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300000009

第9章 隋唐汉族风俗(9)

第三是花式丰繁。就服装而言,因隋唐时期纺织手工业空前发达,据《唐六典》记载,当时的纺织物已有布、绢、纱、绫、绮、锦、、、褐等十几种,每一种又有十几或几十种花色,使得服装面料的花色十分繁复;同时,服装款式“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旧唐书·舆服志》。样式众多,如女裙,就有长裙、仙裙、绸裙、纱裙、罗裙、金泥蔟蝶裙、百鸟毛裙、石榴裙等几十种款式。至于女子发式,更是花样翻新,有祥云髻、百合髻、交心髻、倭堕髻、乌蛮髻、堕马髻、扫闹髻等近百种花样,体现出花式丰繁的特点。

第四是崇尚时髦。隋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商业发达,文化交流频繁,社会风气开放,服装的审美功能逐步凸现,这就促成了唐代服饰风俗标新立异、追求时髦特点的形成。女着男装、坦胸露腹、高髻巍巍,以及胡帽、长袖细腰窄口服和宽袖衫袍等的流行,皆是崇尚时髦的社会心理所致。由于社会上时尚服装不断更新换代,以至长年生活于宫中的宫女,都不知外界流行的服式。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曰:“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此外,隋唐服饰风俗尚有南北有别、贫富殊异等特点,这是风俗文化的地域性、阶层性特点在唐代服饰风俗中的体现,也是不同时代服饰风俗所共有的特点,故不赘述。下面,就隋唐服饰风俗的具体事象作一简略的描述,以便对隋唐服饰风俗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1男女衣服的定型

隋唐男服,有礼服、便服之分。礼服亦称冠服,包括官员的朝服、公服、祭服等,《通典》载曰:“大唐依周制”,可见隋唐冠服基本依承古制,而略有增删。主要是高冠革履,褒衣博带,等级森严。便服也叫常服,是日常生活中所着之服,由幞头、袍衫、靴带等组成,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如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规定:“文武三品已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庶人服黄”。《唐会要》卷三一。

隋唐男子日常生活中常穿的便服是袍、衫。袍、衫皆圆领,长过膝。春夏穿衫,冬天穿袍。《朝野佥载》载曰:武则天时溱州刺史杜景佺曾碰到一个算命的,说他能够入相,得三品,但穿不着紫袍;结果“夏中服紫衫而终”。可见袍、衫有季节之差别。袍衫在近膝处加有横襕的,叫襕衫,为士人所穿。衫中有一种“汗衫”,是贴身内衣,比袍衫短。唐中宗时刘幽求“着白襕衫”《唐语林》卷三。即穿在内的汗衫。

另有袄子,系冬服,有绵、夹之分,比袍短。多流行于武官和士兵之中,一般官员、百姓也有穿着。唐高宗时曾下诏严禁“于袍衫之内,着朱紫青绿等色短小袄子”《全唐文》卷一三《禁僭服色立私社诏》。

金绣半臂隋唐男子上衣还有“半臂”,系从西域传入。其形制类似今之坎肩,短袖,右衽,一般夹穿于内外衣之间,能起垫肩作用,以衬托男人的肩宽。唐人马周曰:“中单上加半臂”《中华古今注》卷中。比较讲究的半臂,用锦缝制。如《旧唐书》载曰:陕县尉崔成甫,“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偏袒膊,红罗抹额。”《旧唐书·韦坚传》。又,《北梦琐言》载曰:“唐郑愚尚书,性本好华,以锦作半臂”。

至于一般平民,则大多服褐,有长短之别,以麻或毛为原料缝制,质地比较粗糙。短褐多为农夫、工匠等劳动者所服,李白有“短褐风霜入”之句,意谓褐短未能抵御风霜的侵身。有的隐者亦服褐,以示素俭清高。《旧唐书·德宗本纪》载曰:“贞元四年征夏县处士,先除着作郎阳城为谏议大夫,城以褐衣诣阙,上赐之章服。”即阳城先以褐衣见德宗,被赐以官服。

