腹、高髻巍巍,以及胡帽、长袖细腰窄口服和宽袖衫袍等的流行,皆是崇尚时髦的社会心理所致。由于社会上时尚服装不断更新换代,以至长年生活于宫中的宫女,都不知外界流行的服式。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曰:“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此外,隋唐服饰风俗尚有南北有别、贫富殊异等特点,这是风俗文化的地域性、阶层性特点在唐代服饰风俗中的体现,也是不同时代服饰风俗所共有的特点,故不赘述。下面,就隋唐服饰风俗的具体事象作一简略的描述,以便对隋唐服饰风俗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1男女衣服的定型

隋唐男服,有礼服、便服之分。礼服亦称冠服,包括官员的朝服、公服、祭服等,《通典》载曰:“大唐依周制”,可见隋唐冠服基本依承古制,而略有增删。主要是高冠革履,褒衣博带,等级森严。便服也叫常服,是日常生活中所着之服,由幞头、袍衫、靴带等组成,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如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规定:“文武三品已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庶人服黄”。《唐会要》卷三一。

隋唐男子日常生活中常穿的便服是袍、衫。袍、衫皆圆领,长过膝。春夏穿衫,冬天穿袍。《朝野佥载》载曰:武则天时溱州刺史杜景佺曾碰到一个算命的,说他能够入相,得三品,但穿不着紫袍;结果“夏中服紫衫而终”。可见袍、衫有季节之差别。袍衫在近膝处加有横襕的,叫襕衫,为士人所穿。衫中有一种“汗衫”,是贴身内衣,比袍衫短。唐中宗时刘幽求“着白襕衫”《唐语林》卷三。即穿在内的汗衫。

另有袄子,系冬服,有绵、夹之分,比袍短。多流行于武官和士兵之中,一般官员、百姓也有穿着。唐高宗时曾下诏严禁“于袍衫之内,着朱紫青绿等色短小袄子”《全唐文》卷一三《禁僭服色立私社诏》。

金绣半臂隋唐男子上衣还有“半臂”,系从西域传入。其形制类似今之坎肩,短袖,右衽,一般夹穿于内外衣之间,能起垫肩作用,以衬托男人的肩宽。唐人马周曰:“中单上加半臂”《中华古今注》卷中。比较讲究的半臂,用锦缝制。如《旧唐书》载曰:陕县尉崔成甫,“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偏袒膊,红罗抹额。”《旧唐书·韦坚传》。又,《北梦琐言》载曰:“唐郑愚尚书,性本好华,以锦作半臂”。

至于一般平民,则大多服褐,有长短之别,以麻或毛为原料缝制,质地比较粗糙。短褐多为农夫、工匠等劳动者所服,李白有“短褐风霜入”之句,意谓褐短未能抵御风霜的侵身。有的隐者亦服褐,以示素俭清高。《旧唐书·德宗本纪》载曰:“贞元四年征夏县处士,先除着作郎阳城为谏议大夫,城以褐衣诣阙,上赐之章服。”即阳城先以褐衣见德宗,被赐以官服。

男子下衣则有裤。隋唐时期裤的种类很多,有褶袴、单裤、复裤、短裤、禈裤等。褶袴源于胡服,流行于魏晋,到隋时已普遍服用。唐代裤色尚白,白花罗裤被列为地方贡品。诗人白居易有诗咏白色裤曰:“裤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白居易:《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全唐诗》卷四四0。

隋唐女服,也有礼服和便服之分。礼服,系品妇参加典礼时所着之服,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便服则为日常所服。在平时,无论有无品级,隋唐妇女一般穿便服。《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载曰:命妇“既不在公庭,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结果“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可见,隋唐时期的妇女便服,穿着自由,以时髦为尚。其主要制式有衫、襦、半袖、裙、帔等。