男子下衣则有裤。隋唐时期裤的种类很多,有褶袴、单裤、复裤、短裤、禈裤等。褶袴源于胡服,流行于魏晋,到隋时已普遍服用。唐代裤色尚白,白花罗裤被列为地方贡品。诗人白居易有诗咏白色裤曰:“裤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白居易:《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全唐诗》卷四四0。

隋唐女服,也有礼服和便服之分。礼服,系品妇参加典礼时所着之服,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便服则为日常所服。在平时,无论有无品级,隋唐妇女一般穿便服。《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载曰:命妇“既不在公庭,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结果“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可见,隋唐时期的妇女便服,穿着自由,以时髦为尚。其主要制式有衫、襦、半袖、裙、帔等。

衫、襦都是短上衣,系隋唐妇女最常见的衣服。衫为单,襦多是夹或棉的。就款式而言,隋及唐初衫襦比较短小,窄袖,掖在裙腰内;后来变得逐渐宽大,很多地方妇女的衣袖阔达四尺,以至到唐文宗时不得不下诏,限制襦袖不得超过一尺五寸。妇女衫襦的颜色大致有白、青、绯、绿、黄、红等,尤以红衫为多。一般衫用布做,好的则用罗,上有金银线;襦则多绣有各式花样,所以当时诗中常有“薄罗衫子金泥缝”、“连枝花样绣罗襦”等说法。

隋唐之际女子服装中又有半袖流行。半袖其制式与男子“半臂”相似,但比半臂领口开得更低,多为对襟,套在窄衫外。唐朝前期女装流行细腰窄袖,故穿半袖者亦众;到中唐以后,由于宽袖大衫时兴,而半袖难以套进,遂穿者自少。据《旧唐书》卷四五《舆服志》记载,女官平时大多数穿“半袖裙襦”,其样式可从陕西出土的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见之。半袖系从西域传入,本为胡服。

隋唐妇女一般穿裙,裙的面料多种多样,有绸裙、纱裙、罗裙、金泥簇蝶裙、百鸟毛裙等。裙的颜色以红、黄、绿为多;红裙又称“石榴裙”,常为诗人们所歌咏。裙的制式,有长裙、褶裙等。

长裙,《事物纪原》“长裙”条引《实录》曰:“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当时社会流行将裙腰系在胸上,故裙式较长,谓之长裙。褶裙,则裙身较瘦,有单色裙也有间色裙。由于褶多,费工费料,被视之奢靡,故唐高宗时曾下诏禁止,曰:“天后我之匹敌,常着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全唐文》卷十三《令雍州长史李义元禁僭侈诏》。中唐以后,间色褶裙不再流行,代之而起的是比较宽肥的裙子,但束胸仍然很高。

隋唐女子服装又有帔,系搭在肩背上的长帛巾,称“帔子”或“帔帛”、“领巾”,也系传自西域。《事物纪原》曰:“唐制,士庶女子在室搭帔帛,出适披帔子。”《太平广记》卷三一“许老翁”条有益州曹参军柳某妻子披帔子之记载。帔的面料有绫、帛、丝、罗等,帔以红、绿、黄为多,其中以“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为珍贵。不同颜色的帔与衫、裙相搭配,构成了当时妇女五彩缤纷的服装世界。

2.冠帽巾帻时装化

隋唐男子的冠帽巾帻,据有关史籍所载,帝王及朝廷官员有通天冠、翼善冠、远游冠、进德冠、进贤冠、高心冠、獬豸冠、却非冠、法冠、武弁、皮弁、黑介帻、平巾帻、介帻等制式,大都承古制而来,属礼服一类。常服,男子有幞头、纱帽等。

幞头,《隋书·礼仪志》曰:“用全幅帛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幞头”。据考证,系由巾演变而来,商代时已有“包头巾子”,东汉时以巾包头已普通流行,魏晋时巾已成男子的主要首服;北朝时周武帝