衫、襦都是短上衣,系隋唐妇女最常见的衣服。衫为单,襦多是夹或棉的。就款式而言,隋及唐初衫襦比较短小,窄袖,掖在裙腰内;后来变得逐渐宽大,很多地方妇女的衣袖阔达四尺,以至到唐文宗时不得不下诏,限制襦袖不得超过一尺五寸。妇女衫襦的颜色大致有白、青、绯、绿、黄、红等,尤以红衫为多。一般衫用布做,好的则用罗,上有金银线;襦则多绣有各式花样,所以当时诗中常有“薄罗衫子金泥缝”、“连枝花样绣罗襦”等说法。

隋唐之际女子服装中又有半袖流行。半袖其制式与男子“半臂”相似,但比半臂领口开得更低,多为对襟,套在窄衫外。唐朝前期女装流行细腰窄袖,故穿半袖者亦众;到中唐以后,由于宽袖大衫时兴,而半袖难以套进,遂穿者自少。据《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记载,女官平时大多数穿“半袖裙襦”,其样式可从陕西出土的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见之。半袖系从西域传入,本为胡服。

隋唐妇女一般穿裙,裙的面料多种多样,有绸裙、纱裙、罗裙、金泥簇蝶裙、百鸟毛裙等。裙的颜色以红、黄、绿为多;红裙又称“石榴裙”,常为诗人们所歌咏。裙的制式,有长裙、褶裙等。

长裙,《事物纪原》“长裙”条引《实录》曰:“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当时社会流行将裙腰系在胸上,故裙式较长,谓之长裙。褶裙,则裙身较瘦,有单色裙也有间色裙。由于褶多,费工费料,被视之奢靡,故唐高宗时曾下诏禁止,曰:“天后我之匹敌,常着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全唐文》卷十三《令雍州长史李义元禁僭侈诏》。中唐以后,间色褶裙不再流行,代之而起的是比较宽肥的裙子,但束胸仍然很高。

隋唐女子服装又有帔,系搭在肩背上的长帛巾,称“帔子”或“帔帛”、“领巾”,也系传自西域。《事物纪原》曰:“唐制,士庶女子在室搭帔帛,出适披帔子。”《太平广记》卷三一“许老翁”条有益州曹参军柳某妻子披帔子之记载。帔的面料有绫、帛、丝、罗等,帔以红、绿、黄为多,其中以“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为珍贵。不同颜色的帔与衫、裙相搭配,构成了当时妇女五彩缤纷的服装世界。

2.冠帽巾帻时装化

隋唐男子的冠帽巾帻,据有关史籍所载,帝王及朝廷官员有通天冠、翼善冠、远游冠、进德冠、进贤冠、高心冠、獬豸冠、却非冠、法冠、武弁、皮弁、黑介帻、平巾帻、介帻等制式,大都承古制而来,属礼服一类。常服,男子有幞头、纱帽等。

幞头,《隋书·礼仪志》曰:“用全幅帛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幞头”。据考证,系由巾演变而来,商代时已有“包头巾子”,东汉时以巾包头已普通流行,魏晋时巾已成男子的主要首服;北朝时周武帝

将全幅帛绢裁出四脚,二脚系于头前,两脚垂于脑后用以纀发,而称“幞头”;隋以后,幞头则“通于贵贱矣”《隋书·礼仪志》。最初的幞头直接裹在发髻上,因此从外观看比较低平。晚唐时,幞头已演变成一种以木为骨,外蒙以纱的帽子,相应地,幞头两脚也由软翅变为硬翅,并开始向两侧平展。到宋时则定型成展翅漆纱幞头的妇女纱帽,始见于南朝,隋唐沿袭不革,被用作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时的服饰。从隋唐文物史籍记载,可知乌纱帽、圆领窄袖衣、红鞋带、乌皮六缝靴,为隋唐时期君臣上下通行的服饰制式,现藏故宫《历代帝王像》中的唐太宗像即如此穿着。隋唐纱帽的式样,无统一规制,全由个人喜好而定,颜色有黑、白两种。张藉《答元八百遗纱帽》诗曰:“黑纱方帽君迎得,对称山前坐竹床,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可见纱帽在文人学士中也广泛流行。

隋唐女子的时尚帽

女俑式主要有、帷帽和胡帽。状如笠帽,帽檐四周垂下布帛,长过膝,可遮蔽全身。传自西域,风行于隋唐之际。《旧唐书·舆服志》曰:“武德与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着。”《旧唐书》曰:李密“乃简骁勇数十人,着妇人衣,戴,藏刀裙下,诈为妻妾”《旧唐书·李密传》。高宗以后,戴者渐稀,而帏帽开始流行。所谓帏帽,又叫布帽,状如,只是四周所垂之布帛或网纱较短,仅及脖子,或由发展而来。《事物原始》曰:“唐《车服志》曰:帷帽创始于隋代,永徽中始用之,拖裙及领。”帷帽的流行,曾受到朝廷干预,认为“过为轻率,深失礼容”。但已“递相仿效,浸成风俗”,故无法改变。到武则天神龙以后,帷帽已取代而大行于世。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胡服风行,故又有胡帽流行。《旧唐书·车服志》曰:“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胡帽,种类较多,尖顶,有帽耳上翻,又称“浑脱帽”,顾名思义,当从西域引进。民间流行的胡帽大多绣花,缀有毛皮或毡,讲究者还嵌镶有各种珠宝。开元以后,胡帽已取代帷帽,成为流行帽式。

此外,在隋唐时期曾流行过的男子帽式尚有搭耳帽、黑纱方帽、豹皮帽、大裁帽、危恼帽、轻纱帽等;女子帽式则有柘枝花帽、笠帽,以及各种花冠。

3.着靴普遍

隋唐时期,上层社会男子多着靴。靴原系胡服,《隋书·礼仪志》曰:“唯褶服以靴,胡服也,取便于事,施以戎服。”自隋初始,皇帝及贵臣多服乌皮六合靴,但由于当时有“脱履上朝”之俗,靴不便于解脱,故入朝时仍规定只能着履。《隋书·礼仪志》曰:“冕服者色赤,冕衣者色乌,雁同鸟色。诸非侍臣,皆脱而外殿。”唐初时,将长筒靴的改为方便解脱的短筒靴,允许上朝时穿,故一般朝臣上朝都穿六合靴。《新唐书·李白传》曰:李白“醉,使高力士脱靴”,即是明证。后来,乌皮六合靴又流行于社会,以至“贵贱通用”《旧唐书·舆服志》。除六合靴外,唐代社会还流行过吉莫靴、蛮靴等。

隋唐男子鞋式,除靴以外,还有麻鞋、丝鞋、皮鞋、藤鞋、棕鞋、绣鞋、草履、木屐等。女子鞋式则有履、鞋、靴、屐等。《旧唐书·舆服志》曰:“武德来妇人着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开元末妇人倒着线鞋,取轻妙便于事,侍儿乃着履。”履有高头和小头、平头之分,唐玄宗天宝(742~756年)末年时兴小头的履。从制作材料看,则有草履、锦履、帛履等。《新唐书·车服志》曰:“妇人衣青碧缬、平头小花草履、彩帛缦成履,及吴越高头草履。”唐代女鞋,其

头多作凤头形,温飞卿《锦鞋赋》曰:“碧繶缃沟,鸾尾凤头”,即是。靴则有红锦靴,李白《对酒》诗曰:“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又有蛮靴,舒之舆《赠李翱》诗曰:“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屐则有木屐、皮屐。李白《浣纱石上女》诗曰:“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崔涯《嘲妓》诗曰:“更着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范摅:《云溪友议》。韩渥则有专咏木屐的《屐子》诗,诗曰:“六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但隋唐时期着屐之俗已不似南朝时盛行。