将全幅帛绢裁出四脚,二脚系于头前,两脚垂于脑后用以纀发,而称“幞头”;隋以后,幞头则“通于贵贱矣”《隋书·礼仪志》。最初的幞头直接裹在发髻上,因此从外观看比较低平。晚唐时,幞头已演变成一种以木为骨,外蒙以纱的帽子,相应地,幞头两脚也由软翅变为硬翅,并开始向两侧平展。到宋时则定型成展翅漆纱幞头的妇女纱帽,始见于南朝,隋唐沿袭不革,被用作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时的服饰。从隋唐文物史籍记载,可知乌纱帽、圆领窄袖衣、红鞋带、乌皮六缝靴,为隋唐时期君臣上下通行的服饰制式,现藏故宫《历代帝王像》中的唐太宗像即如此穿着。隋唐纱帽的式样,无统一规制,全由个人喜好而定,颜色有黑、白两种。张藉《答元八百遗纱帽》诗曰:“黑纱方帽君迎得,对称山前坐竹床,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可见纱帽在文人学士中也广泛流行。

隋唐女子的时尚帽

女俑式主要有、帷帽和胡帽。状如笠帽,帽檐四周垂下布帛,长过膝,可遮蔽全身。传自西域,风行于隋唐之际。《旧唐书·舆服志》曰:“武德与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着。”《旧唐书》曰:李密“乃简骁勇数十人,着妇人衣,戴,藏刀裙下,诈为妻妾”《旧唐书·李密传》。高宗以后,戴者渐稀,而帏帽开始流行。所谓帏帽,又叫布帽,状如,只是四周所垂之布帛或网纱较短,仅及脖子,或由发展而来。《事物原始》曰:“唐《车服志》曰:帷帽创始于隋代,永徽中始用之,拖裙及领。”帷帽的流行,曾受到朝廷干预,认为“过为轻率,深失礼容”。但已“递相仿效,浸成风俗”,故无法改变。到武则天神龙以后,帷帽已取代而大行于世。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胡服风行,故又有胡帽流行。《旧唐书·车服志》曰:“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胡帽,种类较多,尖顶,有帽耳上翻,又称“浑脱帽”,顾名思义,当从西域引进。民间流行的胡帽大多绣花,缀有毛皮或毡,讲究者还嵌镶有各种珠宝。开元以后,胡帽已取代帷帽,成为流行帽式。

此外,在隋唐时期曾流行过的男子帽式尚有搭耳帽、黑纱方帽、豹皮帽、大裁帽、危恼帽、轻纱帽等;女子帽式则有柘枝花帽、笠帽,以及各种花冠。

3.着靴普遍

隋唐时期,上层社会男子多着靴。靴原系胡服,《隋书·礼仪志》曰:“唯褶服以靴,胡服也,取便于事,施以戎服。”自隋初始,皇帝及贵臣多服乌皮六合靴,但由于当时有“脱履上朝”之俗,靴不便于解脱,故入朝时仍规定只能着履。《隋书·礼仪志》曰:“冕服者色赤,冕衣者色乌,雁同鸟色。诸非侍臣,皆脱而外殿。”唐初时,将长筒靴的改为方便解脱的短筒靴,允许上朝时穿,故一般朝臣上朝都穿六合靴。《新唐书·李白传》曰:李白“醉,使高力士脱靴”,即是明证。后来,乌皮六合靴又流行于社会,以至“贵贱通用”《旧唐书·舆服志》。除六合靴外,唐代社会还流行过吉莫靴、蛮靴等。

隋唐男子鞋式,除靴以外,还有麻鞋、丝鞋、皮鞋、藤鞋、棕鞋、绣鞋、草履、木屐等。女子鞋式则有履、鞋、靴、屐等。《旧唐书·舆服志》曰:“武德来妇人着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开元末妇人倒着线鞋,取轻妙便于事,侍儿乃着履。”履有高头和小头、平头之分,唐玄宗天宝(742~756年)末年时兴小头的履。从制作材料看,则有草履、锦履、帛履等。《新唐书·车服志》曰:“妇人衣青碧缬、平头小花草履、彩帛缦成履,及吴越高头草履。”唐代女鞋,其

头多作凤头形,温飞卿《锦鞋赋》曰:“碧繶缃沟,鸾尾凤头”,即是。靴则有红锦靴,李白《对酒》诗曰:“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又有蛮靴,舒之舆《赠李翱》诗曰:“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屐则有木屐、皮屐。李白《浣纱石上女》诗曰:“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崔涯《嘲妓》诗曰:“更着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范摅:《云溪友议》。韩渥则有专咏木屐的《屐子》诗,诗曰:“六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但隋唐时期着屐之俗已不似南朝时盛行。