4.发式面饰花样翻新

隋唐代妇女的发式花样翻新,形式繁多。唐段成式《髻鬟品》曰:“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明皇帝宫中: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这些不同名称的发型究竟是什么样,今天很难一一断定;不过,其中有些名称本身具有形象性,可与绘画雕塑相比定。如西安乾封二年段伯阳墓陶女俑的髻,既颇高,顶部又发髻向下半翻,似即半翻髻;永泰公主石椁上雕出的髻式有如鸟振双翼状的,似即惊鹄髻。椁上还有一种髻,从两侧各引出一绺头发向脑后反绾,似即反绾髻。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李爽墓壁画中有一种绕出双环的髻式,似即双环望仙髻。西安开元十一年鲜于庭诲墓出土女俑,莫高窟205、217等窟盛唐壁画中女供养人,大都梳倭堕髻。这是一种将头发自两鬓梳向脑后,掠至头顶挽成一或二髻,再向额前俯偃下垂的髻式。唐诗有“倭堕低梳髻”及“宝钗新梳倭堕髻”之句《全唐诗》,二函六册,扬州诗局刻本。可征当时使用此名,中晚唐时,倭堕髻偏于一侧,似即堕马髻。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右起第四、五人,就梳着这种髻。李欣《缓歌行》中有“二八蛾眉梳堕马”之句。结合段成式的叙述,中晚唐髻式可识的还有闹扫妆髻。传会昌初长安西市张氏女《梦王尚书口授吟》中有句曰:“鬟梳闹扫学宫妆”。又《三梦记》曰:“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形如焱风散鬈,盖盘鸦、堕马之类”。《潜确居类书》卷八八《闹扫妆》引。这种重叠繁复的髻式,似即闹扫妆髻。

然而,隋唐时期最流行最富时代特征的是高型发式。唐诗中泳高髻之句俯拾皆是:王建《宫词》中所写“翠髻高丛绿鬓虚”,以及刘禹锡《赠李司空妓》中的“高髻云鬟宫样妆”,反映的是宫中嫔妃的发式;而李贺所曰:“金翘峨髻愁暮云”和参岑所谓“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则描绘的是普通妇女的高式发型。至如元稹《李娃行》中残留的两句:“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更是以夸张的笔法,突出李娃发式的美。唐代妇女体态丰腴,脸如满月,配之于高大的发髻,更显和谐富贵。

隋唐妇女眉式变化很大,新样迭出。从唐人画作和考古资料看,当时流行的样式先后计有十五六种甚至更多。一般说,初唐眉式浓阔且长,在画法上,龙尾云根,狭叶宽帚,变化多端。盛唐时期,长眉更为盛行。唐玄宗《好时光》诗曰:“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这类细长眉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柳叶眉和却月眉。张祜《爱妾换马》诗曰:“休怜柳叶眉双翠”,吴融:《还俗尼》曰:“柳眉梅额倩妆新”,韦庄《女冠子》曰:“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这种眉式,在阎立本《步辇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壁画上有清晰的描绘。却月眉,其状两头尖锐,弯曲如新月且黛色较浓,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有不少供养人都画有这种眉式。罗虬《比红八诗》曰:“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髻选人家”和杜牧:《闺情》曰:“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巨”大约盛唐末期,妇女中开始流行短阔眉,在唐人《簪花仕女图》中六位妇女,长袖飘逸,丰腴多姿,所画皆为短阔眉型。短阔之眉所涂黛色或向眼睑晕散,即元稹《寄乐天书》所说的“妇人晕淡眉目”。元和以后,流行“八字宫眉”,周昉:《挥扇仕女图》上有所描绘,白居易《元和时世妆》曰:“双眉画作八字低”白居易:《元和时世妆》,《全唐诗》卷四二七。