4.发式面饰花样翻新

隋唐代妇女的发式花样翻新,形式繁多。唐段成式《髻鬟品》曰:“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明皇帝宫中: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这些不同名称的发型究竟是什么样,今天很难一一断定;不过,其中有些名称本身具有形象性,可与绘画雕塑相比定。如西安乾封二年段伯阳墓陶女俑的髻,既颇高,顶部又发髻向下半翻,似即半翻髻;永泰公主石椁上雕出的髻式有如鸟振双翼状的,似即惊鹄髻。椁上还有一种髻,从两侧各引出一绺头发向脑后反绾,似即反绾髻。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李爽墓壁画中有一种绕出双环的髻式,似即双环望仙髻。西安开元十一年鲜于庭诲墓出土女俑,莫高窟205、217等窟盛唐壁画中女供养人,大都梳倭堕髻。这是一种将头发自两鬓梳向脑后,掠至头顶挽成一或二髻,再向额前俯偃下垂的髻式。唐诗有“倭堕低梳髻”及“宝钗新梳倭堕髻”之句《全唐诗》,二函六册,扬州诗局刻本。可征当时使用此名,中晚唐时,倭堕髻偏于一侧,似即堕马髻。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右起第四、五人,就梳着这种髻。李欣《缓歌行》中有“二八蛾眉梳堕马”之句。结合段成式的叙述,中晚唐髻式可识的还有闹扫妆髻。传会昌初长安西市张氏女《梦王尚书口授吟》中有句曰:“鬟梳闹扫学宫妆”。又《三梦记》曰:“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形如焱风散鬈,盖盘鸦、堕马之类”。《潜确居类书》卷八八《闹扫妆》引。这种重叠繁复的髻式,似即闹扫妆髻。

然而,隋唐时期最流行最富时代特征的是高型发式。唐诗中泳高髻之句俯拾皆是:王建《宫词》中所写“翠髻高丛绿鬓虚”,以及刘禹锡《赠李司空妓》中的“高髻云鬟宫样妆”,反映的是宫中嫔妃的发式;而李贺所曰:“金翘峨髻愁暮云”和参岑所谓“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则描绘的是普通妇女的高式发型。至如元稹《李娃行》中残留的两句:“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更是以夸张的笔法,突出李娃发式的美。唐代妇女体态丰腴,脸如满月,配之于高大的发髻,更显和谐富贵。

隋唐妇女眉式变化很大,新样迭出。从唐人画作和考古资料看,当时流行的样式先后计有十五六种甚至更多。一般说,初唐眉式浓阔且长,在画法上,龙尾云根,狭叶宽帚,变化多端。盛唐时期,长眉更为盛行。唐玄宗《好时光》诗曰:“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这类细长眉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柳叶眉和却月眉。张祜《爱妾换马》诗曰:“休怜柳叶眉双翠”,吴融:《还俗尼》曰:“柳眉梅额倩妆新”,韦庄《女冠子》曰:“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这种眉式,在阎立本《步辇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壁画上有清晰的描绘。却月眉,其状两头尖锐,弯曲如新月且黛色较浓,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有不少供养人都画有这种眉式。罗虬《比红八诗》曰:“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髻选人家”和杜牧:《闺情》曰:“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巨”大约盛唐末期,妇女中开始流行短阔眉,在唐人《簪花仕女图》中六位妇女,长袖飘逸,丰腴多姿,所画皆为短阔眉型。短阔之眉所涂黛色或向眼睑晕散,即元稹《寄乐天书》所说的“妇人晕淡眉目”。元和以后,流行“八字宫眉”,周昉:《挥扇仕女图》上有所描绘,白居易《元和时世妆》曰:“双眉画作八字低”白居易:《元和时世妆》,《全唐诗》卷四二七。