唐代女子最常见的面饰是“额黄”,即在额上涂黄色弯月形为饰。温庭筠《偶游》中所说的“额黄无限夕阳山”,便是对它的描写。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片片行去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则更点明了它的形状。“鸦黄”即染额饰的嫩黄色,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中也有“学画鸦黄半未成”的句子。李贺《恼公》中的“月公蛾黛破”,则指的是月状的额黄,分开了双眉,表明了它在额上的具体位置。当时妇女还在面靥涂一点黄色,称为“靥黄”。元稹《恨妆成》中的“当面施圆靥”,表明是一种圆点形靥黄。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曰:“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温庭筠《归国遥》词中也有“粉心黄蕊花靥”的描写,说明这种面饰的图形同样是不拘一格、富于变化的。

同类推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 嘉典

    嘉典

    本书由十三章组成,分别介绍了我国各大节日的庆典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如何策划和操作。
热门推荐
  • 一笑相倾城

    一笑相倾城

    谢沉璧,特警队长,是警察里的传奇。由于一次任务,导致她的眼睛会失明,为了不让自己会成为警局的累赘,她毫不犹豫自己申请离职。就在离职的那天,她坐的车突然爆炸……等到再次睁眼,她竟然回到了她原来的世界,难道她要重新面对那件事吗?回到原来世界的谢沉璧,各种小心,就怕别人知道自己原来是叶家的少主……直到那个害死她的人出现,她满心惶恐。“君越,你会讨厌以前的我吗?”“不会,我只是心疼你。”“那好,君越,不管我是谢沉璧还是叶湑,你都不要离开我。”“我不会离开你,除非你不要我。”
  • 变化多端的校园爱情

    变化多端的校园爱情

    新转来的温柔漂亮学生,被几个校草抢着,让她束手无策。她只能一走了之。最后,还是没走成。一个校草老是让她还她欠他的人情,还是在她不愿意的事情上还......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女明星的经纪人

    女明星的经纪人

    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能力:你知道每一个好莱坞女明星的档案,包括过去,现在,最重要还有未来;你知道她的演艺履历,知道哪一部电影将让她一举成名,哪一部她将主演的电影会票房大卖,哪一部将让她拿到奥斯卡影后,哪一部将让她拿到2000万片酬,你该再怎么做?你该做她们的经纪人,帮她签下本来就该她主演的电影。杰西卡阿尔芭的经纪人是他,艾米莉布朗特的经纪人是他,斯嘉丽约翰逊的经纪人也是他,等等。
  • 异世通判

    异世通判

    来到异世的慕林伴上了一个不靠谱的系统,一本生死簿,本该风光无限的异界之旅被搞得乱七八糟,话说。。。你手上的RPG是怎么回事。。。
  • 妇人带下门

    妇人带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

    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王爷专宠娇妾

    腹黑王爷专宠娇妾

    她的宿命,下等的身份就是她在这个陌生战乱的世界,一直拼命地挣扎着,她以为只是自己孤身一人,可是不巧地和他在这个世界重逢?呵呵,真是天大的玩笑啊!他可是堂堂一国之功臣,而且成了皇家最亲信的人,连公主都拜倒在他脚下,而她,只不过是一介贫民……
  • 鬼神大人静静等待

    鬼神大人静静等待

    女主是一个性格高冷,有点逗比,亚洲女王。两人在机场相遇,从此爱上了对方.........
  • 不问苍天问鬼神

    不问苍天问鬼神

    “驱除鞑虏,天道残缺匹夫补,虎贲三千,不破黄龙誓不休!”一个现代人回到了兵荒马乱,烽烟四起的元朝末年。从郑斌变成了邵强,在这段风雨飘摇,视人命如草芥的历史中,他将如何安身立命,命运是否真的可以掌控!?一个英雄草莽,世道离乱的时代,震撼你的不是杀伐决断的暴戾,而是天地不仁,义无反顾的一种坚持;冷眼旁观,世事洞明的一份悲悯;生死之交,惺惺相惜的的一种温情;死神手里,彼此眷顾的一份感情。这里有你感同身受得苦难,也有让你热血激昂的传奇!用泣血的文字,触动我们麻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