唐代女子最常见的面饰是“额黄”,即在额上涂黄色弯月形为饰。温庭筠《偶游》中所说的“额黄无限夕阳山”,便是对它的描写。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的“片片行去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则更点明了它的形状。“鸦黄”即染额饰的嫩黄色,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中也有“学画鸦黄半未成”的句子。李贺《恼公》中的“月公蛾黛破”,则指的是月状的额黄,分开了双眉,表明了它在额上的具体位置。当时妇女还在面靥涂一点黄色,称为“靥黄”。元稹《恨妆成》中的“当面施圆靥”,表明是一种圆点形靥黄。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曰:“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温庭筠《归国遥》词中也有“粉心黄蕊花靥”的描写,说明这种面饰的图形同样是不拘一格、富于变化的。

同类推荐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热门推荐
  • 完美女王:王者归来

    完美女王:王者归来

    1.曾经完美的童年,纯真的心。竟因为一场杀戮导致一个女孩儿丧失家庭。……五年后我王者归来!当年的仇恨现在,我会让你加倍偿还!……2.“嫁给我吧!”身为“一国之君”的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咱们的女主能不感动吗!所以.........第一次,不好勿喷。请见谅
  • 傻子王爷的废材小毒妃

    傻子王爷的废材小毒妃

    梦夏蝶舞力作《傻子王爷的废材小毒妃》。。。。。。。。。
  • 学习与迁移

    学习与迁移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内容是阐述迁移的理论和迁移研究成果、迁移量的测量方法;学习理论和促进学习的方法;知识的本质认识和知识的测量方法。同时结合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介绍迁移研究的案例。本书适合于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大专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 绝世狂妃:神医邪妻太难追

    绝世狂妃:神医邪妻太难追

    她,21世纪绝顶美女王牌杀手,闻名全世的名医却无意间死亡,穿越到人尽皆知的废柴三小姐身上,玄气消失?很好,无敌丑女?不错,废柴一个?正解,且看我如何颠覆你们的世界观!他,传说中的冷酷冰块脸,淡然一世,唯独为她所折腰,狂傲酷炫拽的经典化身,幽冥国三皇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城中众人说她,他不管,不过是灭城之事;众人仰望她,他笑笑,毕竟自己之选押对宝了笑看王者对王者,强敌对强敌,一主一被动的史歌大戏!
  • 全职保镖:撒旦少爷,投降吧!

    全职保镖:撒旦少爷,投降吧!

    这个冷血残忍的混蛋就把她撞进了医院,医药费都不出甩手走人。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可恶的人,还死不要脸的跑到她家来,要自己做他的保镖,不然就把她全家给杀了。她一脸白痴的看着他:“你有病啊?让我当你保镖。”“因为要害我的人太多,所以每次有危险,你就必须挡在我的前面。”他看着她,面无表情。像是根本不管自己的事情一样“你宁愿为了她去死,却不愿为我而活。”她流着泪看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留下来好吗?为了我。”“可是,你没有她重要。”当他的子弹一枪打进她的身体后,她倒在了血泊中,绝望的眼神,颤抖的手抚上他的脸:“这一次,我终于尽到了做保镖的责任了。”
  • 剑破天河

    剑破天河

    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少年,在剑侠世界的逆天之旅。
  • 都市艳升级

    都市艳升级

    一本会要你命的书,想要保住自己的命?那就按照书的意思来吧。泡校花,追总裁,打警花,养萝莉,斗少妇……随着到手的美女越发多起来,主人公的功法也越是提升的快,越泡余越勇,无限泡妞,无限成长。
  • 替身姐妹

    替身姐妹

    十岁的米拉和妈妈离开了家,去了乡下的外婆家生活。十四年后,她回到了曾经的家,冷漠的爸爸,陌生的贵妇和男孩儿,还有不知所踪的姐姐。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但是还好,她不是一个人了!她有家了,有爸爸了!她以为自己是幸福的人了,可是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 兽域龙战天

    兽域龙战天

    原始大陆分裂,无数小岛屿隐入虚空,化为各族圣域。来自地球的灵魂驾驭战天龙族的身躯,带着牵挂,带着新的期盼,王者归来!
  • 鬼武至尊

    鬼武至尊

    这里是阿拉德,一片奇异的大陆,一个武技、魔法、念气、科技并存的世界。而他,阿尔德,是一名……鬼剑士。